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4 05:0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江宜樺
研究生(外文):Yi-hua Chiang
論文名稱:臺灣民間財神信仰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f the Taiwan folk God of Wealth belief
指導教授:戴文鋒戴文鋒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n-Feng T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7
中文關鍵詞:民間信仰趙公明財神廟財神
外文關鍵詞:Zhao Gongmingwealth templeGod of Wealthfolk belief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3
  • 點閱點閱:60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8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審視臺灣本島的財神信仰,透過文獻或神話傳說來了解財神的各種來源,因財神有別於其他神明,並不是單指一尊神明,而是來源複雜的各種神明集合而成的群體,且人們對財神概念的認定差異,隨著時間、地點與人們的需求不同,導致民間祭祀財神的情況複雜多樣,因此本研究將根據資料完成較有系統的財神分類考證,並探討臺灣財神信仰多元化的現象。本研究收集了臺灣本島內各主要財神廟宇的歷史沿革記錄、傳說與現況記錄,以瞭解其香火傳承與發展關係,並統整財神廟宇中之祀神系統、匾聯文物與求財儀式,藉由實地田野調查,瞭解臺灣民間財神信仰所衍生而出的社會意涵,並歸納出臺灣地區財神信仰展現的特質。
由本研究可窺見臺灣地區財神廟宇的歷史脈絡、財神廟宇中祀神的種類廣泛、包羅萬象的匾聯文化、五花八門的求財儀式、豐富鮮活的民俗活動與吉祥招財物的內涵。財神廟創建的理由不外乎香火由大陸攜來,抑或島內分靈。財神廟中的祀神廣泛反映出民眾生活之需求。財神廟的對聯出現濟世勸民的醒語,用以曉諭人們。而求財儀式顯現出人對財的所需,並在各地展現不同面貌。民俗文化上,財神信仰被表現在過年過節、婚喪喜慶、廟會祭祀中。在實地拼經濟的臺灣社會中,財神信仰是人們的精神支柱,也是奮進的推力,更是人生的希望與願景。財神信仰反映人們追求財富與嚮往人生的心願,而將財神形象多元化、傳奇化與藝術化,也因為適度的財富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和事業上不得不追求的目標,所以祈求財富本身並不是一種醜陋的功利行為,而是能成就更好的生活環境之助力,能滿足人們對財富企求的願望,使財富的追求正當化、合理化。期望經由本研究釐清臺灣地區財神信仰的意義與價值,藉由本文來反思財富的寓意,使人們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所擁有的一切,並檢視自身的缺點,進而努力改善,將自己當成最有用、最實際、最直接也最沒有距離的財神。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carefully examining Taiwan main island the God of Wealth belief, understands the God of Wealth by the literature or the myth fable each kind of origin, because the God of Wealth is different with other gods, is not Shan Zhi gods, but is the community which the origin complex each kind of gods set becomes, and the people recognize the difference to the God of Wealth concept, along with the time, the place and people''s demand is different, causes the folk sacrificial offering God of Wealth the situation complex diverse,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will complete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has system''s God of Wealth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and discusses Taiwan God of Wealth belief multiplication the phenomenon.
May sneak a peek at the type which by this research Taiwan area God of Wealth temple in the historical vein, the God of Wealth temple worships the gods widespread, the comprehensive plaque to unite culture, all kinds of gate to ask the wealth ceremony, the rich bright folk custom activity and the propitious move of belongings connotation. The wealth temple founds the reason nothing else but incense and candle brings by the mainland, or in island minute spirit. In the wealth temple worships the gods widely reflects demand of the populace life. The wealth temple''s antithetical couplet appears provides relief to urge the people to awake the language, with notifies explicity the people. But asks the wealth ceremony to appear the human to need to the wealth, and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different appearance. In the folk custom culture, the God of Wealth belief is displayed, in the new year''s celebration celebrates a holiday, in the wedding and funeral jubilation, the temple fair sacrificial offering. In puts together the economical on the spot in Taiwan society, the God of Wealth belief is people''s spiritual prop, is also the thrust force which advances boldly, is the life hope and the prospect. The God of Wealth belief reflected that the people pursue the wealth with to yearn for the life the wish, but the God of Wealth image multiplication, romanticizing and art, also, because the moderate wealth is the people the goal which can not but pursue at the daily life and the enterprise, therefore the hope wealth is in itself not one kind of ugly utility behavior, but is can boost of the achievement good life environment, can satisfy the people to the wealth desire desire, causes the wealth the pursue legalisation, the rationalization. The expectation defines clearly Taiwan area God of Wealth belief by way of this research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value, reconsiders the wealth implication because of this article, enables the people to harbor the heart which feels grateful, regards all which has, and inspected that own shortcoming, then improves diligently, will regard is most useful, is most practical, also most does not have the distance God of Wealth most directly.
目次……………………………………………………………………………… i  
表目錄…………………………………………………………………………… ii  
圖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3
第三節 相關研究及文獻回顧………………………………………………..7
第二章 財神信仰源流與在臺灣的概況………………………………..16
第一節 財神信仰的形成與演變……………………………………………17
第二節 財神的各種來歷與傳說……………………………………………25
第三節 臺灣財神廟之數量與分佈…………………………………………58
第三章 臺灣地區財神廟宇之文化分析………………………………..66
第一節 各主要財神廟宇的歷史沿革………………………………………66
第二節 財神廟宇之祀神分析……………………………………………..100
第三章 財神廟宇之匾聯分析……………………………………………..123
第四章 財神崇祀活動與在臺灣的發展.……………………………..144
第一節 求財儀式與招財吉祥器物………………………………………..144
第二節 民俗祭祀活動……………………………………………………..164
第三節 財神信仰在臺灣的發展…………………………………………..180
第五章 結論………………………………………………………………...189
參考文獻………………………………………………………………………….192
附錄一…...………………………………………………………………………...199
附錄二…...………………………………………………………………………...206
一、史料:
司馬遷《史記》台北市:中新書局印行,開放書城總經銷,1976年。
許仲琳《封神演義》台北市:台灣古籍出版社,2003年。
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市:三民書局,1971年。
楊家駱主編《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卷二十七,台北市:鼎文,1981-1986年。
未註撰者《晉書》冊二卷三三,台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82年。
曾侃侃譯註《世說新語》新竹市:文國書局,1982年。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收入清˙紀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三四七˙
地理類》卷十,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吳自牧《夢梁錄》永和市:文海出版社,1981年。
梁朝陶弘景《真誥》收入於《道藏輯要 第十八冊》。
余象斗《北遊記》台北市:世界書局,1958年。
干寶著、黃滌明譯著《搜神記》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
未註撰者《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未註撰者《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大全》收入於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
仰資料彙編》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秦子晉編撰《新編連相搜神廣記》收入於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
料彙編》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黃伯祿《集說詮真》收入於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台北
市: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王秋桂、李豐楙《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台北市:
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顧祿《清嘉錄》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翟顥《通俗編》台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
陳文達《陳修台灣縣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

二、專書:
阮昌銳《歲時與神誕》台北市:台灣省立博物館,1991年。
燕仁《中國民間俗神》台北縣:漢欣文化,1993年。
馬書田《華夏諸神˙俗神卷》台北市:雲龍出版社,1993年。
宋兆麟《中國民間神像》台北縣:揚智文化,1995年。
王世禎《細說中國民間信仰:由神話起源探討民俗信仰》台北市:武陵出版社,
1995年。
馬書田《中國民間諸神》台北市:國家出版社,2001年。
鄭志明《台灣傳統信仰的鬼神崇拜》台北市:大元書局,2005年。
莊雪珠、曾淑芳等編輯《民間信仰神祇史考叢集-中國神衹列傳》台北市:全國
寺廟整編委員會道觀出版社。
萬建中《中國民俗通志˙信仰志》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呂宗力、欒保群《中國民間諸神(下冊)》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鈴木清一郎《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市:眾文圖書,1989年。
鍾華操《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年。
飛雲居士《細說台灣民間信仰》台北市:益群書店,1993年。
林進源《台灣民間信仰神明大圖鑑》台北市:進源書局,2005年。
李富華《神鬼之間-民間信仰面面觀》台北市:萬卷樓出版,1999年。
巫凡哲《道教諸神說》台北市:益群書店,2002年。
姜義鎮《台灣的鄉土神明》台北市:臺原出版社,1995年。
周濯街《財神爺》台北市:國家出版社,2002年。
呂威《華夏諸神˙財神卷》台北市:雲龍出版社,1999年。
追雲燕《臺灣民間信仰諸神傳》台北市:逸群圖書,1993年。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台北市:大立出版社,1981年。
劉還月《台灣歲時小百科》台北市:臺原出版社,1989年。
劉還月《台灣民間信仰小百科》台北市:臺原出版社,1994年。
李登財、劉還月《神佛正傳與祭拜須知-春之卷》台北市:常民文化,2000年。
陳雙法《財神趙公明》板橋市:祥瑞文化,2007年。
王幼泉、趙宏《財神到》台北市:易富文化,2005年。
石二月《迎財神-發現財神》台北市:晴易文坊媒體行銷,2007年。
石二月《台灣101家財神廟-正財、速財、偏財之靈驗工場》台北市:晴易文坊
媒體行銷,2008年。
楊承業《開運三部曲:學會拜拜、認識財神、拜訪財神》台北市:棋碁文化,
2008年。
林耀煌《財神爺駕到》新店市:意若思知識互動,2007年。
林耀煌《財神爺駕到2》新店市:意若思知識互動,2008年。
妙清居士《與財神有約》台北市:四塊玉文化,2008年。
董芳苑《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市:長青文化,1984年。
董芳苑《探討台灣民間信仰》台北市:常民文化,1996年。
鄭志明《臺灣民間宗教論集》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姜義鎮《台灣的民間信仰》台北市:武陵出版社,1994年。
林國平《閩臺民間信仰源流》台北市:幼獅文化,1996年。
李喬《中國行業神》台北市:雲龍出版社,1996年。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3年。
仇德哉《臺灣廟神傳》台北市:仇德哉印行,信通書局總經銷,1985年。
仇德哉《臺灣之寺廟與神明(四)》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
葉兆信《中國諸神圖集》台北市:南天出版社,1993年。
江韶瑩等編輯《五路進財接財迎福展-迎福特展圖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5
年。
簡麗華、劉佳靈、朱淑資《台灣民間信仰(特有需求篇)求得好運旺旺來》新店
市:泛亞國際文化,2002年。
簡麗華、劉佳靈、朱淑資《台灣民間信仰(行業篇)行行狀元拜神明》新店市:
泛亞國際文化,2003年。
黃海德《天上人間 道教神仙譜系》台北市:大展出版社,2000年。
陳正之《臺灣歲時記 二十四節氣與常民文化》台中市:行政院新聞局,2001年。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台北縣:博揚文化,2000年。
馬書田《華夏諸神˙佛教卷》台北市:雲龍出版社,1998年。
張正昌等編著《蘆竹鄉志》桃園縣:蘆竹鄉公所,1995年。
王良行等編著《烏日鄉志˙文化篇》臺中縣:烏日鄉公所,2003年。
陳瑤塘等編著《清水鎮志》臺中縣:清水鎮公所,1998年。
尹章義等編著《萬巒鄉志》屏東縣:萬巒鄉公所,2008年。
李亦園《田野圖像》新店市:立緒文化,1999年。
蔡相煇、吳永猛《臺灣民間信仰》臺北縣:空大,2001年。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圖書,1989年。
李秀娥《台灣民俗節慶》台中市:晨星,2004年。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台中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
王詩琅著、張良澤編《艋舺歲時記》台北市:德馨室出版社,1979年。
廖漢臣《臺灣的年節》台中市:臺灣省文獻會,1973年。
王世禎《中國節令習俗》台北市:星光出版社,1991年。
陳正之《臺灣歲時記 二十四節氣與常民文化》台中市:行政院新聞局,2001年。
李秀娥《台灣民俗節慶》台中市:晨星出版,2004年。
吳騰達《台東的寒單爺與民俗藝陣》台東市:中華民俗藝陣研究室,2008年。
鄭志明《臺灣民間的宗教現象》台北縣:大道文化,1996年。
董芳苑《信仰與習俗》台南市:人光出版社,1995年。

三、期刊、學位論文:
董芳苑〈臺灣民間信仰之認識〉《臺灣文獻》33:04,1982年,頁93-103。
林衡道〈臺灣民間信仰的神明〉《臺灣文獻》27:01,1976年,頁96-103。
林美容〈臺灣民間信仰的分類〉《漢學研究通訊》10:01,1991年,頁13-18。
周啟松〈中國民間文學中財神的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年。
黃志宏〈台灣財神信仰初探-以草屯敦和宮為中心〉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碩士論文,2010年。
傅才武〈財神是善神還是惡神〉《歷史月刊》133,1999年,頁18-22。
林文寶〈元宵夜炸寒單爺迎財神-台東民俗之一〉《臺東師院學報》第六期,1995年,頁2-43。
毅振〈財神-人間最歡迎的神〉《臺灣博物》11:02,1992年,頁73-75。
宋龍飛〈財神的畫像〉《故宮文物月刊》95,1991年,頁66-75。
陳雙鳳〈財神爺的種種傳說〉《自由談》33:01,1982年,頁32-33。
曉言〈門神˙年畫˙財神〉《國魂》495,1987年,頁91-95。
陳留〈從恭禧發財談財神〉《華文世界》47,1988年,頁11-14。
戴文鋒〈臺灣民間的有應公信仰〉《文化視窗》,1998年11月第五期,頁20-30。
林素梅〈台南市媽祖信仰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
許鴻傳〈台灣民間伽藍尊王信仰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年。
蘇瑞展〈高雄縣大樹公信仰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年。
徐婉翊〈臺南市文昌帝君信仰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8年。
戴瑋志〈台灣邢府千歲信仰之研究-以台南、高雄、屏東、台東為範圍〉國立臺
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余玟慧〈高雄縣神農大帝信仰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年。
簡榮聰〈台灣財神信仰的多元化與藝術性〉《2009民俗藝陣與炸寒單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2009年。
林明德〈台澎金馬地區王爺信仰與廟群匾聯文化的探索〉《輔仁國文學報》第十
期,1994年,頁21-49。
簡榮聰〈台灣民間器物崇拜〉《台灣文化藝術觀察》南投藍田書院,2005年。
陳正之〈燒佛鳴鉦事更奇-寒單爺〉《樂韻泥書-台灣的傳統藝陣》台灣省政府
新聞處,1995年,頁211-215。
姜祝山〈炸寒單-台東的特有民俗〉《台東縣炮炸寒單爺民俗活動》台東縣政府
文化局,2007年,頁11-23。
蔡武晃〈財神廟拜財神 近代玄壇趙元帥廟的轉型與發展〉《2008臺灣武財神文
化祭 財富與民俗信仰文化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頁95-111。

四、碑碣:
大進澤安宮〈大進蚊仔坑澤安宮重建沿革碑〉,中華民國七十二年歲次癸亥年孟
冬立。
大進澤安宮〈重建新廟石碑〉,中華民國九十五年歲次丙戌桐月立。
頭城鎮安宮〈沿革石碑〉,西元2004年5月1日吉立。
丸山保安宮〈沿革石碑〉,中華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立。
花蓮發發發財神廟〈各神尊捐獻芳名錄〉,歲次丙戌年十月十九日安座。
八里五福宮〈八里五福宮天官武財神創建沿革碑〉,中華民國九十年歲次辛巳年
吉旦。
金山財神廟〈金山財神廟沿革碑〉,歲次壬午年十一月吉立。
關渡宮財神洞〈關渡宮財神洞開洞碑文誌〉,歲次壬午年仲夏吉旦。
南崁五福宮〈五福宮簡介碑〉,歲次辛酉農曆八月三十日。
大溪迎富送窮廟〈捐獻建廟落成祈安植福功德碑〉,己酉年陽月吉旦。
大溪迎富送窮廟〈大溪迎富送窮廟緣起碑〉,丁亥年陽月吉日。
內柵仁安宮〈仁安宮沿革、簡介、重建樂捐芳名錄碑〉,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十一
月吉旦。
八德永興宮〈金亭重建樂捐芳名碑〉,中華民國壬申年五月三十日完成。
八德永興宮〈永興宮信士樂捐芳名碑〉,中華民國七十六年。
玉闕朝仁宮〈玉闕朝仁宮神廟史〉,歲次乙亥葭月立。
清水壽德宮〈重建石碑〉,歲次乙卯十一月廿二日。
武德廣天宮〈武德廣天宮天官五路武財尊神沿革碑〉,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
十二日立。
臺中文財神廟〈財神爺廟重建樂捐者芳名錄石碑〉,中華民國七十四年二月。
北港武德宮〈北港武德宮天官五路五財神沿革碑誌〉、〈興建武德宮捐獻基地及創
建人簡介碑誌〉,歲次甲子年季春立。
仁德鄉十三甲武德宮〈仁德鄉十三甲武德宮碑誌〉,歲次壬午年桐月辛亥日。
高雄天軍殿〈高雄天軍殿落成記〉,歲次辛未荔月既望。
恆春龍鑾宮〈龍鑾宮內外整修工程捐獻芳名錄碑〉,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三月吉誕
建立。
恆春龍鑾宮〈龍鑾宮趙府元帥雕塑金尊捐獻芳名〉,民國八十五年八月十二日吉。
溪湖通天宮〈沿革誌石碑〉,民國丁巳年九月十五日吉立。
士林武德武聚宮〈武聚宮天官五路武財神沿革〉,歲次戊辰年正月十三日。

五、寺廟刊物:
內柵仁安宮《內柵仁安宮重建廟誌》,2007年。
北港武德宮《北港武德宮沿革誌》,2000年。
彰化福山宮《臺灣彰化福山宮天官五路武財神沿革》,1992年。
代天府聖明宮《聖明宮沿革簡介》,2000年。
丸山保安宮《丸山保安宮簡介》,1993年。
草屯敦和宮《簡介刊物》,2003年。
南崁五福宮〈簡介摺頁冊〉,2008年。
關渡宮〈簡介摺頁冊〉,未註年代。
玉闕朝仁宮〈簡介摺頁冊〉,未註年代。
龍香山天官財神廟〈簡介摺頁冊〉,未註年代。
金山財神廟《金山財神廟大財大曆》,2009年。
大溪迎富送窮廟《2009年牛轉乾坤迎富送窮大財大曆》,2009年。
嘉義文財殿《農民曆》善信助印,2008年。
石碇五路財神廟《農民曆》,2009年。
石碇元寶山仙石府《農民曆》,2008年。
臺中武兌宮《農民曆》,2009年。
枋山五路財神廟《農民曆》,2009年。
枋山福財宮《農民曆》,2009年。
仁德十三甲武德宮《中國民曆》,2009年。
龍香山天官財神廟《玄壇元帥經(財神經)》,2006年。
太平仁武宮《金龍如意玄壇真經手抄本》,2008年。
臺中文財神廟《如意金龍玄壇真經》,2007年。

六、網路資料:
武財神趙玄壇信仰文化史料文獻研究中心
http://nikkoadsl.myweb.hinet.net/Center/Center00.htm
草屯敦和宮
http://dht.org.tw/
北港武德宮
http://tw.myblog.yahoo.com/mygod-888/
南崁五福宮
http://www.wufugong.org.tw/
嘉義文財殿
http://www.cywtd.org.tw/
新屋八路財神廟
http://www.balu.com.tw/
台東寒單爺
http://home.pchome.com.tw/my/yiashi/index.html
龍虎網訊
http://www.longhoo.net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59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