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5 03: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晨妟
研究生(外文):WU,CHEN-YEN
論文名稱: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相關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ternet Usage Behavior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Internet Addiction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in Kaohsiung City
指導教授:張志成張志成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CHIU-CHEN
口試委員:林新龍劉紹東
口試委員(外文):Lin, Hshing-LungLIU,SHAO-TUNG
口試日期:2018-07-2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大學
系所名稱: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6
中文關鍵詞: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網路成癮國中學生
外文關鍵詞:Internet usage behavioesInterpetsonal relationshipInternet addiction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2
  • 點閱點閱:200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5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學生不同背景變項、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和網路成癮的關係。方法:以叢集抽樣方式抽取高雄市某國中各年級6至7班,每班抽取十男十女作為研究樣本,徵求同意後,讓其填寫真實人際互動量表、網路人際互動量表及網路成癮量表,共有442名學生參與問卷調查,回收333份有效問卷。結果:研究對象之網路使用活動類型前三名為「線上影音網站」、「網路即時通訊軟體」、「社群網站服務平台」,主要以社交及娛樂活動為主。而「父母對網路使用的態度愈開放」、「有社群網站IG帳號」、「臉書會加不認識的人為好友」、「有智慧型手機」、「可上網電腦放自己房間者」,網路成癮及各層面皆達顯著差異。另外,研究對象假日使用網路的時間愈久,網路人際互動關係愈好的學生,其網路成癮傾向愈高。結論:對於手機使用上,本研究中高達98.2%的人上網地點在自己家中, 因此,家長應教育及管理學生使用網路的頻率,且應多陪伴孩子,以減少其使用網路的時間,此外,學校應將人際關係及網路成癮相關議題納入課程中。
Purpos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ternet use behavi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6 to 7 classes in each grade of a country in Kaohsiung City were selected by cluster sampling. Ten males and ten female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amples. After consultation, they were asked to fill in the Re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ale, Internet Interpersonal Releationship Scale and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A total of 442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333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Results: The top three types of online activity activities of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Online Video Website”, “Online Messaging Software” and “Community Website Service”, which mainly focused on social and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The more open the parents are to the Internet," "Having social website IG account", "Adding friends with unknown people on Facebook", "Having smart mobile phones", "There is a computer of internet-using in personal room", Internet addiction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all levels. In addition, the longer the study object uses the Internet, the better the onlin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higher the Internet addiction tendency. Conclusions: For mobile phone use, up to 98.2% of the people in this study are online at their homes. Therefore, parents should educate and manage the frequency of students using the Internet, and should spend more time with their children to reduce their use of the Internet. Time, in addition, schools should incorporate issues related to interpersonal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to the curriculum.
目錄
學位論文審定書…………………………………………………………………… Ⅰ
致謝………………………………………………………………………………… Ⅱ
中文摘要…………………………………………………………………………… Ⅲ
英文摘要…………………………………………………………………………… Ⅳ
目錄………………………………………………………………………………… Ⅴ
表目錄………………………………………………………………………………Ⅶ
圖目錄……………………………………………………………………………… Ⅹ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假設………………………………………………………………… 4
第五節 名詞定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網路成癮的概念及其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個人背景變項與網路成癮的關聯及相關研究…………………………10
第三節 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的關聯及相關研究…………………………15
第四節 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的關聯及相關研究………………………………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29
第二節 研究對象…………………………………………………………………30
第三節 研究工具…………………………………………………………………31
第四節 研究步驟…………………………………………………………………3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3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個人背景變項、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及網路成癮之現況………37
第二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的關係… 52
第三節 研究對象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間的關係…………75
第四節 討論………………………………………………………………………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88
第二節 研究限制…………………………………………………………………90
第三節 建議………………………………………………………………………9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93
二、英文部分………………………………………………………………………97
附錄
附錄一 正式施測問卷………………………………………………………………99
附錄二 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使用同意書………………………………………… 104
附錄三 真實人際與網路人際互動量表使用同意書…………………………… 10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柏壽(1985)。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做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嘉義師專學報,15,47-198。
王淑娟(2006)。以生態的觀點來看青少年的同儕人際關係。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60-62。
王嵩音(2016)。家長介入行為影響青少年網路正負面使用行為之研究。中華傳播學刊,30,31-59。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新北市。
白晏榕(2017)。國中生自尊、幸福感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台南市。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7)。2017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170721e.pdf
江佩縈(2008)。以人際互動特質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成癮相關因素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立德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台南市。
李佩珊(2015)。青少年依附關係、憂鬱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台南市。
何振珮(2012)。國中生網路成癮傾向與身心健康、學業成績之相關性研究。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11(5),58-68。
林以正(2005)。網路人際互動特質與依賴型態對網路成癮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47(3),289-309。
林唯斯(2008)。國中生網路成癮、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瑞芳附近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台北市。
施香如(2016)。青少年網路使用的親職教養。輔導季刊,52(3),62-74。
胡玲玲(2001)。網路讓現代人更疏離!電腦家庭,68,60-62。
時榮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東學書局。
陳佩庭(2008)。台東縣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動機與網路成癮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教學科技碩士班,台東縣。
陳思嘉(2015)。台北市高中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台北市。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89-2511-S-002-010-N)。
陳淑惠(2001)。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需求與適應觀點研究(二):網路沉迷現象學生之心理治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 NSC-90-2520-S-002-001)。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279-294。
陳新豐(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電玩成癮與人際關係之調查研究:以高高屏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4),219-244。
陳增穎(2000)。開啟或封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師友,392,27-30。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屏東市。
張介耀、蔡德謙、黃俊捷(2014)。雲林縣國中生網路使用現況、網路素養與網路態度之相關性研究。元培學報,21,57-74。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灣東華:台北市。
張高賓(2009)。父母教養態度、家庭心理環境與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6,93-117。
張嘉容(2011)。澎湖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台北市。
教育部(2015)。104年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0217161130F0B192&s=F1AA06D56E8D6B20
黃玉蘋(2003)。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黃宏民(2013)。新北市某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及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台北市。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8,117-154。
黃煜峰、雷靂(199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9)。2009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fubonedu.org.tw/common/Download.ashx?f=12ddd8f8-311d-4812-a0b8-43cd3bed3400.pdf&o=2009%E5%85%A8%E5%9C%8B%E5%85%92%E7%AB%A5%E5%AA%92%E9%AB%94%E4%BD%BF%E7%94%A8%E8%A1%8C%E7%82%BA%E8%AA%BF%E6%9F%A5%E5%A0%B1%E5%91%8A-%E5%AE%8C%E6%95%B4%E5%85%A7%E5%AE%B9.pdf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葉美莉(2016)。國中生網路成癮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以雲林縣建國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嘉義縣。
壽旭霞(2009)。影響中學學生網路成癮與虛擬人際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中縣某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台北市。
廖家和(2008)。影響中學學生網路成癮與虛擬人際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以臺中縣某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劉永元(1988)。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劉家儀(2001)。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潘嘉和、李雅玲、周碧瑟、璩大成(2016)。國中生網路過度使用與憂鬱症之關連性。北市醫學雜誌,13(3),301-311。
賴亞岐(2011)。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傾向與心理需求、自我概念、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台北市。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市。
戴怡君(1999)。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系,高雄市。
戴奇華(2010)。使用虛擬社群青少年人格特質、網路使用行為、生命態度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屏東市。
謝龍卿(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8(2),19-44。
龔慧玲(2010)。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真實與網路人際關係與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網路與多媒體科技研究所,花蓮縣。

二、英文部分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 New York. NY : Scribner.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Y : Norton.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Retrieved from : http://www.physics.wise.edu/~shaizi/internet_addiction_criteria.htm.
Goldberg, L. R. (1990). An alternativ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 The Big-Five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1216-1229.
Leung, L., & Lee, P. S. (2012). The influenc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internet addiction and parenting styles on internet risks. New Media & Society,14(1),117-136.
Lin, C. , Lin , S., & Wu, C. (2009).The effects of parental monitoring and leisure boredom on adolescents’ internet addiction.Aolenscece, 44(176), 993-1004.
Suler, J. (1996). Why is this thing eating my life ?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at the “Palace”.Retrieved from : http://www.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eatlife.html.
Suler, J. (1998). 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rider.edu/user/psycyber/adoles.html.
Suler, J. (2000). Ident Management in cyberspa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identity_management.html.
Walther, J. B. (199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 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Reasearch,23(1),3-43.
Walther, J. B., Slovacek, C., Tidwell, L. (2001). Is a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 Photographic imagines in long-tern and short-ter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8,105-134.
Youth, K.S. (1996).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Retrieved from :http://www.apa.org/releases/internet.html.
Young, K.S (1998). What make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 Retrieved from : http://www.netaddiction.com/addictive.html.
Young, K.S. & Rodgers, R. C.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1(1),25-2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