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5:27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鐘玲敏
研究生(外文):
Chung, Ling-Min
論文名稱:
原住民族基本法立法過程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f legislated process on indigenous peoples right law
指導教授:
陳延輝
指導教授(外文):
Chen, Yen-Huei Ph. D.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學門:
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
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6
中文關鍵詞:
原住民族基本法
、
立法過程
、
威權轉型
、
條文評釋
、
固有權
相關次數:
被引用:
9
點閱:1140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2
原住民是台灣的主人,是相對於其他外來移民族群早先居住於台灣的原住居民,原住民族與土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亦享有以土地為基礎衍生的原住民族固有權利。原住民族自始自中皆未拋棄其對土地之主權,卻在殖民政府與威權政府統治下,流失傳統領域及其固有權利。原住民族自覺始於威權主義體制轉型之正當性危機發生之時,台灣社會在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後,近而挑戰威權體制而帶動威權轉型,更誘發原住民族對於族群主體性的反思,使得原住民族社會運動有了發展空間,亦催生了原住民族基本法草案。
原住民族基本法制訂立時十七年之久,其所面臨之艱難與阻礙萬千。基本法為原住民族首部規範及保障原住民族權益之專法,更是原住民族發展之重要里程碑。因此,探究原住民族基本法立法過程與台灣政治變遷過程,可作為未來原住民族基本法子法制定與推動之借鑑。
本研究訪談行政院原民會、立法院與學術界之基本法專家共計八名,針對原住民族基本法議題進行深度訪談,以還原基本法之立法過程原貌與未來子法建制之修正意見,而後針對基本法進行爭議條文之評釋及基本法之適用空間。
原住民族基本法所保障的原住民族主權、原住民族自治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賠償與返環、自然資源使用權等重大爭議條文,除了衝擊國家統治正當性與利益獲取合法性外,亦衝擊既存法律制度、土地制度與政治資源分配,原住民族主權與土地的流失係台灣威權體制轉型化過程中的「轉型正義」衝突,應獲不正義補償、賠償予彌補,原住民族基本法的通過,只是回復正義的開始,未來藉由基本法之落實予後續子法之繼續制定、修改或廢止,以逐步返環原住民族所失去的自然主權。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3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6
第四節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8
第二章原住民族基本法之文獻文析…10
第一節理論基礎…10
第二節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評釋…16
第三節新夥伴關係與再肯認協定…20
第三章原住民族基本法之形成經過…23
第一節戰後省府治理至解嚴前…23
第二節戒嚴後至首度政黨輪替…27
第三節政黨輪替至基本法通過…40
第四節基本法通過迄今…46
第四章原住民族基本法之各界意見…48
第一節深度訪談…49
第二節訪談分析…51
第五章原住民族基本法之條文評釋…63
第一節基本法公佈施行後…63
第二節原住民基本法條文評釋…65
第六章結論…104
參考書目105
Marilyn Strathern(1994),“Cultural Diversity“,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 No.78,pp.1-26.
于仲誼(2002),《原住民土地權利_兼論台灣當前對原住民土地權利的保障》,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孔文吉(2000),〈變遷中的台灣原住民政策〉,發表於2000年都市原住民政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政大民族學系。
企劃處(2005),〈原住民族正名紀念日系列慶祝活動分享及體驗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簡訊》,第95期,頁5-8。
夷將.拔路兒(1994),〈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第,頁22-38。
朱美惠(2005),《多元文化主義在台灣_以解嚴後政治發展與原住民族政策為例》,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池曼玲(1992),《台灣地區原住民政策:「台灣原住民保障基本法」草案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至美(2001),《威權轉型後台灣地區政府再造之政經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賢明(2003),《從真實的夥伴關係看「台灣政府與原住民族新的夥伴關係」條文》,淡江大學建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永祥(2002),《台灣原住民族自治之研究:兼論台灣族群政治權力之分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慈敏(1990),《族群動員_以台灣原住民族二次還我土地運動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江義(2004),《台東海岸加走灣馬卡道族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益陸(2003),《台灣原住民行政體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雅(),〈政府組織與原住民族政治空間〉,《山海文化雙月刊》,第期,頁16-38。
林淑雅(2000)《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前衛。
林銘溢(2004),《從同化主義到多元文化主義:政治轉型與原住民族自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正鋒(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
孫大川(),〈對原住民憲政發展的期待〉,《山海文化雙月刊》,第期,頁4-5。
孫家琦(1997),《戰後台灣原住民族地位之政治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建宇(2004),《國際法上原住民政策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正尚(2004),《我國原住民族行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德義(1994),〈憲法民族政策條款修訂芻議〉,《山海文化雙月刊》,頁14-19。
張培倫(2002),《族群差異權力之道德證成_秦力克自由主義多元文化論之可能性》,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朝琴(2000),《從民族平等觀點探究台灣原住民的地位問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立信(2005),《台灣民族建構中的原住民:原住民認同的初探》,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秀岩(1976),〈 山地行政與山地政策 〉,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頁97-106。
陳士章(2004),《全球化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心怡(2001),《戰後台灣原住民族之研究(1945-2000):權力關係與政策選擇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未出版。
陳文學(2004),《我國原住民族自治政策織研究:規劃評估觀點》,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竹上(2000),《看不見的權利:從民族主義、族群文化及殖民歷史反思台灣原住民財產權在國內法制中的發展》,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宗韓(1994),《戰後台灣原住民政策之分析:國家與社會的觀點》,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律伶(2004),《從馬告國家公園爭議試論對原住民族運動之影響與反省》,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茂順(19981),《戰後台灣原住民政策:從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的身分區分去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舜伶(2002),《原住民族運動中「權利法制化」進路的困局:兼論建構中的台灣原住民族自治》,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瑞芸(1990),《族群關係、族群認同與台灣原住民基本政策》,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震(2004),《原住民報導文學與原住民運動之聯繫_從公眾行動的角度探討報導文學的社會功能》,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程大智(2004),《多元民族治理模式:以台灣原住民為例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論文,未出版。
黃琛瑞(2003),《權力菁英與台灣的政治發展》,國立成功大學政治與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鈴華(2005)《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國會路線》,台北,翰蘆。
趙中麒(2001),《部落主權與文化實踐:台灣原住民族自治運動之理論建構》,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維哲(2006),《台灣原住民身分認定變革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全政(1997)《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蕭全政(2001)〈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頁63-88。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
蕭新煌(1989)〈民間社會的反支配性格〉,《台灣未來的趨勢》,頁45-58。台北: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
謝世忠(1987),〈 原住民運動生成與發展理論的建立:以北美與臺灣為例的初步探討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期,頁139-177。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頁61。台北:自立晚報。
謝順旭(2002),《從台灣光復後之政治發展探討政府原住民政策之演變》,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貽君(1996),《另一個世界的來臨_原住民運動的理論實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鐘青柏(1989),《台灣先住民社會運動研究_以「還我土地」運動為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族群關係、族群認同與臺灣原住民基本政策
2.
從民族平等觀點探究臺灣原住民的地位問題
3.
戰後臺灣原住民政策之分析
4.
原住民族運動中「權利法制化」進路的困局-----兼論建構中的台灣原住民族自治
5.
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政策之研究(1945-2000)權力關係與政策選擇觀點
6.
部落主權與文化實踐︰台灣原住民族自治運動之理論建構
7.
另一個世界的來臨──原住民運動的理論實踐
8.
權力菁英與台灣的政治發展
9.
戰後台灣原住民族地位之政治分析
10.
威權轉型後台灣地區政府再造之政治經濟分析,1987-2002
11.
從馬告國家公園爭議試論對原住民族運動之影響與反省
12.
台灣原住民族自治之研究---兼論台灣族群政治權力之分配
13.
原住民土地權利----兼論台灣當前對原住民土地權利的保障
14.
原住民報導文學與原住民運動之聯繫─從公眾行動的角度探討報導文學的社會功能
15.
看不見的權利:從民族主義、族群文化與殖民歷史反思台灣原住民族財產權在國內法制中的發展
1.
謝世忠(1987),〈 原住民運動生成與發展理論的建立:以北美與臺灣為例的初步探討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期,頁139-177。
2.
郭秀岩(1976),〈 山地行政與山地政策 〉,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頁97-106。
3.
高德義(1994),〈憲法民族政策條款修訂芻議〉,《山海文化雙月刊》,頁14-19。
1.
原住民族基本法上多階段行政程序之研究
2.
原住民族運動中「權利法制化」進路的困局-----兼論建構中的台灣原住民族自治
3.
原住民土地權利----兼論台灣當前對原住民土地權利的保障
4.
全球化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權之研究
5.
戰後臺灣原住民政策之分析
6.
臺灣地區原住民政策--「臺灣原住民保障基本法」草案之分析
7.
台灣原住民行政體制之研究
8.
部落主權與文化實踐︰台灣原住民族自治運動之理論建構
9.
臺灣原住民族政治主體建構之研究
10.
台灣原住民自治政策之研究
11.
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政策之研究(1945-2000)權力關係與政策選擇觀點
12.
原住民族基本法第二十一條諮商同意權之實踐
13.
原住民族諮商同意在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選址機制的實踐—以台東達仁南田建議候選場址為例
14.
國中之國?新夥伴關係?-原住民族自治權之建構與制度設計
15.
族群關係、族群認同與臺灣原住民基本政策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