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6 05: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欣容
研究生(外文):Wu, Hsin Jung
論文名稱:國小教師夏季服飾風格與學童偏好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n The Styl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Summer Clothing and Students' Preference in Taichung City
指導教授:康敏嵐康敏嵐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ang, Ming-Lan
口試委員:陳懷恩顧理
口試委員(外文):Chen, Hwai-EnGu, Li
口試日期:2012-08-0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5
中文關鍵詞:教師服飾風格學童偏好教師形象
外文關鍵詞:the dress style of teachersstudents' preferenceimages of teache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4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服飾」是身負重責大任的國小教師需審慎思量的,因為教師服飾不僅有助於教師建立專業友善的形象,更影響著學童的美感發展。本研究主要彙整國小教師的服飾風格,並探討學童偏好的類型,提供當代國小教師參考,希冀國小教師能有更多元的服飾選擇。
本研究以現況調查為主,輔以深入訪談,詳究國小教師服飾風格。分為兩部份進行:第一部分先整理相關文獻,同時進行台中市國小教師服飾風格現況之蒐集與整理;第二部分為對國小學童做問卷調查及深入訪談,了解學童所偏好之教師服飾類型及具備元素,最後分析並歸納結論。
其研究結果有:(一)國小女教師服飾可歸類為三大風格與九小類型。休閒風共有三類:簡單樸實型、混搭設計型、休閒動感型,是最多國小女教師穿著的。熱情風共有三類:大膽前衛型、浪漫花俏型、活潑親和型,是最多國小學童偏好的。高雅風共有三類:專業氣質型、端莊文靜型、優雅古典型。(二)男教師服飾可歸類為三大風格與八小類型。休閒風共有四類:陽剛運動型、舒適率性型、活潑運動型、內斂休閒型,是最多國小男教師穿著的。時髦風共有兩類:年輕活力型、時髦雅痞型,是最多國小學童偏好的。正式風共有兩類:端莊穩重型及保守規矩型。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need to consider “clothing”, because teachers’ clothing is not only helpful to establish professional and kind images, but also affects students’ aesthetic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is to classify teachers’ clothing style, and find out which students prefer for the temporary teachers and hope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have more choices for clothing.
The majority of the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circumstances, and the secondary is to interview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clothing styl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here are two parts: 1.Explore the related documents, and collect and assort the clothing data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City. 2. Research which dress style of teachers students prefer by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interview.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1. The dress styl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women teachers can be sorted to three. Casual style can be classified to simple, mix&match, sporty, which most women teachers wear. Passionate style can be classified to bold, romantic, lively, which most students prefer. Elegant style can be classified to temperamental, gentle, classical. 2. The dress styl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men teachers can be sorted to three. Casual style can be classified to strong, comfortable, lively, which most men teachers wear. Fashion style can be classified to young, trendy, which most students prefer. Formal style can be classified to modest and standard.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謝辭 v
目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研究架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台灣近代服飾發展演變 9
第二節 服飾的社會涵義 19
第三節 服飾的美學 28
第四節 形象與服飾 43
第五節 相關研究 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53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圖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選取 55
第三節 樣本分析與處理 61
第四節 問卷調查與訪談設計 63
第四章 教師夏季服飾風格分析 65
第一節 教師夏季服飾的風格類型 65
第二節 教師夏季服飾所具備的元素 75
第五章 學童偏好的教師服飾 89
第一節 問卷調查 89
第二節 問卷結果與排序 93
第三節 學童偏好的教師服飾訪談 113
第四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12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31
參考文獻 133
附錄 139

一、專書:
Diana Crane(2000).Fashion and Its Social Agendas.Chicago:Chicago.
丁志權(2002)。教育專業與師資培育。載於楊國賜等(合著),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 科技整合導向(頁257-302)。台北市:學富文化。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2008)。教師的形象與專業倫理。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日本色研株式會社(1989)。最新服裝配色全集。台北市:美工圖書社。
王文科 (1986)。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宇清(1994)。中國服裝史綱。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受之(2006)。時裝史。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王明堂(2006)。問卷法。載於管倖生等(合著),設計研究方法(二版)(頁167-192)。台北市:全華圖書。
王麗芬等家庭百科叢書編譯組(1991)。女性穿著的藝術。台北市:國家出版社。
朱馥瑜(2001)。戀‧造型。台北市:星定時出版社。
江稜(1988)。上班族成功穿著。台北市:世茂出版社。
李玉紅(1989)。小學生心理與教養。台北市:小暢書房。
何兆華、蘇旭珺、鄭惠美(2004)。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專輯 漢人織品服飾篇。高雄市: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吳明清(2002)。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功能。載於楊國賜等(合著),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 科技整合導向(頁1-30)。台北市:學富文化。
宋瑞波、李瑩(2010)。跟著配就時尚─配色與穿搭款式設計的百變造型術。新北市: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李莎莉(1999)。台灣原住民傳統服飾。台北市:漢光文化。
阮綠茵(2006)。觀察法。載於管倖生等(合著),設計研究方法(二版)(頁99-118)。台北市:全華圖書。
呂艷芝(2010)。教師禮儀的99個細節。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周洵、高春明(1987)。中華服飾五千年。台北市:美工圖書社。
林文昌、歐秀明著(1992)。服裝色彩學。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
林成子(1987)。服裝學概論。台北市:實踐大學。
林洋慈等家庭百科叢書編譯組(1993)。男性的穿著與搭配。台北市:國家出版社。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法 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 SPSS中文視窗板操作實務詳析。台北市:雙葉書廊。
徐慧明、何昌編著(2005)。服裝色彩創意設計。長春市:吉林美術出版社。
袁青、胡澤民、葉立誠、李國芬、賴宜秀、廖婉茹(2006)。時尚的樣子─不服輸的台灣衣裝史。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馬大力、晏細紅、劉曉潔(2005)。服裝材料概論。北京市:化學工業出版社。
高本莉(1995)。台灣早期服飾圖錄。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郭元祥(2008)。教師的二十項修練。上海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佳芬(1997)。解讀流行時尚-文化心 流行眼 說時尚。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陳建輝(2006)。服飾圖案設計與應用。北京市:中國紡織出版社。
陳美芳(1988)。實用服裝設計。台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陳美芳(1989)。實用服裝畫。台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陳美芳、李少華(1991)。服裝的色彩學。台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陳孫華(2009)。玩美7件式。台北市:方智出版社。
陳惠萍(2003)。師生關係與學生行為。載於葉玉珠等(合著)。教育心理學(頁425-456)。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麗卿(2007)。形像女王:Office Lady的穿衣密碼。台北市:天藍出版社。
喬昭華、鄭靜宜、蘇旭珺、饒湘蘭、賴裕綺編著編著(2003)。服飾與生活。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華梅(2005)。服飾社會學。北京市:中國紡織出版社。
辜振豐(2004)。時尚考─流行知識的歷史秘密。台北市:果實出版社。
黃光男(1995)。台灣早期民間服飾。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楊明珠(1992)。如何穿出個人色彩。台北市:漢藝色研出版社。
葉立誠(2001)。台灣服裝史。台北市:商鼎書版社。
葉立誠(2001)。台灣服飾流行地圖。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葉立誠(2006)。服飾美學(第二版)。台北市:商鼎書版社。
管倖生等(2008)。設計研究方法(二版)。台北市:全華圖書。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編委會(編、繪)(1985)。圖解服飾辭典。台北市: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出版。
鄭建華(2006)。KJ法。載於管倖生等(合著),設計研究方法(二版)(頁83-96)。台北市:全華圖書。
鄭國裕、林磐聳編著(2003)。色彩計畫。台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魯葵花、秦旭萍、徐慧明編著(2005)。服裝材料創意設計。長春市:吉林美術出版社。
賴瓊琦著(1997)。設計的色彩心裡。新北市:視傳文化出版。
鮑衛君、張芬芬(2005)。服裝剪裁實用手冊袖型篇。上海市:東華大學出版社。
鮑衛君、楊玉平、張芬芬(2005)。服裝剪裁實用手冊領型篇。上海市:東華大學出版社。
蘇盟淑、蔡麗香(2003)。圖案設計與應用。台北縣:視傳文化。
二、譯書:
于範(譯)(1994)。Alison Lurie著。解讀服裝穿出自我意識。台北市:商鼎出版社。
王盈智(譯)(2005)。Malcolm Williams。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新北市:韋伯文化。
李宏偉(譯)于範(編審)(1997)。Susan B.kaiser著。服裝社會心理學。台北市:商鼎出版社。
李曉雯(譯)(2008)。內田廣由紀著。好感度配色法則。台北市:尖端出版社。
張明敏(譯)(2005)。21世紀研究會。色彩的世界地圖。台北市:時報出版。
康慧敏(譯)(2003)。John T Molloy著。致勝衣裝。台北市:米娜貝爾出版公司。
陳育含(譯)(2010)。Steinar Kvale。訪談研究法。新北市:韋伯文化。
陳逸如(譯)(2009)。川村由仁夜(Yuniya Kawamura)著。時尚學。台北市:立緒事業有限公司。
黃貞純、謝明珠(譯)(1985)。高橋由美、澁川育由著。服飾配色事典。台北市:龍田出版社。
鄭詩韻(譯)(2005)。Doris Pooser著。穿出影響力。台北市:商鼎出版社。
賴庭筠(譯)(2007)。中野相織著。時尚方程式。台北市: 高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魏易熙(著)(2002)。Ann Marie Fiore (原作)。服飾葉美學。台北市:商鼎出版社。
三、論文:
吳旻蓉(2007)。台灣婦女服裝現代性演變歷程之研究─以雲林縣元長鄉為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珮如(2006)。從品牌與式樣探討台灣私人企業上班女性之服裝消費型態與特性。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淑瑛(2007)。國小學童對國語教科書插畫偏好之研究:以台北市北投區某國小二五年級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寶丹(2003)。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形象知覺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婷(2009)。台灣衫到洋服─台灣婦女的洋裁發展歷史。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所碩士論文。
黃惠詩(2010)。國小學童對盆栽花色與香味之偏好。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董素芬(2002)。社會變遷中的教師角色--台灣國小教師角色期望變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懿慧(1996)。現代婦女流行服飾風格演變之研究-西元一九四五年-西元一九九○年。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臧家馨(2006)。國小女性教師穿著之意象調查研究。大葉大學造型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謝紋綺(2010)。服裝屬性與造型意象之研究─以當前流行女裝為例。大葉大學造型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四、期刊:
鄭惠美(2003)。台灣閩南客家婦女服裝結構與剪裁方式之探討。實踐學報,34,168-179。
沈筱柔、蕭美鈴(2009)。1930年旗袍文化應用現代服飾之設計。華岡紡織,16(1),57-65。
黃艷雲(2010)。服裝輪廓線之流行循環性分析。紡織綜合研究,20(1),55-61。
徐秀如、周冠君(2007)。台灣屏東區域性七年級生服飾美感偏好差異之探討。紡織綜合研究期刊,17(2),36-42。
五、網路資料:
林水秀(2011,9月13日)。梓官短褲風波。台灣立報。2011年6月9日,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59241
唐在馨(2011,7月6日)。中市府禁穿短褲拖鞋 老師:熱到無心上課。自由電子報。2011年7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l/6/today-life17.htm
蘋果日報報訊(2011,3月6日)。女教師被迫穿裙 又揭兩宗。蘋果日報。2011年3月6日,取自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306&sec_id=4104&art_id=1504442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