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克拉是印度文化史上維護其傳統哲學思想─奧義書最有尹的哲思者。商氏在哲學派 別上屬吠檀多學派。吠檀多一詞的本意是最後的吠陀,是印度古文化的哲學史上最後 的產物。 莊子的思想淵源本自老子。與印度文化是扯不上任何關係的,且兩人前後相差一千五 百年左右,只是思考的都是哲學,各大問題都是一樣的,這是能作比較的研究基礎。 第一章研究商、莊兩氏的生平、文化背景及有關各哲學問題一認識論、本體論、宇宙 觀、人生哲學─的輪廓性比較。又大略地提到商克拉對梵王經的評註問題,其看法。 第二章比較兩氏的認識論一認識的起源問題,認識的本質問題,認識的範圍問題。 第三章討論商、莊兩氏的本體論,並比較吠檀多學派的「梵」的觀念及道家的「道」 的思想,商克拉的瑪雅學說─(一)因果觀,(二)非不同,(三 )反映學說。又比 較了莊子的本體論與商克拉的反映學說。 第四章討論兩氏的宇宙論─比較商克拉的唯神論與莊子的無神論(進化論);商克拉的 目的論與莊子的機械論(自然主義);商克拉的必然論與莊子的自由論。 第五章比較商克拉與莊子兩人的人生哲學。在這方面,由於兩人的文化背景不同與性 向迴異,出現了極端不同或正相反的人生觀及處世態度。在這方面來說,可見人類思 想是多地受制其生活環境─文化背景,與其本身的性向,這是與研究客觀的存在─宇 宙論的問題與本體問題很不同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