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文獻(依作者時代先後排序)
1.〔明〕李攀龍撰;包敬第標校:《滄溟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2月)。
2.〔明〕李攀龍撰,李伯齊點校:《李攀龍集》(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12月)。
3.〔明〕李攀龍撰:《滄溟先生集》(明隆慶六年(1572)王世貞刊本,傅斯年圖書館轉製影像)。
4.〔明〕李攀龍撰:《滄溟先生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年5月,《明代論著叢刊》據明萬曆二年(1574)吳興徐中行刻修補本影印)。
5.〔明〕李攀龍撰:《滄溟先生集》(明萬曆間自新齋余文杰刊本,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轉製影像)。
6.〔明〕李攀龍撰:《滄溟先生集》(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7月,《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據萬曆三年(1575)胡來貢刊本影印),第782-783冊。
7.〔明〕李攀龍撰:《滄溟先生集》(明萬曆三年(1575)胡來貢刻清順治十七年(1660)吳用光修補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微捲)。
8.〔明〕李攀龍撰:《滄溟先生集》(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9月,《中國西北文獻叢書二編-西北文學文獻》據清覆刻吳用光修補本影印),第45-46冊。
9.〔明〕李攀龍撰:《滄溟先生集》(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7月,《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據明徐履道起鳳館刊本影印),第782-783冊。
10.〔明〕李攀龍撰:《滄溟先生集》(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楊日賓校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微捲)。
11.〔明〕李攀龍撰:《滄溟先生集》(明萬曆間晉陵張弘道、陳廷策校刊本。,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轉製影像)。
12.〔明〕李攀龍撰:《滄溟先生集》(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雎陽陳陞刊本,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轉製影像)。
13.〔明〕李攀龍撰:《滄溟先生集》(淸道光二十七年(1847)景福堂刊本。,《CADAL》轉製影像)。
14.〔明〕李攀龍撰:《白雪樓詩集》(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吉林省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魏裳刊本影印),第110冊。
15.〔明〕李攀龍撰:《白雪樓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序,《續修四庫全書》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隆慶四年(1570)刊本影印),第1345冊。
16.〔明〕李攀龍,王世貞撰;〔明〕張獻翼校刻:《南北二鳴編》(明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故宮微片)。
17.〔明〕李攀龍編:《古今詩刪》(明萬曆間新都汪時元校刊本,臺灣大學圖書館藏國圖微捲)。
18.〔明〕李攀龍輯;〔明〕陳繼儒訂:《詩韻輯要》(萬曆四十二年(1614)序京都梅邨彌白刊本,國文學研究資料館轉製影像)。
19.〔明〕李攀龍輯:《新刻韻學事類》(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浙江圖書館藏明刊本影印),第179冊。
20.〔明〕李攀龍輯:《新刻詩學事類》(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刊本影印),第179冊。
21.〔明〕李攀龍撰:《新刊增補古今名家韻學淵海大成》(明刊本,國文學研究資料館轉製影像)。
22.〔明〕李攀龍撰;〔明〕宋祖駿,宋祖驊補註:《補註李滄溟先生文選》(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宋光廷刊本印),第110冊。
23.〔明〕王世貞輯次:《列仙全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8月,《中國古代版畫叢刊》據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新都汪雲鵬玩虎軒刊本影印),第3冊。
24.〔明〕秦鳴雷撰:《談資》(明萬曆四年(1576)童勝龍金陵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微捲)。
25.〔明〕張居正等修:《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5月,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五十一年(1962)刊本縮編)。
26.〔明〕張居正等修:《明穆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5月,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五十一年(1962)刊本縮編)。
27.〔明〕張居正等修:《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5月,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五十一年(1962)刊本縮編)。
28.〔明〕王世貞撰:《尺牘清裁》(明隆慶五年(1571)吳郡王氏刊本,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
29.〔明〕王象春撰;張昆河,張健之注:《齊音》(濟南:濟南出版社,1993年12月)。
30.〔明〕亢思謙撰:《慎修堂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12月,《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五輯》據明萬曆詹思虞刊本影印),第21冊。
31.〔明〕王世貞撰:《弇州山人四部稿》(明萬曆五年(1577)吳郡王氏世經堂刊本,日本早稲田大學圖書館藏)。
32.〔明〕王世貞撰:《弇州山人續稿》(明萬曆間吳郡王氏家刊本,日本筑波大學附屬圖書館轉製影像)。
33.〔明〕汪道昆撰:《太函集》(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印),第117冊。
34.〔明〕劉勑撰:《歷乘》(北京:中國書店,1959年8月,據明崇禎六年(1633)刊本影印)。
35.〔明〕宋祖法修;〔明〕葉承宗等纂:《歷城縣志》(明崇禎十三年(1640)歷城葉承宗友聲堂刊本,國圖據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本轉製影像)。
36.〔明〕田雯撰:《黔書》(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魚元傅手鈔本,國圖轉製影像)。
37.〔明〕王圻撰:《續文獻通考》(臺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2月,據明萬曆刊本影印)。
38.〔明〕王世貞撰:《藝苑巵言》,收入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
39.〔明〕謝肇淛撰:《文海披沙》(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沈儆炌刊本影印),第108冊。
40.〔明〕丁元薦撰:《西山日記》(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影印),第242冊。
41.〔明〕邢侗撰:《來禽館集》(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蘇州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六年(1608)刻清康熙十九年(1707)鄭雍重刊本影印),第161冊。
42.〔明〕王世懋撰:《名山遊記八種》(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上海圖書館藏明萬曆十三年(1585)刻王奉常雜著本影印),第251冊。
43.〔明〕李開先撰:《李中麓閒居集》(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至隆慶刊本影印),第93冊。
44.〔明〕梁有譽撰:《蘭汀存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序,《續修四庫全書》據湖南省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梁氏詒燕堂刊本影印),第1348冊。
45.〔明〕王錫爵撰:《王文肅公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四庫禁燬書叢刊》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王時敏刊本影印),第7冊。
46.〔明〕孫錦,高□等編纂:《順德府志》(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3輯•史部》據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明嘉靖十五年(1536)序刊嘉靖二十八年(1549)補刊本影印),第24冊。
47.〔明〕李東陽等撰;〔明〕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揚州:廣陵書社,2007年1月,據明刊本影印),第4冊。
48.〔明〕吳國倫撰:《甔甀洞稿》(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武漢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影印),第123冊。
49.〔明〕張佳胤撰:《居來山房集》(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影印),第51冊。
50.〔明〕談遷撰;張宗祥校點:《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6月),第5冊。
51.〔明〕殷士儋撰:《金輿山房稿》(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十七年(1589)邵陛刊本影印),第115冊。
52.〔明〕汪道昆撰:《天目先生集》(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明刊本影印),第121冊。
53.〔明〕高拱撰:《高文襄公集》(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影印),第108冊。
54.〔明〕于慎行撰:《榖城山館文集》(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于緯刊本影印),第147冊。
55.〔明〕徐□撰:《徐氏家藏書目》,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序),第919冊。
56.〔明〕歐大任撰:《歐虞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四庫禁燬書叢刊》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刊本影印),第47冊。
57.〔明〕亢思謙撰:《慎修堂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五輯》據明萬曆詹思虞刊本影印),第21冊。
58.〔明〕高儀等編:《隆慶二年進士登科錄》(臺北:學生書局,1969年12月,《明代登科錄彙編》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本影印),第17冊。
59.〔明〕朱翊鈏撰:《盛明十二家詩選》(明萬曆十三年(1585)益藩刊本,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轉製影像)。
60.〔明〕胡應麟撰:《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8月)
61.〔明〕王世貞撰:《讀書後》(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據《四庫全書》本影印),第6冊。
62.〔明〕袁宗道撰;錢伯城標點:《白蘇齋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9月)。
63.〔明〕李騰鵬編:《皇明詩統》(明萬曆間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微捲)。
64.〔明〕駱問禮撰:《萬一樓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四庫禁燬書叢刊》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嘉慶活字本影印)。
65.〔明〕焦竑輯:《國朝獻徵錄》(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9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中國史學叢書》影印明萬曆四十四年(1606)徐象橒曼山館刊本影印),第102冊。
66.〔明〕陳莢;李昂枝編:《九大家詩選》(清順治末年古吳文漪堂刊本,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轉製影像)。
67.〔明〕陳繼儒撰:《陳眉公先生全集》(明崇禎間華亭陳氏家刊本,臺北中央研究院藏)。
68.〔明〕慎蒙撰:《皇明文則》(明萬曆初年刊本配補鈔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轉製影像)。
69.〔明〕陳子龍撰:《皇明經世文編》(明崇禎間平露堂刊本,臺北國家轉製影像)。
70.〔明〕宋祖法修;〔明〕葉承宗等纂:《歷城縣志》(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玉峽李師白據明崇禎十三年(1640)歷城葉承宗友聲堂刻版增修,中國國家圖書館轉製影像)。
71.〔明〕蔣一葵撰:《長安客話》(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
72.〔明〕盧純學輯:《明詩正聲》(明萬曆十九年(1591)廣陵江氏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轉製影像)。
73.〔明〕宋祖舜修;〔明〕方尚祖纂;荀德麟,劉功昭,劉懷玉點校:《天啟淮安府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9年1月)。
74.〔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4月)。
75.〔清〕姚之駰撰:《元明事類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7月,《四庫筆記小說叢書》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影印),第884冊。
76.〔清〕葉承宗撰:《濼函》(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12月序,《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七輯》據清順治十七年(1660)葉承祧友聲堂刊本影印),第21冊。
77.〔清〕錢大昕撰;田漢雲點校:《弇州山人年譜》,收入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78.〔清〕汪端編:《明三十家詩選》(清同治十二年(1873)蘊蘭吟館重刊本,日本早稲田大學圖書館轉製影像)。
79.〔清〕錢謙益編:《列朝詩集》(清順治九年(1652)毛子晉刊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轉製影像)。
80.〔清〕黄宗羲編:《明文海》(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2月),第5冊。
81.〔清〕李銘皖,譚鈞培修;〔清〕馮桂芬纂:《蘇州府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據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影印),第9冊。
82.〔清〕章廷珪修;〔清〕范安治纂:《平陽府志》(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5年5月,《中國地方志集成•山西府縣志輯》據清乾隆元年(1736)刊本影印),第44冊。
83.〔清〕李斗撰:《揚州畫舫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序,《續修四庫全書》據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六十年(1795)自然盦刊本影印),第733冊。
84.〔清〕朱琰撰:《明人詩鈔》(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刊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轉製影像)。
85.〔清〕程維雍修;〔清〕白遇道纂:《高陵縣續志》(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7年5月,《中國地方志集成•陝西府縣志輯》據清光緖十年(1884)刊本影印),第6冊。
86.〔清〕沈德潛,〔清〕周準編:《明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8月)。
87.〔清〕谷應泰撰:《明史紀事本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
88.〔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6月,據清乾隆六十年(1795)浙江杭州刊本影印),第3冊。
89.〔清〕張鈞衡:《適園藏書志》(臺北:廣文書局,1997年10月)。
90.〔清〕文聚奎,〔清〕祥安修;〔清〕吳增逵纂:《新喻縣志》(清同治12年(1873)刊本,中國國圖轉製影像)。
91.〔清〕汪匡鼎修;〔清〕和羹纂;〔清〕施彥士增補:《內邱縣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10月,《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北府縣志輯》據清道光十二年(1832)抄本影印),第71冊。
92.〔清〕陸費墀撰:《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收入世界書局編輯部編:《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目錄》(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5月序)。
93.〔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訂補;傅熹年整理:《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4月),第4冊。
94.〔清〕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收入《清人書目題跋叢刊二》(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3月)。
95.〔清〕黃虞稷撰,瞿鳳起,潘景鄭整理:《千頃堂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5月)。
96.〔清〕王贈芳,王鎮修;〔清〕成瓘,冷烜纂:《濟南府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10月,《中國地方志集成•山東府縣志輯》據清道光二十年(1840)刊本影印),第2冊。
97.〔清〕任弘遠撰;劉澤生,喬岳校注:《趵突泉志校注》(濟南:濟南出版社,1991年6月)。
98.〔清〕王檢心修;〔清〕劉文淇,張安保纂:《重修儀徵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據清光緒十六年(1890)刊本影印),第45冊。
99.〔清〕周樂撰:《二南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山東文獻集成•第三輯》據山東省圖書館藏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枕湖書屋刊本影印),第35冊。
100.〔清〕施閏章撰:《學餘堂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第1313冊。
101.〔清〕錢大昕撰;呂友仁標校:《潛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
102.〔清〕乾隆間敕撰:《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圖,2012年12月,據國圖藏舊抄本影印)。
103.〔清〕范邦甸等撰:《天一閣書目》,收入《中國歷代書目題跋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第3輯。
104.〔清〕翁方綱撰:《經義考補正》(北京:中國書店,2009年1月,《經義考•補正•校紀》據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刊本影印),第4冊,頁2094。
105.葉德輝:《郋園讀書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106.繆荃孫撰:《藝風藏書記》,收入《中國歷代書目題跋叢書》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
107.王國維撰:《傳書堂藏善本書志》,收入謝維揚、房鑫亮主編;鄔國義分卷主編:《王國維全集•第9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108.莫伯驥撰:《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收入中國書店編:《海王邨古籍書目題跋叢刊》(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1月),第7冊。
109.甘鵬雲編:《崇雅堂書錄》,收入李萬健,鄧詠秋編:《民國時期私家藏書目錄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9月),第4冊。
110.吳秀之等修;曹允源等纂:《吳縣志》(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字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轉製影像)。
111.黎德芬纂修:《夏邑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8月,《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九十九號》據民國九年(1920)石印本影印)。
112.張華松等點校:《歷城縣志正續合編》(濟南:濟南出版社,2007年7月)。
11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岳)。
114.鄭振鐸撰;吳曉鈴整理:《西諦書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12月)。
115.吳慰祖校訂:《四庫採進書目》(原書名題作《各省進呈書目》)(北京:商務印書館,1960年3月)。
116.故宮博物院編:《文獻叢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4月),第4冊。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一)現代專書
1.于蘭生,趙蘭香:《漢文古籍圖錄》(蘭州:甘肅人民美出版社,2010年8月)。
2.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8月)。
3.王孫榮:《孫月峰年譜》(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年5月)。
4.天津圖書館:《天津圖書館古籍善本圖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1月)。
5.安徽省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藏章伯鈞書志》(合肥:黃山書社,2013年8月)。
6.李伯齊,宋尚齋,石玲:《李攀龍詩文選》(濟南:濟南出版社,2009年4月)。
7.汪涌豪,駱玉明:《中國詩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4月)。
8.吳廷燮;魏連科:《明督撫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2月)。
9.金生奎:《明代《唐詩選》本研究》(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10.金開誠,葛兆光:《歷代詩文要籍詳解》(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2月)。
11.屈萬里:《普林斯敦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7月)。
12.范邦瑾:《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8月)。
13.姚伯岳:《版本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
14.郭英德:《明清文學史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15.Chik-Fong Lee:《A Descriptive catalog of the Ming editions in the Far Eastern Library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an Francisco:Chinese Materials Center,1975年)。
16.陸祖穀:《浙江省立圖書館善本書目題識》(杭州:浙江省立圖書館,1932年10月)。
17.浙江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清雍正朝浙江通志》(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2月)。
18.陳文新:《中國文學編年史•明中期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19.陳力:《四川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20.許建崑:《李攀龍文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2月)。
21.國圖特藏組:《國圖善本書志初稿-集部》(臺北:國圖,1999年6月)。
22.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臺北:中央圖書館,1986年12月)。
23.崔建英,賈衛民,李曉亞:《明別集版本志》(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7月)。
24.崔建英:《崔建英版本目錄學文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2月)。
25.黃永年:《古籍版本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26.楊訥,李曉明:《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遺》(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7月)。
27.蔣鵬舉:《復古與求真:李攀龍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9月)。
28.錢仲聯:《歷代別集序跋綜錄》(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29.韓明祥:《濟南歷代墓誌銘》(濟南:黃河出版社,2002年12月)。
(二)學位論文
1.王文泰:《明代人編選明代詩歌總集研究》,復旦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月4日。
2.王秋朋:《李攀龍年譜稿》,蘭州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5月。
3.郭立暄:《中國古籍原刻翻刻與初印後印研究》,復旦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1月。
4.蔣鵬舉:《李攀龍研究》,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4月。
5.龔蘭蘭:《明清李攀龍批評研究》,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5月。
(三)期刊論文
1.葉德輝:〈書目答問斠補〉,《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館刊》1932年第3期(1932年4月),頁267-475。
2.呂堅:〈《四庫全書》七閣成書時間考〉,《文獻》1984年第3期(1984年6月),頁133-137。
3.肖東發:〈建陽余氏刻書考略(上)〉,《文獻》1984年第3期(1984年9月),頁230-247。
4.肖東發:〈建陽余氏刻書考略(中)〉,《文獻》1984年第4期(1984年12月),頁200-202。
5.肖東發:〈建陽余氏刻書考略(下)〉,《文獻》1985年第1期(1985年4月),頁236-250。
6.崔建英:〈從幾部書的版本著錄來認識版本鑑定〉,收入馬秦來等撰:《中國圖書文史論集》(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12月),頁101-114。
7.陳正宏:〈明詩總集述要〉,《古典文學知識》1997年第1期(1997年1月),頁107-117。
8.蔣鵬舉:〈李攀龍簡譜〉,《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2005年1月),頁15-23。
9.謝鶯興:〈館藏善本書簡明目錄—史部•雜史類暨史鈔類〉,《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2006年第56期(2006年5月),頁12-15。10.周瀟:〈李先芳與後七子公案辨誣〉,《齊魯學刊》2006年第5期(2006年9月),頁82-86。
11.周瀟:〈謝榛與李攀龍“絕交”始末辨析〉,《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2006年12月),頁73-77。
12.張升:〈《四庫全書考證》的成書及主要內容〉,《史學史研究》2011年第1期(2011年3月),頁111-118。
13.尹玲玲;馬衛中:〈清代明詩選本敘略〉,《中國韻文學刊》2012年第1期(2012年1月),頁24-34。
14.馬衛中;尹玲玲:〈清代明詩選本論七子派平議〉,《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2012年1月),頁31-35。
15.李玉栓:〈明後七子結社考辨〉,收入黃霖主編:《中國文學研究•第二十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頁94-104。
16.魏世民:〈《列仙全传》作者考〉,《明清小說研究》2013年第3期(2013年8月),頁188-193 。
17.王瑞來:〈如此四庫:館臣擅改文獻舉隅:以《續宋編年中興資治通鑑》爲個案〉,《歷史文獻研究》2014年第2期(2014年12月),頁222-246。
18.黃飛立:〈幾種署名王世貞評點著作之真偽初探〉,《蘭州學刊》2015年第2期(2015年2月),頁15-23。
19.顧國華:〈明代“後七子”結社問題考論〉,《學術交流》2015年第11期(2015年11月),頁172-176 。
20.湯志波:〈《有象列仙全傳》版本考〉,《文獻》 2016年第4期(2016年7月),頁54-61。
21.姜妮:〈《滄溟先生集》明隆慶六年刻本及明起鳳館刻本研究〉,《中國典籍與文化》2016年第3期(2016年7月),頁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