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4 03:0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溫美鷺
論文名稱:苗栗縣青少年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the Leisure Attitudes and the Leisure Barriers of the Teenagers in Miaoli County
指導教授:蘇成田蘇成田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華大學
系所名稱:營建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6
中文關鍵詞:休閒態度休閒阻礙青少年
外文關鍵詞:leisure attitudesleisure barriersteenage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0
  • 點閱點閱:86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9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苗栗縣青少年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因素,並分析其不同屬性上之差異。研究對象為苗栗縣之國中及高中學生,經由問卷調查的方式在五所國中及四所高中職學校進行抽樣調查,共取得有效問卷849份。經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探討後,獲得研究結果。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為:苗栗縣之男性青少年對從事休閒活動較女性正面積極;青少年之休閒態度趨於正向,尤以高中生為最;青少年常受外來因素影響而阻礙休閒活動之參與;國一生對從事休閒活動較不積極;零用錢不夠用為青少年休閒活動阻礙因素之一;中低收入家庭之青少年較認同休閒參與之需要;每月休閒活動次數大多在1~2次;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各構面間,部份達顯著負相關,休閒態度越正面,則休閒阻礙程度越低。
而在青少年屬性與休閒態度及休閒阻礙之差異方面,則有以下發現:
一、青少年之性別、就讀學校之學制、年級別、零用錢夠用程度、父母每月工作收入、及每月休閒活動次數等屬性不同者,其休閒態度亦有顯著差異;
二、青少年之性別、就讀學校之學制、年級別、零用錢夠用程度,及每月從事休閒活動次數等屬性不同者,在休閒阻礙上亦有顯著差異。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leisure attitudes and leisure barriers of the teenagers in Miaoli County and to analyze the discriminations of the two issues based on the teenagers’ attributes. The research population is the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county and the research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ampling questionnaire from selected five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four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 schools. 849 useful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Data were treated by SPSS to analyze the describing statistics, t-test, mono factor variance analysis, and Pearson’s accumulation deviation relative analysi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the male teeagers are more active and enthusiastic in leisure activities than female; teenagers’ leisure attitude tends to be positive, especially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teenagers’ participation of leisure activities is frequently hindered by certain causes; first year student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are relatively luctant to participate leisure activities; unenough pocket money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leisure hinders; the teenagers from middle and low income families take more considerations on the needs of leisure activities; the teenagers usually participate leisure activity one or two times per month; and all the aspects of leisure attitudes and leisure hinders show negative relationship i.e. more positive in leisure attitudes less leisure hinders.
The findings in the discriminations of leisure attitudes and leisure hinders based on the teenagers’ attributes are as follows:
1.The discriminations of the teenagers’s leisure attitud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attributes of gender, school systems, sufficiency of pocket money, parents’ income, and frequency of participating leisure activities.
2.The discriminations of the teenagers’s leisure hinders are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 leisure attitudes in the attributes of gender, school systems, sufficiency of pocket money, and frequency of participating leisure activities except parents’ income.
目 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錄 IV
表 目 錄 VI
圖 目 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研究目的 3
1.3研究範圍與對象 4
1.4 研究限制 4
1.5研究流程 5
第二章文獻探討 6
2.1休閒活動的定義 6
2.2休閒的功能 6
2.3休閒活動對青少年的重要性 9
2.4休閒態度 10
2.5休閒態度之相關實證研究 12
2.6休閒阻礙 14
2.7休閒阻礙之相關實證研究 16
2.8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之關係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0
3.1研究架構 20
3.2 研究樣本 21
3.3研究工具 24
3.4預測與正式調查 29
3.5資料處理與分析 33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探討 35
4.1調查對象之屬性分析 35
4.2苗栗縣青少年休閒態度之分析 38
4.3不同屬性學生休閒態度構面之差異分析 40
4.4不同屬性學生在休閒態度題項上之差異分析 46
4.5苗栗縣青少年休閒阻礙之分析 71
4.6不同屬性學生休閒阻礙構面之差異分析 73
4.7不同屬性學生在休閒阻礙題項上之差異分析 78
4.8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之相關分析 98
4.9 研究假設之驗證 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2
5.1研究結果摘要 102
5.2 綜合討論 105
5.3建議 108
參考文獻 110
附錄一 苗栗縣青少年學生休閒態度及阻礙調查問卷 114

表 目 錄

表3.1 苗栗縣30所國中學校概況表 22
表3.2 苗栗縣16所高中(職)學校概況表 23
表3.3 預試問卷休閒態度量表 26
表3.4 預試問卷休閒阻礙量表 28
表3.5 休閒態度量表題項因素分析摘要表 30
表3.6 休閒阻礙量表題項因素分析摘要表 32
表3.7 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量表之信度分析 33
表3.8 研究假設與統計分析 34
表4.1青少年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樣本屬性統計表 35
表4.1青少年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樣本屬性統計表(續) 36
表4.2 苗栗縣青少年休閒態度之統計分析 39
表4.3 青少年休閒態度構面檢定表 41
表4.3 青少年休閒態度構面檢定表(續) 42
表4.3 青少年休閒態度構面檢定表(續) 43
表4.3 青少年休閒態度構面檢定表(續) 44
表4.3 青少年休閒態度構面檢定表(續) 45
表4.4不同性別學生之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 46
表4.4不同性別學生之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續) 47
表4.5不同學制學生之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 48
表4.5不同學制學生之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續) 49
表4.5不同學制學生之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續) 50
表4.6不同年級學生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 51
表4.6不同年級學生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續) 52
表4.6不同年級學生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續) 53
表4.6不同年級學生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續) 54
表4.6不同年級學生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續) 55
表4.7零用錢夠用程度與休閒態度差異之檢定表 56
表4.7零用錢夠用程度與休閒態度差異之檢定表(續) 57
表4.7零用錢夠用程度與休閒態度差異之檢定表(續) 58
表4.7零用錢夠用程度與休閒態度差異之檢定表(續) 59
表4.7零用錢夠用程度與休閒態度差異之檢定表(續) 60
表4.8父母每月收入與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 61
表4.8父母每月收入與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續) 62
表4.8父母每月收入與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續) 62
表4.8父母每月收入與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續) 62
表4.9戶外休閒次數與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 62
表4.9戶外休閒次數與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 (續) 62
表4.9戶外休閒次數與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 (續) 62
表4.9戶外休閒次數與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 (續) 62
表4.9戶外休閒次數與休閒態度差異檢定表 (續) 62
表4.10青少年休閒態度題項差異分析檢定彙總表 62
表4.11 苗栗縣青少年休閒阻礙分析 62
表4.12 青少年休閒阻礙構面檢定表 62
表4.12 青少年休閒阻礙構面檢定表(續) 62
表4.12 青少年休閒阻礙構面檢定表(續) 62
表4.12 青少年休閒阻礙構面檢定表(續) 62
表4.13不同青少年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 62
表4.13不同青少年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續) 62
表4.14不同校別青少年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 62
表4.14不同校別青少年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續) 62
表4.14不同校別青少年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續) 62
表4.15不同年級別青少年對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 62
表4.15不同年級別青少年對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續) 62
表4.15不同年級別青少年對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續) 62
表4.15不同年級別青少年對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續) 62
表4.15不同年級別青少年對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續) 62
表4.16零用錢夠用程度與青少年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 62
表4.16零用錢夠用程度與青少年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 (續) 62
表4.16零用錢夠用程度與青少年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 (續) 62
表4.16零用錢夠用程度與青少年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 (續) 62
表4.16零用錢夠用程度與青少年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 (續) 62
表4.17戶外休閒次數與青少年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 62
表4.17戶外休閒次數與青少年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 (續) 62
表4.17戶外休閒次數與青少年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 (續) 62
表4.17戶外休閒次數與青少年休閒阻礙差異檢定表 (續) 62
表4.18 青少年屬性與休閒阻礙之差異分析檢定彙總表 62
表4.19休閒態度構面與休閒阻礙構面之相關分析 62
表5.1 假設驗證結果摘要表 62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流程 5
圖2.1 休閒阻礙層級制度模型 16
圖3.1 研究架構圖 20
1. Kleiber, D. A., & Rickard, W. H. (1985). Leisure and recreationin adolescence: Limitation and potential. In M. G. Wade (Ed.),Constraints on Leisure (pp. 289-317).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Thomas.
2. 行政院主計處。(2004, 7, 10)。九十年青少年狀況調查。 http://www.dgbas.gov.tw/census~n/four/map.htm
3. 黃文三。(1998)。近三十年來我國青少年性別角色研究的回顧與分析。高雄師大教育學刊, 14, 231-274。
4. 黃正鵠、楊瑞珠。(1998)。青少年對社會治安的態度與看法。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研究報告,青少年文化與心理態度之分析與探討專案研究, 3(4),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5. 謝敏靜。(1995)。台灣休閒生活的現況。諮商與輔導, 116, 6-8。
6.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2). Leisure and humanbehavior (2nd ed.). Dubuque, IA: William C. Brown.
7. 涂淑芳譯。(1996)。(G. Bammel, & L. L. Burrus-Bammel 原著)。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桂冠圖書。
8. 內政部統計處。(2004, 7, 10)。八十九年台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 http://www.moi.gov.tw/
9. 陳昭玲。(2003, 3, 30)。2003年青少年休閒生活。國語日報,第1版。
10. 黃副殷。(2003)。高雄市國中體育班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11. Ragheb, M. G. (1980).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leisureparticipatio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leisure attitudes. Journal ofLeisure Research, 12(2), 138-149.
12. 呂建政(1994)。休閒教育的發展。臺灣教育第523 期,18-20。台北市,臺灣教育會。
13. 文崇一(1990)。台灣居民的休閒活動。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14. 陳定雄(1994)。休閒運動相關術語之歷史研究。國立臺灣體專學報,第4 期,1-29。
15. 張少熙(1994)。青少年休閒無聊感與休閒阻礙、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6. 張少熙(2000)。臺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台北市:漢文書店。
17. 連婷治 (1998)。台北縣市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幼獅文化。
19. 王福生(2003)出版事業從業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活動參與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郭靜晃、羅聿廷、黃惠如、郭明麗。(2002)。青少年休閒阻礙分析及輔導策略之研究。華岡社科學報, 16, 11-47。
21. Larson, R. W., & Kleiber, D. A. (1991). Free time activities asfactors in adolescent adjustment. In P. Tolan & B. Cohlen (Eds.),Handbook of clin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with adolescents.New York: John Wiley E sons.
22. 楊敏玲(1994)。休閒與預防青少年犯罪,台灣教育,523,21-23。
23. Bloland, P. A. (1987). Leisure as a campus resource for fostering student evelop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5,291-294.
24. 嚴祖弘 (2001)。休閒活動對在學青少年行為之影響及輔導策略之研究。 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25. Eagly, A., & Chaiken, S. (1993). 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s. Fort Worth, TX: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26. Weber, A. L. (1992).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27.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Addison-Wesley.
28. Iso-Ahola, S.E. (1980).The Sos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ecreation.
29. Neulinger, J.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2nd ed.).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30. Ragheb, M. G., & Beard, J. G. (1982). Measuring leisure attitude.Journal of eisure Research, 14(2), 155-167.
31. 嚴祖弘、魏丕信。(1989)。高中生與五專生工作態度與休閒態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研究報告。
32. 呂運志。(1996)。社會疏離感對工作態度與休閒態度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林東泰。(1994)。都會地區成人及青少年休閒認知和態度研究。民意研究季刊, 188, 41-67。
34. 洪惟泉。(2001)。不同學業成就專校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狀況之差異比較。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張翠珠。(2001)。高屏地區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6. 郭靜晃、羅聿廷。(2001)。週休二日青少年休閒狀況與態度調查。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37. 陳冠惠。(2003)。青少年生活型態、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Crawford, D. W., & Godbey, G. C.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 119-127.
39. Henderson, K. A. (1991). The contribution of feminism to an understanding of leisure constrain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3(4), 363-377.
40. Samdahl, D. M., & Jeckubovich, N. J. (1997). A critique ofleisure constraints: Comparative analyses and understanding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4), 430-452.
41. 鍾瓊珠(1997)。大專運動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國立台灣體專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42. Chubb, M., & Chubb, H. R. (1981). One-third of our time? Anintroduction to recreation behavior and resource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43. Francken, D. A., & Van Raaij, W. F. (1981). Satisfaction withleisure time activ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3, 337-352.
44. Henderson, K. A., Stalnaker, D., & Taylor, G. (1988).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barriers to recreation and gender-rolepersonality traits for wome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1),69-80.
45. Hultsman, W. (1995). Recognizing patterns of leisure constraints:An extension of the exploration of dimensionality. Journal ofLeisure Research, 27(3), 228-244.
46. Crawford, D. W., Jackson, E. L., & Godbey, G. C. (1991). A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3,309-320.
47. 許義雄、陳皆榮、陳麗華、張少熙。(1993)。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48. 陳德海。(1996)。南區專科學校學生休閒活動阻礙原因之探討。台灣體育, 87, 52-58.
49. 黃立賢。(1996)。青少年休閒輔導-模式與取向。測驗與輔導, 137,2833-2836。
50. 張玉玲、余嬪。(1999)。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與其休閒無聊感及自我統合之關係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 20,83-111。
51. 趙麗雲。(2002)。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暨發展策略。國家政策論壇, 2(4),36-44.
52. 簡鴻檳。(2003)。高中生休閒阻礙與休閒參與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53. 胡信吉。(2003)。花蓮地區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54. Neulinger, J., & Rap, C. S. (1972). Leisure attitudes of anintellectual elit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4(3), 196-207.
55. 陳欣怡。(2002)。職業成就與休閒行為、休閒態度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56. 許建民、高俊雄。(2000)。以三類型阻礙模式探討都市六年級學童運動休閒阻礙參與阻礙與性別及自尊之關係。戶外遊憩研究, 13(1), 41-61。
57. Raymore, L., Godbey, G., Crawford, D., & Von Eye, A. (1993).Nature and process of leisure constraints: An empirical test.Leisure Sciences, 15, 99-113.
58.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2005, 5, 12)。學生的課後輔導、補習與家教情況調查。http://www.teps.sinica.edu.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