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就像跟著全球的反建制潮流一般,台灣的政治也有著劇烈的改變,先後是2014年競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以及2018年競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在選舉的過程中,他們以強大的魅力與群眾的政治狂熱獲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功。學者Joosse參考韋伯卡理斯馬的社會動態系統與川普的言語描述發現,當代政治就如同戲劇效果一樣,有三種反角色存在,分別是忠誠支持者、不合格競爭者與巨大參與者,作為主角展現卡理斯馬的舞台。 本文分為兩階段,先是針對柯文哲與韓國瑜競選期間的話語分析,確認他們如何使用這些反角色來提升自己的卡里斯馬。其次是回到歷史脈絡中,分析比較人們是如何在政治結構的影響下進入反角色之中。並以結構與能動性來解釋非典型政治人物的行為。 研究發現柯韓兩人在忠誠的支持者是依循著社會結構的改變而出現,有魅力的協助者都是以個人觀點來詮釋他們的行為,而非公共意義的。他們的不合格競爭者都作為挑戰者獲得聲望卻又回到政治結構之中。柯韓兩人都成功的與巨大參與者們互動,在其中獲得政治正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