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9 05: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東隆
研究生(外文):Yang Tong Long
論文名稱:農業水權法制之研究
指導教授:謝哲勝謝哲勝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吳光明羅俊瑋楊宏暉
口試日期:2013-06-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3
中文關鍵詞:農業水權永續發展準財產權
外文關鍵詞:agricultural water rightssustainable developmentquasi-property righ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6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 要
臺灣地區社會經濟持續蓬勃發展及都市化帶來人口成長,使得各標的用水量大幅增加,復以地球暖化及溫室效應問題日益嚴重,全球性的極端氣候非旱即澇之現象頻仍,突顯水資源供應愈加不穩定之事實。水資源攸關民生經濟,各地區的水衝突似乎都箭在弦上,甚至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水戰爭的世紀。故水資源的復育管理及衝突解決方案實是刻不容緩,水資源危機已經和全球暖化一齊列入世界重大議程。
水資源管理應先作合理、正確的水權分配與管理,再就水源及用水實況作必要追蹤及適當的長短期水量支援調配,才能使水資源得到最有效率及最大效益之配置使用。在有限水資源條件下,如何決定最適之水資源各標的合理分配量,並在國家發展各目標之間取得平衡點,乃為一急迫而須解決之課題。而非急就章每遇缺水時期或政府開發新興工業區,即單純由可計效益(內部效益)之觀點調用農業用水。農業用水對地區之經濟發展、民族生存,有其不可忽視之重要性,另外對地下水之補注、生態之平衡亦有絕對之貢獻。長期之常態性移用農業用水恐遭致用水紛爭並對水生態循環恐有殺雞取卵之疑。水為天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中央主管機關應將水資源業務整合統一事權,就經濟效益、環境保護、生態平衡、農業自足、就業機會、區域發展、世代公平等永續發展原則,統籌擘劃國家長遠發展目標。
本文探討農業水權取得之歷史背景,對區域環境聚落之影響及提供糧食、國土保安與調節氣候等對國家社會之功能,建立農業水權應受制度性保障之法律地位。現行水利法規運作之水權管理,尚有部分問題須更加周延完善地予以規範,依現行法令有關水權部分之規定事項亦未落實執行,移用與補償機制均屬原則性之規定,尚難解決實務上移用及補償複雜之問題,致補償雙方常生爭議之糾紛。本研究並檢討應修訂之法規命令、行政規則等改善之建議,俾供修法之參考。
關鍵詞:農業水權、永續發展、準財產權
ABSTRACT
Taiwan'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continued to flourish bring population growth, making all kinds of water consumption a substantial increase, complex to the Earth warming and the growing problem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 and global climate extremes of the phenomenon of non-drought or floods frequently, magnify the increasingly unstable water supply significant facts. Water stake livelihood and the economy, the region's water conflict seems imminent, and some even predicted that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the century of water wars. Therefore, resto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is indeed imperative, the water crisis and global warming have been inscribed on the World together major agenda.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hould be reasonable and proper allocation of water rights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live again on track to make the necessary and appropriate to support long-term water alloc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most efficient resources to get the maximum benefit of the configuration and use. In the limited water conditions, how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a reasonable amount of each genre, and in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goals,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one of the urgent issues to be resolved. Rather than hasty whenever dry periods or government develop new industrial area, that simply by a countable benefits (internal benefits) the view of the call of agricultural water.Agricultural water t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thnic survival, has its importance can not be ignored, while the supplemental groundwater, ecological balance is also an absolute contributions. Long-term shift of normality fears stricken agricultural water use and water disputes water ecological cycle of fear of a Banded suspect. Water as natural resources belong to the state, the central competent authority shall unifying business integ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from an economic,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balance, agricultural self-sufficiency,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regional development,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and other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plan of national long-term development goals.
This paper theory discusses the agricultural water rights acquired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impact on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provision of food settlement, homeland security and other climate regulation function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the establishment of agricultural water rights should be subject to the legal status of institutional safeguards. The operation of the existing water rights water management regulations, there are some issues need to be regulated more carefully perfectly, by exis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cerning water rights issues nor part of the implementation, transfer 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are in principle with the requirements, it is difficult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with complex and compensation, compensation in both sides caused controversy disputes. This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regulations should be amended, administrative rules and other improvements proposed for amending the law to serve as reference.
Keywords : agricultural water rights、sustainable development、quasi-property righ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5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7
第一項 研究範圍 7
第二項 研究方法 8
第三節 文獻探討 9
第四節 研究架構及流程 14
第二章 水資源政策探討 17
第一節 水資源之定義 17
第二節 水資源使用現況 19
第三節 現行水資源之調配與管理 23
第三章 農業水權概述 32
第一節 水權之意義與性質 32
第一項 水權之意義 32
第二項 水權之性質 34
第三項 新型用益物權 38
第四項 小結 40
第二節 農業水權取得之相關歷史背景 42
第一項 概說 42
第二項 滿清時期 44
第三項 日據時代 49
第四項 台灣光復後 51
第三節 農業水權對國家社會貢獻 53
第一項 糧食安全 55
第二項 國土保安 57
第三項 氣候調節 60
第四節 農業水權於「資源永續發展」之任務 63
第一項 永續發展之意義與任務 63
第二項 灌溉非完全消耗水量 65
第三項 水田及水庫 66
第四項 排水之再利用 69
第四章 農業水權保障之法規範 71
第一節 概說 71
第二節 憲法之地位 72
第一項 制度性保障 72
第二項 農田水利會為受制度性保障之公法組織 75
第三項 農田水利所附麗之農業水權 78
第三節 民法之地位 80
第四節 水利法之地位 83
第五節 小結 84
第五章 現行法制之檢討改進 87
第一節 農業用水移用之法源 87
第一項 水利法 87
第二項 行政規則 94
第二節 調度移用之制度性保障 96
第一項 短期性調配移用農業用水 96
第二項 長期性調配移用節餘之農業用水 99
第三節 移用機制明文化 101
第四節 小結 104
第六章 結論 108
參考文獻 113
附錄一 農業用水調度使用協調作業要點 122

表目錄
表目錄 IV
表1 臺灣地區各標的目標年用水量估計 25

圖目錄
圖目錄 V
圖1 研究流程圖 16
圖2 臺灣地區近10年水資源量及利用量(89-98年) 22
圖3 田間水收支示意圖 66
圖4 水循環圖 69


參考文獻
一、專書
1.水資源政策白皮書,經濟部水資源局,1996年。
2.中華民國農田水利會簡介,1997年。
3.王柏山等,臺灣地區水資源史(第三篇明清時期臺灣水資源之開發利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2000年12 月。
4.王榮春等,臺灣地區水資源史(第四篇日據時期之水資源開發利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2000年12 月。
5.王瑞德等,臺灣地區水資源史(第五篇上冊光復至民國六十五年之水資源開發、利用狀況),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2001年5月30日。
6.王世慶,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1994年。
7.中村孝志,荷領時代臺灣農業及其獎勵,(臺灣經濟史初集),研叢25種,1954年。
8.史尚寬,物權法論,自版,1987年1月。
9.李惠宗,行政法要義,五南圖書公司出版,2004年1月2版。
10.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9月3版。
11.李永展,永續發展,巨流圖書出版,2003年。
12.Walter Nicholson 原著,李又剛譯,個體經濟學,華泰書局,頁504,民國85年1月,初版。
13.吳光明,新物權法論,三民書局,2009年9月初版。
14.吳建民等,臺灣地區水資源史(第一篇總述),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12月30日。
15.沈百先、章光彩,中華水利史,臺灣商務,1979年3月。
16.徐享崑編著,水資源政策與法規,經濟部水資源局編印,1999年。
17.徐享崑編著,水資源永續發展導論,經濟部水資源局,2000年。
18.陳鴻圖,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新店國史館,1996年。
19.陳鴻圖,活水利生-臺灣水利與區域環境之互動,文英堂出版社,2005年2月。
20.陳敏,行政法總論,臺灣三民書局,2001年版。
21.陳華彬,物權法原理,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8年8月。
22.曹永河,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荷據時期臺灣開發史略),臺北聯經,1981年。
23.森田明,清代臺灣中部の水利開發,(清代水利史研究),東京亞紀書房,1974年。
24.崔建遠,准物權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5月2版。
25.溫豐文,土地法,自版,1989年4月初版。
2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50
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第7 冊,頁1-37,1963年。
27.廖風德,清代臺灣農村埤圳制度,(臺灣史探索),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28.蔡志展,清代臺灣水利開發研究,臺中昇朝出版社,1980年6月。
29.蔡志展,清初半線墾首施世榜事蹟探微,臺中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系,1997年。
30.謝哲勝,民法物權,三民書局,2012年9月4版。
31.謝哲勝,土地法,翰蘆圖書總經銷,2011年9月2版。
32.謝哲勝,財產法專題研究(六),自版,翰蘆圖書總經銷,2008年11月。
33.謝哲勝等,法律經濟學,自版,五南圖書公司經銷,2007年5月。
二、期刊論文
1.王廷懋,水權管理法經面(法律、水權費等),水權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97-119,1996年。
2.甘俊二、黃振昌,臺灣地區農業灌溉用水源調配移用相關補償之探討,第四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
3.甘俊二、蘇明道、黃月娟,消耗性用水水權合理分配之實務作法研究,臺灣水利,第51卷3期,頁1-23,2003年9月。
4.甘俊二、林柏璋,水利法第二十二條修訂建議,臺灣水利,第44卷,第2期,頁1-100,1996年6月。
5.朱柏松,水權之理論與實務(上),臺大法學論叢,第25卷第2期,頁265-307,民國1996年1月。
6.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臺灣21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2004年。
7.李金龍,二十一世紀農田水利事業之發展與展望,中華水資源管理學會季刊,第5卷第1期,2003年7月。
8.李建良,永續發展與國家責任,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46期,頁79-112,2000年6月。
9.李建良,環境基本法的理念與規範取向,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4期,頁1-22,2000年9月。
10.李國強,物權法的環境觀,環境資源法論叢,第4卷,頁10-35,2004年4月。
11.李惠宗,公物利用之類型及其法律性質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第4期,頁195-222,1989年7月。
12.吳進錩,台灣農田水利事業興衰蛻變之探討,臺灣水利,第40卷,第4期,頁74-107,1992年12月。
13.吳富春、李長穎,水田生態環境微氣候之量測與數值模擬,農業工程學報,第50卷2期,頁64-84,2004年6月。
14.吳明敏,農業和工業互利的用水策略,農業議題專欄,2001年4月。
15.周嫦娥、李繼宇,水資源管理新趨勢-兼論臺灣水資源管理策略,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02年12月。
16.周嫦娥、陳雅琴,水權交易之規劃與對策一可行性評估,水資源管理與市場機制研討會論文集,頁80-107,2000年。
17.林柏璋,臺灣水權及其法律性質之探討-公水之特許使用,台灣水利,第49卷,第3期,頁97-113,2001年9月。
18.林尉濤,農業用水支援移用作業機制,豐年半月刊,第52卷,第11期,頁28-31,2002年6月。
19.林騰鷂,公物概念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16期,頁1-14,2001年12月。
20.林國華,強化農業灌溉用水支援民生及工業用水機制之探討,農政與農情,223期,2011年1月。
21.洪德生、謝佩君,台灣水權制度的發展與現況問題分析,經濟部水資源局水資源管理與市場機制研討會論文集,頁45-70,2000年。
22.柯海生,台灣農田水利事業重新定位之探討,農政與農情,第93期,頁83-86,2000年3月。
23.徐明章,農田水利會多角化經營供水事業法制上之探討,農政與農情,第114期,頁71-74,2001年12月。
24.徐光啟(明),農政全書(水利),臺北新文豐,卷12,頁604-605,1975年。
25.徐享崑,二十一世紀台灣地區水資源永續發展的政策與措施,水資源管理季刊,中華水資源管理學會,2000年。
26.許志雄,制度性保障,月旦法學雜誌,第8期,頁40-49,1995年12月。
27.郭雲萍,臺灣農業水權之演變,興大歷史學報,第16期,頁345-360,2005年6月。
28.陳春生,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中關於制度性保障概念意涵之探討,李建良、簡資修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2輯,2000年8月。
29.陳榮坤、楊純明,水稻節水栽培之可行性探討-水份消耗與節水空間,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第60期,頁1-4,2004年12月。
30.陳正美,農田水利會設施對臺灣農業的貢獻,臺灣水利,25卷4期,頁61-85,1977年12月。
31.陳明健,農田水利經營與經濟發展,科學農業,第46期,頁103-110,1998年1月。
32.陳明健、黃文利,水權制度的變遷與經濟成就,跨世紀水資源經營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487-501,2000年。
33.陳增鐳,中日美三國水權法令之探討,法學叢刊,第45期,頁58-72,1962年1月。
34.張斐章、李英正、張雅婷,檢視臺灣地區農業用水之水權-以桃園水利會水權登記為例,臺灣水利,49卷2期,頁19-29,2001年6月。
35.黃錦堂,我國水權核發以及事後管制缺失之檢討,自版,18頁,1994年7月。
36.黃俊杰、施銘權,水權之財政工具,財稅研究第39卷第1期,頁82-105,2007年1月。
37.黃俊杰、辜仲明,農業水權法制化之研究,月旦財經法雜誌,第15期,頁189-217,2008年12月。
38.黃俊杰、辜仲明、嚴慶煌、林國華,農業水權與農田水利會之關聯,農田水利,55卷6期,頁1-93,2008年10月。
39.黃金山、羅紀琼,水資源更經濟有效利用-農業水權之確保及其水量之靈活調度運用,土木技術,第28期,頁83-90,2000年6月。
40.賈愛玲、馬嬋娟、周紅佔,水權之界定,中國環境法網,2008年。
41.黃振昌,農業灌溉用水水權權益之維護,農田水利,51卷2期,頁89-93,2004年6月。
42.農業工程研究中心,水權合理重分配與補償標準之研究(三),頁84-190,1993年。
43.裴麗萍,水權制度初論,中國法學,第100期,頁90-101,2001年4月。
44.廖本炎,台灣農田水利會對農業水資源取得歷史背景及管理法規之探討,農田水利,49卷6期,頁22-29,2002年10月。
45.蔡明華,二十一世紀水資源永續經營-農田水利事業之永續經營,水資源管理季刊,第5期,頁23-31,2000年1月。
46.蔡明華,農田水利會業務多角化經營,農政與農情,第107期,頁23-27,2001年5月。
47.謝哲勝,準財產權,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7卷第1期,頁191-221,1995年3月。
48.羅慶瑞,台灣地區農業用水移用工業用水補償制度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48卷第1期,頁345-366,1996年。
49.灌溉節餘用水之效率化應用推廣,經濟部水資源局,1999年。

三、研究報告
1.李至倫,論農田水利會歸屬之爭議,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2年12月。
2.吳淑麗、李選卿、謝振環、陳鈞華,水田對三生功能效益評估方法之量化研究,財團法人曹公農業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1995年12月。
3.吳孟洋,農田水利會多角化經營,農田水利會聯合會,2000年。
4.林幸樺,水權及其移用水量補償標準之訂定(二),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分析報告,1997年10月。
5.郭玲惠,水權法令通盤檢討與觀念再造,經濟部水資源局委託研究計畫,1999年6月。
6.陳錕山,衛星遙測台灣地區土壤含水量與降雨量之研究,中央氣象局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國立中央大學通訊系統研究中心,2009 年12 月。
7.黃俊杰,水權費徵收政策評估之研究(1/2),經濟部水利署委託專題研究計畫,經濟部編印,2006年12月。
8.黃俊杰,農業水權與埤塘管理法制化之研究,農田水利會聯合會委託研究計畫,農田水利會聯合會編印,2007年12月。
9.黃俊杰,農田水利會灌溉管理法規適用性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印,2008年12月。
10.覃嘉忠,經營取供水事業之水權問題,經濟部水資源局。
11.經濟部水利署,台灣地區農業迴歸水再利用調查潛勢分析與營運管理研究(1/2),2008年。
12.經濟部水利署,台灣地區農業迴歸水再利用調查潛勢分析與營運管理研究(2/2),2009年。
13.蔡茂寅,水利法中央地方權限及水權相關爭議問題之研究,經濟部水利署委託研究計畫,2003年12月。
14.蔡明華,水田灌溉之公益效能剖析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1993年。
15.鄭俊澤、張煜權,超量灌溉對環境影響之研究,財團法人曹公農業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1996年。
16.謝國正、蔡文豪、陶方策、楊銘賢、鍾文祥、楊慶宗,台灣地區農業迴歸水再利用調查潛勢分析與營運管理之研究(2/2),經濟部水利署,執行機構:中興工程顧問公司,2009年12月。

四、博(碩)士論文
1.江麗碧,從水資源永續觀點論我國水權費之徵收,私立東海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6 月。
2.林柏璋,台灣水利法水權角色界定及其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6月。
3.邵曼璠,論憲法上之制度性保障:以財產權保障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1月。
4.柯安妮,台灣的水權問題與水權交易市場制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2月。
5.施銘權,水權費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6.洪誌宏,地方立法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7.張立達,水權法制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8.張煜權,台灣地區農業用水效率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6月。
9.黃月娟,消耗性用水水權重分配之實務作法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6 月。
10.蔡登南,我國水利法中水權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年。
11.蔡宜軒,水權交易法律問題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7 月。
12.蕭允強,制度性保障之研究-理論的回顧與展望,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五、網站資源
1.中央氣象局:www.cwb.gov.tw/V7/prevent/
2.水資源聯合資訊服務網:www.water.tku.edu.tw/service_page.htm
3.台北科技大學水環境研究中心:www.cc.ntut.edu.tw/~wwwwec/chinese_vresion.htm
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www.coa.gov.tw
5.淡江大學水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www.water.tku.edu.tw
6.經濟部水利署:www.wra.gov.tw
7.農業知識入口網:www.kminter.coa.gov.tw
8.農田水利會聯合會:www.tjia.gov.tw/chinese.asp
9.農業工程學報全文資料庫管理系統:http://ae.aerc.org.tw/a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46. 蔡明華,農田水利會業務多角化經營,農政與農情,第107期,頁23-27,2001年5月。
2. 45. 蔡明華,二十一世紀水資源永續經營-農田水利事業之永續經營,水資源管理季刊,第5期,頁23-31,2000年1月。
3. 44. 廖本炎,台灣農田水利會對農業水資源取得歷史背景及管理法規之探討,農田水利,49卷6期,頁22-29,2002年10月。
4. 41. 黃振昌,農業灌溉用水水權權益之維護,農田水利,51卷2期,頁89-93,2004年6月。
5. 38. 黃俊杰、辜仲明、嚴慶煌、林國華,農業水權與農田水利會之關聯,農田水利,55卷6期,頁1-93,2008年10月。
6. 39. 黃金山、羅紀琼,水資源更經濟有效利用-農業水權之確保及其水量之靈活調度運用,土木技術,第28期,頁83-90,2000年6月。
7. 37. 黃俊杰、辜仲明,農業水權法制化之研究,月旦財經法雜誌,第15期,頁189-217,2008年12月。
8. 36. 黃俊杰、施銘權,水權之財政工具,財稅研究第39卷第1期,頁82-105,2007年1月。
9. 34. 張斐章、李英正、張雅婷,檢視臺灣地區農業用水之水權-以桃園水利會水權登記為例,臺灣水利,49卷2期,頁19-29,2001年6月。
10. 33. 陳增鐳,中日美三國水權法令之探討,法學叢刊,第45期,頁58-72,1962年1月。
11. 32. 陳明健、黃文利,水權制度的變遷與經濟成就,跨世紀水資源經營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487-501,2000年。
12. 31. 陳明健,農田水利經營與經濟發展,科學農業,第46期,頁103-110,1998年1月。
13. 29. 陳榮坤、楊純明,水稻節水栽培之可行性探討-水份消耗與節水空間,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第60期,頁1-4,2004年12月。
14. 27. 郭雲萍,臺灣農業水權之演變,興大歷史學報,第16期,頁345-360,2005年6月。
15. 25. 徐享崑,二十一世紀台灣地區水資源永續發展的政策與措施,水資源管理季刊,中華水資源管理學會,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