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1. F.H Lawson、Bernard Rudden著,曹培譯,英國財產法導論(The Law of Property),第58頁,法律出版社(原出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2009年1月1日(原書出版日期:2002年5月23日3版)。
2. Manfred Wolf著,吳越、李大雪譯,德國物權法(SACHNRECHT),韋伯文化(原出版社:Beck Juristischer Verlag),2006年
9月(原書出版日期:2003年3月1日)。
3. 王去非,民法物權論,文友書店,1956年10月。
4. 王利明,物權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5年1月。
5. 王伯琦,民法總則,正中書局,1968年4月台3版。
6. 王泰升,台灣法律史概論,元照,2009年12月3版。
7. 王澤鑑,不當得利,自版,2009年7月增新版。
8. 王澤鑑,民法物權,自版,2010年6月增訂2版。
9. 王澤鑑,民法總則,自版,2010年4月3版。
10. 王澤鑑,債法原理,自版,2012年3月3版。
11. 尹田,法國物權法,五南圖書,1999年10月。
12. 尹鎮衡,民法物權詮解,自版,1961年3月。
13. 史尚寬,民法總論,自版,1980年1月台3版。
14. 史尚寬,物權法論,自版,1987年1月。
15. 史尚寬,債法總論,自版,1983年3月。
16. 江俊彥,民法債編總論,新學林,2011年9月2版。
17. 我妻 榮著,有泉亨修訂,李宜芬校訂,五南出版社譯,日本物權法,五南圖書,1999年3月。
18. 李宜琛,民法總則,自版,1954年3月。
19. 李浩培、吳傳頤、孤鳴崗譯,拿破崙法典,商務印書館,2009年5月。
20. 李肇偉,民法物權,自版,1962年11月。
21. 辛學祥,民法物權論,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11月。
22. 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上冊,瑞興圖書,2010年9月。
23.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冊,自版,2000年9月新訂1版。
24. 郁元英,所有權之變遷,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12月。
25. 姚瑞光,民法物權論,自版,1999年10月。
26. 倪江表,民法物權論,正中書局,1954年3月。
27. 胡長清,中國民法債篇總論,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台2版。
28. 胡長清,中國民法總論,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4月台4版。
29. 胡長清,民法物權,商務印書館,1934年11月。
30. 施啟揚,民法總則,自版,2009年8月8版。
31. 柯凌漢,民法物權,商務印書館,1935年11月3版。
32.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自版,2012年2月修訂版。
33. 孫憲忠,德國物權法,五南圖書,1999年8月。
34. 梅仲協,民法要義,自版,1954年3月臺新版。
35. 梁慧星、陳華彬著,物權法,法律出版,2003年1月2版。
36. 張企泰,民法物權論,大東書局,1954年7版。
37. 曹傑,中國民法物權論,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3月台2版。
38. 陳猷龍,民法債編總論,五南圖書,2011年10月5版。
39. 曾隆興,民法債編總論,自版,1996年12月5版。
40.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自版,2002年9月2版。
41. 黃右昌,民法總則詮解,黃宏建出版,1960年。
42. 黃右昌,民法詮解‧物權編上冊,黃宏建出版,1977年1月。
43. 黃棟培,物權法釋義,自版,1960年8月。
44. 蔡明誠,物權法研究,學林文化,2003年6月。
45. 潘維和,中國歷次民律草案校釋,漢林出版,1982年1月。
46. 潘維和,民法要義,漢林出版,1977年1月再版。
47. 鄭玉波著,黃宗樂修訂,民法物權,三民書局,2010年10月17版。
48. 鄭玉波著,陳榮隆修訂,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2002年6月2版。
49. 鄭正忠、朱一平、黃秋田譯,法國民法,五南圖書,2001年5月。
50. 鄭冠宇,民法物權,自版,2011年9月2版。
51. 劉春堂,判解民法物權,自版,1989年8月6版。
52. 劉春堂,判解民法債編通則,三民書局,2010年9月6版。
53. 錢明星,物權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1994年1月。
54. 戴修瓚,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1978年11月3版。
55.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冊,自版,2004年8月3版。
56.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冊,自版,2010年9月5版。
57.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冊,自版,2007年6月4版。
58. 謝哲勝,民法物權,三民書局,2010年6月3版。
59. 謝哲勝主編,法律經濟學,五南圖書,2007年5月。
60. 羅結珍譯,法國民法典,北京大學出版,2010年6月。
(二)期刊論文
1. 王澤鑑,「不當得利法在實務上的發展(上)─2001年至2007年度最高法院若干重要判決綜合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57期,2008年6月。
2. 王澤鑑,「不當得利法在實務上的發展(下)─2001年至2007年度最高法院若干重要判決綜合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58期,2008年7月。
3. 王澤鑑,「添附與不當得利」,收於氏著,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四冊,台大法學叢書(34),自版,1996年10月。4. 吳光明,「動產物權之得喪變更」,月旦法學雜誌,第169期,2009年6月。5. 林信和,「添附與不當得利」,月旦法學教室雜誌,第28期,2005年2月。6. 郭玲惠,「因添附所產生之不當得利」,月旦法學教室雜誌,第7期,2003年月。7. 張永健,「動產『加工』與『毀損』之法律經濟分析」,法令月刊,第56卷,第8期,2005年8月。8. 黃茂榮,「論不當得利(一)」,植根雜誌,第26卷,第7期,2010年7月20日。
9. 黃茂榮,「論不當得利(二)」,植根雜誌,第26卷,第8期,2010年8月20日。
10. 黃茂榮,「論不當得利(三)」,植根雜誌,第26卷,第9期,2010年9月20日。
11. 黃茂榮,「論不當得利(四)」,植根雜誌,第26卷,第10期,2010年10月20日。
12. 陳忠將,「論非給付類型不當得利─以所有人被竊盜物之添附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34期,2011年7月。
13. 陳重見,「動產所有權修正草案評析」,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1期,2007年2月。14. 溫豐文,「不動產附合」,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2期,2003年11月。15. 劉宗榮,「評民法第八百十一條修正草案」,蘇永欽主編,民法爭議問題研究,1999年11月。
16. 劉昭辰,「不當得利與『損害』─以最高法院八十八年台上字第九四三號判決為例」,法學叢刊,第206期,2007年4月。
17. 劉昭辰,「侵害型不當得利中的『損及他人』要件的理論發展」,東吳法律學報,第21卷,第4期,2010年4月。
18. 鄭冠宇,「不法管理、添附與不當得利」,月旦法學雜誌,第97期,2003年5月。
19. 鄭冠宇,「添附與不當得利─評最高法院八十七年度台上字第四二三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86期,2002年7月。20. 鄭冠宇,「動產之附合及混合」,月旦民商法雜誌,第2期,2003年12月。
21. 謝在全,「物權法新紀元─物權編通則及所有權之修正」,本土法學雜誌,第122期,2009年2月15號。22. 謝哲勝,「添附的不當得利返還與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競合」,月旦法學教室,第31期,2005年5月23. 蘇永欽,「動產加工的物權與債權效果─兼論我國民法中償金請求權的性質」,收於氏著,民法經濟論文集(一),自版,1988年10月。24. 蘇永欽,「動產加工的物權與債權效果(下)─兼論我國民法中償金請求權的性質」,政大法學評論,第37期,1988年6月。(三)學位論文
1. 林敏浩,不動產附合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1月。2. 張躍嚴,動產附合與混合之法律關係,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7月。(四)網站資料
1. 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http://www.lib.pccu.edu.tw。
2. 月旦法學資料庫,http://www.lawdata.com.tw。
3.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ly.gov.tw/innerIndex.action。
4.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5.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http://www.cepd.gov.tw。
6.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7. 東吳大學圖書館,http://www.lib.scu.edu.tw。
8. 東海大學圖書館,http://www.lib.thu.edu.tw。
9. 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
10. 政治大學圖書館,http://www.lib.nccu.edu.tw。
11. 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http://www.ncl.edu.tw。
12. 輔仁大學圖書館,http://lib.fju.edu.tw。
13. 臺北大學圖書館,http://www.lib.ntpu.edu.tw。
14. 臺灣大學圖書館,http://www.lib.ntu.edu.tw。
二、外文文獻
(一)專書
1. 川井健,民法概論1‧物權,2008年12月10日2版。
2. 大村敦志,基本民法I總則‧物權總論,有斐閣,2007年4月20日3版。
3. 川島武宜、川井健編集,新版注釋民法(7)‧物權(2),有斐閣,2007年9月10日。
4. 山野目章夫,物權法,日本評論社,2009年3月20日4版。
5. 內田貴,民法I,總則‧物權總論,東京大學出版會,2009年3月31日4版。
6. 田山輝明,物權法,弘文堂,2008年9月30日3版。
7. 田山輝明,通說物權‧擔保物權法,三省堂,2005年4月20日3版。
8. 田中整爾編,現代民法講義‧物權法,法律文化社,1998年6月25日。
9. 石田穰,物權法,信山社,2008年7月20日。
10. 加藤雅信,新民法大系II‧物權法,有斐閣,2005年4月20日2版。
11. 西村峰裕、久保宏之著,物權法,中央經濟社,1993年4月30日。
12. 宇都宮充夫,物權法─その解釋と判例─,成文堂,2007年5月31日。
13. 佐久間毅,民法の基礎2‧物權,有斐閣,2008年3月30日。
14. 我妻榮、有泉亨著,清水誠補訂,コンメンタ-ル物權法,日本評論社,1997年3月10日2版。
15. 近江幸治,民法講義II‧物權法,成文堂,2009年1月20日3版。
16. 松尾弘、古積健三郎,物權‧擔保物權法,弘文堂,2008年9月15日2版。
17. 宮本健藏編著,マルシェ物権法‧担保物権法,嵯峨野書院,2005年12月10日2版。
18. 鈴木祿弥,物權法講義,創文社,1996年4月15日4版。
(二)網站資料
1. 日本法務省,http://www.moj.go.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