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 考 文 獻 一、海德格著作 (一)英文部分: An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Translated by Ralph Manheim, Gan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Anchor Books, 1961. Basic Writings, edited by David Farrell Krell, Londen: Routleg, 1993.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2. Hegel’s Concept of Experience, Translated by J. Glenn Gay and Fred D. Wieck,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0.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Translated by Joan Stambaugh,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9. Nietzsche, Four volumes, Edited by David Farrel Krell,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9-87. 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lated by Peter D. Hertz and Stambaugh,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1.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Translated by Albert Hofstander,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1.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ated by William Lovitt ,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7. The Question of Being, Translated by William Kluback and Jean T. Wilde, New Haven, CT: College & University Press, 1958. What is Call Thinking? Translated Fred D. Wieck and J. Glenn Gra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8. What is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William Kluback and Jean T. Wilde, New Haven, CT: Colleg & University Press, 1958. What is Thing? Translated by W. B. Barton Jr. and Vera Deutsch, Chicago: Henry Regnery Company, 1967. (二)德文部分: Die Frage nach den Ding, Tübingen: Niemeyer, 1962. Die Technik und die Kehre, Plullingen: Neske, 1954. Einfüehrung in die Metaphysik, Tübingen: Niemeyer, 1953. Erläuterungen zu Hölderlins Dichtung, Frankfurt: Klstermann, 1981. Holwege, Frankfurt: Klostermann, 1950. Identitäet und Differenz, Pfullingen: Neske, 1957. Neitzsche, Pfullingen: Neske, 1961. Sein and Zeit, Tübingen: Niemeyer, 1979. Unterwegs zur Sprache, Pfullingen: Neske, 1959. Vorträge und Aufsäetze, Pfullingen: Neske, 1954. Was ist das-die Philosophy? New York, 1958. Wegmarken, Frankfurt: Kloetermann, 1978. Zur Sache des Denkens, Tübingen: Niemeyer, 1969. (三)中文部分: 《尼釆》上、下二卷,孫周興譯,上海:商務印書館,2002年第一版。 《存在與時間》,王慶節、陳嘉映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初版。 《走向語言之途》,孫周興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初版。 《林中路》,孫周興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初版。 《海德格爾選集》上、下二卷,孫周興譯,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第一版。 《荷爾德林詩的闡釋》,孫周興譯,上海:商務印書館,2000年第一版。 《路標》,孫周興譯,上海:商務印書館,2000年第一版。 二、海德格研究相關著作及論述: (一)外文部分: Critical Assessment: Martin Heidegger, Edited by Christopher Macann,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James Dicenso, Hernenutics and the Disclosure of Truth: A Study in the Work of Heidegger, Gadamer and Ricoeur, VA: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990. Joseph J. Kockelmans, Heidegger on Art and Art Work,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1985. Michael E. Zimmerman, Heidegger’s Confrontation with Modernity: Technology, Politics, Art,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 University Press, 1990. Robert Bernasconi, Heidegger in Question: The Art of Existing, 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 1993. (二)中文部分: 岡特.紹伊博爾德,《海德格分析新時代的技術》,宋祖良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海德格爾,《海德格爾與有限性思想》,孫周興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陳嘉映,《海德格哲學概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第一版。 傑夫.柯林斯,《海德格與納粹》,戚國雄譯,台北:城邦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初版。 彭富春,《無之無化──論海德格思想道路的核心問題》,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第一版。 靳希平,《海德格早期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三、論文相關著作 (一)英文部分: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anslated by 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8. (二)中文部分: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再版。 尼釆,《上帝之死──反基督》,劉琦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81年再版。 尼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余鴻榮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97年再版。 尼釆,《歡悅的智慧》,余鴻榮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86年再版。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台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82年初版。 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二卷,洪漢鼎譯,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3、1995年第一版。 沈清松,《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台北:牛頓出版社,1984年初版。 亞里斯多德,《形而上學》,李真譯,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初版。 阿多諾,《美學理論》,王柯平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哈伯瑪斯,《認識與旨趣》,郭官義、李黎合譯,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1年初版。 柏拉圖,《理想國》,侯健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年初版。 洪漢鼎,《理解的真理》,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洪漢鼎主編,《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初版。 胡塞爾,《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倪梁康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初版。 胡塞爾,《純粹現象學通論》,李幼蒸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初版。 胡塞爾,《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王炳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第一版。 胡塞爾,《邏輯研究》,倪梁康譯,台北:時報出版公司,2000年初版。 倪梁康,《現象學及其效應》,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第一版。 倪梁康主編,《面對實事本身─現象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恩斯特.貝勒爾,《尼釆、海德格與德里達》,李朝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康德,《判斷力批判》,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初版。 康德,《康德三大批判精粹》,楊祖陶、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初版。 理察.帕瑪,《詮釋學》,嚴平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年第一版。 陳康,《論希臘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第一版。 奧康諾主編,《批評的西方哲學史》,洪漢鼎等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初版。 楊祖陶,《德國古典哲學邏輯進程》,台北:志一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鄧曉芒,《思辨的張力─黑格爾辯證法新探》,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鮑桑葵,《美學史》,張今譯,深圳: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羅素,《西方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