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引書目
一、中文部分
檔案、史料集、年鑑
川康軍整軍方案檔案(583/2200),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藏。
元首親批文件(1700.03/1021.3),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藏。
全國軍事整理草案各項方案(570.31/8010.2),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藏。
蔣中正總統檔案─籌筆,國史館藏。
蔣中正總統檔案─特交檔案,國史館藏。
中國實業部編,《中國經濟年鑑》(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4年)。
四川省文史研究館編,《四川軍閥史料》1-5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988年)。
四川檔案館編,《國民黨軍追堵紅軍長征檔案史料選編(四川部份)》(北京:檔案出版社,1986年)。
朱文原編,《西安事變史料》第一冊、第二冊(台北:國史館,民國82年4月)。
存萃學社編,《民國以來四川動亂史料彙輯》(香港:大東圖書公司,1977年9月)。
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二十五輯(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8年)。
周美華編,《國民政府軍政組織史料-軍事委員會(一)、(二)》(台北:國史館,民國85年元月、12月)。
張肖梅,《四川經濟參考資料》(上海:出版社不詳,民國28年)。
彭明主編,《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第四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1月)。
馮和法,《中國農村經濟資料》(上海:黎明書局,民國24年4月).。
劉壽林等編,《民國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8月)。
羅家倫編,《革命文獻》第50輯(台北:正中書局,民國59年3月)。
《清黨實錄》(南京:民國17年)。
《財政年鑑》(上海:民國24年)。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政治工作報告(民國24年11月)》(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日期不詳)。
《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文件匯集》1-5輯(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卷十三(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55年10月31日)。
《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文件匯集》2(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
《川陜革命根據地史料選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
《國民黨政府政治制度檔案史料選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
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史一組,<有關一九二0年川戰的謝持私電>,《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年)。
四川省省志編輯委員會資料室,<由滇軍往來密電看唐繼堯圖川野心>,《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六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年)。
何應欽,<川康整軍會議開幕致詞>,《四川文獻》第三十八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4年10月)。
何應欽,<川康整軍會議閉幕致詞>,《四川文獻》第三十八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4年10月)。
李貴榮著,李孝同譯,<重慶海關1922-1931年十年調查報告>,《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年)。
林華鈞,<劉湘出川抗日及第七戰區始末>,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
華生,<安川戰役中之文電戰>,《四川文獻》第一四五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3年9月)。
曹燮陽,<致王陵基信>,《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八輯(重慶:西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
喬久容著,李孝同譯,<萬縣海關1922-1931年十年調查報告>,《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年)。
新新新聞社論,<軍整會開幕期中>,《四川文獻》第三十八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4年10月)。
劉湘,<劉湘上將抗日遺囑>,《四川文獻》第三十五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4年7月)。
劉湘,<川康整軍會議開幕致詞>,《四川文獻》第三十八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4年10月)。
劉湘,<川康整軍會議閉幕致詞>,《四川文獻》第三十八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4年10月)。
劉湘,<就任四川省主席宣言>,《四川文獻》第一0二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0年2月)。
<川康整軍前之各軍編制>,《四川文獻》第三十八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4年10月)。
<川康整軍後之各軍編制>,《四川文獻》第三十八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4年10月)。
<川康整軍之喜報>,《四川文獻》第三十八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4年10月)。
<四川軍閥混戰的文電>,《近代史資料》第四期(總29號)(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5月)。
報紙、雜誌、期刊、地方志
《瀘縣志》
《合江縣志》
《合川縣志》
《敘永縣志》
《巴縣志》
《大邑縣志》
《國聞周報》
《四川月報》
《四川文獻》
《教育雜誌》
《近代史資料》
《獨立評論》
《軍政旬刊》
《文史資料選輯》
《四川文史資料選輯》
《成都文史資料選輯》
《重慶文史資料選輯》
《勞動季報》
《春秋》
《傳記文學》
《中外雜誌》
《四川文獻》
《新聞天地》
《中國民主論壇半月刊》
《藝文誌》
年譜、傳記、回憶錄、回憶文章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劉航琛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9年6月初版)。
任一民主編,《四川近現代人物傳》1-6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至1990年3月)。
李璜,《學鈍室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2年7月)。周開慶,《劉湘先生年譜》(台北:四川文獻社,民國77年9月再版)。
周開慶,《民國川事紀要》(台北:四川文獻研究社,民國63年12月)。
姚蒸民,《鶴軒憶語》(台北:川康渝文物館,民國75年10月)。
張國燾,《我的回憶》第3冊(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1974年)。
孫震,《八十年國事川事見聞錄》(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8年1月)。
賀國光,《八十自述》(自印本,民國53年11月)。
雷嘯岑,《憂患餘生之自述》(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1年10月)。
雷嘯岑,《我的生活史》(台北:龍文出版社,1994年12月)。
楊森,《九十憶往》(台北:龍文出版社,民國79年5月)。
丁少鶴、徐健,<四川軍用銀票發行始末概況>,《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0)。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賀國光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5年6月)。
文強,<我隨朱德同志入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一百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王家烈,<阻截中央紅軍長征過黔的回憶>,《文史資料選輯》第六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王天錫,<紅軍過黔時蔣介石在貴陽的狼狽相>,《文史資料選輯》第六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王少游,<在四川陸軍小學的一段回憶>,《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七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王陵基,<我在「三.三一慘案」中的罪行>,《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八輯(重慶:西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
天仇,<叛逆劉文輝>,《四川文獻》第一六0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5年9月)。
甘績丕,<川康整軍會議的形形色色>,《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3年1月)。
甘典夔,<一九三四年和一九三六年兩年四川災情述要>,《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甘績鏞遺作,<四川防區時代的財政稅收>,《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八輯(重慶: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0年12月)。
石元體,<戴戡駐川始末記>,《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八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0)。
左齊,<雄關漫道-記紅二方面軍長征歷程>,《文史資料選輯》第七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召川,<我所知道的盧作孚和民生公司>,《文史資料選輯》第七十四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平生,<詠劉湘詩「存疑」>,《四川文獻》第一六0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5年9月)。
田一平,<武德勵進會紀實>,《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二輯(重慶: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4年7月)。
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政治軍事史組,<記胡景伊任四川都督時期的活動>,《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四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成都市民政局,<「二、一六」慘案簡介>,《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六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2)。
西充縣各界人士學習委員會,<防區制下西充人民慘遇>,《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六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1)。
沈默士,<劉相與我>,《春秋》第二十卷五、六期(民國63年4、5月)
何煋榮,<田頌堯、劉文輝成都巷戰記>,《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3年1月)。
何兆青,<四川省銀行內幕一瞥>,《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七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0)。
但懋辛,<回憶川軍反對袁世凱的鬥爭>,《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一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1986年12月合訂本)。
但懋辛,<一九一三年熊、楊參加討袁經過>,《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但懋辛,<護國之役回憶錄>,《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李駿,<對「隨薛岳所部追堵紅軍長征的見聞」一文的訂正>,《文史資料選輯》第七十一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李寰,<吳佩孚兵敗入川記>,《中外雜誌》第一卷第四期(民國56年6月)。
李金洲,<西安事變親歷記>,《傳記文學》第十九卷第六期∼第二十卷第四期期(民國60年12月∼民國61年4月)。李參化,<劉湘任「剿總」和王陵基、唐式遵部進攻紅四方面軍始末>,《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7年7月)。
邢世同,<我所知道的劉航琛>,《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五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0)。
吳克雄,<四川討賊軍的興起和失敗>,《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吳克雄,<「倒熊」與「驅逐滇黔軍之戰」略憶>,《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吳劍淵,<第二十四軍(劉文輝部)劉元塘旅會理阻擊中央紅軍經過>,《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7年7月)。
岳夏,<一個通訊戰士對長征的回憶>,《文史資料選輯》第七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林華鈞,<劉湘的兵工廠>,《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五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0)。
奉伯常,<鄧錫侯部(第二十八軍)進攻紅四方面軍潰敗經過>,《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7年7月)。
季自求,<入蜀日記>,《近代史資料》第四期(總33號)(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8月)。
周非,<重慶三三一慘案身歷記>,《四川文獻》第一五九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5年6月)。
周開慶,<川軍受編國民革命軍經過>,《四川文獻》第一六0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5年9月)。
青峰,<西安事變中之四川>,《四川文獻》第一五九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5年6月)。
柯仲生、李鐵夫,<「九五慘案」中成都兩大反英鬥爭>,《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胡先驌,<蜀遊雜感>,《獨立評論》第七十號(北平:民國22年10月1日)。
范紹增,<關於劉湘、韓復之死的一點見聞>,《文史資料選輯》第四十二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范紹增,<回憶我在四川袍哥中的組織活動>,《文史資料選輯》第八十四輯(成都: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范崇實,<為劉湘擴充反動武裝的親歷>,《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五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0)。
范紹增,<劉湘派軍出川圍攻洪湖根據地紅二軍團經過>,《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7年7月)。
范紹增,<劉湘部(第二十一軍)進攻紅四方面軍的作戰經過>,《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7年7月)。
姚孔行,<康澤回憶錄及其生死下落>,《傳記文學》第五十九卷第四期(民國80年10月)。
則平,<抗戰前後之川事-馬五先生川黔見聞讀後>,《四川文獻》第一六一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5年12月)。
馬五先生,<王纘緒憶語>,《中外雜誌》第一卷第四期(民國57年3月)。
袁智,<回顧前民生公司的發展>,《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七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唐宗堯遺稿,<我經手發行四川軍用銀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0)。
高孟先遺稿,<盧作孚與北碚建設>,《文史資料選輯》第七十四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高新亞遺稿,<馮玉祥派我勸說劉湘參加抗戰之經過>,《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日期不詳)。
高興亞,<馮玉祥派我勸說劉湘參加抗戰的經過>,《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二輯(重慶: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4年7月)。
孫渡,<滇軍入黔防堵紅軍長征親歷記>,《文史資料選輯》第六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孫震,<四川護國討袁記>,《四川文獻》第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1年12月)。孫震,<參加癸丑革命見聞記>,《四川文獻》第三十七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4年9月)。
孫震,<晉謁總統蔣公聆訓記>,《四川文獻》第一六五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6年12月)。
晏道剛,<蔣介石追堵長征紅軍的部署及其失敗>,《文史資料選輯》第六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徐志道,<川軍將領形形色色>,《中外雜誌》第十一卷第二期(民國61年2月)。
徐志道,<四川軍要與憲五團>,《中外雜誌》第十一卷第一期(民國61年1月)。
徐斯蔚,<記四川陸軍測繪學堂及其他>,《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七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徐中齊,<親承總統蔣公教誨的追憶>,《四川文獻》第一六五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6年12月)。
華生,<西安事變中之四川>,《四川文獻》第一三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2年10月)。
華生,<北伐期中楊森東征武漢記>,《四川文獻》第一六0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5年9月)。
華生,<熊克武廣州被扣記>,《四川文獻》第一六三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6年6月)。
張志和,<對「劉湘死後川局波瀾記略」一文的更正>,《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張伯言、楊學端、朱戒吾、張懷猷,<二十四軍在川康邊區阻截紅軍的實況>,《文史資料選輯》第六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張勁竹,<第二十一軍廖海濤旅于名山邛崍阻擊紅軍南下之戰役>,《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7年7月)。
張仲賢、宋君良,<回憶陸軍教導總隊>,《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九輯(重慶:西南大學出版社,1987年12月)。
陳光藻遺稿,<四川軍閥最後的一場混戰>,《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3年1月)。
陳錦帆,<川江煙毒走私見聞>,《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五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陳仕俊等,<鄧錫侯出川抗戰和安定後方的點滴見聞>,《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七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日期不詳)。
康澤原稿,<復興社的緣起>,《傳記文學》第五十九卷第四期(民國80年10月)。
康澤原稿,<三民主義青年團成立的經過>,《傳記文學》第五十九卷第五期(民國80年11月)。
健廬,<陳布雷回憶錄中所記之川事>,《四川文獻》第五十二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5年12月)。筱臣,<記別動隊與康澤其人>,《藝文誌》第九十期(民國62年3月)。曾擴情,<蔣介石兩次派我入川及劉湘任「四川剿匪總司令」的內幕>,《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3年1月)。
傅茂青口述,廖銘吉筆記,<「二、一六」慘案始末>,《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六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2)。
傅淵希,<四川內戰年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七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雷嘯岑,<劉湘與王陵基>,《中外雜誌》第五卷第四期(民國58年4月)。
楊森,<吳玉帥與我>,《中外雜誌》第七卷第四、五期(民國59年4、5月)。
楊森,<吳玉帥遊川>,《中外雜誌》第二卷第四期(民國56年10月)。
楊森,<護國軍苦戰川南記>,《中外雜誌》第十卷第五期∼第十一卷第二期(民國60年11月∼61年2月)。楊森,<我的青年時代>,《中外雜誌》第四卷第一期∼第六期(民國57年7∼12月)。
楊森,<鐵馬金戈大西南>,《中外雜誌》第十一卷第三期∼第十三卷第三期(民國61年3∼民國62年3月)。楊森,<楊森回憶錄>,《中外雜誌》第十三卷第四期∼第十四卷第四期(民國62年4∼民國62年10月)。楊森,<護國之役參加松坡戎幕憶往>,《四川文獻》第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1年12月)。楊學端,<二劉大戰二三事>,《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3年1月)。
楊學端,<「峨山軍官訓練團」第一期回憶>,《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楊兆蓉遺稿,<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四年四川「討賊之役」親歷>,《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八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0)。
楊大奎,<回憶我在紅軍時期的戰鬥生活>,《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
楊思義,<劉戴成都巷戰親歷>,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0)。
楊鴻鼎,<空軍老兵憶語>,《四川文獻》第一七二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8年9月)。
復榮,<王陵基迷信扶乩>,《四川文獻》第一六0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5年9月)。
黃伯易,<關於劉湘和蔣介石的勾結與三三一慘案的補充訂正>,《文史資料選輯》第五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黃應乾,<劉湘、劉文輝混戰始末>,《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3年1月)。
黃慕顏,<一九二六年順瀘起義回憶錄>,《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八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
黃爵高,<記順瀘起義>,《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八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
黃爵高、奉伯常,<川軍嘉陵江涪江和川西防線被紅四方面軍突破前後>,《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7年7月)。
熊克武,<大革命前四川國民黨的內訌及其與南北政府的關係>,《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熊克武生前口述,熊達成整理,<在四川從事軍政工作十年的回憶>,《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四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熊倬雲口述,鄒楚記錄整理,<一九三六年成都「大川飯店事件」內幕>,《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七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日期不詳)。
廖仲和,<一九一九年川東煙案見聞記>,《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七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0)。
鄧漢祥,<四川省政府及重慶行營成立的經過>,《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3年1月)。
鄧漢祥,<劉戴混戰有關見聞>,《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0)。
鄧漢祥,<一九三六年四川災情回憶>,《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鄧漢祥,<一九三七年重慶整軍會議>,《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鄧漢祥,<我所知道的劉湘>,《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二輯(重慶: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4年7月)。
鄧漢祥,<劉湘與蔣介石的鉤心鬥角>,《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6月)。
鄧漢祥,<蔣介石派張群圖川的經過>,《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6月)。
鄧錫侯、田頌堯,<1917年成都羅劉、戴劉之戰>,《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鄧錫侯、田頌堯,<四川護國戰役始末>,《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劉航琛口述,<戎幕半生>,《新聞天地》1012期∼1034期(民國56年7月∼12月)。
劉航琛,<追懷劉湘先生>,《中外雜誌》第十九卷第六期(民國65年6月)。劉航琛口述,章君榖執筆,<范紹增與藍文彬>,《中外雜誌》第三卷第五期(民國57年5月)。
劉航琛,<西安事變中之劉湘>,《四川文獻》第一三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2年10月)。
劉航琛,<「劉神仙」其人其事>,《四川文獻》第一五八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5年3月)。
劉文輝,<走到人民陣營的歷史道路>,《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3年1月)。
劉清明,<從巴西到俄界>,《文史資料選輯》第七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劉沛雄,<王陵基范紹增率二十一軍進攻宣綏通江紅軍的片斷實況>,《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7年7月)。
鄭文遠,<駐川「參謀團政訓處」組織系統與反共罪行>,《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7年7月)。
蔣耀德,<長征中的紅色幹部團>,《文史資料選輯》第七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蔣逵,<我為劉湘訓練海空軍的前前後後>,《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二輯(重慶: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4年7月)。
閻捷三,<捉放李特的見聞>,《文史資料選輯》第七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盧爾勤、盧子英,<早年的盧作孚和民生公司>,《文史資料選輯》第七十四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戴高翔,<劉湘晉京患病經過追憶>,《春秋》第七卷第六期(民國57年1月)。
戴高翔,<劉湘出川抗戰記>,《中外雜誌》第三十八卷第四期(民國74年10月)。鮮寶濂,<四川一、二兩軍之戰回憶>,《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成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魏鑒賢,<隨薛岳所部追堵紅軍長征的見聞>,《文史資料選輯》第六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專書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稿》第二編(台北:出版社不詳,民國54年10月)。
文公直編,《最近三十年中國軍事史》(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4年4月)。
匡珊吉、楊光彥主編,《四川軍閥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
呂平登,《四川農村經濟》(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5年6月)。
沈默士,《劉湘統一四川內幕》(香港:東南亞研究所,1968年6月)。
李錚虹,《四川農業金融與地權異動之關係》(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民國66年12月)。
李懲驕,《成都華陽田賦之研究》(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民國66年12月)。
周開慶,《蜀事叢談》(台北:四川文獻研究社,民國65年9月)。
周開慶,《民國四川史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8年11月)。
周開慶,《民國四川史事續集》(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5年12月)。
周開慶,《四川與對日抗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9月)。
周開慶,《民國四川史事三集》(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8年5月)。周開慶,《民國四川史事四集》(台北:四川文獻研究社,民國71年3月)。
周開慶,《民國四川人物傳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5年3月)。
周開慶,《蜀事續談》(台北:川康渝文物館,民國72年5月)。
周開慶,《四川經濟志》(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61年8月)。
林超、溫賢美主編,《川陜革命根據地史》(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8年5月)。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義與聯省自治》(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2年6月)。
胡漢生,《四川近代史事三考》(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年12月)。
胡羽高,《共匪西竄記》(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日期不詳)。
姜克夫編著,《民國軍事史略稿》1-4卷(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6月-1995年6月)。
馬五先生(雷嘯岑),《新世說》(香港:香港時報社,民國41年4月)。
馬宣偉、溫賢美,《川軍出川抗戰紀事》(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2月)。
陳世松主編,《四川簡史》(成都: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6年12月)。
陳志讓,《軍紳政權》(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11月)。
張玉法,《中國現代政治史論》(台北:東華書局,民國79年9月)。
張瑞德,《抗戰時期的國軍人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2年6月)。
張秉均,《中國現代歷次重要戰役之研究-剿匪戰役評述(續)》(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73年6月)。
國防部史政局編,《剿匪戰史》第七、十卷(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民國51年9月)。
郭華倫,《中共史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64年9月)。
喬誠、楊續雲,《劉湘》(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年)。
隗瀛濤主編,《四川近代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
隗瀛濤等著,《四川近代史》,(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年11月)。
溫賢美主編,《四川通史》1-7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年2月)。
馮少烈,《十年紅軍》(上海:出版社不詳,1933年)。
黃炎培,《蜀道》(上海:開明書店,民國25年8月)。
辜勉,《資中內江田賦研究》(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民國66年12月)。
賈士毅編,《民國財政史續編》(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51年2月)。
楊維真,《唐繼堯與西南政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83年1月)。
趙令景,《四川糧食問題之研究》(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民國66年12月)。
蔣中正,《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13(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民國45年)。
蔣中正,《峨眉訓練集》(南京:精神教育第四集,民國26年)。
謝本書、牛鴻賓,《蔣介石和西南地方實力派》(孟津: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
薛岳編,《剿匪紀實》(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6年12月)。
蕭波、馬宣偉,《四川軍閥混戰(1917-1926)、(1926-1934)》(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4年10月、1986年12月)。
龔永濤.,《四川土地整理計劃及其辦理經過》(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民國66年12月)。
論文
一波,<四川人口的消長>,《四川文獻》第六十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6年12月)。
小波,<吳佩孚侵川與四川「討賊之役」>,《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王子騫,<川滇黔軍之戰>,《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二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王思忠,<四川兵工廠與軍閥混戰>,《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王掄楦,<劉航琛從政內幕>,《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二輯(重慶: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4年7月)。
王廷科,<參謀團入川紀實>,《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五輯(重慶: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5年7月)。
王健民,<讀張國燾夫婦回憶錄>,《傳記文學》第二十卷第三期(民國63年3月)。王培堯,<劉湘的毀譽>,《中外雜誌》第四十一卷第一期∼第四十一卷第四期(民國71年1月∼4月)。文守仁,<楊子惠先生事略>,《四川文獻》第一六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6年6月)。
巴人,<孫震先生>,《四川文獻》第七十一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7年7月)。白兆渝,<氾濫一時的四川地方銀行兌換卷>,《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九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
平生,<川康整軍會議經過>,《四川文獻》第二十六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3年10月)。
平明,<民初川江航運概況>,《四川文獻》第七十八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8年2月)。
四川政協文史研委會 軍事史料編寫組,<劉湘部在川黔滇邊防堵紅軍的經過>,《文史資料選輯》第六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四川省志近百年大事記述編輯祖,<劉湘、楊森聯合驅袁祖銘經過>,《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七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四川大學歷史系,<川陜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一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6月)。
四川大學川陜革命根據地科研組,<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團概述>,《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一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6月)。
四川黨史編輯處,<四川護國之役>,《四川文獻》第六十六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7年2月)。
四川黨史編輯處,<川軍援陜與討賊之役>,《四川文獻》第六十八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7年4月)。
田一平,<以劉湘為中心的反蔣秘密組織-武德勵進會>,《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
田尻撰,楊凡譯,<四川動亂概觀>,《近代史資料》第四期(總29號)(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5月)。
米慶雲,<蔣政權在川西邊區禁煙的真相>,《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3年1月)。
米慶雲,<張群先生主川見聞>,《成都文史資料》季刊,1988年第一輯(成都:四川省新華書店,1988年3月)。
米慶雲、馬振夷、姜蔭梧,<劉湘興亡記略>,《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日期不詳)。
米慶雲,<蔣匪禍川記>,《近代史資料》第四期(總29號)(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5月)。
匡珊吉、王建軍,<四川軍閥的橫征暴歛及其社會後果>,《西南軍閥史研究叢刊》第二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
任一民,<抗日戰爭時期的四川地方實力派>,《四川省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四十週年學術討論會論文暨史料選》二(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江崇林,<記四川保安隊>,《四川文獻》第一六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6年6月)。江石江,<怪人怪事-劉湘的神仙軍師>,《中外雜誌》第二十卷第五期(民國65年11月)。伍鋆,<饒國華>,《四川文獻》第一五一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4年6月)。
成都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等,<民國時期成都金融實況概述>,《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八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日期不詳)。
呂實強,<抗戰前蔣中正先生對四川基地的建設>,《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第三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75年12月31日)。
呂實強,<民初四川軍政領導階層的遞嬗(1912~1937)>,《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明清與近代史組》(台北:中央研究院,民國78年6月)。
杜凌雲、彭惠中,<四川自流井鹽稅的掠奪戰>,《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3年1月)。
余枉生,<重慶時期之四川省黨部>,《四川文獻》第四十七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5年7月)。
冷寅東,<劉湘、劉文輝爭霸四川的幾次戰爭>,《文史資料選輯》第十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冷薰南,<四川軍閥在北伐易幟後的混戰局面>,《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吳晉航,<一九三五年參謀團入川前後>,《文史資料選輯》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3月)。
何北衡,<一九三六年成都事件>,《文史資料選輯》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3月)。
何煋榮,<四川防區制時期二十九軍的形成和發展>,《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何宇白,<朱毛潰竄川康的漏網始末>,《四川文獻》第一七五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9年6月)。
李日基,<胡宗南部在毛兒蓋被殲記>,《文史資料選輯》第六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李有明,<護國戰爭在川始末>,《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0)。
李鐵夫、余中英,<記川軍「保定系」軍閥劉斌>,《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
李天元,<盧作孚率民生公司船隊歸來紀實>,《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九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
李際權、黃爵高、傅淵希、金振聲,<熊克武生平述要>,《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四十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
李參化,<劉湘任剿總和王陵基唐式遵部進攻紅四方面軍始末>,《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7年7月)。
李白虹,<二十年來之川閥戰爭>,《近代史資料》第四期(總29號)(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5月)。
杜凌雲、彭惠中,<四川自流井鹽稅的掠奪戰>,《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吳錫祺,<韓復被扣目擊記 >,《文史資料選輯》第六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吳晉航、鄧漢祥、何北衡,<四川軍閥的防區制、派系和長期混戰記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吳蔭秋,<一九一七年隆昌兵匪交織慘禍>,《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六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1)。
吳蔭秋,<一九二六年白駒大刮隆昌>,《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六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1)。
吳晉航,<四川防區制時期金融貨幣紊亂情況>,《文史資料選輯》第十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吳晉航,<1920-22年的四川軍閥混戰補充>,《近代史資料》第四期(總29號)(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5月)。
吳興策,<前民生公司的人事管理>,《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七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吳嘉陵,<劉湘六路圍剿紅軍始末>,《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二輯(重慶: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4年7月)。
金世忠,<民國保甲制度之研究:以抗戰前後的四川省為例,1935~1949>(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0年)。金滿成,<二劉戰罷戰區巡禮>,《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0)。
林地煥,<四川鹽政的改革,( 1895~1920)>(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2年12月)。
林建曾,<試論鹽務與川、滇、黔軍閥形成發展的關係>,《西南軍閥史研究叢刊》第二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
周海若、吳孟輝、范諦真,<范崇實與四川蠶桑事業>,《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四十一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
周開慶,<四川的農業>,《四川文獻》第九、十、十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2年5、6、10月)。
周開慶,<四川的工業>,《四川文獻》第十五∼十八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2年11-53年2月)。
周開慶,<四川黨務之回顧>,《四川文獻》第二十三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3年7月)。周開慶,<國民政府初期之四川政局>,《四川文獻》第二十五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3年9月)。周開慶,<張岳軍先生主持川政經過>,《四川文獻》第七十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7年6月)。周開慶,<劉湘率師出川抗戰及其逝世>,《四川文獻》第九十五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9年7月)。
周開慶,<民國二十一、二年之四川剿匪局勢>,《四川文獻》第一一一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0年11月)。周開慶,<川北剿共實況>、(附)<合力剿匪與統一川局>,《四川文獻》第一八0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70年10月)。
芳心,<王纘緒頭共之後又反共>,《中國民主論壇》第三卷第三期(香港:民國55年8月)。
芳心,<被俘不屈的王陵基>,《中國民主論壇》第三卷第四期(香港:民國55年9月)。
於笙陔,<劉湘主川前的「七訓」>,《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六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
易善初,<盧作孚、何伯衡任四川廳長時的一些建樹>,《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五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范漢杰,<胡宗南率部在川北阻截紅軍的經過>,《文史資料選輯》第六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范崇實,<1920-22年的四川軍閥混戰>,《近代史資料》第四期(總29號)(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5月)。
秋宗鼎,<抗戰初期蔣介石侍從室對四川軍閥的調查材料>,《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3年1月)。
侯漢佑,<侯之擔部防守烏江的潰敗>,《文史資料選輯》第六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施幼貽,<郭勛祺在抗日前線>,《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日期不詳)。
施以,<苛捐雜稅之廢除運動>,《勞動季報》第一卷第三期(南京:正中書局,民國23年10月)。
胡秉章,<川軍郭勛祺部在川黔滇邊阻紅軍長征經過>,《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日期不詳)。
胡漢生,<四川軍閥割據時期之兵源考>,《西南軍閥史研究叢刊》第二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
胡次威,<辛亥以後的四川戰記>,《文史集萃》第六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年3月)。
則平,<北洋軍閥蹂躪川民之慘狀>,《四川文獻》第一四六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3年10月)。
茍乃謙,<蔣介石派參謀團剿共圖川>,《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7年7月)。
勁松,<盧作孚事略>,《四川文獻》第一七六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9年9月)。
唐代才,<羅澤洲在廣安的種種罪行>,《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六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1)。
唐代才,<楊森在廣安的種種罪行>,《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六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1)。
徐伯威,<田頌堯部對紅四方面軍的進攻與失敗>,《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三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7年7月)。
桑梓侯,<解放前理縣種植鴉片的情況>,《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五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高言弘,<西南軍閥與鴉片貿易>,《西南軍閥史研究叢刊》第二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
高勞,<四川與護國之役>,《四川文獻》第九十五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9年7月)。
馬功成,<略談陳宧為袁世凱圖川>,《西南軍閥史研究叢刊》第二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
馬宣偉,<川、滇、黔軍在成都巷戰始末>,《西南軍閥史研究叢刊》第二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
馬宣偉,<二劉之戰>,《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二輯(重慶: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4年7月)。
孫耀庚、楊壽增,<軍閥混戰中廣元戰禍粗描>,《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六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1)。
孫震,<參加辛亥革命見聞錄>,《四川文獻》第八、九、十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2年4、5、6月)。
孫震,<靖川之役始末記>,《四川文獻》第二十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3年8月)。孫震<四川自治與統一>,《四川文獻》第三十一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4年3月)。孫震,<四川赤禍與安川>,《四川文獻》第四十一、二期合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5年1月)。孫震,<安川與剿共>,《四川文獻》第四十三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5年3月)。
孫震,<討共與剿逆>,《四川文獻》第四十六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5年6月)。
孫震,<四川進一步統一與抗戰>,《四川文獻》第五十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5年10月)。
孫震,<駐川各軍出川參加抗戰概況>,《四川文獻》第五十二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5年12月)。
孫震,<駐川各軍出川參加抗戰概況>,《四川文獻》第五十三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6年1月)。
孫震,<四川進一步統一與抗戰>,《四川文獻》第五十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6年2月)。
袁宙宗,<西南王劉湘別傳>,《中外雜誌》第四十八卷第一期(民國79年7月)。陳祥雲,<近代四川農村經濟(1891-193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碩文,民國79年6月)。陳祖武,<烜赫一時的風雲人物尹昌衡>,《文史資料選輯》第七十七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陳光藻、黃有光<四川軍閥的最後一場大混戰>,《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陳雁翬,<鄧漢祥在劉湘統治時期的活動>,《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八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
陳雁翬,<讀「以劉湘為中心的反蔣秘密組織-武德勵進會」一文後的幾點不同意見>,《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四十一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
陳雁翬,<劉湘出川抗戰及病死武漢經過記略>,《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十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日期不詳)。
陳雁翬,<劉(湘)、鄧(漢祥)關係淺談>,《成都文史資料選輯》第八輯(成都: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日期不詳)。
陳敦正,<康澤的生平與志事>,《中外雜誌》第三十一卷第六期∼第三十二卷第二期(民國71年6月∼8月)。陳光彥,<康澤與別動隊>,《中外雜誌》第三十二卷第三期(民國71年9月)。張仲雷,<清末民初四川的軍事學堂及川中派系>,《辛亥革命回憶錄》第三集(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2年9月)。
張仲雷,<陳宧在四川的「大清鄉」>,《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張仲雷,<從護國戰役期中北軍罪行看四川人民受害點滴>,《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張樾亭,<記劉湘、韓復、宋哲元聯日反蔣的失敗>,《文史資料選輯》第五十四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年6月)。
張群,<劉故主席湘功在國家>,《四川文獻》第三十五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4年7月)。
張鏞,<左右派紛爭與重慶工運的影響>,《四川文獻》第五十九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6年7月)。
張鏞,<重慶三三一事件>,《四川文獻》第六十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6年8月)。張鏞,<重慶的商團與工團>,《四川文獻》第六十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6年12月)。
張夢九,<范紹增人傻心不傻>,《春秋》第八卷第三期(民國57年3月)。
華生,<劉湘傳>,《四川文獻》第十一、十二期合刊(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2年7月)。華生,<抗戰初期之四川財政>,《四川文獻》第二十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3年4月)。華生,<四川交通概況>,《四川文獻》第二十一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3年5月)。
華生,<民國初年之重慶新聞界>,《四川文獻》第四十三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5年3月)。
華生,<民國初年之四川財政>,《四川文獻》第四十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5年4月)。
華生,<四川之縣地方財政>,《四川文獻》第四十九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5年9月)。
華生,<四川之銀行與錢莊>,《四川文獻》第七十三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7年9月)。華生,<蔣總統與四川>,《四川文獻》第五十一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5年11月)。
華生,<民國初年之四川貨幣>,《四川文獻》第五十二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5年12月)。華生,<四川護國之役>,《四川文獻》第一一二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0年12月)。
華生,<民六成都滇川軍之戰>,《四川文獻》第九十三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9年5月)。
華生,<四川防區制的起源及其罪惡>,《四川文獻》第一二七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2年2月)。
華生,<民國十二年之川戰>(上)(下),《四川文獻》第一三一、二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2年7、8月)。
華生,<倒熊與驅滇-民國九年之川中戰事>,《四川文獻》第一三 九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3年3月)。
華生,<四川自治之役-民國十年至十二年之川局>,《四川文獻》第一四一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3年5月)。
華生,<歡送與迓迎-民國五年周駿與陳宧衝突之一幕>,《四川文獻》第一四六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3年10月)。
華生,<四川動亂的持續和發展>,《四川文獻》第六十三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6年11月)。
華生,<民國初年之四川軍事-文公直著「四川軍史」辨正>,《四川文獻》第一五七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4年12月)。
華生,<民初四十年之四川>,《四川文獻》第一六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6年6月)。
華生,<唐式遵先生年表>,《四川文獻》第一七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9年3月)。
華生,<吳佩孚與四川>,《四川文獻》第一七九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70年7月)。華生,<民國二年四川討袁始末>,《四川文獻》第一0六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0年6月)。
曹善群、向廷瑞,<四川陸軍講武堂概況>,《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七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曹善群,<上東戰役-川戰中的一個小插曲>,《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梁荻錕,<劉伯承同志領導的瀘州起義>,《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八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
健廬,<四川的貿易>,《四川文獻》第十九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3年3月)。
健廬,<劉從雲之剿匪戰略>,《四川文獻》第二十八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3年12月)。
健廬,<宣達剿匪前線>,《四川文獻》第一一一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0年11月)。
康心如遺作,<回顧四川美豐銀行>,《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八輯(重慶: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0年12月)。
郭德宏,<黎平會議在紅軍長征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黎平會議論文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
郭榮生,<四川省地方銀行之演進>,《四川文獻》第六十四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6年12月)。
陸大鉞,<抗戰前的四川公路建設>,《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重慶:西南大學出版社,1990年5月)。
陸大鉞,<民國時期重慶的兵器工業>,《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五輯(重慶:西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
黃應乾,<劉湘死後川局波瀾記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二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合訂本)。
黃應乾,<一九二二年四川一、二軍之戰>,《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黃應乾,<四川二劉之戰始末記>,《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堯蒸民,<談四川物價>,《四川文獻》第一0一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0年1月)。
廣聞,<防區時代之川軍政務系統>,《四川文獻》第五十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5年10月)。喬誠,<劉湘與「三.三一慘案」>,《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八輯(重慶:西南大學出版社,1986年6月)。
葉之,<劉湘、白駒劫掠榮縣倉谷>,《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六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81)。
葉劍鳴,<軍閥羅澤洲的興亡簡述>,《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三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
傅友周,<重慶銅元局的片斷>,《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傅淵希,<由楊森發動「統一之戰」到川滇黔聯軍倒楊戰爭>,《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七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惠英,<封建勢力瀰漫的四川>,《勞動季報》第一卷第三期(南京:正中書局,民國23年10月)。
溫賢美、李文義,<張國燾的左傾和右傾錯誤對川陜革命根據地的危害>,《四川歷史研究文集》(成都:四川社會科學院,1987年11月)。
楊慧媛,<民國四川團練之研究(1912~193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7年)。楊兆蓉,<辛亥後之四川戰記>,《近代史資料》第6期(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年12月)。
楊兆蓉,<辛亥後之四川戰記>,《近代史資料》第六期(總23號)(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年12月)。
楊學端,<二劉大戰月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五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內部發行,1979)。
楊乾九、薛忠和,<蜀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概述>,《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五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楊授書、吳紹伯、廖上柯、程澤友,<四川財訓史略>,《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六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
路國璽,<重慶兵工企業發展的回顧>,《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五輯(重慶:西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
鄒隱樵,<王纘緒當上四川省主席的內幕情況>,《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八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
蜀客,<劉湘發達小史>,《中國民主論壇半月刊》第三卷第八期(香港:民國55年11月)。
蜀客,<禍國殃民的劉文輝>,《中國民主論壇》第三卷第十期∼第四卷第二期(香港:民國55年12月∼56年4月)。
蜀俠,<王纘緒晚節不終>,《四川文獻》第一七六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9年9月)。
蜀俠,<鄧漢祥其人其事>,《四川文獻》第一七七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9年12月)。
蜀俠,<北伐前後之成都工會>,《四川文獻》第六十二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56年10月)。
蜀俠,<記重慶三三一慘案>,《四川文獻》第一五八期(台北:四川文獻雜誌社,民國65年3月)。
寧芷村、周季悔、衷玉麟、孫謙牧,<川康平民商業銀行與劉航琛>,《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九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
寧芷村等,<劉航琛其人>,《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八輯(重慶: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0年12月)。
趙星洲,<四川幣制混亂的貽害>,《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九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
趙星洲,<川軍將領潘文華一生>,《成都文史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