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園鄉是北桃園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雖然因濱海自然環境較差,但有豐富的人文背景,大園鄉的仁壽宮是大園地區的公廟,主神感天大帝許遜是道教淨明忠孝道的宗師,一般人却極少注意。 本文從鄉土教學的角度出發,透過廟中的碑文以及相關的文獻史料,討論仁壽宮的歷史沿革與祭祀圈的演變,了解仁壽宮由私人祭祀擴展為大園地區的地方公廟,除了因為許姓在大園是大姓之外,更與感天大帝的施藥、祈雨等靈驗事蹟有關。 探究安奉於廟中的神明信仰源流以及仁壽宮的各項祭祀活動,得知仁壽宮與鄉民生活的密切關聯。其中感天大帝聖誔、安座等紀念日以及中元普渡都是全鄉的盛事。 分析仁壽宮的雕刻、彩繪、剪黏等建築裝飾,多以祈求吉祥、多子多孫、功名富貴等世俗願望為主,或以《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小說故事為藍本進行的裝飾,其目的不外教忠教孝,另外因主神感天大帝是醫國醫人的仁者,剪黏題材有以醫家為主的「十醫聖」呈現;楹聯的題材也多以歌頌感天大帝其功其業為主。了解仁壽宮與鄉民的關係,除了滿足宗教上的需求之外,還影響了鄉民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活動。並且藉由裝飾題材教忠教孝,達到教化一般民眾的目的。 筆者研究對象大園仁壽宮早已計畫進行重建,筆者祈願本論文的完成提供廟方在重建時的參考,也為已經存在三十年的古廟留下記錄,並為自己所生長的土地,略盡棉薄之力,更為自己的教學工作中「鄉土教材」及「學校本位課程」增加深度與廣度。
關鍵字 仁壽宮、感天大帝、許遜、大園、鄉土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