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郭繼生(1990)。藝術史與藝術批評。台北市:書林。
賈馥茗、楊深坑(2000)。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台北市:東華。
呂俊,高申春,侯向群譯(2000)。Sigmund Fried著。夢的解析(第一版)。台北市:知書房。
郭有遹(2001)。創造心理學(第三版)。台北市:正中。
劉文潭(1991)。現代美學(第十三版)。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凌嵩郎等編著(1987)。藝術概論(初版)。台北縣:空大。
劉豐榮(1997)。幼兒藝術表現模式之理論建構與其教育義涵之研究。台北市:文景。
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市:藝術家。
朱光潛(1989)。文藝心理學。台南市:方家。
劉昌元(1994)。西洋美學導論(第二版)。台北市:聯經。
李長俊(2001)。西洋美術史綱要(第三版)。台北市:雄獅。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輯(1998)。意象與美學-台灣女性藝術展。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
陸蓉之(2002)。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史(初版)。台北市:藝術家。
陸蓉之等著(1998)。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台北市:女書文化。
游惠貞譯(1995)。Linda Nochlin著。女性,藝術與權力(初版)。台北市:遠流。
黃麗絹(1997)。當代纖維藝術探索(初版)。台北市:藝術家。
周靈芝譯(2000)。Barrie Sanford Greiff著。人生的九個學分(初版)。台北市:大塊文化。
陸蓉之(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家。
陸蓉之(2003)。破後現代藝術。台北:藝術家。
張正仁譯(1991)。露西.利帕(Lucy R. Lippard)編。普普藝術。臺北市:遠流。
徐洵蔚、鄭湛譯(1998)。Paul Taylor著。後普普藝術。臺北市:遠流。
鴻鈞譯(1990)。榮格著。榮格分析心理學。台北市:結構群。
吳瑪悧譯(1988)。漢斯•利希特著。達達─藝術和反藝術。台北市:藝術家。
劉千美(2000)。藝術與美感。台北市:台灣書店。
高宣揚(1996)。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市:唐山。
周夢熊(2002)。夏卡爾:醉心夢幻意象。台北市:時報。
張心龍(2002)。閱讀前衛(初版)。台北市:典藏。
林徵玲譯(2003)。艾姿碧塔(Elzbieta)著。藝術的童年(初版)。台北市:玉山社。
陳奇相(2002)。歐洲後現代藝術(初版)。台北市:藝術家。
高千惠(2004)。藝種不原始(初版)。台北市:藝術家。
王筱玲、黃碧君譯(2004)。奈梁美智文圖。小星星通信(初版)。台北市:大塊文化。
吳美雲(總編)(1998)。中國女紅─母親的藝術。台北市:漢聲。
胡永芬(總編)(2001)。藝術大師世紀畫廊─墨西哥的生命之花卡蘿。台北市:閣林。
胡永芬(總編)(2001)。藝術大師世紀畫廊─視覺的詩人米羅。台北市:閣林。
徐婉禎(2003)。藝術當代美術大系─虛擬•實擬(初版)。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二)期刊
魏伶容編譯(2001)。岡村多佳夫著。新人類的誕生和生與死的變貌。藝術家,309期,256-260。
徐芬蘭(2001)。風之宮殿:達利戲劇美術館。藝術家,309期,261-269。方振寧(2001)。宗教和科學的狂信者薩爾瓦多•達利。藝術家,309期,271-285。
林書民(2002)。震耳後的啞寂。藝術家,322期,187-201。
二、外文部分
Honour, Hugh&Fleming, John.(1991) A World History of Art.(3rd ed) New York:Laurence King.
Liberman, Alexander. (1988) The Artist In His Studio.(Rev ed) New York:Random house.
Greemwood Marie. (2000) Barbie:a visual guied to the ultimate fashion doll. (1st ed) London: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Falconer, Ian.(2000)Olivia. New York:Atheneum Books foung Readers.
Browne, Anthony.(2000)Through the magic mirror. London:Walker Books.
Lewis, Naomi & Barrett, Aagela.(2000) Rocking horse land and other classic tales of dolls and toys. (1st ed). London:Walker Books.
三、網路資料
Viola Frey.doc。http://www.nancyhoffmangallery.com/artists/frey.html。94年10月18日搜尋。
現代的美術─普普藝術。http://www.kidsart.idv.tw/fineart6.html。94年10月25日搜尋。
美國的普普藝術。http://www.aerc.nhctc.edu.tw:1080/4-0/teach93/s42/new_page_14.htm。94年10月25日搜尋。
Pop Art。普普藝術。http://xs3.tcsh.tcc.edu.tw/~achung/pai/12.htm。94年10月25日搜尋。
Ylib遠流博識網。後普普藝術精彩內容。http://www.ylib.com/search/qus_show.asp?BookNo=R1033。94年10月25日搜尋。
達達與超現實主義。http://www.aerc.nhctc.edu.tw/arthistory/dada.htm。94年10月25日搜尋。
典藏王國。走進藝術的長廊:現代藝術。http://home.kimo.com.tw/aimee520.tw/arthistory_modernism_1.htm。94年11月9日搜尋。
王儷芬。迢迢荊棘路。http://www.airiti.com/kidart/mag/A0030003.htm。94年12月15日搜尋。
怡然藝術網工作室。系列報導之馬克•夏卡爾。http://home.kimo.com.tw/peijan.tw/periodical/chagall。
94年12月29日搜尋。
賢志新聞信。贊助潘麗紅創作展。http://www.hsienchi.org.tw/01news/2003/03.htm。95年5月10日搜尋。
盧怡仲。「來去」:潘麗紅在陰性書寫中的傲然自得。http://art.network.com.tw/04info/dicuss/main10.asp。95年5月10日搜尋。
盧怡仲。潘麗紅在阻隔系列中的探索。http://art.network.com.tw/04info/dicuss/main10.asp。95年5月10日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