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6 14: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婉華
研究生(外文):Li, Wan-hua
論文名稱:BCG矩陣模式之改良
論文名稱(外文):Improvement of the BCG Matrix Model
指導教授:潘昭宏潘昭宏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吳貴彬陳月裡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正修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工業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6
中文關鍵詞:BCG矩陣模式GE模式替代性互補性
外文關鍵詞:BCG modelGE modelsubstitutioncomplementa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8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目前的BCG矩陣模式屬靜態模式,只能呈現各事業單位目前的狀態,所以本研究將GE模式用來表示未來發展方向的箭頭加到BCG矩陣模式的分析中,並添增變動後的可能位置,以清楚表明各事業單位的現在位置、未來發展方向與未來預測位置。另外,傳統的BCG矩陣模式並未考慮SBU間的替代、互補關係,故本研究針對SBU間的替代、互補關係,各舉數個案例,以BCG矩陣模式分析其策略應用。
The present BCG belong to static model, it can only show the present state of SBU.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l be used GE model of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arrow pattern added to the analysis of BCG, and add the possibility of position changes, it will clear to show that the present location of the various institution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cast posi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
In addition, the traditional model does not consider the BCG matrix between SBU substitution,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the inter-SBU In this study, alternativ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the give a few cases, BCG matrix model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its strategy.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論文架構與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BCG矩陣模式 6
第二節 GE模式 20
第三章 個案介紹 25
第一節 替代性產品之個案介紹 26
第二節 互補性產品之個案介紹 28
第四章 BCG矩陣模式之改良 30
第一節 BCG的改良之基本圖解 30
第二節 改良後的BCG矩陣模式之策略應用 35
第三節 改良後的BCG在產品生命週期之應用 39
第五章 考慮替代互補的BCG矩陣模式之個案分析 42
第一節 替代性產品之個案分析 42
第二節 互補性產品之個案分析 47
第六章 結論 52
參考文獻 53
中文
1. 2008健康品牌讀者票選大調查,網址:http://ad.cw.com.tw/ad/ch/2008hb
2. 2008通路理想品牌,網址:http://www.nova.com.tw/2008channel/analysis_9.php。
3. Fred R. David著,方世榮譯(2004),策略管理,台灣培生教育。
4. Gordon McKibbe著,陰鰝琚B王碧珠譯(2000),吉列傳奇,遠流出版社。
5. HP Taiwan,網址:http://www.hp.com/#Product。
6. Marshall King著,金恩堯譯(2006),贏在品牌—品牌優勢就是企業的「搖錢樹」,前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 Philip Kotler著,方世榮譯(1995),行銷管理學:分析、計劃、執行、與控制,台灣東華。
8. 方至民(2002),企業競爭優勢,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9. 王德順(2006),企業理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0. 伍忠賢(2002),策略管理,三民書局。
11. 克魯佛著,洪瑞璘譯(2005),教你學策略,台灣培生教育。
12. 我光電產業前景亮麗,網址:http://www.stocktv.com.tw/cgi-bin/read.cgi?class=23msg&id=556&subject=++++%A7%DA%A5%FA%B9q%B2%A3%B7~%ABe%B4%BA%ABG%C4R。
13. 沈中華、彭金隆(2005),今週刊-金融控股公司資源配置績效評估座談會。
14. 林建煌(2005),行銷管理,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5. 邱春風(2003),電信業者股價發現弁鄐坐尷R,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系碩士論文。
16. 勁量電池公司,網址:http://www.energizer.com.tw/about.html。
17. 柯國華(2006),企業成長策略之研究-以明基集團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8. 范錚強口述,王宏仁整理(2009),IT內部行銷,要學HP賣印表機,IThome Online。
19. 徐純慧、楊鴻德、釩T立(1990),「以BCG模式及RCA指數應用於國際市場競爭態勢之研究─我國成衣商品在日本市場競爭態勢之實證分析」,企業管理學報,第32期,頁179-210。
20. 時報廣告金犢獎-指定品牌,網址:http://www.adol.com.tw/young_8th/board-1.htm。
21. 張博安、張家齊、林韋弘(2006),BCG策略矩陣之改良,正修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專題。
22. 張慈映(2009),台灣醫療電子產業現況與趨勢,台灣區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
23. 張瑞平(2006),台灣生技化妝品企業經營策略-以台鹽、台糖、台塑生醫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張慶忠(1984),波士頓顧問團成長率:佔有率矩陣在產品組群分析上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25. 梁哲國(2002),大型半導體公司內部創業之個案研究:以策略理論為分析工具,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程碩士論文。
26. 第十四屆時報廣告金犢獎策略單,網址:http://www.adol.com.tw/14thyoung/up2u.doc。
27. 郭全益(1995),策略管理:理論與實務,高雄復文圖書出版。
28. 陳子芸(2003),中國大陸製造業的產業發展策略-BCG矩陣的應用,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9. 陳慧瀅(1997),「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第2卷第4期,頁150-161。
30. 陳靜怡(2005),金融控股公司資源配置之績效評估模型,實踐大學企業創新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31. 湯明哲(2003),策略精論,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32. 黃巧萍(2004),保養品品牌形象一致性對購買行為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黃奎隆、崔源茂(1999),電子商務經營策略-戴爾電腦,台灣大學資訊管理所期中報告。
34. 黃恆獎、王仕茹、李文瑞(2007),管理學概論,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5. 楊佳峰(2002),寬頻網路服務市場之競爭策略研究--以東森國際網路及中華電信為例 ,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6. 劉黃灶(2002),企業診斷管理系統之運作-以CK與DJ兩家公司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所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37. 蕭富峰(2007),行銷管理,智勝文化有限公司。
38. 薛榮棠、李雅琪、鍾瓊瑩、馮慧育、王玉真、朱靖嵐(2009),開架式彩妝品品牌忠誠度-以新竹市大專院校為例,元培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專題。
39. 簡博秀(2002),「中國的地方發展策略:地方競爭力、策略行銷和波士頓矩陣」,中國地方自治,第55卷第3期,頁21-53。
40. 寶僑家品股份有限公司,網址:http://www.pgtaiwan.com.tw/pg/site/index.php。
英文部分
1. Hax, A.C. and N. S. Majluf, (1983), “The Use of the Growth-Share Matrix in Strategic Planning ” , Inerfaces , Vol.13, No.1, pp.46-60.
2. Hax, A.C. and N.S. Majluf,(1982), “Competitive Cost Dynamics:The Experience Curve”, Interfaces, Vol.12, No.5, pp.50-61.
3. Hedley,(1977), “Strategy and the business portfolio”, Long Range Planning, No.10, pp.9-15.
4. Hui-Min Tsai,(2008),“Evaluation of Hospital performance B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Servic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ational Dong-Hwa University.
5. Manfred, P., (1985), “Country-Portfolio Analysis - Assessing Country Risk and Opportunity”, Long Range Planning, vol.18, no.4, pp.11-26.
6. R. Calori and J. M. Ardisson,(1998), “Differentiation Strategies in Stalemate Industr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9, 255-269.
7. Hilmer, Frederick G and Lex Donaldson,(1996), “Management Redeemed:Debunking the Fads that Undermine our Corporation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8. George S. Day, (1986), “Analysis for Strategic Marketing Decisions”,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p. 202, p. 204.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