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語課本
南一出版(2008):國小國語課本(一上)。台南:南一書局。
南一出版(2008):國小國語課本(一下)。台南:南一書局。
南一出版(2008):國小國語課本(二上)。台南:南一書局。
南一出版(2008):國小國語課本(二下)。台南:南一書局。
南一出版(2008):國小國語課本(三上)。台南:南一書局。
南一出版(2008):國小國語課本(三下)。台南:南一書局。
二、教育部出版品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正式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87):《重訂標點符號手冊》。台北: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印。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08):《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台北: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印。
三、專書
文則明(1965):《最新標點符號使用法》。台南市,成功書局。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永煥(2003):《現代漢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吳邦駒(1998):《標點符號的規範用法》。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吳明清(1982):《教育的科學研究方法》。台中:台灣省教育廳。
邢公畹(1994):《現代漢語教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邢福義(2002):《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邢福義(2002):《現代漢語輔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穗芳(2002):《標點符號學習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邵敬敏(2005):《標點符號要訣》。香港:商務印書館。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袁暉、管錫華、岳方遂(2002):《漢語標點符號流變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張斌(2002):《新編現代漢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圖書公司。
程祥徽、田小琳(1997):《現代漢語》。台北:書林出版公司。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楊遠(2008):《標點符號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劉玉琛(1977):《標點符號用法》。台北:國語日報。
劉蘭英、孫全洲(1993):《語法與修辭(上)》。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書局。
錢乃榮(2001):《現代漢語》。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譚敏(2003):《全方位標點符號入門》。台北:中經社。
蘇培成(1999):《標點符號實用手冊》。北京:語文出版社。
黃伯榮、廖序東(2001):《現代漢語-教學參考與自學輔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蘭賓漢(2006):《標點符號運用藝術》。北京: 中華書局。
四、期刊論文
朱秀麗(2008):從語法出發的朗讀教學研究--以台中縣新平國小四年義班學生為例。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吳承學、何詩海(2008):從章句之學到文章之學。文學評論,2008年05期。
林于弘、林佳均(2008):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標點符號教材內容分析比較。教科書研究,第一卷, 第一期,頁105-121。林綠芬(2004):國小國語文複句中關聯詞語的教學。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林孝璘(2002):台灣華文逗句號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文須琢(2008):國中國文科語體範文之複句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