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方德隆(1999)。課程與教學研究。高雄市:復文。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2002)。課程與教學論。台北市:五南。
江士帷(2003)。「目標管理」取向之生活科技教學策略。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余芳(2009)。國中歷史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踐—以目標及歷程模式為中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吳錦芳(2001)。技職校院客房實務課程設計與教學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呂錦玫(2016)。大專校院觀光系課程設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大學,高雄市。
技專院校招生策略委員會。四技二專技優甄審入學統計之競賽及其優待加分比例。取自: https://www.techadmi.edu.tw/page.php?pid=7
李靜沂(2010)。全國商業類科技藝競賽選手訓練接受度調查—以烘焙、中餐烹飪與餐飲服務職種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市。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倩綾(2008)。我國國際技能競賽選手參賽經驗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台北市。邱年鴻(2004)。高職機械群技藝競賽選手訓練策略之研究。南港高工學報(5),頁159-189。
保羅博古斯廚藝學院(2016)。世紀廚神學院:法國博古斯學院頂級廚藝全書。台北市:麥浩斯。
姚舜(2017年02月21日)。2017亞洲最佳50餐廳台灣3餐廳入榜。工商時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
洪綺吟(2017)。飲食專題導向之英文課程設計—以鳳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胡嘉智(2008)。從泰勒課程設計架構檢視教學目標及學生學習經驗之教育教學個案。傳播與管理研究,7(2),107-148。
徐昊杲、施秀青(2014)。國民中小學能源教育之推動經驗與成果。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
徐建民(2001)。WESTERN COOKING西餐烹飪學(上)。台北市:品度。
浮云(2011)。廚房裡的科學革命。中國食品(15),43-43。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12年國民基本教育108新課綱。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4113,c639-1.php?Lang=zh-tw
張如雯(2016)。技藝競賽績優指導教師形塑金手之教學策略研究—以ADDIE教學設計模式之觀點(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群科課程綱要。取自:http://www.ylvs.chc.edu.tw/ischool/publish_page/345/?cid=9359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台北市:巨流。
許良仲(2010)。技藝競賽選手涉入程度、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高中職商業類科餐旅群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陳昆城(2006)。我國參加國技能競賽策略之研究以—第38屆家具木工職類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陳昭銘(2015)。教學信念融入餐飲服務技術課程一貫實施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陳書緯(2009)。高級中等學校餐服技藝競賽評選指標、課程現況及學生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陳榮順(2014)。「吾與倫比」曲調創作在國小高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教學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陳麗文(2017)。高職烘焙選手職涯發展之探討(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7)。技能檢定中心技能競賽中心競賽簡章。
取自:https://sc.wdasec.gov.tw/home.jsp?pageno=201405020002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7)。全國技能競賽西餐烹飪職種英雄榜。
取自:https://sc.wdasec.gov.tw/home.jsp?pageno=201111010007
馮美滿(2014)。生命教育融入國中歷史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嘉義縣某國中二年級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黃光雄、楊龍力(2017)。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2005)。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市:東華。
黃麗衿(2014)。技藝競賽選手遴選及培訓模式之研究—以烘焙職種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楊淳雅(2011)。技藝競賽中餐烹飪金手獎選手培養和發展(未出版博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葉重新(2017)。教育研究法。新北市:心理。
劉慧蓉(2001)。長期照護保險之規劃-以Delphi Techniques(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倩玟(2016)。從「烹飪」到「廚藝」:法國料理藝術化之展望。中國飲食文化,12(2),135-172。
盧天俊(2013)。應用修正式德菲法與層級分析法建構行動行銷服務代理商評選模式(未出版博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盧美禎(2017)。國中客語文教育潛在課程之個案研究:以新竹縣華山國中為分析對象。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學位論文,1-197。
蕭達仁(2013)。全國技能競賽餐飲廚藝職類選手廚藝創造力發展歷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賴顧賢(2013)。西餐烹調理論與實務。新北市:揚智文化。
謝文全(2015)。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台北市:五南。
謝文全(2015)。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台北市:五南。
二、英文部分
Gisslen, W. and M. E. Griffin (2006). Professional cooking for Canadian chefs.
John Wiley & Sons, Inc.
Grimes, W. (2017, June 27). Alain senderens, a chef who modernized French food, Dies at 77.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nytimes.com/2017/06/27/world/europe/alain-
senderens-dead-larchestrate-lucas-carton-restaurants.amp.html
Mallory, H. A. (2011). The Nouvelle Cuisine revolution: Expressions of national anxieties and
aspirations in French culinary discourse 1969–1996, Duke University. Retrieved from
https://dukespace.lib.duke.edu/dspace/bitstream/
handle/10161/3826/Mallory_duke_0066D_10792.pdf?sequence=1
Myhrvold, N. (2011). The art in gastronomy: A modernist perspective. Gastronomica: The Journal
of Food and Culture,11(1): 13-23.
Soltis, J. F. and D. Walker (1986). Curriculum and Ai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Tyler, R. W. (2013).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urriculum Studies Reader E2,
Routledge: 60-68.
Wraga, W. G. (1999). The education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curriculum alignment and
standards-based reform.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15(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