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儂、過靜珺,2003,現代普通測量學,PP.209。
【2】尹鍾奇,1994 ,“實用大地測量學”,國彰出版社。
【3】吳明進,1994,“台灣的氣溫和降水之長期變化”,科學月刊第25卷第2期。【4】吳雪蘋,2000,“濁水溪沖積扇地區地下水位變化之研究”,台大地質學研究所論文,PP.18~19。
【5】林進國,1993,“降雨和地下水位變化之關聯性分析”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PP.I~3。【6】程萬里、蕭令宜、陳奕祥,1995,“台灣地區氣候環境之變化趨勢”,東海學報第36卷第2期。【7】張瑞剛,1996,GPS衛星測量學,菁雲文化有限公司,PP.357。
【8】張嘉強,1992,“GPS辦理控制點檢測作業規範”,GPS衛星測量與座標系統短期訓練課程講義。
【9】張嘉強、王天南,2003,“地層下陷區GPS高程值之季節性變化。
【10】陳文福,2005, “台灣的地下水” ,遠足文化出版社,PP.122。
【11】陳永森、陳章波,2000,“台灣水資源環境空間永續利用”。
【12】黃聲享、尹暉、蔣征,2002,變形監測數據處理,武漢大學出版社,PP.3~5。
【13】彭淼祥,2001,雲林地層下陷高程監測,測量學術發表會。
【14】曾清涼、儲慶美,1999, GPS衛星測量原理與應用,成大衛星資訊研究中心技術叢書003號第二版,PP.4-2。
【15】蔡明達,1999,“GPS監測地層下陷作業模式之研究”,中正理工學院碩士論文,PP.7~8。【16】盧詩丁,1995,“雲林地區水文地質特殊及其演變”,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7】賴威志,1999,“近四十年台灣地區降水變化分析研究”,東海環境科學系碩士論文。【18】戴永,1995,統計概念與方法,三民書局印行,PP.486~496。
【19】台糖公司新營總廠地下水開發保育中心,1996,“地下水觀測井建置及相關試驗”。
【20】省水利處,1998,“屏東沿海之地層下陷調查與預測”,屏東平原地下水及水文地質研討會論文集,PP 253~268。
【21】雲林縣統計要覽第41期,1991。
【22】“地層下陷防治監測事項與制度”,建立對環境敏感及災害潛在地區之常態監測制度政策建議工作網要,地層下陷組成果報告初稿。
【23】Hiroshi.P.Sato, kaoru Abe, Osamu Ootaki,2003,GPS-measured land subsidence in Ojiya city, Engineering Geology 67 (2003) 379-390。
【24】Gabriele Bitelli, Flavio Bonsignore, Marco Unguendoli,2000,Levelling and GPS networks to monitor ground subsidence in the Southern Po Valley, Journal of Geodynamics, 30 (2000) 355-369。
【25】http://www.lsprc.nck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