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參考書目
1. 高孟定,1993〈台灣地區都市計畫體系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2. 高孟定、鄭傑仁,1993〈台灣現行的都市計畫〉,市街工作室製作。
3. 內政部營建署委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1989(都市計畫組織體系與功能之探討)。
4.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0〈政治建設篇-台灣政治民主化的發展〉,台灣光復四十五年專輯。
5.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5〈民主政治的發展與成就〉,台灣光復五十年專輯。
6. 施鴻志、周士雄,1996 〈都市計畫-Urban Planning〉,建都文化事業出版。
7. 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1996 〈都市計畫作業手冊研究〉,內政部營建署。
8. 管歐,1982〈地方自治新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9. 許宗力、許志雄、羅秉成等,1992〈地方自治之研究〉,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10. 戴維.赫爾德、李少軍、尚新建,1995〈民主的模式〉,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1. 美國都市與土地協會,1992(社區參與及發展-開發者指南),創新出版社。
12. 謝慶達譯,1998(夥伴,鄰里-公司合作模式的社區復甦實例),創新出版社。
13. 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1998(高雄市哨船頭哈瑪星地區都市更新研究及推動案)。
14. 內政部營建署委託,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研究,1993(都市計畫法令全面修法重點之研究。)
15.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1998(社區工作手冊-地區環境改造計畫)。
16.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1996(台北市地區環境改造計畫-以士林福林社區為對象) 。
17. 王樹德,1993(現階段台灣地區計畫者規劃態度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8. 張利國,1997〈從環境衝突觀點探討傳統都市計畫制訂模式之合理性---以台中縣大肚山居民抗爭為例〉,國立 台灣大學建築及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 余奉霖,1996〈台灣地區土地發展管制系統建立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0. 陳寶匡,1993〈台灣民間主導之土地使用計畫與開發制度之研究〉,國立中興 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1. 許廷誌,1993〈都市計畫群體空間決策支援系統發展方法之研究〉---以都市計畫審議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 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2. 胡湘源,1993〈都市計畫審議體制之研究---審議過程委員與行政人員互動關係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 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3. 楊沛儒,1993 〈參與式設計之研究---專業者介入:社區空間的認同、動員與生產〉,國立台灣大學建築及城鄉 研究所碩士論文。24. 陳俊潔,1993〈都市計畫衝突解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及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5. 李泰陽,1990〈都市計畫管制與公平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6. 鄭傑仁,1992〈台灣地區都市計畫衝突問題之研究--以草嶺風景特定區計畫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 究所碩士論文。27. 何佩穎,1992〈政策運作過程中民眾參與的研究---以台北市政府為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8. 林正芳,1993 〈台灣省地方監督體系之研究〉,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9. 賴仁輝,1995〈地方自治權內涵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30. 陳靜雯,1996〈日本地方自治中之住民自製---以住民參與為中心〉,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31. 陳樹村,1994〈論地方自治法規〉,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2. 蔣韻梅,1982〈都市發展與地方自治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33. 黃啟禎,1994〈台灣省各鄉鎮(市)做為地方自治團體之理論與實際〉,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李素貞,1996〈環境影響評估中民眾參與之探討---以84.85年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
35. 歐政一,1997(健全民間自擬細部計畫制度之研究),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36. 郭茂盛,1998(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法定程序時程改善策略之研究),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37. 黃文陽,1994〈民眾參與公共政策制訂---以高雄地區衛武營都會公園推動過程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 所。38. 王雪玉,1994〈我國空間計畫體制與管理制度之檢討〉,研考雙月刊20卷5期p27-34。39. 林秋綿,1998 〈美國規劃體制與主要計畫之探討〉,台灣地政143期p11-19。
40. 顏愛靜,1994〈台灣的國土規劃與國家發展〉,研考雙月刊20卷1期p17-30。41. 洪奇昌,1996〈都市計畫誰作主?順應民意或是輸送利益?「反對民代進入各級都市計畫委員會」〉,空間雜 誌第85期p23-27。
42. 李崇禧,1998〈從『精簡省府』談地方自治之走向〉,國家發展學刊第4期p128-133。
43. 王世文、林重谷,1997 〈從地方自治的精神探討凍省之可行性〉,社會科學教育學刊第7期62-74。
44. 汪大樹,1997〈『凍省』加速政府組織再造功能〉,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74期p-10。
45. 喬寶泰,1996〈地方自治的推行與發展〉,近代中國第122期p104-121。46. 吳迎春、許芳菊等,1996〈凍省之後台灣怎麼辦?〉,天下雜誌第196期38-65。
47. 楊志誠,1997〈民主政治下的地方自治〉,中國地方自治第50期p-20。48. 隋杜卿,1997 〈『凍省』修憲之憲政評析〉,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5期p197-260。49. 汪大樹,1997 〈台灣地方自治的改造與重建〉,理論與政策第11期p73-85。
50. 蔡勳雄,1995〈地方自治時代的都市發展〉,空間雜誌第66期32-35。51. 高孟定,1995〈都市計畫的本質〉,逢甲學報第27期p1-18。英文參考書目
1. Daubert, John T and Robert A. Young, "Recreational Demands for Maintaining Instream Flows: A Contingent Valuation Approach",AJAE,1981, (63):4pp.666-676.
2. De Janvry,Alain (1981), "The Role of Land Reform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and Politics" ,AJAE,63(2):384-392
3. Duzents, S. (1961),"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Agriculture: Notes on Measurement ", IJAA。
4. Edgar,J.,Boone(民84),成人教育與社區-談社區本位的方案規劃,成人教育第24期,p.27-34
5. F.Milson,1974(An Introduction to Community Work),Lodon:Routledge and Kegam Paul。
6. Fei,John C.H.,Gustav Rains and Shirley W.Y. Kou(1976), Growth and Equity :The Taiwan Success Story,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
7. Friedmann.John.1973.(Retracking America:A theory of Transactive Planning):Garden City.N.Y.Anchor Press/Doubleday.
8. Hough,R.L(1968):The JCRR Experience in Taiwa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Other Countries, A.I.D. Discussion Paper No.17,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State .
9. Huang Chun-chieh, "Transformation of Farmers" Sicuak Cinsciousness", in Stevan Harrell and Huang Chunchieh eds., Cultural Change in Postwar Taiwan,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4.
10. James J.Glass,1979(Citizen Participation Plann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ives and Technigue),p180。
11. Johnston, B.F. and J.W. Mellor (1961) "The Role of Agricultur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ER,pp566-93
12. Liao Cheng-hung and Huang Chun-chieh,"Attitudinal Changes of Farmers in Taiwan", in Joel D. Aberbach et.al.eds. ,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Taiwan''s Development , New York:M. E. Sharpe,1994.
13. Li,K.T(1988),The Evolution of Policy Behind Taiwan''s Development Succes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4. Montgomery,J.D.,R.B. Hughes ,Jr., and R.H. Davis(1964): Rural Improvement and Politics Development :The JCRR Model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State .
15. M.Fagence,1977(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Oford:Pergamon Press。
16. Rod F.Ziemer,Wesley N.Musser,and R.Carter Hill, Recreation Demand Equations: Functional Form and Consumer Surplus ,AJAE,1980,(62):1 pp.136-141
17. Serry R.Arnstein,1969(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
18.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1982Tang,H.S(1954),Land Reform in Taiwan ,Taipei: JCRR.
19. Tang ,H.S. and S.C. Hsieh(1961)"Land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Asia", in Land Tenure, Industrialization and Social Stability: Experience and Prospects in Asia ,W.Froeblieh ed.Milwaukee :Marguette University Press.
20. Thorbecke,E.(1979)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 in W.Galenson,ed.,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 ,1th 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1. Yager,Joseph A.(1988): Transforming Agriculture in Taiwan :The Experience of the Joint Commission on Rural Reconstructio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