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1.23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0 16: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連今萍
研究生(外文):LIEN, CHIN-PING
論文名稱:學齡前幼兒團體音樂遊戲之設計與應用
論文名稱(外文):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GroupMusic Game for Preschool Children
指導教授:江玉玲江玉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NG, YU-RING
口試委員:叢培娣孫清吉
口試委員(外文):TSUNG, PEI-TEESUN,CHING-CHI
口試日期:2017-05-1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音樂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0
中文關鍵詞:團體音樂遊戲戈登布隆姆教學目標分類法統整教學
外文關鍵詞:Group music gameEdwin E. Gordon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Integrated teach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162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幼兒教育專家蒙特梭利認為,學齡前期是人生學習的重要階段;而音樂教育學家達克羅茲、奧福、鈴木、高大宜等人,亦認為音樂的學習應從小開始,可見學前音樂教育的重要。戈登進一步指出,學齡前之幼兒若錯失最佳的引導時機,未來的音樂學習將受到影響,除此之外,他認為幼兒喜歡團體互動式的遊戲,且在團體中透過互相的觀察能夠學習到許多技能,因此本論文針對幼兒園之幼兒進行團體音樂遊戲的設計。
設計模式是延續幼兒園所實施之統整教學的概念,以生活化的方式引導幼兒從舊有的經驗來理解新的音樂知識。設計架構是依據幼兒的認知發展,設計符合幼兒學習模式以及幼兒音樂學習原理之引導活動,其中包含皮亞傑、布魯納、戈登等人所提出之理論。最後,運用修訂版之布隆姆教學目標分類法進行分析與修正。
本論文以主題「身體」共設計33個遊戲,修正後保留部分遊戲,並新增7個涉及不同知識類別以及認知歷程之遊戲,顯示教學目標分類表的使用促使更多的音樂遊戲被納入在引導活動當中,而重新檢視引導目標的結果提高了目標、活動和評量的一致性,因此達到有效的引導。另外本研究亦發現,教學目標分類法不僅能夠提供活動設計時的分析與修正,其目標分類之概念還可應用於音樂遊戲的設計。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xpert Maria Montessori states that early school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life learning of children; and music educators Emile Jaques-Dalcroze, Carl Orff, Shin′ichi Suzuki, Zoltán Kodály and others, also believe that music education should be an included part of that preschool education. Gordon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if music education is missed in the formative preschool years future music learning will be affected, in addition he believes that children like interactive games, and through observation in group settings children are able to learn a lot of skills.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kindergarten children, and the design of group interactive music games.
The design is patterned to extend the concept of whole teaching of kindergarteners, and to guide the children from old experiences to understand the new enhanced music knowledge as a way of life. The design structure will be based on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 and will be designed to meet the children's learning model and adhere to the children’s music learning principles. This will include theories from Jean William Fritz Piaget, Jerome S. Bruner, and Edwin E. Gordon, who put forward the initial theory, and finally, the revised version of the Bloom’s teaching target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analysis and correction.
In this study, 33 games were designed with the theme "Body", some games were retained after the amendment, and seven games involving different knowledge categories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were added. All of these were integrated with the use of the teaching target classification table, so that more music games were included in the guided activities; focus is placed on the result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but also improves the consistency of goals, activities and assessment, to achieve effective guidance. It is found that the teaching target classification can not only provide the analysis and revision of the design of the activity, but also the concept of the target classification can be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the music game.
第一章 緒論 15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5
   第二節 研究對象、範圍與方法 16
   第三節 文獻探討 18
      一、幼兒團體音樂的教學 18
      二、幼兒音樂學習的原理 21
      三、音樂遊戲活動的設計 27
第二章 音樂遊戲的設計 33
   第一節 主題的引導 33
      一、建構音樂的主題網 33
      二、主題的引導 34
   第二節 音樂遊戲設計的元素 38
      一、音樂元素 39
         1. 音色(Timbre) 39
         2. 力度(Volume) 39
         3. 速度(Tempo) 39
         4. 節奏(Rhythm) 40
         5. 旋律(Melody) 40
         6. 和聲(Harmony) 40
      二、音樂活動 41
      三、遊戲方法 43
   第三節 音樂遊戲設計的概念 44
      一、學齡前幼兒的學習 44
      二、學齡前幼兒的音樂學習 46
      三、幼兒團體音樂的引導 47
   第四節 音樂遊戲的設計—「身體」 47
      一、身體可以做什麼動作? 49
         1. 照鏡子 49
         2. 身體點點名 50
         3. 大風吹 50
         4. 黏黏看 51
         5. 寶寶睡 51
         6. 彩色氣球 52
         7. 游泳 52
         8. 蹺蹺板 53
         9. 不倒翁 53
         10. 會呼吸的手手 54
         11. Give me five 54
         12. 聲控娃娃 55
         13. 音樂魔法棒 55
      二、耳朵可以聽到什麼聲音? 56
         14. 耳朵充電 56
         15. 小秘密 56
         16. 聽聲音說故事! 57
         17. Hello! 57
         18. 猜猜我是誰? 58
         19. 找寶藏 58
         20. 聽!口哨的聲音! 59
         21. 聽!安靜的聲音! 59
         22. 點名遊戲 60
      三、可以發出什麼聲音? 61
         23. 節奏機器人 61
         24. 唱歌機器人 62
         25. 兩隻老虎愛唱歌 62
         26. 小小指揮家 63
         27. 我要秀八秒 63
         28. 預備開始 64
         29. 唱比說更好聽 64
         30. 請你跟我這樣拍 65
         31. 一起玩更好玩 65
         32. 當我們同再一起 66
         33. 邀請 66
第三章 音樂遊戲的分析 67
   第一節 布隆姆教學目標分類概要說明 67
      一、向度定義 67
         1. 知識向度 67
         2. 認知歷程向度 69
      二、分類表應用使用的方法 70
   第二節 應用教學目標分類表進行分析 71
      一、引導目標 73
      二、遊戲活動 74
      三、評量 77
      四、待解決之問題 78
   第三節 布隆姆教學目標分類表運用之歷程 79
第四章 音樂遊戲的應用 83
   第一節 知識向度概念之應用 83
   第二節 認知歷程向度概念之應用 87
   第三節 遊戲活動的調整與修正 91
      一、引導目標 91
      二、遊戲活動 93
      三、評量 95
      四、綜合探討 97
第五章 結論 99
   一、音樂遊戲之設計 99
      1. 音樂遊戲設計之架構 100
      2. 音樂活動引導之原理 102
   二、檢視與修正 104
      1. 問題與修正 105
      2. 主題與活動的調整 107
      3. 評量與一致性之問題 107
   三、音樂遊戲之應用 109
      1. 主題與引導目標之應用 109
      2. 活動設計之應用 110
      3. 主題引導之應用 111
      4. 評量之應用 112
參考書目 115
附  錄 120
   附錄1:不加歌詞的曲子 120
   附錄2:不加字的節奏唸謠 121
   附錄3:不加字的「音高型」 122
   附錄4:不加字的「節奏型」 123
   附錄5:修改後增加之遊戲設計 124
      34. 聽!是誰在唱歌? 124
      35. 一起來投票! 125
      36. 我的小小樂團! 126
      37. 一起來唱歌! 127
      38. 唱一唱!找一找! 128
      39. 連連看 129
      40. 音樂拼圖 130
譜目錄
   譜例1:不加歌詞的曲子 120
   譜例2:不加字的節奏唸謠 121
   譜例3:「音高型」–音階式之範例 122
   譜例4:「音高型」–琶音式之範例 122
   譜例5:「節奏型」–普通的2拍以及3拍子之範例 123
   譜例6:「節奏型」–普通的2拍以及3拍子4小節之範例 123
   譜例7:【MARY HAD A LITTLE LAMB】 127
圖目錄
   圖1-1:研究架構圖 17
   圖1-2:「音樂技巧學習次序與」與「預備音樂聽想的類型階段」對照圖 24
   圖1-3:「音樂聽想階段」的音樂學習理論與「預備音樂聽想階段」的音樂學習理論對照圖 25
   圖1-4:從原框架到修訂版的結構變化一覽圖 31
   圖2-1:教學目標設計圖—「身體」 34
   圖2-2:主題活動引導模式圖 35
   圖2-3:問句設計圖—「身體」 38
   圖2-4:主題發展圖—「身體」 48
   圖3-1:教學目標分類表使用圖 71
   圖5-1:音樂遊戲設計初步架構圖 100
   圖5-2:皮亞傑認知發展階層圖 100
   圖5-3:布魯納表徵系統論圖 100
   圖5-4:幼兒音樂學習原理圖示 101
   圖5-5:音樂遊戲設計架構圖 101
   圖5-6:音樂聽想與預備音樂聽想關係圖 102
   圖5-7:音樂學習內容以及引導模式圖 103
   圖5-8:幼兒音樂學習引導模式圖 104
   圖5-9:修正前與修正後之音樂遊戲設計分析比較圖 106
   圖5-10:主題與活動修正圖 107
   圖5-11:評量活動修正圖 108
   圖5-12:音樂遊戲設計修正前與修正後舉例說明圖 108
   圖5-13:活動內容設計應用圖 110
   圖5-14:引導問句設計應用圖 111
   圖5-15:評量概念應用圖 112
   圖5-16:音樂遊戲設計模式圖 113
Anderson (bridged): Anderson, Lorin W., David R. Krathwohl, Peter W. Airasian, Kathleen A. Cruikshank, Richard E. Mayer, Paul R. Pintrich, etc.
Anderson (complete): Anderson, Lorin W., David R. Krathwohl, Peter W. Airasian, Kathleen A. Cruikshank, Richard E. Mayer, Paul R. Pintrich, etc. Merlin C. Wittrock (Eds.) (2001a).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complete Ed.). New York: Longma.
Anderson (簡中): 安德森 W. 洛林、戴維 R. 克拉斯沃爾、彼得W.艾拉沙恩、凱薩琳 A. 克魯克香克、理查德 E.梅耶、保羅 R. 平特里希…和默林 C. 威特夢克(2007b)。《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簡縮本)》皮連生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Campbell, Murray & Clive Greated (2015). “Loudness.”. In Grove Music Online. Retrieved Jun 12, 2015,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17030
Campbell, Murray (2015). “Timbre (i)”. In Grove Music Online. Retrieved Jun 12, 2015,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27973
“Edwin E. Gordon” (2016). The Gordon Institute for Music Learning. Retrieved February 22, 2017, from http://giml.org/gordon/
Eisner, Elliot W. (2000). “Benjamin Bloom 1913-99”. Prospect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vol. XXX, no. 3. September 2000. UNESCO: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387-395.
Eősze, László (2012). “Kodály, Zoltán”. In Grove Music Onlin.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2, from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
F2: Abeles, Harold. F., Charles R. Hoffer, & Robert H. Klotman (1995). Found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2nd Ed. New York: Schirmer.
Fassone, Alberto (2012). “Orff, Carl”. In Grove Music Onlin.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2, from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
Gordon, E. Edwin (2013). A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born and Yooung Children, 4nd Ed. Chicago: GIA Publications, Inc.
Haward, Lawrence W. & Reinhard Ring (2012). “Jaques-Dalcroze, Emile”. In Grove Music Onlin.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2, from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
Hoffer, Charles R.(1998)。《音樂教育概論》李茂興譯。臺北:揚智文化(原著:Charles R. Hoffer (1993). Introduction to Music Education, 2nd Ed.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John of Salisbury” (2012). In Online Encyclopedia. Retrieved November 20, 2012, from http://encyclopedia.jrank.org/JEE_JUN/JOHN_OF_SALISBURY_c_1115_1180_.html
London, Justin (2015). “Tempo (i)”. In Grove Music Online. Retrieved Jun 12, 2015,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27649
Shibata, Minao & Masakata Kanazawa (2012). “Suzuki, Shin′ichi”. In Grove Music Onlin.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2, from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
Wittrock (Eds.) (2001b).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bridged Ed.).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小谷隆真(1993)。《聲音遊戲》鄧麗寶譯。臺北:皮亞傑。
小泉文夫和的場裕子(1999)。〈Improvisation〉。音樂之友社 編,林勝儀譯,《新訂標準音樂辭典》(A–L冊,頁876)。臺北市:美樂。
小康軒幼教編輯小組(2008)。《教師手冊》,96學年度下。臺北:康軒。
小康軒幼教編輯小組(2010)。《教師手冊》,99學年度上。臺北:康軒。
小康軒幼教編輯小組(2011a)。《教師手冊》,99學年度下。臺北:康軒。
小康軒幼教編輯小組(2011b)。《教師手冊》,100學年度上。臺北:康軒。
小康軒幼教編輯小組(2012)。《教師手冊》,100學年度下。臺北:康軒。
巴巴利亞(11):Papalia, Diune E.、Sally Olds Wendkos, 和 Feldman Ruth Duskin(2011)。《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第二版 張慧芝 譯。臺北:桂冠。(原著:Diune E. Papalia, Sally Olds Wendkos, & Feldman Ruth Duskin (2009). Human Development, 11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巴巴利亞(3):巴巴利亞.黛安娜和歐茨.沙莉(1990)。《兒童發展》原《人類發展》抽印本,臺北:桂冠(原著:Diune E. Papalia, Sally Wendkos Olds (1986). Human Development, 3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巴巴利亞(8):Papalia, Diune E.、Sally Olds Wendkos, 和 Feldman Ruth Duskin(2008)。《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張慧芝 譯。臺北:桂冠。(原著:Diune E. Papalia, Sally Olds Wendkos, & Feldman Ruth Duskin (2001). Human Development, 11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戈登(2000)。《幼兒音樂學習原理》莊惠君譯。臺北:心理(原著: E. E. Gordon (1997). A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born and Yooung Children. Chicago: GIA Publications, Inc.)。
方晛燿(2005)。《認識交響樂團樂器》。臺北:美樂。
世一幼教編輯小組(2007a)。《資源手冊》,95學年度下。臺北:世一。
世一幼教編輯小組(2007b)。《資源手冊》,96學年度上。臺北:世一。
世一幼教編輯小組(2008)。《資源手冊》,97學年度上。臺北:世一。
世一幼教編輯小組(2009a)。《資源手冊》,97學年度下。臺北:世一。
世一幼教編輯小組(2009b)。《資源手冊》,98學年度上。臺北:世一。
世一幼教編輯小組(2010)。《資源手冊》,98學年度下。臺北:世一。
世一幼教編輯小組(2013)。《資源手冊》,102學年度上。臺北:世一。
世一幼教編輯小組(2014a)。《資源手冊》,102學年度下。臺北:世一。
世一幼教編輯小組(2014b)。《資源手冊》,103學年度上。臺北:世一。
世一幼教編輯小組(2015)。《資源手冊》,103學年度下。臺北:世一。
布魯納(1960)。《教育的歷程》,邵瑞珍譯。臺北:五南。(原著: J. S. Bruner (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皮亞傑(1989)。《發生認識論》王憲鈿譯。北京市:商務印書館(原著:Jean Piaget (1970). 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 (Wolfe Mays, Trans, 1972; reprint 1997). London: Routledge.)。
皮亞傑和英海爾德(1986)。《兒童心理學》孫佳曆和華意蓉 譯。臺北:五洲出版社。(原著: Jean Piaget, & B. Inhelder (1969).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H. Weaver, Trans.) New York: Basic Books.)
朱光潛(2014)。《談美》修訂二版。新北市:新潮社。
江姮姬(2003)。〈小提琴小團體教學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97–122。上網日期:2012年10月30日,網址:http://academic.ntue.edu.tw/ezfiles/7/1007/img/41/16-1-23.pdf
呂美慧(2012)。〈技能目標;心理動作目標〉。《教育大辭書》。上網日期2017年2月19日。網址: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453904/
彤絲朵.翠夏(2013)。《改變生命》陳婷君、歐陽端端 譯。臺北:遠足文化。(原著:Tricia Tunstall (2012). Changing Live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李孟東(2013)。〈用音樂改變世界—系統教育〉《喀報》,207。上網日期2015年2月3日。網址http://www.kodaly.org.tw/enews/1012/enews_04.php
李玲玉(2010)。《幼兒音樂治療-理論、課程與實務研究》。臺北:新學林。
林于絢(2000)。《芽芽學音樂—音樂班1》。台中:芽芽。
林于絢、林于雯和林世昕等人(2003)。《芽芽學音樂—小提琴班1》。台中:芽芽。
林淑君、王麗斐和謝珮玲(1012)。〈團體帶領者僵局經驗之初探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3(4),899–920。
侯 雅.安德莉亞(2007)。《叔叔帶我聽音樂會》賴雅靜 譯。臺北:音樂向上(原著: Andrea Hoyer (1999). Im Konzert: Ein Bilderbuch. London: Schott Musik International.)。
侯 雅.安德莉亞(2009)。《我的音樂學校》賴雅靜 譯。臺北:音樂向上(原著:Andrea Hoyer (1998). In der Musikschule. London: Schott Musik International.)。
侯 雅.安德莉亞(2009)。《笛子、小提琴和長頸鹿—參觀樂器博物館》賴雅靜 譯。臺北:音樂向上(原著:Andrea Hoyer (2002). Flöte, Geige & Giraffe im Musikinstrumentenmuseum ; ein Bilderbuch. London: Schott Musik International.)。
姚世澤(2002)。《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理論基礎及方法論》,第六版。臺北:師大書院。
翁令珍(2007)。〈治療團體中的衝突及其管理之初探〉。《輔導季刊》,43(2),31–38。
勒范恩.羅勃(2009)。《管絃樂的故事》劉佳奇 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Robert Levine (2004). The Story of the Orchestra. New York: Black Dog & Leventhal Publishers, Inc.)
康謳主編(2000)。〈Improvisation〉。《大陸音樂辭典》,544。臺北市:大陸書店。
張文亮(2009-2012)。〈教育學系的由來〉。上網日期:2012年10月30日,網址:http://hippo.bse.ntu.edu.tw/~wenlian/educate/educate.htm
張英傑(2015)。〈Bloom分類法修訂版之探討〉。載於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第1390期九年一貫課程教學深耕種子教師研習資料」(數學學習領域)。54-81。上網日期:2015年10月30日,網址:http://www.google.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5&cad=rja&uact=8&ved=0CDwQFjAE&url=http%3A%2F%2Fwww.wces.tp.edu.tw%2Fmediafile%2F1453%2Fknowledge%2F475%2F7%2F30%2F2013-6-26-11-12-21-nf1.doc&ei=kJkqVPzGI5Lf8AXrtYCQCg&usg=AFQjCNFfdzgLVuc4OVD3cTVLYI1RW21LmQ&sig2=ukh822t0a4EzBnZhVJCjzg
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教育Wiki(1994)。〈布魯納(Jerome_S._Bruner)〉。《教育百科》。上網日期:2017年04月15日,網址:http://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B8%83%E9%AD%AF%E7%B4%8D%28Jerome_S._Bruner%29
晨 曦(2003)。《蒙特梭利教育法—讓孩子從小玩出智慧》。臺北:高富。
莊仲平(2006)。《提琴之愛—製琴、名琴,和擁有它們的故事》。臺北:如果。
莊仲平(2008)。《提琴的祕密—提琴的歷史、美學與相關的實用知識》。臺北:如果。
莊慧君(2010)。〈戈登音樂學習原理之曲調教學〉。《柯大宜電子報》,12(26)。上網日期2014年2月1日。網址http://www.kodaly.org.tw/enews/1012/enews_04.php
陳文德(1996)。《點亮孩子的智慧明燈》。臺北:遠流。
陳冠州(2004)。〈國民小學低年級實施小提琴團體教學之行動研究〉。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南:國立台南大學。
陳相瑜(2015)。〈音樂的本質、內容與演奏〉。上網日期:2015年6月15日,網址http://hysylvia.blogspot.tw/2015/06/blog-post.html
陳龍安(1990)。《兒童諮商技術》。臺北:心理出版。
曾麗娟(1989)。〈由團體動力、團體工作方法探討教師之角色與功能〉。《復興崗學報》,42,249–260。
湯梓辰(2010)。〈團體動力學及其在班級教學上之應用〉。《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1),145–171。上網日期:2012年10月30日,網址:http://readopac3.ncl.edu.tw
黃思怡(2003)。〈小提琴團體教學法之研究-徐多沁教學法與黃鐘教學法〉。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黃輔棠(1999)。《小提琴團體教學研究與實踐》(上、中、下)。台北:大呂。
楊奕軒(2012)。〈音樂中的喜怒哀愁—淺談「音樂情緒辨識」〉。
《科學月刊》,506(2),144-147。
溫明麗(2002)。《皮亞傑與批判性思考教學》。臺北市:洪葉文化。
雷惕希.瑪格蕾特 (2005)。《樂音飄揚的屋子》賴雅靜 譯。臺北:音樂向上。(原著:Margret Rettich (2001). Ein Haus Voll Musik. London: Schott Musik International.)
廖樞陽(2012)。〈皮亞傑與布魯納認知發展理論於兒童舞蹈教學之應用〉。《國際藝術教育學刊》,10(2),139-163。
蒙特梭利.瑪麗亞(2006)。《蒙特梭利—童年教育》。付地紅、張冬梅 編譯。臺北:台灣先智。
劉岠渭(2004)。《默觀無限美—劉岠渭教你聽古典樂》。臺北:時報文化。
鄭方靖(2002)。《當代四大教學法之比較與運用》。高雄:復文。
鄭方靖(2012)。《當代五大音樂教學法》。高雄:復文。
賴聲川(2006)。《賴聲川的創意學》。臺北:天下。
蘿拉.李(2010)。《芭蕾的故事》呂懿德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 Laura Lee (2007). A Child's Introduction to Ballet. New York: Black Dog & Leventhal Publishers, Inc.)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