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2:52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邱天一
研究生(外文):
Tien-I Chiu
論文名稱:
實質課稅原則之研究─以釋字第420號解釋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n Substance versus Form Doctrine
指導教授:
黃俊杰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
財經法律學系
學門:
法律學門
學類:
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實質課稅
、
經濟觀察法
、
釋字第420號解釋
、
租稅迴避
、
稅法之解釋
、
釋字第500號解釋
、
專業
、
租稅法律主義
相關次數:
被引用:
49
點閱:1676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4
第一章 緒論
首先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闡明租稅屬於法律保留之範圍,租稅法律主義係稅法之重要基本原則,惟基於租稅公平原則,學說、實務亦早已發展實質課稅原則,就納稅義務人私法行為之形式外觀與經濟實質不一致時,採經濟實質解釋適用之觀察法。然實質課稅原則具體內涵為何?其在法律之解釋適用或法學方法論上之定位如何?實質課稅原則與其他稅法之重要原則如租稅公平原則、租稅法律主義以及租稅規避之防止,相互間之關連如何?我國實務向來鮮有作詳盡之論析者,直至民國八十六年釋字第420號解釋,由聲請釋憲書、解釋文及理由書、不同意見書等,就正反不同之見解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因此,本論文即以釋字第420號解釋為中心,探討實質課稅原則之內涵以及其與其他稅法基本原則之關連,尤其著重實質課稅原則與稅法解釋適用之關連,最後評析該號解釋,提出個人觀點,嘗試尋繹出合乎租稅法律與租稅公平之稅法解釋。
第二章 實質課稅原則之內涵
本章首先言明實質課稅原則與經濟觀察法之用語雖有異,但通說認為皆指同一觀念,因此本論文原則上以實質課稅原則稱之,偶有論及經濟觀察法時,二者概念係屬相同。接下來整理、比較學者對於實質課稅原則之定義、辨明實質課稅原則與「核實課稅原則」之區別、「形式」與「實質」認定之學說論爭。再追溯德、日發展實質課稅原則之歷史軌跡,提出該原則之形成之理由,介紹否認實質課稅原則學者之論點,再就德國經濟觀察法之四種適用類型予以說明,最後論及實質課稅原則之適用條件及限制。
第三章 實質課稅原則與稅法之法學方法
本章首先在引言概略介紹法律適用方法上之不同系統,本論文原則上係以一般常用之法律闡釋體系作為方法論上之基礎,探討稅法之解釋及補充,在解釋目的方面,除了主、客觀說之爭外,稅法尚有所謂「有疑則課稅」(in dubio pro fisco)與「有疑則不課稅」(in dubio contra fiscum)之爭;在稅法補充方面,主要係探討在租稅法律主義之範圍內,稅法可否作漏洞補充等爭論,以及以「可能文義」作為法律解釋與法律補充界線之論爭;最後討論實質課稅原則應用在稅法上,與稅法解釋及補充之關連。
第四章 實質課稅原則與稅法基本原則之關連
租稅公平原則、租稅法律主義以及租稅規避之防止皆係稅法上之重要原則。實質課稅原則係基於租稅負擔公平原則理念而生,而與租稅法律主義常存有緊張關係,因此本章即探究實質課稅原則與上開稅法重要原則之關連。
第五章 實質課稅原則與租稅迴避
實質課稅原則與租稅迴避具有密切之關連,租稅迴避之防杜為實質課稅原則適用類型之一,而釋字第420、500號解釋似又以援用實質課稅原則作為防止租稅迴避之方法。本章即介紹租稅迴避之概念及成立要件、對租稅迴避否認之論爭、防杜租稅迴避之立法例以及其與實質課稅原則之關連。
第六章 釋字第420號解釋之評析
本章以系爭案例事實出發,整理聲請人與稅務機關整理之爭點、解釋理由書以及不同意見書,分別就每一爭點提出論證,就各方面之檢證檢討釋字第420號解釋之內容,認為該號解釋對於實質課稅原則之適用,仍未盡具體、詳盡之論證,未能充分說明認定「經濟實質」之客觀標準何在,反而有造成租稅法律主義空洞化之虞。此外,釋字第420號解釋所解釋之獎勵投資條例雖早已於民國七十九年因施行期間屆滿而失效,但所得稅法第4條之1規定:「自中華民國七十九年一月一日起,證券交易所得停止課徵所得稅,證券交易損失亦不得自所得額中減除」。財政部對於上開法條後段作出區分是否「以有價證券買賣為專業」而作不同處理之解釋令,此解釋令發佈後,徵納雙方對於何謂「以有價證券買賣為專業」仍繼續爭論不休,本文乃蒐集行政法院近來之對此爭議之見解,並表列具體之交易金額,試歸納出實務對於所謂「經濟實質」之具體認定金額數量,評析其究有無一定之標準可資依循。最後以釋字第500號解釋與釋字第420號解釋作比較,分析所謂「經濟實質」之認定基礎。
第七章 結論
縱使肯認實質課稅原則,但其適用仍有一定之限制,否則任憑稅務機關恣意解釋適用,將流於主觀之感情法學,假租稅公平之名,而行破壞租稅法律主義之實。本論文亦肯定實質課稅原則之重要,但強調在每一個案上,稅務機關或司法機關在援用實質課稅原則時,必須善盡說理、論證之義務,否則並非納稅義務人「濫用法律形成之自由」,而係其「濫用實質課稅原則」,故在援用時,不可不慎!
The “Substance versus Form” doctrine means that in explanation of the tax statues, if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ubstance and the form, it is the substance, rather than the form, must be preferred. The “Substance versus Form” doctrine is an important doctrine in tax law. The 420th interpretation of Council of the Grand Justice also indicated the doctrine.
Before Council of the Grand Justice made the 420th interpretation, the aforesaid doctrine had already been applied by the court and taxation authorities to interpret the tax statues. However, the concrete concept of the aforesaid doctrine still remains unclea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taxation principles such as equity in taxation, rule by tax law and prevention of tax avoidance is worth researching. While the court and taxation authorities preferred using the doctrine to impose taxes to tax bears but did not explain the details of the doctrine. It constantly caused tax bears’ objections because they think the government always abuses the doctrine in order to impose more taxes.
Citing the 420th interpretation of Council of the Grand Justice as an example, this thesis intends to investigate the concrete concept of the aforesaid doctrin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taxation principles such as equity in taxation, rule by tax law and prevention of tax avoidance. This thesis also discusses every argument involved in the case of the 420th interpretation and tries to find the most appropriate standard to judge what the “economical substance” is.
實質課稅原則之研究
-以釋字第420號解釋為中心-
詳目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之提出………………………………………………………1
第二節 研究之限制及架構………………………………………………4
1. 研究之限制……………………………………………….…….…4
2. 本論文之架構........…………………………………………..6
第三節 釋字第420號解釋.………………………………………………9
1. 事實經過………………………………………………………....9
2. 聲請釋憲之目的及理由......………………………………….10
(1) 聲請釋憲之目的…………………………………………………10
(2) 聲請理由…………………………………………………………11
3. 釋字第420號解釋文及理由書……………………………………13
4. 孫森焱大法官之不同意見.……………………………………..15
5.爭點之提出…………………………………………………………21
第二章 實質課稅原則之內涵.……………………………………….22
第一節 意義.…………………………………………………………..22
1. 實質課稅原則之概念…………………………………………….22
2. 學者之定義..…………………………………………………….23
3. 實質課稅原則與核實課稅原則....…………………………….26
4.「形式」與「實質」之認定.…………………………………….28
第二節 歷史軌跡……………………………………………………...32
1. 德國...…………………………………………………………..32
2. 日本..…………………………………………………………….36
3. 我國..…………………………………………………………….37
4. 小結..…………………………………………………………….38
第三節 實質課稅原則必要性之論爭...……………………………..40
1. 肯定見解………………………………………………………….40
2. 否定見解………………………………………………………….44
3. 本文見解………………………………………………………….46
第四節 重要適用類型………………………………………………...48
1. 經濟歸屬………………………………………………………….48
2. 違反強行規定及公序良俗之行為……………………………….52
3. 其他無效之法律行為…………………………………………….54
4. 租稅迴避………………………………………………………….57
第五節 實質課稅原則之適用要件及限制…………………………….59
1. 實質課稅原則之適用要件……………………………………….59
2. 實質課稅原則之限制…………………………………………….60
3. 本文見解………………………………………………………….63
第三章 實質課稅原則與稅法之法學方法…………………………..64
第一節 概說…………………………………………………………….64
第二節 稅法之解釋與適用…………………………………………….67
1. 法律之解釋與適用……………………………………………….67
2. 稅法解釋之目的………………………………………………….67
(1)..法律解釋之目的……………………………………………….67
(2)..稅法解釋之目的……………………………………………….69
3. 稅法解釋之方法………………………………………………….71
(1)..文義解釋方法………………………………………………...71
(2)..體系解釋方法………………………………………………...72
(3)..歷史解釋方法………………………………………………….73
(4)..目的解釋方法………………………………………………….74
(5)..比較法解釋方法……………………………………………….74
(6)..合憲解釋方法………………………………………………….75
4. 各解釋方法間之關連…………………………………………….76
第三節 稅法之法律補充…………………………………………….77
1. 法律漏洞與補充…….………………………………………….77
2. 稅法得否為法律補充之論爭-以類推適用為例……………..79
3. 以可能文義作為稅法解釋界限之論爭………………………..83
第四節 實質課稅原則與稅法之解釋及補充……………………….86
1. 實質課稅原則與稅法之解釋……………………………………86
2. 實質課稅原則與稅法之補充……………………………………89
3. 小結……………………………………………………………..90
第四章 實質課稅原則與稅法基本原則之關連……………………...91
第一節 概說…………………………………………………………….91
第二節 實質課稅原則與租稅公平原則……………………………….91
1. 租稅公平原則之內涵…………………………………………..91
2. 實質課稅原則與租稅公平原則………………………………..95
第三節 實質課稅原則與租稅法律主義……………………………….97
1. 租稅法律主義之內涵…………………………………………..97
2. 租稅法律主義下之稅法解釋………………………………….100
3. 實質課稅原則與租稅法律主義……………………………….102
第五章 實質課稅原則與租稅迴避……………………………….....107
第一節 租稅迴避之概念…………………………………………….107
1. 意義…………………………………………………………….107
2. 租稅迴避與稅捐規劃及逃稅之區別………………………….107
3. 租稅迴避之成立要件………………………………………….108
第二節 租稅迴避之否認與防杜…………………………………….111
1. 租稅迴避否認之爭議………………………………………….111
2. 租稅迴避防杜之立法類型…………………………………….113
第三節 實質課稅原則與租稅規避之否認………………………….116
第六章 釋字第420號解釋之評析……………………………….....118
第一節 概說………………………………………………………….118
第二節 釋字第420號解釋之評析…………………………………..118
1. 事實整理……………………………………………………….118
2. 本案涉及之相關法律規範…………………………………….119
3. 爭點之提出與評析…………………………………………….120
(1)爭點一:關於「非以有價證券買賣為專業」之解釋與認定120
(2)爭點二:行政法院決議是否濫用實質課稅原則?………..133
(3)爭點三:行政法院決議有無違反信賴保護原則?………..137
(4)爭點四:聲請人有無租稅迴避之情事?……………………140
(5)爭點五:行政法院決議有無違反平等原則?……………..146
(6)爭點六:行政法院決議有無限制聲請人之經濟活動自由?148
4. 學者見解……………………………………………………….149
5. 小結…………………………………………………………….150
第三節 釋字第420號解釋作成後之實務發展…………………….153
1. 稅捐實務之發展……………………………………………….153
2. 釋憲發展……………………………………………………….157
(1)概說……………………………………………………………157
(2)釋字第500號解釋…………………………………………….159
(3)蘇俊雄大法官之部分不同意見書……………………………159
(4)釋字第420號解釋與第500號解釋之比較分析………………162
第七章 結論…………………………………………………………..164
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澤鑑,民法實例研習之基礎理論,著者發行 三民總經銷 初版,1982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一),著者發行 三民總經銷,1992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二),著者發行 三民總經銷,1991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八),著者發行 三民總經銷,1996
王澤鑑,法律思惟與民法實例,著者發行 三民總經銷,1999
王伯琦,王伯琦法學論著集,三民 一版,1999
王建宣,租稅法,著者發行 文笙經銷 十版,1996
朱武獻,公法專題研究(一),著者自版,1986
李平雄,租稅爭訟與舉証責任,著者自版,1981
李平雄,租稅迴避論,著者自版,1985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三民 一版,1997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著者自版,1992
林進富,租稅法新論,三民 一版,1998
林立,法學方法論與德沃金,著者自版,2000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一),1987
柯芳枝,公司法論,修訂三版三刷,1996
翁岳生,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著者發行 臺大法學院經售 十版 1990
康炎村,租稅法原理,凱侖出版 文笙總經銷 初版,1987
陳清秀,稅法之基本原理,著者發行 三民總經銷 初版,1993
陳清秀,稅法總論,著者發行 三民總經銷 初版,1997
陳敏,行政法總論,著者自版,1999
陳敏譯,德國租稅通則,財稅人員訓練所,1985
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著者自版 增訂再版 1987
黃茂榮,稅捐法論衡,植根 一版,1991
黃俊杰,憲法稅概念與稅條款,傳文文化 一版,1997
黃建輝,法律闡釋論,學林文化 一版,2000
楊仁壽,法學方法論,著者發行 三民總經銷,1986
葛克昌,稅法基本問題,月旦 初版,1996
葛克昌,所得稅與憲法,翰蘆圖書初版 ,1999
顏闕安,法與實踐理性,允晨文化 初版,1998
顏慶章,租稅法,月旦出版社初版,1995
Arthur Kaufmann著,吳從周譯,類推與「事物本質」-兼論類型理論,學林文化初版,1999
Karl Larenz著,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五南出版社初版,1996
當代公法理論,月旦出版社初版,1993
二、 期刊論文
朱漢寶,法定主義中類推 禁止與習慣法禁止適用之研究,台大法學碩士論文,1996
李惠宗,從平等權拘束立法之原理論合理差別之基準,台大法學碩士論文,1988
李模,關於獎勵投資條例施行期間停徵證所稅的一個爭議,工商時報(財經要聞版),1993年2月14日
沈克儉,不合營業常規安排之課稅研究,財稅研究,第二十四卷,第二期
沈克儉,法律行為之無效、撤銷、解除或終止對於稅捐債務之影響,台大法學碩士論文,1991年
林鳳珠,稅捐法定主義在現行稅法上之實踐,台大法學碩士論文,1985
林喬讚,賦稅行政解釋之理論與動向,財稅研究第17卷,第3期,1985
林合民,公法上之信賴保護原則,台大法學碩士論文,1985
吳從周,類型思維與法學方法,台大法學碩士論文,1993
吳信華,法治國家原則(一)-概說,月旦法學第四十六期,1999
施智謀,民法之規定如何適用於租稅法(一),財稅研究,第11菤第6期
莊國榮,稅捐法上行政規則之研究,台大法學碩士論文,1986
陳昭華,實質課稅原則與租稅規避-我國實務見解,台北市訴願會,87年度稅法實務研討會之探討,1998
陳昭華,營利事業及其負責人稅捐責任,台大法學碩士論文,1983
陳敏,租稅課徵與經濟事實之掌握-經濟考察方法,政大法學評論第26期,第6頁,1982
陳敏,租稅法經濟財產之歸屬,財稅研究,第22卷第5期,1990
陳櫻琴,實質課稅原則--以土地稅為例,財稅研究,第31卷第1期,1999
陳愛娥,規範與事實之間的歧路徬徨-德國近代法學方法論的發展路徑,警大法學論集第二期,1997
陳新民,德國十九世紀法治國概念的起源,政大法學評論第五十五期,1996
郭介恆,論稅法之解釋,中興大學法學碩士論文,1978
葛克昌,租稅迴避之研究,台大法學碩士論文,1978
葛克昌,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上),台大法學論叢,第19卷第1期,1990
黃茂榮,稅捐的構成要件,經社法制論叢,第6期,1990
黃秀蘭,稅捐客體之研究,台大法學碩士論文,1985
黃俊杰,憲法稅概念初探─憲法稅概念與法律稅概念同一性之價值取捨,中原財經法學,第1期,1995
黃俊杰,憲法稅條款與釋憲發展,中原財經法學第2期,1996
黃俊杰、邱天一合著,稅法解釋之研究-以釋字第420號解釋為中心,判解研究彙編(二),1997
黃建輝,民法之類推適用,台大法學碩士論文,1988
黃建輝,法律上類型形成的理論基礎,中原財經法學第3期,1997
黃建輝,違憲審查與司法造法,台大法學博士論文,1995
黃源浩,稅法上的類型化方法-以合憲性為中心,台大法學碩士論文,1999。
黃宗正,租稅債務法律關係之研究,政大法學碩士論文,1980
張清讚,談證券交易所得之實質課稅,植根雜誌第14卷第6期,1998
張嘉尹,憲法解釋理論之研究,台大法學碩士論文,1992
楊得君,論稅捐債務之成立、確定與清償,台大法學碩士論文,1997
劉春堂,論租稅法律主義,實用稅務,第1卷,第23期
羅子武,租稅稽徵程序舉證責任之研究,中興法學碩士論文,1998
Helmut Coing著,吳從周譯,魯道夫‧耶林的法律體系概念,法學叢刊,第一○八期,2000
三、政府出版品
台北市訴願會,87年度稅法實務研討會,1998
財政部稅制會,租稅法規解釋適用之探討,1992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彙編
司法院公報,第39卷,第2期
行政院經建會健全法規小組,獎勵投資條例稅捐減免規定之檢討與建議(下冊)
立法院公報,第六十九卷第一百期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網站
日文部分
金子宏,租稅法,昭和63年
金子宏、武田昌輔編,稅法の基礎常識,昭和49年
吉良實,實質課稅主義の展開,中央經濟社,昭和55年初版
北野弘久,現代稅法の構造,勁草書房,1979年12月第8刷
田中二郎,租稅法,昭和56年
岩崎政明,經濟的觀察法をめぐる最近の論爭,租稅法研究第11號
新井隆一,租稅法の基礎理論,
中川一郎編,稅法學體系(總論),三晃社
一圓一億,法の解釋と適用,有婓閣,昭和39年
清永敬次,稅法(第五版),頁30,1999。
田中二郎,租稅法,有婓閣,昭和59年。
松尺智,租稅實體法,平成2年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從平等權拘束立法之原理論合理差別之基準
2.
稅法上的類型化方法--以合憲性為中心
3.
公法上之信賴保護原則
4.
稅捐法定主義在現行稅法之實踐
5.
憲法解釋理論之研究
6.
租稅稽徵程序舉證責任之研究
7.
稅捐客體之研究
8.
論稅法施行細則之司法審查─以稅捐法定主義為核心
9.
論稅捐債務之成立、確定與清償
10.
違憲審查與司法造法
11.
論租稅法律主義與法律保留原則之關係--以釋字第二五七號解釋為中心探討
12.
關係企業非常規交易與實質課稅原則─以所得稅法第四十三條之一為中心
13.
類型思維與法學方法
14.
營利事業及其負責人之稅捐責任
15.
稅捐法上行政規則之研究
1.
張清讚,談證券交易所得之實質課稅,植根雜誌第14卷第6期,1998
2.
黃建輝,法律上類型形成的理論基礎,中原財經法學第3期,1997
3.
施智謀,民法之規定如何適用於租稅法(一),財稅研究,第11菤第6期
4.
黃俊杰,憲法稅條款與釋憲發展,中原財經法學第2期,1996
5.
黃俊杰,憲法稅概念初探─憲法稅概念與法律稅概念同一性之價值取捨,中原財經法學,第1期,1995
6.
黃茂榮,稅捐的構成要件,經社法制論叢,第6期,1990
7.
陳新民,德國十九世紀法治國概念的起源,政大法學評論第五十五期,1996
8.
陳櫻琴,實質課稅原則--以土地稅為例,財稅研究,第31卷第1期,1999
9.
林喬讚,賦稅行政解釋之理論與動向,財稅研究第17卷,第3期,1985
10.
陳敏,租稅法經濟財產之歸屬,財稅研究,第22卷第5期,1990
11.
陳敏,租稅課徵與經濟事實之掌握-經濟考察方法,政大法學評論第26期,第6頁,1982
12.
沈克儉,不合營業常規安排之課稅研究,財稅研究,第二十四卷,第二期
1.
租稅法律主義與實質課稅原則之個案研究
2.
稅法實質課稅原則一般規範立法之研究
3.
論租稅法律主義與法律保留原則之關係--以釋字第二五七號解釋為中心探討
4.
論租稅法定主義與實質課稅原則之衡平
5.
稅法上的類型化方法--以合憲性為中心
6.
論實質課稅原則於行政訴訟之適用
7.
稅捐法定主義在現行稅法之實踐
8.
論稅法施行細則之司法審查─以稅捐法定主義為核心
9.
租稅稽徵程序舉證責任之研究
10.
稅法上之類推適用
11.
稅捐稽徵協力義務與推計課稅
12.
推計課稅規範基礎之研究--以釋字第二一八號解釋為中心
13.
論租稅規避之認定與實質課稅原則之適用
14.
論實質課稅原則在租稅規避上的運用-以創設土地共有關係為中心
15.
租稅規避法律問題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