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2 05: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馨瑩
研究生(外文):WANG HSIN YING
論文名稱:排灣族與魯凱族圖騰故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Totem Story Research of Paiwan and Rukai Tribes
指導教授:林文寶林文寶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兒童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9
中文關鍵詞:排灣族魯凱族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圖騰故事
外文關鍵詞:Paiwan tribeRukai tribemythologylegendfolk storytotem sto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2
  • 點閱點閱:431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2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5
本論文主要探討排灣族與魯凱族的圖騰故事。筆者根據圖騰之內涵,在符合世族標誌、祖先與保護神等特質之條件,按代表性與共通性的原則下,將排灣族與魯凱族的圖騰分為:太陽、陶壺、百步蛇三類。
筆者共整理出九十二篇的圖騰故事。太陽故事分為部族起源與舉天射日兩大類;陶壺故事分為部族起源與陶壺的超自然力兩大類;百步蛇故事分為部族起源與人蛇聯姻兩大類。
綜合研究所得,這些圖騰故事呈現出以下幾種功能與特色:
第一、 圖騰故事非常強調貴族與平民的祖先來源差異。
第二、 某些圖騰故事的傳述權利為貴族所專屬。
第三、 圖騰故事揉合了大量的風俗習慣元素。
第四、 圖騰故事為禁忌與習俗奠定合理化的基礎。
第五、 太陽、陶壺與百步蛇經常同時出現於圖騰故事中。
第六、 圖騰形象並非是完全神聖的。
第七、 矛盾的圖騰形象豐富了圖騰故事的獨特性。
因圖騰故事具傳承作用,所以筆者希望這些古老的故事能夠再生,使之符合兒童的心裡閱讀層面與閱讀期望,所以提出了幾點改寫圖騰故事的意見:
第一、保存與發揚圖騰故事裡的想望與智慧。
第二、重視圖騰故事的趣味性與誇張性。
第三、替故事製造一個完整而合理的結局。
第四、 善用故事的衝突性,使圖騰故事更具內涵。
第五、 根據兒童心理的成熟度適度的增刪情節。
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史料在缺乏文字的不利條件下原本就保存不易,這些祖先的生活經驗與信仰如何能在不被扭曲原意的情況永續流傳,非常需要每一位研究者持續關注。
The Totem Story Research of Paiwan and Rukai Tribes
Author: Hsin Ying Wang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otem story of Paiwan and Rukai tribes. According to the behalf and common principles. Based on the intension of totem that fit in with generation symbols, ances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uardian angels. Author divided the totem of Paiwan and Rukai tribes into three parts: Sun, Pottery kettle and Hundred-Pace Snake.
Author collected and arranged 92 totem stories. The sun stories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birth of tribe and raise sky and shoot sun. The pottery kettle stories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birth of tribe and supernatural power of pottery kettles. The Hundred-Pace snake stories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birth of tribe and human being and snake connected by marriage.
Integrate the research, these totem stories shows the capability and characteristic below:
1. Totem stories emphasized the source difference of ancestors between nobles and civilians.
2. The rights of spread some totem stories belong to only nobles.
3. Totem stories integrate a lot of convention elements.
4. Totem stories established the reasonable foundation of taboo and convention.
5. Sun; pottery kettle and Hundred-Pace Snake often appear in totem stories at the same time.
6. The image of totem is not all sacrosanct.
7. The contradiction totem image has rich the uniqueness of totem stories.
Because the totem stories circulate, author brings up some opinions in rewrite totem stories, hope these old stories can be relive to fit in with children’s psychology reading layer and expect.
1. Keep and enhance the hope and wisdom of totem story.
2. Place importance on the interest and exaggerate of totem story.
3. Make a complete and reasonable ending for the story.
4. Use conflict of the story well to make the totem story more intensions.
5. Appropriate plot additions and deletions based on the mature of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preserve the hearsay literature of aboriginal in the disadvantage of lack of written language. How can we continue spread and won’t be misunderstand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life experiences and faith of ancestors, need every researcher continue to pay close attention.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文獻探討……………………………………………………………………..2
一 圖騰是什麼…………………………………………………………………..2
二 排灣族與魯凱族的圖騰信仰………………………………………………..5
三 排灣族與魯凱族的圖騰故事史料…………………………………………..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重要性…………………………………………………………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4
第貳章 圖騰神話與傳說產生背景…………………………………………………15
第一節 分佈地區與分類……………………………………………………………16
一 排灣族………………………………………………………………………16
二 魯凱族………………………………………………………………………19
第二節 社會制度……………………………………………………………………20
一 排灣族………………………………………………………………………20
二 魯凱族………………………………………………………………………23
第三節 信仰與祭儀…………………………………………………………………26
一 排灣族的信仰觀……………………………………………………………26
二 排灣族的祭儀………………………………………………………………28
三 魯凱族的信仰觀……………………………………………………………32
四 魯凱族的祭儀………………………………………………………………33
第四節 小結…………………………………………………………………………37
第參章 排灣族與魯凱族的太陽故事………………………………………………38
第一節 排灣族的太陽故事…………………………………………………………38
第二節 魯凱族的太陽故事…………………………………………………………46
第三節 比較與分析…………………………………………………………………52
一 部族起源類型………………………………………………………………52
二 舉天射日類型………………………………………………………………56
第四節 與他族舉天射日故事比較…………………………………………………62
第五節 小結…………………………………………………………………………70
第肆章 排灣族與魯凱族的陶壺故事………………………………………………72
第一節 排灣族的陶壺故事…………………………………………………………72
第二節 魯凱族的陶壺故事…………………………………………………………77
第三節 比較與分析…………………………………………………………………82
一 部族起源類型………………………………………………………………83
二 陶壺的超自然力類型………………………………………………………88
第四節 小結…………………………………………………………………………91
第伍章 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百步蛇故事……………………………………………92
第一節 排灣族的百步蛇故事………………………………………………………92
第二節 魯凱族的百步蛇故事……………………………………………………..103
第三節 比較與分析………………………………………………………………..110
一 部族起源類型……………………………………………………………..110
二 人蛇聯姻類型……………………………………………………………..114
第四節 小結………………………………………………………………………..120
第陸章 結論………………………………………………………………………..121
第一節 圖騰故事的特色…………………………………………………………..122
第二節 圖騰故事的傳承…………………………………………………………..124
第三節 結語………………………………………………………………………..126
參考書目……..……………………………………………….…………………….127
一 中文專書部分…………………………………………………………......127
二 學位論文部分……………………………………………………………..128
二 單篇報紙期刊論文部分……………………………………………..……129
表 格 目 錄
表1 排灣族定位表.…………………………………………….…..……………...15
表2 排灣族分佈概況表……………………………………………..…………….17
表3 魯凱族分佈概況表………………………………………………..………….19
表4 排灣族頭目制度表…………………………………………………..……….22
表5 魯凱族階級權利與義務表……………………………….…………….…….24
表6 排灣族神靈種類與職司表………………………………..………………….26表7 排灣族歲時祭儀表………………………………………..………………….29
表8 排灣族五年祭祭祀表…………………………………….……………….….31
表9 排灣族太陽故事部族起源類型分析表……………………………………...43
表10 排灣族太陽故事舉天射日類型分析表……………………………………...45
表11 魯凱族太陽故事部族起源類型分析表……………………………………...50
表12 魯凱族太陽故事舉天射日類型分析表……………………………………...51
表13 二族太陽故事部族起源類型分析表………………………………………...52
表14 二族太陽故事舉天射日類型分析表………………………………………...56
表15 與他族舉天射日故事比較分析表…………………………………………...67
表16 太陽卵生型整理表…………………………………………………………...70
表17 排灣族陶壺故事部族起源類型分析表……………………………………...75
表18 排灣族陶壺故事超自然力類型分析表……………………………………...76
表19 魯凱族陶壺故事部族起源類型分析表……………………………………...80
表20 魯凱族陶壺故事超自然力類型分析表……………………………………...81
表21 二族陶壺故事部族起源類型分析表………………………………………...83
表22 二族陶壺故事超自然力類型分析表………………………………………...88
表23 排灣族百步蛇故事部族起源類型分析表……………………………….....100
表24 排灣族百步蛇故事人蛇聯姻類型分析表………………………………….101
表25 魯凱族百步蛇故事部族起源類型分析表………………………………….107
表26 魯凱族百步蛇故事人蛇聯姻類型分析表………………………………….108
表27 二族百步蛇故事部族起源類型分析表………………………………….....110
表28 二族百步蛇故事人蛇聯姻類型分析表………………………………….....114
參考書目
一 中文專書部分
1 二十一世紀臺灣原住民文學 黃鈴華編 臺北市 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2 八代灣的神話 夏曼.藍波安著 臺中市 晨星出版社 1998.2
3 文化的圖像(上)(下) 李亦園著 臺北市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03
4 中國古代神話與傳說 潛明茲著 臺北市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993.10
5 中國神話傳說(一) 袁珂著 臺北市 里仁書局 1995.7
6 玉山的生命精靈 霍斯陸曼.伐伐著 臺中市 晨星出版社 1997.2
7 台東縣史排灣族與魯凱族篇 傅君纂修 臺東市 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2001.10
8 台灣先住民腳印 洪英聖著 臺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社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4.10
9 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 林文寶著 臺北市 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3.3
10 神話研究 茅盾著 天津市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81.4
11 神話與中國社會 田兆元著 上海市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11
12 神話與時間 關永中著 臺北市 臺灣書店 1997.3
13 庫巴之火-臺灣鄒族部落神話研究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著 臺中市 晨星出版社 1997.6
14 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123 林道生編著 臺北市 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1.5
15 原住民歷史文化 蔡中涵編著 臺北市 教育廣播電台 1996.5
16 從神話到鬼話-臺灣原住民神話故事比較研究 李福清著 臺中市 晨星出版社 1998.1
17 排灣文明初探 潘立夫著 屏東市 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1996.11
18 排灣─拉瓦爾亞族部落貴族之探源 德瑪拉拉德─貴著 臺北縣 稻鄉出版社 2002.10
19 排灣神話與傳說 達西烏拉彎.畢馬著 臺中市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03.08
20 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 許功明、柯惠譯著 台北縣 稻鄉出版社 1998.9
21 雲豹的傳人 奧威尼.卡露斯盎著 臺中市 晨星出版社 1996.10
22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2003.3
23 圖騰制度 渠東譯 上海市 世紀出版集團 2002.6
24 圖騰神話與中國傳統人生 劉毓慶著 北京市 人民出版社 2002.4
25 圖騰與禁忌 楊庸一譯 臺北市 志文出版社 1975.8
26 圖騰藝術史 岑家梧著 臺北市 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6.9
27 臺東大南村魯凱族口傳文學 金榮華著 臺北市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995.5
28 臺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 尹建中編纂 台北市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1994.4
29 臺灣土著文化研究 陳奇祿著 臺北市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9.10
30 臺灣的原住民魯凱族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著 臺北市 臺原出版社 2002.3
31 臺灣的原住民排灣族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著 臺北市 臺原出版社 2002.1
32 臺灣原住民口傳文學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著 台北市 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6.5
33 臺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 童春發著 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12
34 臺灣原住民史魯凱族史篇 喬宗忞著 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5
35 臺灣原住民的母語傳說 陳千武譯述 臺北市 臺原出版社 1999.5
36 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王嵩山著 臺北市 聯經出版社 2001.7
37 臺灣原住民的歷史源流 潘英編著 臺北市 臺原出版社 2000.5
38 臺灣原住民風俗誌 鈴木 質著 臺北市 臺原出版社 1999.8
39 臺灣鄉土的神話與傳說 施翠峰著 彰化市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1995.6
1993.10
40 臺灣鄒族的風土神話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著 臺北市 臺原出版社 1999.1
41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許功明著 臺北市 稻香出版社 1998.7
42 魯凱族神話與傳說 達西烏拉彎.畢馬著 臺中市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03.08
43 賽夏史話-矮靈祭 陳運棟、張瑞恭著 桃園市 華夏書坊 1994.11
二 學位論文部分
1 《台灣原住民神話之比較分析─以人類起源、洪水及射日神話為例》 蘇泰華 台東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7
2 《卑南族神話研究》 林聖瑜 台東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6
3 《神話與兒童文學─以台灣原住民神話為例》 黃玉蘭 台東 國立台東師範
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 2001.6
4 《族群融合與陶甕製作:以台東縣正興村為例》 林建成 花蓮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2002.6
三 單篇報紙期刊論文部分
1 〈中國神話的敘事性與象徵性〉 鍾宗憲 (2001.11) 《輔仁國文學報》 17
期 頁245─279
2 〈什麼是圖騰?〉 宋兆麟 (1991.01) 《國文天地》 68期 頁100-102
3 〈台灣原住民口傳文學試探〉 浦忠成 (1993.04) 《國文天地》 6期 頁191-217
4 〈台灣原住民的奇蹟傳說(一)〉 何耀坤 (1998.02) 《原住民教育季刊》 9期 頁109-113
5 〈台灣原住民的奇蹟傳說(二)〉 何耀坤 (1998.05) 《原住民教育季刊》 10期 頁107-111
6 〈台灣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百步蛇崇拜〉 林秀美 (1994.04) 《動物園雜誌》 15卷2期 頁44-48
7 〈神話故事探究──以台灣原住民神話故事為例〉 林道生 (1998.05) 《玉神學報》 5期 頁41-68
8 〈從民間文學觀點看台灣布農族神話故事〉 李福清 (2001.06) 《Taiwan
Literature: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 9期 頁191-213
9 〈排灣、魯凱族百步蛇紋圖騰藝術〉 楊寶欽 (1997.09) 《藝術論衡》 3
期 頁49-64
10 〈排灣祖靈信仰與部落共同體:以Maleveqe祭儀為探究核心〉 德米雅.魯
路灣 (2001.03) 《原住民教育季刊》 21期 頁102─130
11 〈《蛇郎》故事在台灣的流傳與變異〉 陳麗娜 (1998) 《美和專校學
報》 16期 頁187─200
12 〈評李福清著〈從神話到鬼話:台灣原住民神話故事比較研究〉〉 譚達先 (1999. 12) 《漢學研究》 34期(17卷2期) 頁393─399
13 〈開啟一扇族群對話的天窗〉 王應棠 (1993.03) 《原住民教育季刊》 29期 頁93-108
14 〈認識太陽的子民─魯凱族、排灣族〉 溫愛玲 (90) 《屏中學報》 9期 頁55─73
15 〈臺灣原住民「射日」神話〉 徐麗霞 (2002.02) 《中國語文》 536期 頁102─114
16 〈臺灣原住民傳說中的蛇郎故事〉 錢淑華 (2002.11) 《中正領學報》 31卷1期 頁1─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0. 王啟明:〈海峽兩岸的整合契機--從歐洲聯盟整合的歷程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5期(2002年5月),頁44-55。
2. 7. 王健全:〈「大中華經濟圈」之可行性及其利弊研究〉,《中山學術論叢》,第11期(1993年6月),頁197-219。
3. 6. 王鶴松:〈亞洲區域經濟整合運動〉,《中國商銀月刊》,第15卷第4期(1996年4月),頁3-24。
4. 5. 王平、吳元黎:〈由歐洲共同體之經驗論階段性兩岸經濟整合〉,《現代化研究》,第10期(1997年4月),頁53-67。
5. 12. 朱雲漢:〈勇敢面對兩岸經濟整合所帶來的社會與政治衝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盟訊》,第106期(2001年4月),頁8-10。
6. 13. 朱景鵬:〈區域主義、區域整合與兩岸整合問題之探討〉,《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8期(1999年8月),頁71-94。
7. 14. 吳忠吉:〈區域經濟整合與臺灣經濟發展〉,《企銀季刊》,第20卷第1期(1996年7月),頁1-9。
8. 15. 吳新興:〈民間交流對於臺海兩岸整合的意義--理論的探討與實務的驗證〉,《國立成功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期(1992年12月),頁99-119。
9. 21. 邵宗海:〈西向政策與海峽兩岸整合的運動〉,《法商學報》,第25期(1991年6月),頁443-464。
10. 23. 林靈宏、張雍川:〈由區域性經濟整合的理論評估「大中華經濟圈」之未來與發展〉,《臺北銀行月刊》,第25卷第10期(1994年10月),頁27-34。
11. 26. 侯真真:〈東亞區域經濟整合與對我國影響〉,《東南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第14期(2001年12月),頁1-10。
12. 27. 柯建銘:〈兩岸共同市場的歷史難題〉,《中國事務》,第4期(2001年4月),頁127-130。
13. 28. 洪德欽:〈區域經濟整合與GATT/WTO〉,《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9卷第4期(2000年7月),頁209-257。
14. 29. 高長:〈全球區域經濟整合趨勢下兩岸經貿合作之探討〉,《經濟前瞻》,第30號(1993年4月),頁76-80。
15. 32. 耿慶武:〈「一個中國」兩難的「雙贏」解決方案〉,《遠景季刊》,第2卷第4期(2001年10月),頁12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