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2 05: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翊薳
研究生(外文):Yi-wei Hung
論文名稱:量刑的研究-兼論檢察官之求刑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Sentence – To Research of Prosecutors Plea of Sentencing
指導教授:劉秉鈞劉秉鈞引用關係鍾秉正鍾秉正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ing-chiun LiuPing-cheng Chung
口試委員:曾淑瑜謝庭晃
口試委員(外文):Shu-yu TsengTing-huang Hsieh
口試日期:2014-12-1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5
中文關鍵詞:量刑
外文關鍵詞:sent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71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量刑問題多而複雜,現行實務操作缺乏一套完善的標準,致民眾常有法官量刑個憑喜好、人民無所適從、進法院前還需燒香拜拜祈求遇到的法官公正開明等感受。司法係為維護社會秩序、公平正義之必要手段,乃人民紛爭解決之管道,因而公正之司法裁判當為人民所追求,刑罰裁量係屬司法裁判之一部,公正為其基本內涵,然何謂公正之刑罰裁量不無探究之餘地。近年來司法院提出相關量刑輔助系統以供法官參考,唯該等量刑輔助系統缺乏相關論理依據,是否得以拘束法官不無疑義,若均要求法官依相關準則來量刑亦有可能違反法官獨立原則。
  檢察官與法官為平行的刑事司法機關,與法官共同為犯罪的真實發現而努力。檢察官求刑與法官量刑實為一體兩面,在控訴原則下,若檢察官未能於起訴時對被告求刑,則法官於裁量後檢察官是否得以再對量刑爭執,亦值得討論。本文從量刑概念出發,透過外國法制的比較,檢視我國量刑法制,並針對檢察官求刑制度作探討。

    How to sentence is a complex issue. Due to lack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operation standards the judge can sentence arbitrary. Therefore people need to pray for God’s help before entering into the court.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the Judicial Yuan intends to establish sentencing auxiliary system for judges to consult, it still short of database to support. Regardless of whether you can limit a judge. If you are asking the judge to sente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guidelines may also violate the principle of independence of judges.
  Prosecutors and judges are parallel criminal justice, they work together to found out the true. The prosecutors and judge sentencing are two sides of one. In principle complaint, the defendants requested a prison sentence if the prosecutor fails to prosecute when the judge after prosecutors discretion whether to re-sentencing argument, also worthy of discussion. From the sentencing concept, compare foreign legal system through, look at our sentencing law and punishment system for prosecutors seeking for discuss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
第四節 大綱說明 5
第二章 刑罰與量刑 7
第一節 量刑的意義 7
第二節 刑罰的目的與量刑 9
第一項 構成刑罰目的的基本思想 10
第二項 刑罰理論 14
第三項 綜合理論 23
第四項 刑罰目的與量刑之檢討 25
第三節 量刑相關原則之探討 29
第一項 罪刑法定原則 29
第二項 罪責理論 33
第三項 窮盡判斷原則與禁止雙重評價原則 43
第四項 法定法官與平等原則 47
第四節 小結 49
第三章 外國量刑法制之比較 51
第一節 概說 51
第二節 美國量刑法制 52
第一項 美國量刑法制的起源 52
第二項 美國量刑委員會之功能與地位 56
第三項 美國聯邦量刑準則之效力 57
第四項 美國量刑的運作方式 62
第五項 美國量刑程序 66
第三節 德國量刑法制 69
第一項 德國量刑法制之緣起 69
第二項 德國量刑制度 72
第四節 日本量刑法制 76
第一項 日本量刑法制之緣起 76
第二項 日本死刑案件之量刑基準 80
第三項 日本量刑程序 81
第五節 荷蘭量刑法制 86
第一項 荷蘭量刑制度 86
第二項 北極星準則的誕生與實務運用 93
第三項 北極星準則之求刑原則 97
第六節 各國法制綜合觀察 99
第四章 我國量刑法制之剖析 103
第一節 概說 103
第二節 事實審量刑程序 104
第一項 我國量刑法制之演變進程 104
第二項 數罪併罰定應執行刑 112
第三節 法律審量刑程序 119
第一項 概說 119
第二項 言詞辯論原則之內涵 121
第三項 第三審言詞辯論程序 125
第四節 小結 135
第五章 檢察官求刑之研議 137
第一節 概說 137
第二節 檢察官求刑對法官量刑之拘束性 138
第一項 概說 138
第二項 我國現行實務上檢察官求刑 142
第三項 檢察官起訴時得以於起訴書中具體求刑 146
第三節 檢察官求刑建議系統 159
第一項 概說 159
第二項 我國實務檢察官求刑參考表 160
第三項 荷蘭北極星求刑準則之特色及值得我國借鏡之處 170
第四節 獨立之量刑程序 175
第五節 小結 178
第六章 結論 181
參考文獻 187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Karl Larenz,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五南,2013年9月。
2.大谷實,黎宏譯,刑事政策學,法律,2000年11月。
3.大塚仁,馮軍譯,犯罪論的基本問題,中國政法大學,1993年5月
4.大塚仁,馮軍譯,刑法概說(總論)(第3版),中國人民大學,2003年1月。
5.小野清一郎,王泰譯,犯罪構成要件理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04年6月
6.山口厚,付立慶譯,刑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2011年9月。
7.王以真等主編,外國刑事訴訟法學,北京大學,2006年6月。
8.王兆鵬,刑事救濟程序之新思維,作者自版,2010年12月。
9.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作者自版,2007年9月,2版。
10.王兆鵬、張明偉、李榮耕,刑事訴訟法(下),作者自版,2012年9月。
11.甘添貴,罪數理論之研究,作者自版,2006年4月。
12.甘添貴、謝庭晃,捷徑刑法總論,作者自版,2006年6月。
13.田口守一,劉迪等譯,刑事訴訟法,法律,2000年1月。
14.吉米.邊沁著,李貴方等譯,立法理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04年。
15.西田典之,劉明祥、王昭武譯,日本刑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2007年3月。
16.冷羅生,日本現代審判制度,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1月。
17.吳景芳,「當代刑罰理論之發展-刑罰與量刑」,收錄於王兆鵬等合著:當代刑事法學之理論與發展-蔡墩銘教授榮退感念專輯,學林,2002年9月。
18.宋輝英譯,日本刑事訴訟法,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1月。
19.李昌珂譯,德國刑事訴訟法典,中國政法大學,1995年4月。
20.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2009年1月,5版1刷。
21.李榮,公正量刑保障機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5月。
22.孟德斯鳩,彭盛譯,論法的精神,華立,2003年11月。
23.松尾浩也,丁相順譯,日本刑事訴訟法(下),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8月。
24.林山田,2005年刑法修正總評,元照,2007年5月。
25.林山田,刑法的革新,學林,2001年8月。
26.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冊),作者自版, 2008年1月。
27.林山田,刑罰學,台灣商務,2010年12月,修訂版。
28.林山田、林東茂、林燦璋,犯罪學,三民, 2008年1月,增訂4版2刷。
29.林山田、許澤天,刑總要論,作者自版, 2006年8月,初版1刷。
30.林東茂,刑法綜覽,學林,2002年10月,1版。
31.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作者自版,2010年9月,第6版。
32.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作者自版,2010年9月,第6版。
33.林鈺雄,新刑法總則,作者自版,2006年9月。
34.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作者自版,2005年10月,3版1刷。
35.柯耀程,刑事程序理念與重建,元照,2009年9月。
36.柯耀程,刑法概論,作者自版,2007年4月。
37.柯耀程,刑法總論釋義(下),元照,2006年3月,初版2刷。
38.柯耀程,參與與競合,作者自版,2009年10月。
39.柯耀程,變動中的刑法思想,元照,2001年9月,修訂2版
40.張明偉,數罪併罰之易科罰金,五南,2011年9月。
41.張明偉,學習刑法-總則編,五南,2011年1月,2版。
42.張明楷,刑法學,法律,2011年7月,4版2刷。
43.張麗卿,刑法總則理論與應用,五南,2007年9月,3版。
44.張蘇,量刑根據與責任主義,中國政法大學,2012年9月。
45.許福生,犯罪與刑事政策學,作者自版,2012年9月。
46.陳子平,刑法總論,作者自版,2008年9月,2版。
47.陳敏,行政法總論,作者自版,2011年9月,7版。
48.陳慈陽,憲法學,作者自版,2005年11月,2版1刷。
49.陳瑞華,量刑程序中的理論問題,北京大學,2011年1月。
50.曾根威彥,王亞新譯,「量刑基準」,收錄於蘇惠魚、西原春夫等著,中日刑事法若干問題-中日刑事法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海人民,1995年1月。
51.黃朝義,無罪推定-論刑事訴訟程序之運作,五南,2001年8月。
52.黃源盛,晚清民國刑法史料輯注(上),元照,2010年7月。
53.黃源盛,晚清民國刑法史料輯注(下),元照,2010年7月。
54.黃榮堅,基礎刑罰學(上),元照,2006年9月,3版1刷。
55.雷敦龢,英國大憲章今譯,若望保祿二世和平對話研究中心,2002年。
56.劉秉鈞,「法院職權調查之範圍」,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黃東熊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學林,2003年6月。
57.蔡墩銘,刑法精義,作者自版,2007年3月。
58.蔡樞衡,中國刑法史,中國法制,2005年1月1日。
59.謝瑞智,刑法總論,作者自版,2006年3月。
60.储槐植,美國刑法,北京大學,1996年3月,第2版。。
(二)期刊論文(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王兆鵬、林定香、楊文山,揭開法官量刑心證的黑盒子-司法統計實證研究,司法改革雜誌,第49期,2004年2月。
2.何賴傑,從德國參審制談司法院人民觀審制,台大法學論叢,第41卷特刊,2012年11月。
3.吳景芳,日本量刑基準之立法沿革與檢討,刑事法雜誌,第41卷第3期,1997年6月。
4.李艾倫,最高法院生死辯:死刑案件三審言詞辯論,全國律師月刊,2013年7月號。
5.杜惠錦,死刑確定案件量刑審酌事項之實證研究,司法周刊(司法文選別冊),第1641期,2013年4月。
6.林山田,論刑事程序原則,台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2期,1999年1月。
7.林山田,競合論概說與行為單數,政大法學評論,第39期,1989年6月。
8.林俊益,論檢察官之求刑,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7卷,第1期,1991年2月。
9.林彥良,以具體求刑改革量刑-荷蘭北極星準則經驗與我國試行中之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求刑參考標準,檢察新論,第8期,2010年7月。
10.林彥良,起訴書列載具體求刑何錯之有-論監察院101年度司正字第4號糾正案,檢察新論,第14期,2013年7月。
11.林紹蔚,德國處刑命令程序之研究,軍法專刊,第35卷,第5期,1993年5月。
12.柯耀程,量刑辯論構想的思辨,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24期,2013年4月。
13.殷俊、鄭丞華,西方國家量刑建議制度的實踐研究,理論界雜誌,第1期,2006年1月。
14.張淳淙,從刑法修正論行為之罪數,司法周刊(司法文選別冊),第1286期,2006年5月。
15.張華,論日本量刑制度對我國之借鑒意義,河北法學,第29卷,第1期,2011年1月。
16.許恆達,定執行刑之刑罰裁量,法官協會雜誌,第15卷,2013年12月。
17.陳嵐,西方國家的量刑建議制度及其比較,法學評論雜誌,第1期,2008年1月。
18.陳運財,第三審刑事訴訟之言詞辯論與自為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23期,2013年8月。
19.曾淑瑜,量刑基準之比要研究,華岡法粹,第29期,2003年3月。
20.黃舒梵,法律保留原則在德國法秩序下的意涵與特徵,中原財經法學雜誌,第13期,2004年12月 。
21.黃鈺婷,荷蘭檢察求刑制度剖析,檢察新論,第10期,2011年7月。
22.黃榮堅,犯罪的結合與競合,國立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3卷,第2期,1994年6月。
23.楊崇森,伊斯蘭法系介述,法令月刊,第60卷第4期,2009年4月 。
24.楊崇森,英美法系VS大陸法系若干問題初探,軍法專刊,第57期第4卷,2011年8月。
25.蔡碧玉,具體求刑與量刑,月旦裁判時報,元照,2013年6月1日,第21期 。
26.蔡碧玉,檢察官的具體求刑權不應再退縮,檢協會訊,第83期,2012年11月。
27.盧映潔,我國刑法修正案有關增減刑罰及保安處分規定之探討與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 。
(三)研究計畫(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林佩儒,從法定刑到宣告刑-法官量刑行為之研究,台南地方法院91年度研究發展項目報告,台灣台南地方法院
(四)學位論文(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王紀軒,罪刑均衡與實質正義,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7月
2.吳佶諭,從刑罰目的觀論刑罰裁量,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3.吳景芳,量刑基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6月。
4.李文福,論刑度與裁量,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5.林彥良,量刑刑事政策及量刑歷程之研究-以竊盜罪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6.陳志輝,刑法上的法條競合,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2月。
7.陳信安,法定法官原則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8.黃玉婷,以文字探勘技術產製求/量刑因子之研究-以我國智慧財產權法律為中心探討,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碩士論文,頁189-229。
9.蔡書瑜,量刑觀點下之附條件緩刑,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
(五)政府出版品
1.立法院公報,第101卷,第69期,2012年11月16日 。
2.立法院公報,第55卷,第37期,第9冊,1967年5月 。
3.立法院公報,第56卷,第38期,第13冊,1967年1月。
4.立法院公報,第63期,1934年10月。
5.立法院公報,第86卷,第46期,1997年11月,頁307。
6.立法院公報,第94卷,第2期,第3384號(上冊)。
7.立法院公報,第94卷,第5期,2005年1月19日。
8.林佩儒,從法定刑到宣告刑-法官量刑行為之研究,台南地方法院91年度研究發展項目報告。
9.總統府公報,第6616期,2005年2月2日。
(六)網路資料
1.中央社網站,網址: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307310224-1.aspx,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8月24日。
2.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網址:http://www.stat.gov.tw/mp.asp?mp=4,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1月14日。
3.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網址: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21776&rmid=514&word1=%e6%ad%bb%e5%88%91,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8月25日。
4.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網站,網址:http://www.tpc.moj.gov.tw/public/Data/41120124154493.pdf,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11月20日。
5.司法院網站,網址:http://www.judicial.gov.tw/revolution/judReform06.asp,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8月24日。
7.正義聯盟官方新聞網,網址: http://www.xteam.tw/329,最後瀏覽日期:2013年12月7日。
8.李茂生部落格,網址: http://leemaushengispigdog.blogspot.tw/2013/11/blog-post.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3年12月7日。
9.東澳日報網站,網址:http://www.toonippo.co.jp/news_kyo/detail/2011/0125_akiba_ronkoku.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8月24日。
10.法治時報網站,網址: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61340/,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8月25日。
11.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網站,網址:http://www.cahr.org.tw/lawdan_detail.php?nid=105,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8月25日。
12.財團法人國家財政研究基金會網站,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1/11940,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4月.6日。
13.參閱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網站,網址:http://www.larats.org.cn/plus/view.php?aid=762,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8月25日。
14.參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站,網址:http://www.tipo.gov.tw/fp.asp?fpage=lp&CtNode=6806&CtUnit=3306&pagesize=50&BaseDSD=7&mp=1&nowPage=1,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8月24日。
15國立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網站,網址: http://deptcrc.ccu.edu.tw/index.php/examine/showExamine/45,最後瀏覽日期:2013年12月7日。
15.國際紅十字會網站,網址:http://www.icrc.org/applic/ihl/ihl.nsf/Article.xsp?action=openDocument&documentId=57CAB484520D699FC12563CD0051B2E2,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1月20日。
16.國學導航網站,網址:http://www.guoxue123.com/index.htm,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1月20日。
17.荷蘭檢察官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om.nl/,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8月25日。
18.最高法院網站,網址:http://tps.judicial.gov.tw/ms_news/index.php?mode=detail&SEQNO=104330&CLASSID=n,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8月25日。
18.歐盟網站,網址:http://europa.eu/about-eu/basic-information/money/euro/index_en.htm,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8月25日。
19.歐洲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conventions.coe.int/treaty/en/Treaties/Html/005.htm,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1月20日。
20.聯合國網站,網址:http://www.un.org/zh/documents/udhr/,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8月24日。
21.蘋果日報網站,網址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321/34103874,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8月24日。
二、英文文獻
(一)專書(以字母順序排列)
1. Cassia Spohn, The Sentencing Reform Movement, How Do Judges Decide? : The Search for Fairness and Justice in Punishment, 2009.
2. Centennial Symposium: A Century of Criminal Justice, Summer 2010.
3. John H. Langbein, 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 Germany, 1977.
4. Kate Stith & Joes A. Cabranes, Fear of Judging: Sentencing Guidelines in the Federal Courts 9, 1998.
5. Marvin E. Frankel, Criminal Sentences: Law Without Order, 1972.
6. Peter J. Tak, The Dutch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2008.
(二)期刊論文
1. Christopher M. Alexander. Indeterminate Sentencing: An Analysis of Sentencing in America, Vol.70, 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1997.
2.Cornelius Nestler,Sentencing in Germany, Vol. 7, No. 1, Buffalo Criminal Law Review, April 2003.
3. Fiona Doerty, Indeterminate Sentencing Returns: The Invention of Supervised Release, Vol. 88, Issue 3, 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 2013.
4. Gerrit Schurer, Reiner Van Loon, The Netherlands Adopts Numerical Prosecution Guidelines, Vol.10, Overcrowded Times, 1999.
5. H. L. A. Hart, The Concept pf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6. Julie R. O' Sullivan. The Federal Sentencing Guidelines: Ten Years Later, Vol.91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1997.
7. Kate Stith, Steve Y. Koh, The Politics of Sentencing Reform: The Legislative History of the Federal Sentencing Guidelines, Vol.28, Wake Forest Law Review, 1993.
8. Nancy Gertner, A Short History of American Sentencing: Too Little Law, Too Much Law, or Just Right, Vol. 100, No. 3, 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1973.
9. Peter J. Tak, Sentencing and Punishment in The Netherlands, in Sentencing and Sanctions in Western Countries (Michael Tonry & Richard S. Frase 2001).
(三)網路資料(依字母順序排列)
1. 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at http://www.echr.coe.int/Pages/home.aspx?p=basictexts&c=, latest visit 2014/8/24.
2. Minnesota Sentencing Guidelines Commission Report to the Legislature (2014),at http://www.msgc.state.mn.us, latest visit 2014/4/6.
3. State of Minnesota Supreme court file(1981), at http://www.mncourts.gov/Documents/0/Public/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ionFiles/Sentencing%20Guidelines%20Commission%20ADM10-8023%20(formerly%20C9-80-51095)/1981-12-24%20Form%20and%20Sent%20Worksheet%20Order.pdf, latest visit 2014/4/6.
(四)政府出版品
1. United States Sentencing Commission Guidelines Manual, Chapter One-Introduction, 2013.
2. United States Sentencing Commission Rules of Practice and Procedure, 200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