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東北角海岸由南雅里至鼻頭角出露的地層包括上部南莊層、大埔層及鼻頭層。其 沉積環境之重建,可用現代德國北海潮坪在海側有障壁島的基本模型加以理解。由垂 直序列的研究,得知本地區曾在上部南莊層至底部鼻頭層間發生海進、中部鼻頭層發 生海退;最后在上部鼻頭怪時相對海平面大致上保持穩定了一段時期。沉積時障壁島 的位置受海進海退的影響,曾跟隨著海岸盄遷移。當本地區在障壁島的陸側時,其沉 積環境受顯著的潮汐作用影響;當其在障壁島之海側時,則波浪作用的影響特別顯著 。 代表潮汐作用顯著的地層有南莊層最上部100 公尺及上部鼻頭層。這些岩層具有①魚 骨狀交錯層理,②砂/ 泥婘律層理,③泥裂,④泥岩破片、水道殘慫、縱向交錯層理 ,⑤成雙薄泥覆層,⑥薄泥覆層間的砂層有規則的疏密變化等六種反映潮汐作用的沉 積構造,是標準的潮汐岩。 本地區岩層厚度800 公尺,由其沉積環境大致上維持在海岩附近--事實來看,其沉 積速度與盆地下沉的速度應大致上相等,對沉積盆地的形成,似具有相發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