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12: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鍾佳璇
研究生(外文):Chia-Hsuan Chung
論文名稱:歷代書目藝術類流變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Yi-Shu on Chinese Bibliography
指導教授:周彥文周彥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en-Wen Chou
口試委員:陳仕華吳哲夫
口試委員(外文):Shih-Hua ChenChe-Fu Wu
口試日期:2016-06-1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0
中文關鍵詞:藝術術藝方技目錄學七錄
外文關鍵詞:Yi-shuShu-yiFang-jiChinese bibliographyQilu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50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論及中國古代的藝術發展時,近人即便是以歷代書目的子部〈藝術類〉為考察對象,卻往往是基於當代對「藝術」的認知,進而尋檢與藝術相關的著作在歷代書目中的著錄情況,從而建構當代視野下的中國古代藝術發展情形。這誠然亦是一種切入此論題的角度,但從當代視角出發,卻可能忽略當今所謂的「藝術」與古代所謂的「藝術」二者指涉意義並不相同,因而作出有悖於文獻的詮釋。因此本研究嘗試回到目錄本身,論述子部〈藝術類〉之流變情形。
  本文首先辨析南朝宋‧王儉《七志》〈術藝志〉之「術藝」一詞,與後世書目〈藝術類〉所謂的「藝術」之區別。其次,書目中出現以「藝術」為名的類別,其時代正好與正史列傳的〈藝術傳〉改稱〈方技傳〉的時間約略同時,因此從正史列傳的〈藝術傳〉、〈方技傳〉同實異名關係切入,發現在列傳層面上,「藝術」與「方技」二者之內涵有重疊之處。再次,根據《舊唐志》〈雜藝術類〉到《四庫全書總目》〈藝術類〉之演變,得知在書目所顯示的〈藝術類〉發展脈絡下,書目中的「藝術」涵義其實異於列傳層面上的「藝術」涵義。並且,儘管目錄被視為考辨學術流變的依據,列傳層面的「藝術」涵義在書目所架構的「藝術」演變脈絡中,卻是付之闕如的。最後,以書畫為例,就近人依目錄分類情形所論之藝術定位提升,提出相對觀點,並略論目錄學應用上可能面臨的盲點。


When it comes to “Yi-shu” in “mulu”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ang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researchers in nowadays often define it as “art”. Although “art” the word in Chinese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Yi-shu” at the present time, it causes a problem that researchers have neglected “Yi-shu” in “mulu” is actually different form “art”.

This study shows that what “Yi-shu” means and how the meaning changes from Tang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To begin with, it discriminates between “Shu-yi” in Qizhi by Wang Jian in Liu Song dynasty and “Yi-shu” in “mulu” after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Secondly, “Yi-shu” appeared in Old Book of Tang, and at the same time “Yi-shu” in liezhuan of Standard Histories transferred to “Fang-ji”. Before that, the fact that “Yi-shu” and “Fang-ji” have different names but the same essentials in liezhuan represent what “Yi-shu” means in “mulu” is similar to that in liezhuan but not exactly the same. Thirdly, according to the transition from “Za-yi-shu” in “jingji” of Old Book of Tang to “Yi-shu” in Siku Quanshu, what “Yi-shu” means in liezhuan hardly ever exists in “mulu”. Finally, this study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Yi-shu” as a category of “zibu” is not the core in “mulu” by explaining what the position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n society. Furthermore, there would be some problems occurred while researchers have some misunderstanding about “mulu”.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8
第三節 研究步驟 14

第二章 史書中的「藝術傳」與「方技傳」 15

第一節 史書成書背景 15
第二節 「藝術傳」與「方技傳」的內容 20
第三節 小結 29

第三章 藝術類之發展情形 31

第一節 隋、唐時期藝術類之發展情形 33
第二節 宋、元時期藝術類之發展情形 37
第三節 明、清時期藝術類之發展情形 43
第四節 小結 51

第四章 以目錄分類論藝術類流變的侷限 53

第一節 「藝術」的定位 54
第二節 目錄自身的侷限——類目設立與文獻問世的時間差 60
第三節 小結 63

第五章 結 論 65

參考書目 67


一、傳統文獻

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
漢‧班固;唐‧長孫無忌等,《漢隋藝文經籍志》,臺北:世界書局,2014。
南朝宋‧范燁,《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7。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清‧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北齊‧魏收,《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
唐‧令狐徳棻,《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93。
唐‧魏徵,《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
唐‧李百藥,《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94。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唐‧孫過庭等撰;楊家駱主編,《唐人書學論著‧宣和書譜》,臺北:世界書局,1988。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9。
後晉‧劉昫,《舊唐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6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後晉‧劉昫、宋‧歐陽修等,《兩唐書經籍藝文合志》,臺北:世界書局,2013。
宋‧王堯臣等編次;(清)錢東垣等輯釋,《崇文總目》,《叢書集成新編》第1冊,粵雅堂叢書本,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
宋‧鄭樵,《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宋‧尤袤,《遂初堂書目》,《叢書集成新編》第2冊,海山仙館叢書本,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宋‧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蘇軾撰;郎曄注,《經進東坡文集事略》,《續修四庫全書》第131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鄧椿,《畫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不著撰人,《宣和畫譜》,臺北:世界書局,1974。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第2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元‧脫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91。
明‧宋濂、王禕等,《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90。
明‧焦竑,《國史經籍志》,《續修四庫全書》第916冊,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明徐象橒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祁承火業,《澹生堂書目》,《書目集成續編》第3冊,紹興先正遺書本,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明‧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書目集成續編》第4冊,適園叢書本,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明‧周應愿著;朱天曙編校,《印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明‧徐火勃撰;清‧謬荃孫輯,《重編紅雨樓題跋》,《叢書集成三編》第1冊,峭帆樓叢書本,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
清‧張廷玉等修,《明史藝文志》,《書目集成新編》第1冊,八史經籍志本,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清‧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臺北:樂天出版社,1971。
清‧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
清‧錢大昕撰;呂友仁標校,《潛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清‧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

二、近人論著

(一)、專著

毛文芳 2014 《晚明閒賞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王宏生 2008 《北宋書學文獻考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王廷洽 2006 《中國古代印章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石守謙 1996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李曉菊 2014 《唐宋檔案文獻編纂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 零 2006 《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
昌彼得、潘美月 1991 《中國目錄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周彥文 1995 《中國目錄學理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周彥文 2011 《中國文獻學理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周積明 2001 《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金靜庵 2005 《中國史學史》,臺北:鼎文書局。
金炫廷 2009 《明人的鑑賞生活》上、下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姚名達 2002 《中國目錄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郁重今 2008 《歷代印譜序跋彙編》,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陳朝平 2000 《藝術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張舜徽 2002 《四庫提要敘講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黃永年 2002 《唐史史料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喬衍琯 1987 《宋代書目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喬衍琯 1999 《古籍整理自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逯耀東 1998 《魏晉史學及其他》,臺北:東大圖書。
楊家駱 1980 《二十五史識語》,臺北:鼎文書局。
蔡耀慶 2007 《明代印學發展因素與表現之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二)、期刊及會議論文

馬銘浩〈《四庫全書》所表現出的藝術觀—以《四庫全書》藝術類書目為觀察對象〉,收錄於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兩岸四庫學——第一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9月。
曾聖益〈古代藝術觀念與唐宋書目藝術類的內容〉,《國家圖書館館刊》99年第2期,2010年12月。
劉美玲〈由中國歷代目錄的分類談藝術類系統的發展〉,《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4卷4期,1998年6月。
劉美玲〈《四庫全書總目》分類體系中藝術相關類目之探悉〉,《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7卷4期,2001年12月。
劉慶濤〈"閻立本事件"的溯源與史傳分野〉,《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卷z1期,2008年7月。
鄭硯文〈中國「藝術」的流轉—「藝術」辭彙概念轉變初探〉,《藝術學報:表演類》(革新版)90期,2012年4月。

(三)、學位論文

武嘉文《「美術」翻譯與文化政治-以晚清為中心(1897-1910''s)》,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周彥文《千頃堂書目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4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