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旳對象是明代的陸西星。 陸西星何許人也?他是明末以佛理解釋莊子的思想家,受到大學問家焦竑的激賞而莊 子翼中大量引用其說,也受到佛教高僧憨山德清的抨擊,不論其書價值如何,其人的 影響力殆可想見。 除了儒生的身份,他也是個文士,和嘉靖七子的宗臣齊名於家鄉,二人從小共學成長 ,一生莫逆。他的詩在興化縣志中保存二十多首,佔縣志中詩選的很大部分。 他晚年入佛教,自稱居士,有楞嚴經和楞伽經註,前者收於續荿經中,他的佛學造詣 也不低。他還寫過封神演義,其文才在此書中可得到充分的認識。 這些身份使陸西星在歷史上成為一個有意義、有份量的人,值得我們去了解。然而本 文關切的是陸西星的另一個身份,道教東派的開宗祖師。從道教史的立場來看,他的 道教思想,他的道教立場在道教中的定立等,都是可以探究的題目。本文寫作的目的 即在了解上述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