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8 04: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史連聘
論文名稱:宋教仁與民初政局
指導教授:李守孔李守孔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68
畢業學年度:5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6
中文關鍵詞:宋教仁民初政局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1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宋教仁為我國現代史上重要人物之一。辛亥革命前,奔走革命不遺餘力,民國成立後,著意於國家政治建設。教仁之政治理想為責任內閣制,故改組同盟會為國民黨,欲使國民黨出組內閣,以遏阻袁世凱之專權野心,終遭袁氏妒恨,而於民國二年三月二十日被袁氏刺客殺之於上海滬寧車站。本文定名「宋教仁與民初政局」,蓋以教仁與民國一、二年之政局有密切之關係。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長江中游之革命運動」。旨在說明教仁奔走革命之經過,教仁尤重長江中游革命之策動,故有中部同盟會之創立,而武昌起義之成功,亦教仁精心擘劃之功。
  第二章「民國初建之政爭」。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制定時,多數代表均主張總統制,獨教仁力主採用內閣制。及 國父讓臨時大總統位與袁世凱,臨時參議院方遵循教仁意思,擬定臨時約法,以限制袁氏之濫用權力。
  第三章「民初政局之演變」。旨在說明教仁責任內閣制之政治構想。而袁世凱掌權後,亦命唐紹儀組織內閣,其後有陸內閣、趙內閣等,可謂均以內閣制各國家政制,惟其精神則非責任內閣,故此民初內閣制非健全之內閣制,共利弊得失,亦予以深切之探討。
  第四章「民初之政黨」。責任內閣制之實現,必國中有兩大政黨之對畤,而民初政黨之特徵,即多黨林立之混亂情勢,故教仁欲實現責任內閣,乃合併同盟會,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共和實進會為國民黨。而國民黨於民國二年春之國會總選中,獲得空前勝利,教仁亦於上海發表「國民黨大政見」,以為組閣之預備。
  第五章「宋教仁之被刺及其影響」。袁世凱內妒恨教仁之才能,及恐懼國民黨之勢力,故由內務總理趙秉鈞、內務部秘書洪述祖、幫會領袖應變丞合謀,購買刺客武士英刺殺宋教仁。教仁之殉國,導致袁氏之專橫,國民黨之瓦解,而二次革命亦因宋案而起。
  第六章「結論」。說明宋教仁一生之毀譽,及其對民初政局之影響力。
  本文承李師守孔熱心指導,吳師南如鼓勵督促,于師望德惠予提示,得以完成,感激之餘謹致誠懇之謝意。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