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79.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7 00: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大韋
研究生(外文):TSAI, TA-WEI
論文名稱:四象圖騰符號應用於金工創作
論文名稱(外文):The Semiotic Applications Of The Four Totem Symbols In Metalworking Creation
指導教授:陳齊川
指導教授(外文):Chen, Chi-Chuan
口試委員:胡榮俊徐宏文陳齊川
口試委員(外文):Hu, Ron JunHsu, Hon WenChen, Chi-Chuan
口試日期:2017-06-0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亞洲大學
系所名稱:創意商品設計學系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產品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9
中文關鍵詞:飾品四象美感意涵隱喻設計符號學圖騰崇拜
外文關鍵詞:Ornamentsfour symbolsaestheticsmeaningmetaphoric designsemioticstotem worshi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58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創作論文運用四象其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象徵歷史足跡,包裏著一層一層的文化風彩,整理四象之象徵意涵以延伸製作系列創作作品。論文透過文獻研究探討,從四象的起源、定義、運用由淺至深的發掘整理,進而歸納「四象」的文學意涵與象徵意義,並做符號學、圖騰崇拜與隱喻設計的探討,籍由圖騰崇拜的探索,理解圖騰崇拜對社會群體的象徵意義與重要性,透過隱喻設計手法,將圖騰崇拜轉化為創作的元素。創作表現以技法為方法重點,紀錄製作過程。經過多次試驗實作,取其最符合創作者的構思與靈感,再加以分析整合創作想法,並分享各系列創作作品理念、表現形式、設計發想討論過程紀錄與作品圖。希望透過此次創作論文,除了能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神話飾品設計推廣,同時也希望透過創作理念的整合應用,讓飾品不僅只是美化自身的一個物件,更是富涵情感、意義與盼望。
This creative essay uses the four symbols which are theour mythological creatures consisting of the Azure Dragon, the Vermilion Bird, the White Tiger, and the Black Turtle, symbolizing the footprints of history, coated with layers and layers of cultural styles, and compiles the symbolic meanings, extending them into the creation work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e essay compiles the origins, meaning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four symbols, from the superficial to the in-depth excavation, and induces the literary meanings and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four symbols” as well as the exploration of semiotics, totem worship and metaphoric design.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otem worship, the symbolic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it towards the social groups are comprehended, and they are transformed into the elements of creation through metaphoric design. The creative presentation is focused on the technique, while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is recorded. After several experimental trials, the one that most fit the creator’s thinking and inspiration was opted. Then, the creative thinking was analyzed and integrated, and the concepts, presentation style, design thoughts, discussion and the pictures of each series of the works were shared.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is creation essay, not only can the design of the four mythological creatures, the Azure Dragon, the Vermilion Bird, the White Tiger, and the Black Turtle, be promoted, but also to integrate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creative concepts, allowing the ornaments to be the object of aesthetics, and to be enriched with feelings, meanings, and hopes.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3
第三節研究流程表 4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名詞解釋 6
第二章文獻探討 8
第一節四象的文學探討 8
2.1.1四象的起源 8
2.1.2四象的定義 11
2.1.3四象的運用 11
2.1.3.1觀星 11
2.1.3.2人格化 11
2.1.3.3風水、占卜 12
2.1.3.4兵略 12
2.1.4四象的分類 13
2.1.5四象的象徵意涵 13
2.1.5.1青龍 13
2.1.5.2白虎 16
2.1.5.3朱雀 18
2.1.5.4玄武 22
第二節符號學與圖騰崇拜 24
2.2.1符號學的層面 24
2.2.2圖騰崇拜的意義 24
第三節隱喻設計 25
2.3.1隱喻設計之起源 25
2.3.2隱喻設計的文獻整理 26
2.3.3隱喻設計應用方式歸納結果 27
第三章創作方法 28
第一節金工文獻分析 28
3.1.1金工的定義 28
3.1.2金屬特性分析 28
3.1.2.1銀的金屬特性 29
3.1.2.2金的金屬特性 29
第二節金工技法 31
3.2.1切割 31
3.2.1.1姿勢 31
3.2.1.2工具 31
3.2.1.3裝鋸條之步驟 32
3.2.2鑽孔 33
3.2.3銼磨 34
3.2.3.1工具 34
3.2.3.2銼刀的用法與注意事項 35
3.2.4焊接 36
3.2.4.1事前準備 36
3.2.4.2焊接的步驟 38
3.2.5表面處理 41
圖38手握式電動拋光機表面處理 42
圖39桌上型拋光機表面處理 42
圖40壓光棒修飾圖 43
第四章創作成果 44
第一節四象系列作品理念 44
第二節四象系列作品說明 44
4-2-1四象之領袖扣系列 44
4-2-1-1領袖扣系列製作說明圖 44
4-2-1-2領袖扣系列作品圖 50
4-2-2四象之佛珠系列 52
4-2-2-1佛珠系列製作說明圖 52
4-2-2-2佛珠系列作品圖 56
4-2-3四象之鈔票夾系列 58
4-2-3-1鈔票夾系列製作說明圖 58
4-2-3-2鈔票夾系列作品圖 62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65
第一節結論 65
第二節後續研究與建議 66
參考文獻 67
附錄畢業作品成果展示 70

圖目錄
圖1二十八宿漆箱蓋圖:左蒼龍、右白虎,二十八宿圍繞其中央斗星圖 7
圖2二十八宿示意圖 10
圖3高魯 (1877-1947) 設計的四象圖 10
圖4紅山文化-玉龍 14
圖5紅山文化-豬龍 14
圖6紅山文化-豬龍 14
圖7甲骨文-龍 15
圖8金文-龍 15
圖9銀虎 16
圖10甲骨文-虎 16
圖11崇搬圖-片斷 17
圖12母虎日曆 17
圖13錞于虎鈕 18
圖14錞于虎鈕 18
圖15剽牛祭祀銅扣飾 18
圖16雙鳥朝陽紋牙雕 19
圖17鴞形玉器 19
圖18五葉紋陶塊 19
圖19魚藻紋盆 19
圖20朱雀七宿 21
圖21仰韶文化陶器中的太陽紋與火紋 21
圖22雲南滄源的岩畫 21
圖23西周銅器銘文中的龜-龜父丙鼎 23
圖24西周銅器銘文中的龜-龜父丁爵 23
圖25玉龜 23
圖26鑽孔機鑽孔示意圖 33
圖27銼刀、銼刀刷、銼橋板 35
圖28銼刀修飾圖 36
圖29砂紙拋光圖 36
圖30焊藥 38
圖31調製酸洗液 38
圖32金屬表面拋光 38
圖33金屬表面清潔 38
圖34焊接面密合處理 39
圖35固定示意圖 39
圖36塗抹助溶劑 39
圖37焊槍加熱熔解 40
圖38手握式電動拋光機表面處理 42
圖39桌上型拋光機表面處理 42
圖40壓光棒修飾圖 43
圖41領袖扣系列製作說明圖 49
圖42領袖扣系列作品圖 50
圖43領袖扣系列作品圖 50
圖44領袖扣系列作品圖 51
圖45領袖扣系列之太極背面作品圖 51
圖46佛珠系列製作說明圖 55
圖47佛珠系列作品圖 56
圖48佛珠系列作品圖 56
圖49佛珠系列作品圖 57
圖50佛珠系列作品圖 57
圖51鈔票夾系列製作說明圖 61
圖52鈔票夾系列作品圖 62
圖53鈔票夾系列作品圖 62
圖54鈔票夾系列作品圖 63
圖55鈔票夾系列作品圖 63
圖56鈔票夾系列作品圖 64

表目錄
表1研究流程表 4
表2星名對照表(四象、七曜及二十八宿) 7
表3四象的分類表 13
表4隱喻設計文獻整理 26
表5元素比較表 30
表6鋸條種類 31
表7裝鋸條之步驟 32
表8鑽孔的步驟 33
表9銼刀的形狀與作用 34
表10銀焊藥的種類 37
表11拋光修飾法 42



中文書籍
1.(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1994,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2.(唐)張果原著/歐陽彥著, 2010,圖解古代星象學‧果老星宗‧下部︰七政四余(白話圖解本),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3.CornelieHolzach、Johannes Kuhnen、中川衛、周立倫、徐玫瑩、黃梅珍,2011,金工專刊-當代金工潮流,新北市,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4.毛奇齡,善本易緯‧關氏易傳‧春秋占筮書(初版),1992,老古文化出版
5.王小盾,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关于四神的起源及其体系形成上下冊,2008,上海人民出版社
6.王雲五,1971,合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及四庫未收書目禁燬書目(五冊),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7.王從仁,鳳/吉祥納福看瑞獸,1995,世界書局
8.王從仁,虎/吉祥納福看瑞獸,1995,世界書局
9.王從仁,龍/吉祥納福看瑞獸,1995,世界書局
10.王從仁,玄武/吉祥納福看瑞獸,1995,世界書局
11.王鎮秋,創意金工教室流行飾品的第一本書,2003,商鼎文化出版社。
12.呂友仁,禮記講讀(上),2014,龍視界
13.(清)李汝珍,2012,鏡花緣,臺北,台灣書房。
14.(清)王奕清等,2010,欽定詞譜,北京,中國書店。
15.(明)馮夢龍,2015,三言喻世明言,上海,中華書局。
16.中華書局編輯部,1941,辭海,昆明,中華書局。
17.王邦雄,2010,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8.王夢鷗,2009,禮記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19.方毅, 1933,辭源,上海,商務書局。
20.林智隆、陳鈺祥,2007,鋼之流采:郭常喜之摺疊花紋鋼鑄劍技藝,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1.卓耀宗(譯),2011,好設計不簡單(原作者:Donald A. Norman),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2.吳承恩,2013,西遊記,臺北,西北國際。
23.南懷瑾,易經繫傳別講,1991老古文化。
24.南懷瑾,易經雜說,1987老古文化。
25.施耐庵,2006,水滸傳 (上 /下),臺北,三民。
26.施惠,輕鬆成為觀星達人,2015,台灣書泉出版社
27.高佩英,臺灣的虎爺信仰,2006,臺北,長青文化事業股份公司。
28.袁珂,山海經校注,1982,台北:里仁書局。
29.張長傑,1984,裝飾工藝,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30.張長傑,1983,現代工藝概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31.徐正英,2014,周禮,上海,中華書局。
32.許慎,1971,說文,臺北,台灣商務印刷出版社。
33.郭為藩,1993,臺北國際傳統工藝大展,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34.彭鏡禧,2009,摸象:文學翻譯評論集,第二版,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35.蔣勳,2013,蔣勳紅樓夢青年版(一),臺北,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
36.劉達臨,胡宏霞,2007,性經:圖解性的文化象徵意義,發達網出版社。
37.劉斯奮注,2000,周邦彥詞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8.劉鶚,2007,老殘遊記,臺北,三民。
39.劉絮、蘇金來,1997,骨董銀飾,臺北,台灣先智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0.劉雲彩,1994,中國古代冶金史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41.趙丹綺,2014,玩金術2,臺北,北星圖書事業(股)公司。
42.賴耿陽,2001,美術品鑄造技術,臺南市,復漢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文論文期刊
1.王鴻祥、洪瑞璘,2011,文創商品的隱喻設計模式,設計學報,第16卷第4期。
2.阮文盟,2004,金工藝術與生活美學的互動,文建會台灣生活美學系列叢書【新生活工藝】金工飾品特輯,時廣企業。
3.趙丰,2010,畫龍,話字,科學人雜誌,第3期。
4.蘇文清、嚴貞、李傳房,2007,符號學與認知心理學基礎理論於視覺設計之運用研究-以 “標誌設計” 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第3卷第1期。
5.夏鼐:《從宣化遼墓的星圖論二十八宿和黃道十二宮》,載《考古學報》,1976年第2期。
中文論文
1.江華如,2009,臺灣性圖騰初探,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
2.林筠庭,2012,中國五行意象之圖案紋飾創作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3.林慧君,2003,原始圖像對劉其偉繪畫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
4.黃東俞,2013,陰陽五行系統於繪畫創作中的呈現,碩士論文,彰化: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班造形藝術組。
5.吳珮瑜,2007,隱喻手法在造形創新設計上的應用—以生活用品為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
6.鍾麗秋,2013,《山海經》中的龍神話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7.鄭智允,2011,隱喻理論運用於產品設計之探討-以燈飾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

網站資料
1.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河姆渡文化,網址http://www.hemudusite.com/,上網日期:2017-03-21
2.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北極七元紫延秘訣,網址:http://bit.ly/2fpuQSx ,上網日期:2016-11-6。
3.朱世學,2010,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虎鈕錞于的時代族屬及相關識,網址https://goo.gl/t7XrOL,上網日期:2017-03-20。
4.維基文庫,東方大中集-與友人書,天數,網址:http://ctext.org/huainanzi/bing-lve-xun/zh,上網日期:2016-08-10。
5.維基百科,四象,網址:http://bit.ly/2fnQ9kR,上網日期:2016-10-4。
6.維基百科,銀,網址:http://bit.ly/1Geknle,上網日期:2016-08-13。
7.維基百科,四象,網址:http://bit.ly/2fnQ9kR,上網日期:2016-10-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