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書目
中文書目
于善祿。2014。《台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臺北:台灣藝術大學、遠流。
朱宏章。2010。《導演與演員一起工作: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運用經驗》。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姚坤君。2015。《表演必修課—穿梭於角色與演員之間的探索》。臺北:書林。
宫寶榮。2001。《法國戲劇百年(1880-1980)》。北京:三聯。
陸愛玲。2015。《常中之變,變中之常:愛與死的生死河流與創作秘域》。台北:新銳文創。
鄧樹榮。2001。《梅耶荷德表演理論研究及反思》。香港:青文書屋。
蕭蔓琳。2015。《我們的心都有病》。臺北市:大拓文化。
藍劍虹。2002。《回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人作為一種技藝》。臺北市:唐山。
中譯書目
Ariane Mnouchkine ,Fabienne Pascaud (亞莉安‧莫虛金,法賓娜‧巴斯喀)著,馬照琪譯。2011。《當下的藝術》。臺北:中正文化中心。
Constantin Stanislavsky(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著,瞿白英譯。(2006)。《我的藝術生活》。臺北:書林。
Declan Donnellan(迪倫‧唐諾倫)著,馬汀尼、陳大任譯。2010。《演員與標靶》。臺北:聲音空間。
Eugenio Barba,Nicola Savarese(尤金諾‧芭芭,尼可拉‧沙瓦里斯)著,丁凡譯。2012。《劇場人類學辭典:表演者的祕藝》第二版。臺北:臺北藝術大學、書林。
Judith Weston(茱迪絲‧衛斯頓)著,何平、何和譯。2012。《電影表演——導演必修課》。台北:書林。
Peter Brook(彼得‧布魯克)著,耿一偉譯。2008。《彼得‧布魯克:空的空間》。臺北:中正文化。
Polly Young-Eisendrath(寶莉.楊格-艾森卓斯)著,趙閔文譯。2012。《跨越自尊陷阱:教出自信與慈悲的孩子》。台北:法鼓文化。
Richard P. Brown MD, Patricia L. Gerbarg MD(理查P.布朗,醫學博士,伯崔霞L.葛巴,醫學博士)著, 陳夢怡譯。2015。《呼吸的自癒力:簡單幾步驟,降低壓力和焦慮,提高專注力,帶來情緒的平衡》。台北:天下生活。
Sergvich Stanislavski(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著,鄭君里、張泯譯。2013。《演員自我修養》。臺北市:新銳文創。
Stanislavsky Konstantin(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鄭雪來等譯。
——。1985。《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國電影。
——。1990。《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國電影 。
——。2001。《演員自我修養》(上卷)。北京:中國電影。
——。2001。《演員自我修養》(下卷)。北京:中國電影。
Uta Hagen(烏塔‧哈根)著,胡茵夢譯。1987。《尊重表演藝術》。臺北市:漢光。
Uta Hagen(烏塔‧哈根)著,陳佳穗譯。2011。《演員的挑戰》。臺北市:書林。
Zarrilli Phillip(菲利普‧薩睿立)著,馬英妮等譯。2014。《身心合一: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跨文化演技》。台北:書林。
平井富雄著,許洋主譯。2003。《禪與精神醫學》。台北:東大。
期刊
田民。2006。〈「戲劇是東方的」:法國戲劇導演姆努什金與亞洲戲劇〉。《文藝研究》,11:90-105。
李立亨。2007。〈陽光奇蹟破曉處-彈藥庫劇場〉。《PAR表演藝術雜誌》,179:72-72 。
--。2007。〈我所認識的莫努虛金與陽光劇團-所謂的劇場,就在東方〉。《PAR表演藝術雜誌》,179:56-60。
--。1999。〈所謂的劇場就是東方劇場-陽光劇團導演莫努虛金訪談錄〉。《當代雜誌》,137:116-123 。
周伶芝。2012。〈專訪陽光劇團藝術總監—莫虛金:劇場應該讓人感到行動的想望/附:瘋狂的希望之旅《未竟之業》創作線索〉。《PAR表演藝術雜誌》,240:68-71。
耿一偉。2007。〈劇場作為一種陰性書寫──談莫努虛金的身體文學〉。《聯合文學》,277: 155-157。
--。2007。〈大帳篷裡共築一場〈浮生若夢〉拯救需要劇場的你!莫努虛金與陽光劇團 〉,《PAR表演藝術雜誌》,169: 56-57。
--。2005。〈邁向身心合一──從當代認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看演技/演員訓練〉。「劇場藝術中的身體表演Body Performance in the theatre」國際學術研討會。
陸愛玲。2007。〈我們是平等的,但我們彼此不同:記得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劇場〉。《聯合文學》,227: 151-154。
梁蓉。2012。〈陽光劇團空間書寫與戲劇書寫〉。《淡江人文社會學刊》,49:86-105。
--。2014。〈身體書寫戲劇:穆努虛金表演美學〉。《戲劇研究》,13:221-242。
--。2015。〈東方想像/意象──《陽光劇團印度共和國和他們夢想的印度》〉。《淡江外語論叢》,26:135-154。
謝宜靜,廖俊逞,鄭尹真。2007。〈在陽光劇團的一千八百二十五個日子〉。《PAR表演藝術雜誌》,179:70-71。
論文
王仁芳。2014。〈莫努虛金導演作品中的東亞印記〉。台灣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秀潔。2016。〈具身心觀的戲劇表演方法運用於舞蹈表演之行動研究〉。台北市立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許鈞鈞。2016。〈演員的力量—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羽裘芭克〉。台北藝術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育嘉。2007。〈表演者的秘密:尤金諾.芭芭及其劇場人類學研究〉。台北藝術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嘉祐。2017。〈身心合一表演訓練對於舞蹈表現之影響〉。台北市立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網路資料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14335
http://1www.tnua.edu.tw/news/news2.php?Sn=453
http://reader.roodo.com/RainbowDemon/archives/5616489.html
http://www.funscreen.com.tw/fan.asp?F_No=26
https://performosatw.wordpress.com/2016/06/02/%E9%99%BD%E5%85%89%E5%8A%87%E5%9C%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