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師復,1979,《經濟學方法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塗發,1993,《解剖核電經濟的神話》,台北:前衛出版社。
王甫昌,1997,〈結構限制、運動參與、與異議性意識:台灣民眾政黨支持的社會結構基礎初探〉,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249-294頁,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71-116頁,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王振寰,1998,《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民進黨中央黨部選舉對策委員會,1995,《給台灣一個機會》,台北:前衛出版社。
列寧,1973,〈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期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列寧選集》,第二卷,744-745頁,濟南:人民出版社。
江丙坤,2001,〈核四的真相〉,《國家政策論壇》第一卷第一期,1-15頁,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8,《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台灣民主意識的變遷與挑戰》,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何明修,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阮銘等著,2000,《民主在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
林俊義,1989,《反核是為了反獨裁》,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
於幼華審訂,1990,《環保小百科》,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
胡湘玲,1995,《核工專家VS反核專家.》,台北:前衛出版社。
洪裕程,2000,《運動-立命安身於無以為家》,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紀駿傑,1998,〈我們沒有共同的未來:西方主流「環保」關懷的政治經濟學〉,《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一期,141-168頁,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夏鑄九,1995,〈關於台灣社會運動之幾點看法〉,《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頁,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高成炎,1994,〈莫讓台灣成為第二個車諾堡-台灣核電廠第九級核災變機率評估〉,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著,《核電夢魘》,70-87頁,台北:晨星出版社。
徐世榮,1995,〈試論科技在地方環保抗爭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後勁反五輕抗爭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八期,125-152頁,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張茂桂,1994,《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業強。
張琦凰,1997,《營造社區與邁向永續社會-三芝鄉陳厝坑與大坑(有恆社區)之個
案》,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剛,1994,《小心國家族:批判的社運,社運的批判》,台北:唐山。
趙剛,1998,〈跳出妒恨的認同政治,進入解放的培力政治:串聯尼采和工運(或社運)的嘗試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期,117-161頁,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經濟部,1999,《全國能源會議結論具體行動方案》,台北:經濟部。
經濟部研發會,1999,《日本政府因應國際環保配合之產業科技政策及相關法令之探討》,台北:經濟部研發會。
經濟部能源委員會,1998,《能源政策白皮書》,台北: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葉俊榮,1999,《全球環境議題-台灣觀點》,台北:巨流圖書。
葉肅科,1993,《芝加哥學派》,台北:遠流出版。
廖彬良,1993,《台灣反核實錄》,台北:前衛出版。
蕭全政,2000,〈民主化對政府經濟和社會職能的挑戰與因應〉,朱雲漢、包宗和主編,《民主轉型與經濟衝突-九○年代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與挑戰》,27-50頁,台北:桂冠圖書。
蕭新煌主編,1989,《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圖書。
機器戰警編,1991,《台灣的新反對運動》,台北:唐山。
二、外文部分
Best, Steven and Kellner, Douglas (1991) 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 Guilford Press. 朱元鴻等譯,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出版社。
Boggs, C. (1986) Social Movements and Political Power : Emerging Forms of Radicalism in the West. Philadelphia :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Buchanan, James M. and Flowers, Marilyn R. (1987) The Public Finances. Irwin : Homewood, Illinois.
Coase, Ronald H. (1960)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陳坤銘、李華夏譯,1995,《廠商,市場與法律》,台北:遠流出版社。
Doyle, Timothy and McEachern, Doug (1998) Environment and Politics. New York : Routledge. 陳潁峰中譯,2001,《環境與政治》,台北:韋伯文化。
England, Paula (1993) “The Separative Self: Androcentric Bias in Neoclassical Assumptions.” in Ferber, A. Marianne and Nelson, A. Julie eds. Beyond Economic Man─Feminist Theory and Economic.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37-53.
Flew, Antony (1984) A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St. Martin’s Press. 黃頌杰、康宏逵、倪培民、曹秋華、朱代強、孫善玲、甘陽、方能御、黃福生、韓廷杰、蔡黎明、張樂天、孫依依、顧建光、李晨陽譯,1984,《新哲學詞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Folbre, Nancy (1993) “Socialism, Feminist and Scientific.” in Marianne A. Ferber and Julie A. Nelson eds. Beyond Economic Man─Feminist Theory and Economic.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94-110.
Giddens, Anthony (1995)Beyond Left and Right:The Future of Radical Politic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李惠斌、楊雪冬譯,2000,《超越左派右派:激進政治的未來》,台北:聯經出版。
Gilpin, Robert (198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n Francisc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楊宇光等譯,1994,《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Gofman, W. John (1992) Irrevy An Irreverent, Illustrated View of Nuclear Power. San Francisco : Committee for Nuclear Responsibility, Inc. 李文瑞中譯,1992,《挑戰核能》,台北:台灣地球日出版社。
Inglehart, R. (1977) The Silent Revoluti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rana, E., Johnston, H. and Gusfield, J. R. (eds) (1992) New Social Movement : From Ideology to Identity. Philadelphia :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Oberschall, A. (1993) Social Movement : Ideologies, Interests and Identities.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McAdam, Doug (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lls, C.Wright. (1956)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rincen, T. and Finger, M. (1994) Environmental NGOs in World Politics : Linking the Local to the Global.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Tilly, Charles (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Massachussetts :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
Tilly, Charles (1981) As Sociology Meets History.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Tilly, Charles, Tilly, Louis, and Tilly, Richard (1975) The Rebellious Century, 1839~1930.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olstoi, Lev Nikolaevitch. (1983) War and Peace. New American Library.紀彩讓譯,1998,《戰爭與和平》,811-815頁,台北:志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