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專書
王其鈞。《錦彩紋飾》。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古月。《中國傳統紋樣圖鑒》。北京:東方出版社,2010。
田自秉、吳淑生、與田青。《中國紋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回顧。《中國絲綢紋樣史》。黑龍江: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0。
吳山。《中國紋樣全集》。宋、元、明、清卷。山東:美術出版社,2009。
吳山。《中國紋樣全集》。戰國、秦、漢卷。山東:美術出版社,2009
吳山。《中國紋樣全集》。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山東:美術出版社,2009。
吳良忠。《中國紋樣》。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9。
彼德‧克裏斯普(Peter Chrisp)。《古希臘大揭密》(Ancient Greece Revealed)。諶悠文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民國93年。
芮傳明、餘太山。《中西紋飾比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哈裏斯(Hanis, N.)。《古埃及生活》(History of Ancient Egypt)。張萍,賀喜譯。太原:希望出版社,2006。
城一夫。《西方染織紋樣史》。孫基亮譯。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
城一夫。《東西方紋樣比較》。孫基亮譯。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
淩嵩郎。《藝術概論》。十版。臺北:全冠印刷公司,1986。
貢布裏屈(E. H. Gombrich)。《秩序感一裝飾藝術心理學研究》(The Sense Order;A Stud in the Psychology of Decorative Art)。楊思梁、徐一維譯。浙江:浙江攝影出版杜,1987。
張晉霖編著。《揭開塵封的古埃及》。臺北:牛津家族,2007。
陳國鈞。《文化人類學》。臺北:三民書局,1988。
雅岡與法喬樂(Giulio Carlo Argan & Maurizio Fagiolo)。《藝術史學的基礎》。曾堉、葉劉天增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黃光男序。《中國紋飾及其象徵意義》。成耆仁主編。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
黃能馥、陳娟娟。《中國絲綢科技藝術七千年:歷代織繡珍品研究》。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
黃能馥、陳娟娟。《中國歷代裝飾紋樣》。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99。
奧托‧澤曼(Otto Seemann)。《希臘羅馬神話》。周惠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楊式昭。《春秋楚系青銅器轉型風格之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葉劉天增。《中國紋飾研究》。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7。
葉劉天增。《中國裝飾藝術史》。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7。
趙豐。《中國絲綢藝術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鄭軍、華慧。《中國歷代幾何紋飾藝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薛雁、吳薇薇。《中國絲綢圖案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
蘇振申。《中國歷史圖說:魏晉南北朝》。臺北:新新文化出版社,1979。
外文專書
Dolmetsch, H.《文様博物館》。マール社編集部譯。十一版。東京:発行所株式會社マール社,2008。
Racinet, Auguste 《世界裝飾図》。マール社編集部譯。十七版。東京:発行所株式會社マール社,2010。
Racinet, Auguste. The encyclopedia of ornament. New York : Portland House : distributed by Crown Publishers, 1988。
Speltz, Alexander. The History of Ornament. New York : Portland House : distributed by Crown Publishers,1988。
The Later Work of Aubrey Beardsley. Tokyo: Reprinted by Non-No-Tomosha, 1996。
伊藤俊治。《唐草抄:裝飾文様生命誌》。東京:発行所牛若丸,2005。
吉本嘉門。《唐草紋樣圖鑑》。第四版。東京:発行所株式會社グラフィック,1986。
若宮信晴。《西洋裝飾文様の歷史》。東京:文化出版局,1980。
湯淺赳男。《大英帝國の興亡と日本の命運》。東京:日本文芸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