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方明陽(2003),我國專科學校電機工程科專業核心能力內涵之研究。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王如哲 (2008) ,評鑑大學績效的新指標就業力-評鑑雙月刊,15,20-23。王麗菱(2001),國際觀光旅館餐飲外場工作人員應具備專業能力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田振榮(2001),我國技職教育體下建立項目標準建構之可行性研究。教育部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報告,未出版。
田福川(2013),展望在台灣會展產業成功發展的關鍵因素研究。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羊憶蓉、成露茜(1997),邁向二十一世紀新教育-從澳洲關鍵能力教育計劃試探台灣的教改前景。教改通訊,22,14-17。
江文雄(1999),技職校院學生能力標準建構與能力分析模式之規劃。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4,3-8。
朱筆顯 (2004) ,技職校院建築系學生核心能力內涵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何淑媚(2005),探討台灣會展業人才養成問題。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8(3),14-17。
吳局振(1997),大專畢業生工作能力發展之研究:以電機電子類科系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欣怡(2006),會議展覽規劃師專業職能、人格特質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李隆盛(1999),美國能力本位課程發展模式。就業與訓練,37-45。李聲吼(1997),人力資源發展專業能力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學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李清榮(2013),工業科技教育學刊,6,21-35。
李健浩(1995),我國啟智教育高職階段職業類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彰化。村上良三(1988),人事考核手冊–制度設計與應用。台北:台華工商圖書出版社。
辛采宸(2010),旅行業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分析研究-大陸線領隊和OP人員為例。國立高雄餐旅學院旅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宋若光(2008),汽車修護從業人員就業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周幼明、蔡學儀(2013),我國會展產業發展與會展教育實施之評估。育達科大學報,35,57-74。林慧慧(2009),由旅行業者之觀點探討高等技職院校觀光餐旅科系畢業生就業力之研究。高雄餐旅學院旅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林美純(2003),閱聽職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之教學對話―知識信念轉換策略初探。台北:第11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
林泰穎(2002),課程規劃與就業能力之研究分析-以科管所為例,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林振雄(2000),高職電機科學生基本能力之分析研究。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卓宛姝(2012),旅行業雇主需求與技職大學生就業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洪苡軒(2013),婚禮從業人員所需各項之專業能力重要度分析。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范春秀(2003),高職學生旅遊專業能力指標能力建構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秦夢群、莊清寶(2010),大專求學經歷與就業力關係,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4,85-112。張玉潔(2010),層級分析法分析影響員工就業能力之因素。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張飛燕(2005),青年應具備的就業能力。中國青年研究,6,59-60。
莊雪麗(2005),台灣會展產業及發展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許美美(1984),國民中學家政教師專業能力需求之分析研究。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許光華(1995),分析層級程序法決策分析上之應用。空軍學術月刊,466頁。郭為藩(1996),技職教育的轉型與革新,技職雙月刊,31,2-7。
陳如慧(2009),高雄市會展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陳俐君(2008),核心能力關鍵因素之研究以中部某大學企管系為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陳昌霖(1997),商業基層人員工作基本能力內涵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馮丹白(1998),職業訓練師所應具備的能力內涵,16,3-5。
馮淑雲(2006),以德爾菲層級分析法探討民宿管理辦法適用性之研究。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黃孝棪(1984),能力本位職業教育。正文書局,台北。
黃政傑(1994),課程評鑑。師大書苑,台北。
楊朝祥(1984),技術職業教育辭典。三民書局,台北。
楊舒淇(2007),大學會展教育課程規劃之研究。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雷天楠(1997),新銀行內部講師專業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劉孟奇、邱俊榮、胡鈞立(2006),在正式教育中提升就業力。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
劉靜容(2005),拓展台灣會展產業之相關政策,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8(3), 45-54。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下),中國統計學報, 27(6)(7),1-22。盧淵源(1994),分析層級分析法AHP method之應用。金屬工業,28,19-22。盧錫瑩(2003),高職教師對職校課程綱要一般能力認同度之研究。碩士論文,擷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系統。鍾一彪(2006),大學生就業素質與就業能力培養研究,中國青年研究,12,75-77。
蘇雄義、賴憲忠(1995),應用AHP於設定專業員工績效評估準則之個案研究與啟示,東吳經濟商學學報,15,115-119。 =====英文=====
Carnevale, A.P., Gainer, L.J., & Meltzer, A.S. (1989). Workplace Basics: The Essential Skills Employers Wa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s. (2002). Employability Skills for the Future, Canberra:AusInfo.
EUROTECNET Technical Assistance office (1994). Key/core competencies: synthesis of related work undertaken within the EUROTECNET program, European com-mission.
Harvey, L., Locke, M., & Morey, A. (2002). Enhancing employability, recognising diver-sity. London: Universities UK and CSU.
Hillage, J. & Pollard, E. (1998). 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 Research Brief,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Hollingsworth Model of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4(5), 509-517.
Howell, Nolet (2000). Howell, K.W. & Nolet, V. (2000), Curriculum-based evaluation teaching and decision making (3ed.). Wadsworth, U.S.A..
Hwang, C.L. and Lin M.J., (1987). Group Decision Making under Multiple Criteria Methodsand Application. Berlin. Germany: Springer-Verlag,169-174.
Millington, M.J. & Reed, C.A. (1997). Employment expectations in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Factors of employment selection,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 40(3), 215-227.
Murry J. W. & Hammons, J. O. (1995), Delphi: A versatile methodology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Vol. 18, No. 4, 423-436.
Ossdnik, W and Lange. (1999). AHP-based evaluation of AHP-Software,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1 118(12), 578-588.
Pool. D.L, & Sewell. (2007). The key to 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practical model of graduate employabili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49(4), 27.
Raizen S. A. (1990). Reforming education for work: A Cognitive science perspective. Berkeley, CA: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aaty, T.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McGraw-Hill.
Saaty, Thomas L. (1977). 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15(3), 234-281.
Sharon & David (2006). Skill sets: an approach to embed employability in course desig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48(4), 262-274.
Spencer, L., & Spencer, M. (1993). 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Taylor, R.E. and Judd L. L., (1989). Delphi method applied to tour- ism. In S. Witt, & L. Moutinho(Eds.),Tourism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handbook, New York: Prentice Hall, 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