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17: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馬健萍
研究生(外文):MA, CHIEN-PING
論文名稱:我國中高齡者社會資本與身心健康之關係
論文名稱(外文):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for Elders
指導教授:朱美珍朱美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U, MEI JEN
口試委員:張振成林勝偉
口試日期:2016-10-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玄奘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社會工作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1
中文關鍵詞:社會資本社會網絡社會參與社會信任
外文關鍵詞:Social CapitalSocial NetworkSocial EngagementSocial Trus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120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因應高齡少子化的時代趨勢,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活躍老化」的觀念,強調老人社會參與的重要性,高齡者的社會資本議題也漸廣被討論。本研究以中央研究院「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2012第六期第三次:社會階層組」合併東亞社會調查(East Asia Social Survey, EASS)當年度的主題,即以「社會資本」為問卷主題內容,做次級資料分析。

  本研究主要探討60歲以上之中高齡者的社會資本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社會資本以社會網絡、社會參與、社會信任三個構面進行,每一構面又各別以三項指標來做相關及差異性分析,同時以逐步迴歸分析進行並歸納出預測的變項因子;身心健康包含自評健康及自評快樂的程度。同時,研究者也將社會網絡、社會參與、社會信任三個構面,試圖找出其相互之關聯性及預測性。

  研究結果顯示,整體來說,中高齡者的社會資本與身心健康成顯著正向相關,健康與快樂互為首要預測變數,同時社會資本亦為身心健康的預測變數,即社會資本愈高,愈能預測身心健康狀況愈好。同時,社會網絡、社會參與、社會信任三構面彼此互為正向相關且為預測之變項因子,在探討中高齡者社會資本時,三者互相影響與助長,缺一不可,故本研究將此三個構面命名為「社會資本金三角」。

Given that WHO promotes the concept of "active aging"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the elderly,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senior citizens (age > 60). Social Capital is categoriz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Social Networks, Social Engagement, and Social Trust; each has three indicator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mutual relevance and predictability o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ocial Networks, Social Engagement and Social Trust are discussed.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Correlation, difference analysis,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were performed and summed up the predictor of the variab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cluding self-assessment of health and the degree of happiness.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based on Soci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was also applied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cial Capital of middle-aged people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uggesting that the higher of Social Capital can predict bette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dditionally, Social Networks, Social Engagement, and Social Trust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are predictors of the variables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apital in the elder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hree dimensions, called as "Social Capital Triangles" by the researcher, indispensably facilitate each other.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緣起與背景 1
第二節 動機與目的 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社會資本概念 11
第二節 社會資本的構面與評估指標 17
第三節 老人身心健康 24
第四節 社會資本與身心健康 30
第五節 本章小結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資料來源 4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45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假設 46
第四節 研究變項與操作 48
第五節 分析方法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8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佈情形 58
第二節 差異性分析 74
第三節 相關性分析 95
第四節 迴歸分析 10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6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11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7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32
第四節 未來研究方向 133

參考文獻 134
附錄 145

中文部分:
人社東華(2014)。專訪林南院士:跨越文化的網絡,開拓社會學知識。http://journal.ndhu.edu.tw/e_paper/e_paper_c.php?SID=52,截取日期:20160208。
人民網(2009)。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總結出抗衰老秘訣。《生命時報》。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0552234.html,截取日期:20160902。
三浦展(2015)。《第4消費時代:共享經濟,讓人變幸福的大趨勢》馬奈(譯)。台北市:時報文化。
中央研究院(2014)。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2012第六期第三次:社會階層組。https://srda.sinica.edu.tw/group/sciitem/3/1564,截取日期:20151029。
內政部(2016)。104年簡易生命表提要分析。http://sowf.moi.gov.tw/stat/Life/T04-analysis.html,截取日期:20161022。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42(5),P139-163。
王冠今(2010)。《台灣社區老人的社會支持改變、健康狀況改變與社會參與之縱貫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台北。
王雅鈴(2009)。《台灣老人的社會資本與家庭結構對其健康及醫療資源使用的影響》。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學碩士論文,嘉義。
毛慶禎(2012)。志願服務的內涵。https://sites.google.com/site/maolins/volunteerconnotation,截取日期:20151020。
白雯婷(2014)。《每天學點怪誔心理學大全集》。悅心理,http://www.yuexinli.com/yingyongxinlixue/meitianxue/1333.html,截取日期:20161031。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中央政府總決算/總預算。http://www.dgbas.gov.tw,截取日期:20160224。
江明修、陳欽春(2004)。《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計畫(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III,P177-252)。
江明修(2004)。社會資本與談稿。摘自江明修、鄭勝分(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台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17(3),P37-58。
江哲超(2003)。《老人資本、自評健康與醫療資源使用相關性之研究》。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朱美珍(2013)。社會研究法專題課程上課講義,未出版。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台北:五南。
曲黎敏(2008)。《黃帝內經,養生聖典》。香港:三聯。
汪向東、何南輝、呂靜如、劉淳涔(編)(2007)。《關於心理學的100個故事》。台北:宇河文化。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14)。《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市:洪葉。
李宛蓉(譯)(2004)。《誠信:社會德性與繁榮的創造》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creation of prosperity) (Fukuyama, F.原著)。台北:立緒文化。
李瑞金(2000)。活力老化-銀髮族的社會參與。《社區發展季刊》,132,P123-131。
李淑玲(2011)。《社會資本、休閒行為對健康影響模式之建構與驗證》。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台北。
李郁琳(2010)。《社會支持及社會參與對中高齡及老年者身心健康之影響》。玄奘大學應用心理系碩士論文,新竹。
李孟芸(2011)。《收入不平等、社會資本和自評健康》。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李金桂(2009)。《運用社會資本自組都市更新會實施更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李麗晶、卓俊伶(2008)。身體活動和老人憂鬱症。《中華體育季刊》,22(2),P60-69。
余青珊(2011)。《台灣老人社會資本與自評健康相關性分析》。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吳佳芸(2010)。《社經地位、社會資本對老人健康及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嘉義。
吳采薺(2012)。《社會資本對身心健康、快樂之影響》。國立東華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花蓮。
林南(2007)。社會資本理論與研究簡介。《社會科學論叢》,1(1),P1-32。
林孟儒(2012)。《老人社會參與及其憂鬱狀態和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碩士論文,嘉義。
林志遠、曾瑞成(2006)。全人健康理念之演進。《中華體育季刊》,20(4),P14-19。
林岳玫(2012)。《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經驗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桃園。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5)。《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Lin, N.原著)。台北:弘智。
林信廷(2009)。《Making Community Work: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相關性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南投。
林信廷、莊俐昕、劉素珍、黃源協(2012)。Making Community Work: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關聯性之研究。《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0(3),P161-210。
林政傑(2008)。《喜樂健康享高壽》。台北:道聲。
周雅容(1996)。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人口變遷、國民健康與社會安全》,219-246。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周凡(2014)。倒著看人生。《今周刊》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71-110988,截取日期:20161002。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姚福喜、徐尚昆(2008)。國外社會資本理論研究進展。《全球視野理論月刊》,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洪翠萍(2013)。《台灣地區中老年人社會資本與健康之相關分析》。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洪蘭(譯)(2000)。《愛與生存:愛與親密關係的治療力量》(Live & Survial-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Healing Power of Intimacy)(Dean Ornish, M.D.原著)。台北市:天下生活。
洪蘭(譯)(2001)。《快樂就健康》(Healthy Pleasures)(Robert Ornstein, Ph.D. & David S. Sobel, M.D.原著)。台北市:遠流。
洪蘭(譯)(2006)。《越快樂,越健康》(Healthy Pleasures)(Robert Ornstein, Ph.D. & David S. Sobel, M.D.原著)。台北市:遠流。
馬得勇(2008)。社會資本理論的兩大困境。《中國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07,P89-96 。
馬國勳(2008)。關係的繁衍:個人與產業的社會資本、網際網路、性別與工作。《臺灣社會學通訊2008年會專輯》,P57-62。
高毓霠(2015)。少子化的4大衝擊。《禪天下》,125,https://www.zencosmos.com.tw/web/zh-tw/topic/241-4,截取日期:20160130。
康健(2011)。老伴不能只有1個!有10個最好。《康健雜誌》,150,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5791,截取日期:20160902。
莊芸鑫(2010)。《社會資本與壓力、休閒參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以金門縣山外社區為例》。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高雄。
莊婷婷(2013)。《臺灣地區老年人參與休閒活動狀況與影響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章英華、杜素豪、廖培珊(2013)。《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2012第六期第三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章英華(2015)。評『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二十世紀末的臺灣經驗』。《臺灣社會學刊》,57,P187-192
國民健康訪問調查(2013)。問卷資料。http://nhis.nhri.org.tw/index.html,截取日期:20160130。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中華民國人口推計(103至150年)報告》。http://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84223C65B6F94D72, 截取日期:20160208。
許素彬等(譯)(2013)。《社會研究法-歷程與實務》 (Russell K. Schutt原著)。台北市:洪葉文化。
陳肇男(1999)。《老年三寶:老本、老伴與老友─台灣老人生活狀況探討》。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陳雪芬等(2013)。《老人健康促進》。台北:華都文化。
陳詠榆(2013)。《高齡者的健康狀態與社會資本相關性》。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涵薇(2014)。《懷舊團體諮商對獨居老人幸福感之成效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張晉芬(2011)。推薦一個新的社會學量化研究資料庫:東亞社會調查(EASS)。《台灣社會學會通訊》,71,P15-19。
張怡(2003)。影響老人社會參與之相關因素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3,P225-235。
張苙雲(1997)。當代台灣社會的信任與不信任。收錄於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零年代的台灣社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專書第一號,P295-332。
張苙雲(2000)。制度信任及行為的信任意涵。《台灣社會學刊》,23,P179-222。
張其鈺(2002)。《社會資本社與家庭結構對健康及醫療資源利用之影響─台灣地區老人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張芳華(2013)。社會資本與個體特質對個體心理健康之影響:一個多層次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9,P87-116。
張肇松(2005)。《社會資本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以南台灣原住民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
黃國彥、詹火生(1994)。《銀髮族之社會資源》。國立嘉義師範學院編印。
黃鈺鈞(2015)。《台灣地區老年人健康促進行為與健康狀況相關性探討-社會參與的直接與緩衝效應》。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健康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 (Halpern, D原著)。台北:巨流、國立編譯館。
黃毅志(1994)。《社經背景與地位取得過程之結構機制:教育、社會資源及文化資本》。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中。
黃毅志(1996)。台灣地區民眾地位取得之因果機制:共變結構分析。《東吳社會學報》,5,P213-248。
黃乾(2010)。教育與社會資本對城市農民工健康的影響研究。《人口與經濟》,(2),P71-75,中國天津。
童文(2002)。科學研究發現:人的善惡觀念直接影響壽命。《正見網》,http://big5.zhengjian.org/2002/06/29/16604.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善恶观念直接影响寿命.html,截取日期:20160902。
彭駕騂、彭懷真(2012)。《老年學概論》。新北市:威仕曼文化。
馮韻文(譯)(2008)。《自殺論》 (Emile Durkheim原著)。台北:五南。
傅仰止(2005)。社會資本的概念化與運作:論家人重疊網絡中的「時間投資」機制。《台灣社會學》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論文),9,P165-203。
傅嘉瑜(2006)。《高齡者社團參與類型、參與程度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董旭英、黃儀娟(譯)(2000)。《次級資料研究法》 (David. W. Stewart原著)。台北:弘智文化。
曾婉婷(2015)。《社會參與對於社區老人生理健康狀況與其憂鬱症狀之中介效應探討》。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所碩士論文,台北。
裴曉梅、王浩偉、羅昊(2014)。社會資本與晚年健康-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實證研究。《廣西民族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36(1),P17-24,中國廣西。
鄧方(譯)(1992)。《社會理論的基礎》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oleman, J. S. 原著)。台北:五南。
蔡必焜(2004)。《社會資本、休閒參與與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蔡飴倫(2009)。《社會資本對我國老人自評健康及醫療服務利用之影響》。國立臺北大學財政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熊瑞梅(2014)。社會資本與信任:東亞社會資本調查的反思。《臺灣社會學刊》,54,P1-30。
鄭惠玲(2001)。《社會資本與自評健康》。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鄭惠玲、江東亮(2002)。臺灣的社會資本與自評健康。《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1(4),289-295。
劉以慧(2012)。《社區大學社會資本構成要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台北。
賴政緯(2009)。《台中縣長青學苑學員社會資本與自覺健康之相關研究》。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鮑常勇(2009)。社會資本理論框架下的人口健康研究。《人口研究》,33(2),P102-109,中國湖南。
蘇琬玲(2007)。《退休教師社會參與與老化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盧台華、林燕玲(2006)。社會適應表現檢核表之信效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0期,P1-25。
盧禹璁(2005)。《社會資本之分散與整合》。國立中央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桃園。
聯合國(2016)。《聯合國老年人原則》。聯合國老齡化議題,http://www.un.org/chinese/esa/ageing/principle.htm,截取日期:20160130。
謝美娥(2012)。老人的社會參與-以活動參與為例:從人力資本和社會參與能力罙討研究紀要。《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人口專題)》,13(4),P14-21。
簡美娜(2011)。《老人參與志願服務之影響因素與生活滿意度關係研究》。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碩士論文,南投。
衛生福利部(2014)。《2013老人狀況調查報告》。衛生福利部編印。
譚家瑜(譯)(2005)。《幸福退休新年代:理財顧問不會告訴你的退休智慧》(How to Retire Happy, wild, and Free)(Ernie J. Zelinski原著)。台北市:遠流。
蕭崑杉、盧俊吉(2012)。持續性成功老化的休閒與社會支持機制研究。《台灣老人保健學刊》,8(2),P171-189。

英文部分:
Alexander, B.K. (2010). Addition:The view from Rat Park. Retrieved from http://www.brucekalexander.com/articles-speeches/177-addiction-the-view-from-rat-park-2.
Alexander, B.K. and Schweighofer, A.R.F. (1988). Redefining “Addic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9, 151-163.
Alexander, B.K., Beyerstein, B.L., Hadaway, P.F. and Coambs, R.B. (1981). Effect of Early and Later Colony Housing on Oral Ingestion of Morphine in Rats. 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 Behavior, 15, 571-576.
Avison, W.R., McLeod, J.D., and Pescosolido, B.A. (2007). Mental Health, Social Mirror. Springer, 329-345.
Berkman, Lisa F. (2010). Social Network and Health. Harvard Center for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o.int/healthinfo/sage/meeting_reports/en/index1.html.
Berkman, L. F., Glass, T., Brissette, I. and Seeman, T.E. (2000). From social integration to health: Durkheim in the new millennium.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51, 843-857.
Berkman, L. F. and Syme, S. L (1979). Social networks, host resistance, and mortality: a nine-year follow-up study of Alameda County residents, Am J Epidemiol. 109: 186-204.
Bourdieu, Pierre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E.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of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Greenword Press: 241-258.
Calvo, R., Zheng, Y., Kumar S., Olgiati, A. Berkman, L. (2012). Well-Being and Social Capital on Planet Earth: Cross-National Evidence from 142 Countries. PLOS ONE, 7(8), 1-10.
Cohen, Sheldon (2004).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59(8), 676-684.
Cohen, S., Thomas A. (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310-357.
Cohen, S., Jankicki-Deverts,D. and Miller, G. E. (2007).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Disease. JAMA 298 (14), 1685-1687.
Cohen, S., Doyle, W. J., Skoner, D. P., Rabin, B. S., Gwaltney, J. M. Jr (1997). Social Ties and Susceptibility to the Common Cold. JAMA 277(24), 1940-1944.
Cohen, S., Doyle. W.J., Turner, R. B., Alper, C. M. and Skoner, D.P. (2003). Emotional Style and Susceptibility to the Common Cold.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5, 652-657.
Cherry, K.E. et al (2013). Social Engagement and Health in Younger, Older, and Oldest-Old Adults in the Louisiana Healthy Aging Study (LHAS). J Appl Gerontol, 32(1), 51-57.
Cobb, Sidney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5), 300-314.
Coleman, James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Eriksson, Malin (2011).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romotion. Global Health Action, 4(5611), 1-11.
Eriksson, M., Dahlgren, L., Janlert, U., Weinehall, L. and Emmelin M. (2010). Social Capital, Gender and Educational Level – Impact of Self-Rated Health. The Open Public Health Journal, 3, 1-12.
Frank P. Grad (2002). The Preamble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80(12), pp.981-984.
Helliwell, John F. and Putnam, Robert D. (1995).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apital in Italy.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21(3), 295-307.
Johann Hari (2015). Everything you think you know about addiction is wro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ted.com/speakers/johann_hari.
Kaplan, B.H., Cassel, J.C. and Gore S. (1977).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Medical Care, 15(5), 47-58.
Kawachi, I. & Berkman, L. F. (2001). Social ties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Urban Health: Bulletin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Medicine, 78(3), 458-467.
Kawachi, I. Kennedy, B. P., and Glass, R. (1999). Social Capital and Self-Rated Health: A Contextua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9(8), 1187-1193.
Kumar, S. Calvo, R., Avendano, M., Sivaramakrishnan, K. and Berkman, L.F. (2012). Social support, volunteering and health around the world: Cross-national evidence from 139 countrie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74, 696-706.
Melchiorre, M.G. et al (2013). Social Support, Socio-Economic Status, Health and Abuse among Older People in Seven European Countries. PLOS ONE, 8(1), 1-10.
Martire, Lynn M. & Franks, Melissa M. (2014). The Role of Social Networks in Adult Health: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Health Psychology. Pennsylvani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33(6), 501-504.
Murayama, H., Fujiwara, Y., and Kawachi, I. (2012).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A Review of Prospective Multilevel Studies. J Epidemiol, 22(3), 179-187.
Putnam, Robert D. (1993).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The American Prospect, 4(13).
Prohaska, T.R., Anderson, L.A., Binstock R.H. (2012). Public Health for and Aging Societ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6-212.
Pollack, C. E., Knesebeck, O. V.D. (2004).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among the aged: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Health & Place 10, 383-391.
Reblin, M., Uchino, B.N. (2008). Social and Emotional Support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Health. Curr Opin Psychiatry, 21(2), 201-205.
Seeman, Teresa E. (1996). Social Ties and Health: The Benefits of Social Integration. AEP, 6(5), 442-451.
Seeman, T. E., Kaplan, G. A., Knudsen, L., Cohen, R., and Guralnik, J. (1987). Social network ties and mortality among the elderly in the Alameda County Study, Am J Epidemiol. 126: 714-23, 1987.
Strawbridge, W. J., Cohen, R. D., Shema, S. J., and Kaplan, G. A. Frequent attendance at religious services and mortality over 28 years, Am J Public Health. 87: 957-61, 1997.
Uehino, Bert N. (2009). Understanding the Link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Physical Health.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3), 236-255.
WHO (2002). Active Ageing: A Policy Framework. WHO reference number: WHO/NMH/NPH/02.8.
White, A.M., Philogene, S., Fine L., and Sinha, S. (2009). Social Support and Self-Reported Health Status of Older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9(10), 1872-1878.
Waldinger, Robert (2015). What makes a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ed.com/talks/robert_waldinger_what_makes_a_good_life_lessons_from_the_longest_study_on_happin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42(5),P139-163。
2. 江明修(2004)。社會資本與談稿。摘自江明修、鄭勝分(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台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17(3),P37-58。
3. 李瑞金(2000)。活力老化-銀髮族的社會參與。《社區發展季刊》,132,P123-131。
4. 李麗晶、卓俊伶(2008)。身體活動和老人憂鬱症。《中華體育季刊》,22(2),P60-69。
5. 林南(2007)。社會資本理論與研究簡介。《社會科學論叢》,1(1),P1-32。
6. 林志遠、曾瑞成(2006)。全人健康理念之演進。《中華體育季刊》,20(4),P14-19。
7. 林信廷、莊俐昕、劉素珍、黃源協(2012)。Making Community Work: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關聯性之研究。《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0(3),P161-210。
8. 馬得勇(2008)。社會資本理論的兩大困境。《中國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07,P89-96 。
9. 張怡(2003)。影響老人社會參與之相關因素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3,P225-235。
10. 張芳華(2013)。社會資本與個體特質對個體心理健康之影響:一個多層次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9,P87-116。
11. 黃毅志(1996)。台灣地區民眾地位取得之因果機制:共變結構分析。《東吳社會學報》,5,P213-248。
12. 熊瑞梅(2014)。社會資本與信任:東亞社會資本調查的反思。《臺灣社會學刊》,54,P1-30。
13. 鄭惠玲、江東亮(2002)。臺灣的社會資本與自評健康。《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1(4),289-295。
14. 盧台華、林燕玲(2006)。社會適應表現檢核表之信效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0期,P1-25。
15. 謝美娥(2012)。老人的社會參與-以活動參與為例:從人力資本和社會參與能力罙討研究紀要。《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人口專題)》,13(4),P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