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7 02:5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東和
研究生(外文):WU,DONG-HE
論文名稱:台灣田紅色嗜菌的分離培養條件及其生化特性
論文名稱(外文):The isolation, cultural conditions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d halophiles from Taiwan salterns
指導教授:林良平林良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LIANG-P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農業化學研究所
學門: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農業化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1
畢業學年度:7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8
中文關鍵詞:台灣 田紅色嗜 菌氯化鈉結晶鹽水菌相鹽菌古細菌極端嗜鹽桿菌屬
外文關鍵詞:(ARCHAEBACTERIA)(HALOBACTERIU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1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製鹽過程,從海水引入,經蒸發池、儲鹵池至結晶池等步驟,在結晶池當鹽濃度提高
至20% 氯化鈉(w/v) 以上,紅色嗜鹽菌大量繁殖,池水轉紅,鹽水的紅色化表示氯化
鈉結晶即將析出。紅色嗜鹽菌可增快結晶速率及提高鹽品質,所以,此種自然現象亦
顯示其在結晶過程所扮演的重要性。在國內,本實驗乃首次自高鹽度鹽田分離出紅色
嗜鹽菌,研究其生長的必須因子,菌屬鑑定及生理、生化上的一些特性。
由不同鹽度的樣品分析,證明在不同鹽度環境中存在不同種類嗜鹽菌,海水以輕度嗜
鹽菌為主,蒸發池及儲鹵池以輕度及中度嗜鹽菌為主,高鹽度的苦鹵池則以極端嗜鹽
菌為主要菌相,故鹽度是影響鹽水菌相及數目的最重要因素,鹽田泥土嗜鹽菌菌相及
數目不受鹽度的影響。自苦鹵池分離之紅色嗜鹽菌在20∼30% 氯化鈉濃度下生長最好
,故屬於極端嗜鹽菌。硫酸鎂、及脫脂奶粉是生長的必須因子,酵母萃取液、蛋白輵
、硝酸鎂及氯化鐵能促進其生長。最適生長pH範圍7.0-7.5 ,與分離的苦鹵池、結晶
池的pH相近,世代時間為6.8 小時,生長速率每小時0.15世代。在位相差顯微鏡及掃
瞄式電子顯微鏡觀察之菌體形態呈現三角形、長方形及多邊形的片狀細胞,由脂質分
析、抗生素反應及酵素活性分析將其歸類為古細菌(Archaebacteria)。其於培養皿及
液體培養基均呈現紅橙色色澤、極端嗜鹽性、低於10% 氯化鈉發生溶菌現象、細胞形
態及分類上屬於古細菌特性,均證明分主之紅色嗜鹽菌屬於極端嗜鹽杆菌屬(Halob-
acterium) 。
紅色嗜鹽菌在對數生長期累積的鉀離子及氯離子含量較平衡期為高,鈉及鎂含量以平
衡期高於對數生長期,這些累積的離子濃度可能與維持體外的滲透壓平衡有關。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