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文智園 (2014),「消費者對韓國來源國形象、企業形象與品牌形象認知如何影響其購買韓國手機意願:以韓劇收視程度為干擾變數」,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偉華(2014),「衝動購買行為對消費者辨識混淆與購買山寨產品意願之相關 -以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朱麟安(2012),「以服務科學觀點探討智慧型手機應用軟體與消費者購買意願關聯之研究」,健行科技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論文。李飛雲(2014),「4G 時代智慧型手機產業競爭策略 - 以 SAMSUNG 及 SONY 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林至信(2015),「以知覺價值觀點探討消費者對於HTC智慧型手機的再購意願」,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郭弘正(2011),「創新商品能否暢銷之關鍵因素探索-以智慧型手機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許清淵(2012),「綠色供應鏈之個案研究─以智慧型手機製造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論文黃昭穎(2015),「行動通訊產業分析與競爭策略: 以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為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組碩士論文。莊為丞(2011),「產品環保訊息、品牌形象、產品規格對消費者購買意圖之影響-以綠色手機為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曾盛桐(2011),「手機鄭供應鏈網絡之動態競爭」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葉天上(2014),「小米手機行銷策略之研究 -考量智慧型手機之產品生命週期」,康寧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葉柏鋒(2012),「智慧型手機市場之競爭分析—宏達電(hTC)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鄭雅如(2014),「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動態競爭分析 -以宏達電為例」,東海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二、英文部份:
Campbell, A., and S. Yeung (1991) “Creating a Sense of Mission,” Long Range Planning, 24, 4, 10-20.
Ginter, P. M., and W. J. Duncan (1990) “Macroenvironmental Analysis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 Long Range Planning, 23, 6, 91-100.
Lin, J. H., and S. H. Pao (2004) “Portfolio Approach and/ or Firm Approach? Remarks on the Futures of Strategic Bank Management,” 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 Tamkang University, 9, 2, 43-54.
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Review, Winter,
Waterman, R. H., T. J. Peters, and J. R. Phillips (1980) “Structure is not Organization,” Business Horizons, 23, 3, 14-26.
三、網站部份:
http://m.md.ctee.com.tw/content.aspx?id=24085&pa=z%2FPXtn8YDYGrybClQn03V77nZb2ncan3GOuuOaZg8uo%3D 2015年3月2日
http://press.trendforce.com.tw/node/view/2925.html 2015年3月2日
http://cdnet.stpi.narl.org.tw/techroom/market/eetelecomm_mobile/2014/eetelecomm_mobile_14_011.htm 2015年3月7日
2013社會責任報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