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家文本(張小嫻 著作)(以出版年次排序)
張小嫻:《麵包樹上的女人》,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10月。
張小嫻:《貼身感覺》,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12月。
張小嫻:《荷包裡的單人床》,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7月。
張小嫻:《禁果之味》,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10月。
張小嫻:《親密心事》,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2月。
張小嫻:《我微笑是為了你微笑》,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6月。
張小嫻:《懸浮在空中的吻》,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9月。
張小嫻:《不如,你送我一場春雨》,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2月。
張小嫻:《雪地裡的天使蛋捲》,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2月。
張小嫻:《幸福魚面頰》,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5月。
張小嫻:《思念裡的流浪狗》,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2月。
張小嫻:《月亮下的愛情藥》,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6月。
張小嫻:《麵包樹出走了》,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9月。
張小嫻:《永不永不說再見》,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月。
張小嫻:《欲望的鴕鳥》,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3月。
張小嫻:《麵包樹私日誌》, 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02年5月。
張小嫻:《在天崖尋覓你》,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2月
張小嫻:《把天空還給你》,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6月
張小嫻:《永無止盡的懷抱》, 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04年3月。
張小嫻:《重量級情話》, 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06年12月。
張小嫻:《長夜裡擁抱》,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3月。
張小嫻:《男人要的三份禮物》,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8月
張小嫻:《你微笑,我說謊》,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2月。
張小嫻:《女人的愛情行李》,台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月。
二、研究專書(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大眾心理學全集編輯室:《愛‧被愛》,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7月1日初版一刷(Leo Buscaglia(利奧‧巴士卡力)/徐麗玲、林亞屏、江展葵譯,《Loving Each Other/愛‧被愛》,USA:Slack Inc‧USA All rights reserved)
石葦:《小品文講話》,上海:上海光明書局,1933年。
朵朵:《朵朵小語》,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5月。
朵朵:《朵朵小語2》,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1月。
朵朵:《朵朵小語—飛翔的心靈》,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7月。
朵朵:《朵朵小語—悠然的時光》,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
朵朵:《朵朵小語—快樂的魔法》,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1月。
朵朵:《朵朵小語—甜美的放鬆》,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12月。
米奇‧艾爾邦:《在天堂遇到的五個人》(譯者:栗筱雯),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0月。
余光中:《逍遙遊》,台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6月。
吳 曉:《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吳小林:《中國散文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7月。
呂 涵:《生活就要不在乎》,台北:全品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5月。
李素伯:《小品文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李曉虹:《新時期散文的審美建構》,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年
周文浩:《樂活,做自己》,台北:大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
林文欽:《現代詩鑑賞教學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8年。
林語堂:《林語堂文集》(第十卷),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洪富連:《當代主題散文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4月。
朗達‧拜恩:《秘密》(譯者:謝明憲),台北:方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
徐 坤:《雙調夜航船》,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張曼娟:《緣起不滅》,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2月。
張曼娟:《喜歡》,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2月。
張曼娟:《愛情,詩流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1月。
張曼娟:《芬芳》,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月。
張春榮:《現代散文廣角鏡》,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5月。
楊牧編:《現代中國散文選Ι》,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廖輝英:《廖輝英幫你看清愛情和婚姻》,台北市: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6年3月10日
趙衛民:《散文啟蒙》,台北縣:名田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10月初版
郭騰尹:《轉念,發現奇蹟》,台北:方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5月。
魯 迅:《魯迅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陳仲義:《台灣詩歌藝術六十種》,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年。
陳光虞:《小品文作法》,上海:啟智書局,1934年。
達賴喇嘛與霍德華‧卡特勒:《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朱衣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7月。
達賴喇嘛與霍德華‧卡特勒:《工作更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朱衣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2月。
蒙 田:《隨筆全集》,南京:譯林出版社,1996年。
歐銀釧:《生命的裁縫師》,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5月。
戴晨志:《不看破,要突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1月。
戴晨志:《有實力,最神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3月。
簡政珍:《詩的瞬間狂喜》,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蕭富元:〈張小嫻〉,《遠見雜誌》,台北: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4月1日142期。
羅賓‧夏瑪:《改寫生命的101個忠告》,台北:方智出版社,2005年10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10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2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9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3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3月。
三、期刊論文(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一 兵:〈臺灣出版香港新一代作家作品〉,《出版參考》,北京: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1997年11期,頁11。
丁朝君:〈論女性文學的情緒與脈搏〉,《寧夏社會科學》,寧夏社會科學院,2000年05期,頁104~105。
丁睿娟: 〈試論張愛玲四十年代散文的創作基調 〉,《浙江學刊》,浙江省社會科學院,1993年 03期,80-83。
牛震星:〈當代台灣散文史的分期〉,《內湖高公學報》20期,台北市內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2009年4月,頁1~6。
王文:〈婚姻VS事業,誰讓女性更幸福?〉,《伴侶(B版)》,新疆:伴侶(B版)雜誌編輯部,2008年12期,頁16~18
王昌煥:〈現代散文的結構模式—總分式(二)之變化式〉,《明道文藝》361期,台中:明道文藝雜誌社,2006年4月,頁176~185。王春雷:〈凄婉、精致、細膩——評臺灣女作家張秀亞的散文〉, 《作家 》,吉林:作家雜誌社,2008年 08期,頁34。
王春雷:〈流動的幸福光影〉,《中國新時代》,北京:中國對外服務工作行業協會,2008年 04期,頁101。
王鼎鈞:〈藝術洗禮 現代文學的潮流〉,《文訊》269期,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2008年3月,頁16~23。王義東:〈體味幸福〉,《山東農機化文學副刊》,山東:山東農業工程協會,2006年01期,頁37。
王劍冰:〈當代散文話題〉,《海燕》,遼寧:海燕雜誌編輯部,2004年12期,頁65~66。
王麗君:〈溫馨 細膩 感悟——簡論凌叔華小說創作〉,《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內蒙古赤峰學院, 2007年 01期,頁33~34。
白軍芳、孫建樂:〈「小女人散文」的時代特色〉,《西安工業學院學報》,西安:西安工業學院人文社科學院,2005年2月第25卷第1期,頁89~92。
朱砂:〈其實愛情沒走遠〉,《杉鄉文學》,貴州:杉鄉文學雜誌社,2005年01期,頁44。
何永飛:〈人生之歌〉,《思維與智慧》,河北師範大學/思維與智慧雜誌編輯部,2006年04期,頁61。
何令華:〈試論新時期的女性散文〉,《湖南教育學院學報》,湖南教育學院中文系1995年8月第13卷第4期,頁22~26。
何潔:〈破碎的瞬間〉,《課堂內外(初中版)》,重慶市郵政局報刊發行,2005年02期,頁8~9。
佚名:〈在愛情的名義下相愛〉,《西部人》,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讀者》雜誌社,2005年01期,頁29。
呂若涵:〈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綜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福建師範大學,1999年第1期,頁89~95。
李云霞:〈作家的個性氣質與寫作〉,《陝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陝西廣播電視大學,2004年01期,頁91~94。
李雪梅:〈被愛的滋味〉,《青年科學》,遼寧:青年科學雜誌社,2007年05期,頁5。
李智:〈感悟人生〉,《農機化研究》,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工程科學研究所,2006年04期,頁3。
李順強:〈真愛無言〉,《山東農機化文學副刊》,山東:山東農業工程協會,2006年01期,頁37。
李曉紅:〈從女性散文看新時期女性的情感世界〉,《中華女子學院學報》,北京中華女子學院,2001年06期,頁42~44。
汪寧漪、童李君:〈論文學風格與作家個性的關係〉,《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湖北中南民族大學,2005年02期,頁95~96。
沈奇嵐:〈美女作家張小嫻:我們都是醜小鴨〉,《傳奇文學選刊(人物金刊)》,河南:傳奇文學選刊雜誌社, 2006年04期,頁40~42。
周紅莉:〈都市個體生命精神生態的另類書寫—再論「小女人散文」〉,《文藝評論》,黑龍江:哈爾濱市文藝評論編輯部,2006年03期,頁42~47。
周海波:〈城市語境中的女性情感世界---張欣小說論〉,《小說評論‧小說作家作品研究》,陝西:陝西省作家協會,1997年06期,頁41~45
周國平:〈等的滋味〉,《青春男女生(妙語)》,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大家報刊社,2007年02期,頁36~37。
周豔麗:〈論當代知識女性的優雅格調—以「小女人」散文及作者為例〉,《殷都學刊》,河南:安陽師範學院,2007年04期,頁122~125。
林祁:〈「小女人散文」與消費文化〉,《藝術廣角》,遼寧:遼寧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1996年05期,頁35~37。
明報週刊:〈吳炫三跳出畫框的原始叢林〉,《明報週刊》,台北市:明周國際出版有限公 司,2009年8月6日058期,頁75。
明報週刊:〈沈可尚:我想當女兒的好朋友〉,《明報週刊》,台北市:明周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8月6日058期,頁44~45。
姚光生:〈生命中的自然〉,《文苑》,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文苑雜誌社,2005年第04B期,頁38~39。
姜建新:〈淺談散文的情感教學〉,《中學語文》,湖北大學, 1991年 03期,頁24~26。
胡穎峰:〈論新時期女性散文的精神向度〉,《江西社會科學》,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2002年第9期,頁65~69。
洪珉:〈「散文熱」原因解析〉,《殷都學刊》,河南:安陽師範學院,2005年04期,頁99~103。
孫際垠:〈論新時期女性散文自我意識的個性體現〉,《企業家天地(理論版)》,湖南:湖南省社會科學院,2007年04期,頁142~143。
徐光萍:〈論當代兩岸女性散文的「自我」意識〉,《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江西教育學院,000年04期,頁69~71。
徐國能:〈孤獨自語或浪跡天涯 新世代散文觀察〉,《文訊》230期,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2004年12月,頁31~36。徐國華:〈論20世紀90年代的女性散文〉,《江西教育學院學報》,江西教育學院,2004年04期,頁90~93。
徐學:〈瓊瑤亦舒小說的審美情趣〉,《明報月刊》,香港:明報雜誌有限公司,2007年四月號,頁38~41。
翁炬:〈論20世紀90年代女性散文的文體特徵〉,《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吉林省教育學院,2008年05期,頁108~110。
馬冰:〈現代都市白領女性的愛情功夫茶〉,《語文教學語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碩士班,2006年14期,頁80。
高婧:〈透過荒涼看張愛玲〉, 《科教文匯(中旬刊) 》,安徽省:科教文匯雜誌社,2009年 08期,頁239~254。
高衛華:〈20世紀90年代女性散文的創作心態及其價值〉,《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湖北中南民族大學,2003年03期,頁158~161。
海田、張雪麗:〈張小嫻,愛情是三月里的幸福餅〉,伴侶(B版),Companion, 2006年09期,新疆:伴侶(B版)雜誌編輯部,頁34~35。
海田、張雪麗:〈張小嫻:「情感專家」是這樣練成的〉,《杉鄉文學》,貴州:杉鄉文學雜誌社,2006年23期,頁48~49。
張迎春:〈品味人生〉,《山東教育》,山東:山東省教委,2006年05期,頁121~122。
張建雄:〈散文之為散文—現代散文美學特徵略論〉,《大理師專學報》,雲南省大理學院,1997年03期,頁26~31。
張欣蘿:〈那個叫張小嫻的女子〉,《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北京:中國婦女外文期刊社,2004年03期,頁15~17。
張健:〈消費社會裡的散文生產與消費---兼論20世紀90年代散文創作的消費性〉,《貴州社會科學》,廣東:濟南大學,2004年11月總192期第6期,頁91~93。
張琴:〈張愛玲與張小嫻小說創作中的女性自我意識比較〉,《內江師範學院學報》,四川:內江師範學院中文系,2006年第21卷,頁8~10。
張瑞芬:〈散文的下一輪太平盛世 2000~2004台灣散文現象〉,《文訊》228期,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2004年10月,頁27~35。張瑞芬:〈張秀亞的散文美學及其文學史意義〉,《文訊》233期,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2005年3月,頁62~77。張燁:〈散文美賞析〉,《青年文學家》,山東:濟南師範大學文學院,2009年第5期,頁78。
張耀仁:〈你無非隱喻,我無非幻覺---析論新世代散文創作觀〉,《明道文藝》393期,台中:明道文藝雜誌社,2008年12月,頁48~51。張齡之:〈張曼娟的散文賞析〉,《清雲教學卓越期刊》第三卷,桃園縣:清雲科技大學教學卓越中心,2009年7月,頁109~135。張芳:〈文筆雋秀 感恩抒情——讀《當代護士》綜合版今年第3期兩篇短文隨筆〉, 《當代護士(綜合版) 》,湖南:湖南省護理學會,2006年 12期,頁57。
許哲銘:〈「言情小說」的轉化力量〉,《教育社會學通訊》,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所,2001年4月,頁25~28。許藝萍:〈簡‧愛和現代女性愛情觀比較〉,《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福建:閩江學院外語系,2009年8月第4期(總第24期),頁63~64。
閆恒:〈論婚姻與愛情及其關係〉,《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山東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2001年02期,頁27~31。
習秋平:〈人生四幕劇〉,《語文教學與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2006年09期,頁39。
曾寒冰:〈情不由己〉,《心理世界》,河南:河南大學,1999年06期,頁25。
甯彩雲:〈新生代散文與「小女人散文」之索解與比較〉,《濱州師專學報》,山東濱州師範專科學校,1999年9月第15卷第3期,頁44~46。
費勇:〈欲望釋放中的情愛幻覺—言情小說的現狀與趨勢〉,《明報月刊》,香港:明報雜誌有限公司,2007年四月號,頁34~37。
賀爽:〈「小女人散文」:漂浮在商潮之上〉,《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廣東:華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2004年9月第21卷第3期,頁28~30。
越人:〈香港又一次評出「心愛的書」〉,《出版參考》,北京: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1995年16期,頁9。
馮寶容:〈女性天地間綻放的思想之花---試論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女性文化散文〉
,《陝西教育(理論版)》,陝西:陝西教育報社,2006年12期,頁45、56。
黃芳:〈論新時期女性散文的文化內蘊〉,《南通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江蘇:南通師範學院中文系,2004年3月第20卷第1期,頁97~99。
黃紅燕:〈「小女人」散文風行原因初探〉,《嘉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廣東嘉應大學,2000年10月第18卷第5期,頁79~81。
黃桐:〈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淺談張小嫻《麵包樹上的女人》〉,《讀書人》3期,香港:藝文社,1995年5月,頁38~40。黃雅歆:〈散文創作四講---從基本認識與準備出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2期,2007年7月,頁15~28。裘山山:〈話說女性散文〉,《當代文壇》,四川:當代文壇雜誌社,1995年06期,頁37~38。
楊金磚:〈作家的細膩與記者的敏銳——評作家型記者甘建華的系列深度報道〉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湖南: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9年 01期,頁114~117。
楊禹龍:〈流暢的文筆,深沉的情感——《原諒我,小毛刷子》點評〉,《中國校園文學 》,北京:中國作家出版集團,2005年 20期,頁72。
楊珺:〈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的兩性觀分析〉,《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海南師範大學,2009年03期,頁102~106。
莫順斌:〈現代小品散文審美特徵淺探〉,《社科縱橫》,湖南永州:湖南科技學院中文系,2008年3月第23卷第3期,頁107~109。
廖俊穆:〈散文藝術個性的潛化〉,《美育》,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5年11月,頁88~90。翟雅麗:〈新時期女性散文的魅力〉,《當代文壇》,四川:當代文壇雜誌社,1999年05期,頁8~10。
趙芳:〈幸福的底線〉,《基礎教育》月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5年05期,頁62。
趙樹勤:〈女性的發現---新時期女性散文論〉,《江蘇行政學院學報》,江蘇行政學院,2003年01期,頁120~124。
劉思謙:〈愛是什麼?---兼論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兩性之愛〉,《文藝評論》,黑龍江:哈爾濱市文藝評論編輯部,1999年03期,頁42~48。
劉思謙:〈生命與語言的自覺---20世紀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主體性問題〉,《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廈門大學,2007年04期,頁88~94。
劉紅芹、王萍:〈在細膩中感受文字的靈魂——談張愛玲的語言特色〉,《遼寧行政學院學報》,遼寧行政學院,2004年 02期,頁125~127。
劉釗:〈論90年代「女性散文」的概念界定〉,《長春師範學院學報》,吉林:長春師範學院, 2004年04期,頁47~50。
劉燕:〈一盞燈,溫暖人心―讀張小嫻《燈是人間第二個月亮》〉,四川文學,四川:四川文學雜誌社, 2007年03期,頁78。
郭強生:〈人間難得有情癡—張曼娟《不說話,只作伴》中的感情習題〉,《文訊》249期,臺北: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2006年7月,頁68~69。盧紅敏:〈試論張小嫻散文〉,《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大連海事大學,2002年04期,頁67~69。
盧紅敏:〈現代都市的愛情囈語〉,《當代文壇》,四川:當代文壇雜誌社, 2003年04期,頁91~92。
陳紅玲:〈情愛主題與女性意識的流變〉,《廣西社會科學》,湖南:邵陽學院中文系,2007年第5期(總第143期),頁131~134
陳振華:〈論新時期以來女性散文中的女人形象〉,《當代文壇》,四川:當代文壇雜誌社,2005年06期,頁70~72。
陳惠芬:〈城市‧女人‧散文---女性散文散論〉,《社會科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98年第10期,頁66~70。
陳維:〈愛情與醋意〉,《心理世界》,河南:河南大學,1994年05期,頁19。
陳劍暉:〈論20世紀90年代中國散文的文體變革〉,《文訊》231期,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2005年1月,頁62~69。陶言:〈淺評《三個A Cup的女人》〉,《讀書人》15期,香港:藝文社,1996年5月,頁14~20。
陶言:〈誰拿走了那一份創意和真愛---探索張小嫻的商業寫作路線〉,《讀書人》21期,香港:藝文社,1996年11月,頁17~20。鄒晶、王趁紅:〈試論現當代女作家對愛情的不同解構〉,《考試週刊》,湖北:中國質地大學外語學院,2008年11期,頁24~25。
鍾汶:〈張小嫻:在婚姻之外感悟愛情〉,《婦女生活》, 河南:鄭州市婦女雜誌社,2009年04期,頁2。
鄔玲:〈愛情在女人眼裡的份量〉,《涪陵師專學報》,重慶市:涪陵師範高等專業學校,1997年02期,頁90~93。
顏純鈎:〈亦舒擅寫都會女子〉,《明報月刊》,香港:明報雜誌有限公司,2007年四月號,頁45~46。
鄭如真:〈簡媜散文的修辭特色〉,《國文天地》第25卷第4期,台北市:國文天地雜誌社,2009年9月,頁13~22。譚芳、張健:〈消費社會與散文創作---20世紀90年代散文創作的消費性解讀〉
,《求索》,廣東:濟南大學中文系,2004年9月,頁231~232。
關夕芝:〈張小嫻包裝通俗愛情〉,《明報月刊》,香港:明報雜誌有限公司
,2007年四月號,頁49。
關永圻:〈兩岸三地的閱讀口味〉,《出版參考》,北京: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2003年31期,頁28。
四、學位論文(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朱紅梅:《近二十年大陸女性散文母題研究》,蘇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
文,2003年。
吳靜如:《簡媜散文風格暨《水問》、《月娘照眠床》之自然意象書寫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尚琳琳:《論九十年代散文的現代性》,華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
黃雪敏:《新時期女性散文的生命體驗與言說方式》,華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
陳美芳:《劉靜娟散文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陳品竹:《劉靜娟及其散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蕭佳虹:《簡媜散文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五、網路資訊
1. 小嫻愛情Channel:http://author.crown.com.tw/AMY/aut.htm
2. 女性網:〈與美女作家張小嫻談情說愛〉,http://woman.zaobao.com/pages/women130700.html
3. 天下雜誌:〈你吃對膽固醇了嗎?〉,401期2008年7月網路版,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35173
4. 中國現代散文精粹: http://www.lingkong.com/shuwu/xdsw.asp
5. 中國微型文學網主辦首屆「茅山杯」賽獲獎名單:〈夏小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a2ef2f010004nu.html
6. 文化頻道:張小嫻《麵包樹上的女人》摘錄, http://wenhua.eco.gov.cn/3/1/8/2009/0703/136444.html
7. 水瓶鯨魚:〈她是一個美食主義者〉,http:// author.crown.com.tw/AMY/aut.htm
8. 毛榮富:〈文筆何以細膩〉,《三槐居語文網》, http://3hj.cn/forum.php?mod=viewthread&action=printable&tid=52518
9.台灣文學議題導讀:http://dcc.ndhu.edu.tw/literature/subject3_1.htm
10. 百度百科:〈鴕鳥心態〉,http://baike.baidu.com/view/51859.htm
11. 百度百科:〈裴多菲〉http://baike.baidu.com/view/45087.htm
12. 如何寫散文:http://blog.yam.com/alltuneless/article/11998840
13. 好讀網站:〈麵包樹上的女人〉,http://www.haodoo.net/?M=m&P=F305:3
14. 好讀網站:〈荷包裡的單人床〉,http://www.haodoo.net/?M=m&P=F304:2
15. 好讀網站:〈三月裡的幸福餅〉,http://www.haodoo.net/?M=m&P=F303:5
16. 吳淡如:〈一個好品味的天生作者〉,http:// uthor.crown.com.tw/AMY/aut.htm
17. 呂書練:〈獨家風景:幸福的定義〉,香港:文匯報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12/31/OT0912310007.htm
18. 夏小英:〈穿越孤獨〉,《芙蓉國文學網》, http://bbs.frguo.com/MINI/default.asp?10-34258-0-0-0-0-0-a-.htm
19.張小嫻:〈埋在內心深處的感情〉,http://author.crown.com.tw/AMY/aut.htm
20. 張小嫻:〈寒夜蕃薯香〉,http://author.crown.com.tw/AMY/aut.htm
20. 張小嫻:〈禪味的水果〉,http://author.crown.com.tw/AMY/aut.htm
22. 張小嫻:〈關於《AMY》—一支為寫作而唱的情歌〉,http://author.crown.com.tw/AMY/aut.htm
23. 張小嫻:〈關於吃—最簡單的幸福〉,http://author.crown.com.tw/AMY/aut.htm
24. 張小嫻:〈關於衣服—永恆的藉口〉,http://author.crown.com.tw/AMY/aut.htm
25. 張小嫻:〈關於我自己—召喚與回答〉,http://author.crown.com.tw/AMY/aut.htm
26. 張小嫻:〈關於男人—愛情是品味的取捨〉,http://author.crown.com.tw/AMY/aut.htm
27. 張小嫻channel a網站:http://www.channel-a.com.hk
28. 張小嫻udn部落格:http://city.udn.com/blog?AmyChannel
29. 張小嫻香港部落格:http://www.amymagazine.com/amyblog/siuhan
30. 張小嫻愛情channel網站:http://www.crown.com.tw/book/amy
31. 張小嫻:〈時間使人忘記愛情〉,《張小嫻作品集 》,http://www.bwsk.net/gt/z/zhangxiaoxian/swj/078.htm
32. 教育部成語典:〈明日黃花〉,http://dict.idioms.moe.edu.tw/pho/fya/fya00246.htm
33.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正版:〈不自由毋寧死〉,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m0001/hau/haushou.htm#suo
34. 雪山:〈情愛散文的力量--讀《張小嫻散文集》感言〉,http://www.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020833/
35. 現代詩簡介:詩教活動,http://xs3.tcsh.tcc.edu.tw/~fish/2004poem/new_pome/91_teachshow.htm
36. 散文的定義:http://forum.yoursun.com.tw/printer_friendly_posts.asp?TID=402)。
37. 絳心獨吟:〈張小嫻 為愛夢一生的女子〉,http://www.stnn.cc:82/gate/big5/blog.stnn.cc/zyfbl/Efp_Bl_1002380837.aspx
38. 莊瓊花:〈從荒涼中盛放的愛情靈魂〉,http://uthor.crown.com.tw/AMY/aut.htm
39. 維基百科:〈張小嫻〉,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B5%E5%B0%8F%E5%AB%BB
40. 維基百科:〈高密度脂蛋白〉,http://zh.wikipedia.org/zh-tw/%E9%AB%98%E5%AF%86%E5%BA%A6%E8%84%82%E8%9B%8B%E7%99%BD
41. 維基百科:〈花生油〉,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A%B1%E7%94%9F%E6%B2%B9
42. 維基百科:〈威廉‧莎士比亞〉,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8%81%E5%BB%89%C2%B7%E8%8E%8E%E5%A3%AB%E6%AF%94%E4%BA%9A
43. 維基百科:〈多巴胺〉,http://zh.wikipedia.org/zh-hk/%E5%A4%9A%E5%B7%B4%E8%83%BA
44. 維基百科:〈橄欖油〉,http://zh.wikipedia.org/zh-tw/%E6%A9%84%E6%AC%96%E6%B2%B9
45. 維基百科:〈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http://zh.wikipedia.org/zh-tw/%E7%BD%97%E5%AE%BE%E5%BE%B7%E6%8B%89%E7%BA%B3%E7%89%B9%C2%B7%E6%B3%B0%E6%88%88%E5%B0%94
46. 搜狐‧女人:〈張小嫻作家資料〉,http://women.sohu.com/20000313/100009.html
47. 搜狐‧女人:〈“親密心事”--精彩對白〉,http://women.sohu.com/20000313/100042.html
48. 漢典:〈縹緲〉,http://www.zdic.net/cd/ci/14/ZdicE7ZdicBCZdicA583490.htm
49. 鍾偉民:〈她是一朵會跑步的玫瑰〉,http:// author.crown.com.tw/AMY/au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