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四一0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臺北:時報文化。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7)。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何英奇(2001)。行思知交融的經驗學習模式在綜合活動課程上之應用,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何英奇(2002)。綜合活動課程的能力指標及教學設計講綱,未出版,臺北。
李坤崇(2001)。綜活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臺北:心理。
李坤崇(2002e)。綜活活動學習領域能力指標概念分析。教育研究月刊,98,111-122。李坤崇(2003)。九年一貫課程與綜活活動學習領域理念變革與解晰。教育研究月刊,107,133-147。李惠敏(2003)。臺北市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吳務真(2004)。童軍科歷史回顧-國民中學「童軍教育」科的發展沿革。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會務簡訊,46,8-9。
吳菜霞(2005)。臺北市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理念與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吳瓊如、楊鈴絨(2004)。國民小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困境之分析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12(4),33-56。
林清江(民87)。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規劃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三屆第六會期。臺北:教育部。
林思道(2003)。國民中學教師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接受度及執行時的困難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林繡子(2003)。國中童軍教師對童軍教育在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發展之意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周水珍(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內涵與實踐。花師院刊,38,5-11。
周麗端(1985)。我國普通中學家政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洪久賢(2001)。綜合活動統整課程與教學策略,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徐秀婕、曾慧珊(2004)。架構一個有生命的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秘笈(三)。臺北:教育局。
康瀚文(2002)。臺北縣市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選用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張景媛(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各種活動進行的理念與方法。翰林文教雜誌,20,6-7。張景媛(2002)。綜合活動教案設計示例與分析講綱。臺北:中等教育。
張景媛、李書文與呂建政(2000)。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內涵。翰林文教雜誌網路版7,10。2003年12月9日,取自http://www.worldone.com.tw/magazine/07/07_10.htm教育部(1948)。中學課程標準。臺北:作者。
教育部(1962)。中學課程標準。臺北:作者。
教育部(1968)。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作者。
教育部(1972)。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作者。
教育部(198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作者。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作者。
教育部(199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0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0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新舊課程銜接手冊。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3)。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2003年編修版。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教學網。2003年9月15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php
陳伯璋(1995)。我國中小學課程統整與連貫問題之檢視。國教天地,540,11-15。
陳浙雲(2002)。探究綜合活動課程的幾個問題。北縣教育,42,16-19。莊明貞(2001)。九年一貫試辦課程實施:問題與因應策略之分析。教育研究月刊,85,27-41。單文經(1996)。課程統整的理念與作法,載於黃光雄(主編),課程與教學。臺北:師大書苑。
單文經(2000)。析論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及其對策-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5-33。單文經 (2004,3月)。論革新課程實驗之難成。教育研究集刊,50(1),1-32。單文經(2003)。國中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的認知與態度及研習的效應。教育研究集刊,11(3),23-46。
曾端真(2000)。國民小學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的規劃。國民教育,41(1),10-18。湯梅英(1999)。綜合活動之精神與特色。教育研究雜誌,74,51-60。
黃政傑(1993)。課程教學之變革。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師大書苑。
黃迺毓(1998)。家政高等教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譯瑩(2001a)。見「綜合活動」、又見「綜合活動」。教育研究月刊,92,90-95。
黃譯瑩(2001b)。從系統理論觀點探究活動課程與九年一貫綜合活 動課程:本質、原理與展望。應用心理研究,9,215-251。
黃葳(2003)。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曾文龍(2003)。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游玉英(2004)。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詹于倩(2001)。國民中學試辦綜合活動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蔡順良(2004)。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務省思。地方教育輔導叢書,37。臺北:師大。
潘道仁(2003)。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現況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瓶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32。甄曉蘭(2001)。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困難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85,42-53。綜合活動輔導團(2002)。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秘笈(一)。臺北:水牛。
綜合活動輔導團(2003)。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秘笈(二)。臺北:水牛。
綜合活動輔導團(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秘笈(三)。臺北:教育局。
綜合活動輔導團(2004)。臺北市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召集人會議暨創新教學觀摩會。臺北。
薛梨真(2000)。日本中小學統整學習的規劃與實施。台南:南師。
顏妙桂(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學理基礎與實施策略,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頁4-21)。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日文部分
日本文部省(2003)。「特色教育活動展開實踐事例集,一『總合的學習時間』學習活動展開-(中學校,高等學校編)」,日本:太洋社。
英文部分
Cronbach, L. J.(1975). Beyond the two disciplines of scientific psychology.American psychologist, 30, 116-127.
Jacobs,H.H.(Ed.)(1989).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lexandria, 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NJ:Prentice-Hall.
Merriam, S.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2004). 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4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chon,D.A.(1983).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New York: Basic Books.
Young, Jean H.(1989).Teacher Interest in Curriculum Committees: What Factors are Involved?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1(4)363-376.
Young, M. D. (1998). The curriculum of the future: From ‘the new sociology_ of education‘ to a critical theory of learning . London : Falmer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