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5 02: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小娟
研究生(外文):Yang Shiao Chuan
論文名稱:未公開發行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
論文名稱(外文):The Financial Distress Warning Model in Non-Public Companies
指導教授:葉銀華葉銀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in-hua Ye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金融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0
中文關鍵詞:未公開發行公司財務危機信用變數
外文關鍵詞:Non-Public CompaniesFinancial Distr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
  • 點閱點閱:40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摘 要
論文題目:未公開發行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
校(院)系所組別: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
研究生:楊小娟
指導教授:葉銀華教授
論文頁數:60頁
關鍵詞:未公開發行公司、財務危機、財務變數、非財務變數
論文摘要內容:
本文採用國內某銀行未公開發行公司授信戶之資料庫為樣本,排除服務買賣業或領有營造業登記證或土木包工業登記證之營造業(批發買賣、貿易買賣業、服務買賣業)、工商服務業或工程包工業,以製造業及非製造業為主,最後取得未公開發行公司授信戶樣本共1,463筆,其中正常公司1,347筆、違約公司116筆。並針對公司財務、公司信用、負責人信用、負責人配偶信用、保證人信用五大類變數,利用平均數差異檢定及廻歸模型來篩選具解釋能力變數。
由於未公開發行公司其財務報表之透明度不足,故在上市櫃公司財務模型具顯著性的負債比及流、速動比率等財務變數,在未公開發行公司財務模型則不顯著,僅在獲利表現的稅前損益/淨值及經營效能的營收/流動資產、應收帳款週轉天數達到顯著性。
而在聯合徵信中心資訊,不論公司、負責人、負責人配偶及保證人在聯合徵信中心被查詢家數、銀行額度使用、現金卡及信用卡動用情形、k31信評分數等,均明顯達顯著水準,顯見這些變數對評估公司日後是否會發生財務危機,具極大的參考性。
由此結果可看出銀行若僅分析未公開發行公司財務報表,尚不足以準確判斷公司授信風險,所以建議銀行除分析未公開發行公司財務報表外,尚需納入公司、負責人、負責人配偶及保證人在聯合徵信中心被查詢家數、銀行額度使用、現金卡及信用卡動用情形、k31信評分數等相關資訊,以降低銀行對於未公開發行公司的授信風險,達到良好的授信品質。
目 錄
目錄 i
表目錄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價值......................................................................3
第三節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研究方法......................................................................................6
第一節 研究樣本................................................................................6
第二節 變數定義................................................................................7
第三節 統計模型..............................................................................19
第三章 實證結果.......................................................................................21
第一節 平均數差異檢定實證結果....................................................21
第二節 二元邏輯斯廻歸模型之實證結果........................................43
第四章 結論...............................................................................................51
參考文獻 58

表目錄
表3-1 財務變數平均數差異檢定..........................................................23
表3-2公司信用變數平均數差異檢定...................................................27
表3-3負責人信用變數平均數差異檢定...............................................31
表3-4負責人配偶信用變數平均數差異檢定 36
表3-5保證人信用變數平均數差異檢定 40
表3-6 公司信用對財務危機機率的影響 44
表3-7負責人信用對財務危機機率的影響 46
表3-8負責人配偶信用對財務危機機率的影響 48
表3-9保證人信用對財務危機機率的影響 50
表4-1評等表……………………………………………………….... 53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濟川、郭志剛(民92),「Logistic 迴歸模型:方法及應用」,台北市:五南。
白欽元 (2002),國內中小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紹強(2000),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式之研究-以財務及非財務因素構建,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會計研究所,台北。
呂美慧,「銀行授信評等模式─Logistic Regression 之應用」,碩士論文,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民國八十九年。
林傑斌(民90),「SPSS12.0 統計建模與應用實務」,台北市:博碩文化(股)公司。
邱泰為,「企業信用評等評估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民國八十五年。
郭敏華(民89),「債信評等」,台北市:智勝文化。
陳明賢(民75),「財務危機預測之計量分析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小玉,銀行放款信用評估模式之研究最佳模式之選擇,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管理經濟組碩士論文,民國87 年。
鄒香蘭(2001),我國股票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之比較,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所,彰化。
張大成、薛人瑞、黃建隆,2003 年,「財務危機模型之變數遠取研究」,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39 期,頁96-105。
劉容慈(民91),「整合公司治理、會計資訊與總體經濟敏感度之財務危機模型」,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玉葉(民77),「台灣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分析」,淡江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戊鑫,2002 年,「建構台灣大型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Altman, E. I., G.. G.. Haldeman, and P. Narayanan (1977), Zeta Analysis: A New Model to Identify The 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Bankingand Finance, Vol. 1, pp. 29-54.
Altman,E. I. (2000), Predicting Financial Distress of Companies: Revisiting The Z-Score and Zeta Models, adapted and updated from Altman (1968) and Altman(1977).
Beaver, W. H. (1966), 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4, pp. 71-102.l.
Booth,J. R. “Contract Costs, Bank Loans, and the Cross-Monitoring Hypothe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1, (1992), 25-41.
Edwrad B., Dekin ,“A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business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rch, spring,1972, pp167-179.
Foster,B. P., Ward, T. J., and Woodroof, J., “An analysis of the usefulness of Debt defaults and Going Concern Opinions in Bankruptcy Risk Assessment.”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 Finance, Summer 1998, pp351-371.
Johnson, S., P. Boone, A. Breach, and E. Friedman (2000),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58, pp. 141-186.
Kahya, Emel, P. S. Theodossiou, “Predicting Corporate Financial Distress:A Time-Series CUSUM Methodology.” 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Vol. 13, No.4 (1999), pp323-345.
Lee, T. S. and Y. H. Yeh (2001),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nancial Distress :Evidence from Taiwan, 2001 Asia Pacific Finance Association Conference,Bangkok, Thailand.
Martin, Daniel. (1977), Early Warning of Banking Failur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 1, pp. 249-276.
Ohlson, J. A. (1980),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18, pp. 109-131.
Orgler ,Y. E., “A Credit Scoring Model for Commercial Loan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70), 435-445.
Zmijewski ,M. E.,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Estimation of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tion Models." Supplement to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4,pp59-8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