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陳傳席著,《中國繪畫理論史》,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
2.羅淑敏著,《對焦中國畫:國畫的六種閱讀方法》,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
限公司,2009。
3.李可染著,《李可染畫論》,台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5。
4.洛斯奈著,《精神分析入門》,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1。
5.弗里茲.李曼著,《恐懼的原型:分裂、憂鬱、強迫、歇斯底里人格深度探索》,
台北市,商務出版社,2003。
6.佛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論新講》,台北市,桂冠出版社,1998。
7. 荷妮著,《焦慮的現代人》,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5。
7. Anthony Bateman,Jeremy,Holmes著,《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
台北市,五南出版社,1999。
8. 楊中芳,高尚仁合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台北市,遠流出
版社,1991。
8. 何政廣主編,《孟克:北歐表現派先驅》,台北市,藝術家出版,1996。
9. 廖雪芳著,《百年.孤寂.王攀元》,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10. 蔣勳著,《孤獨六講》,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11. 余秋雨著,《人生風景》,台北市,時報文化書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12. 王慶生著,《繪畫:東西方文化的衝撞》,台北市,淑馨出版社,1992。
13. 熊碧梧著,《中國繪畫中的形與色》,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0。
14. 洪惠鎮著,《中西繪畫比較》,河北美術出版社,2000。
15. 黃舒屏撰文,《傑克梅第:存在主義藝術大師》,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2003。
16. 潘天壽,《潘天壽談藝錄》,台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17. 楊家駱,藝術叢編第一集第八冊《南朝唐五代人畫學論著》,台北市,世界
書局印行,1975。
期刊雜誌
18.謝東山撰,〈前衛水墨─中國傳統繪畫的最後出路〉,《今藝術》,台北,2002。
19.劉曦林《中國巨匠美術周刊-蔣兆和》,總號119期,中國系列019期,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網路資料
http://pub.mlc.edu.tw/viewitem.jsp?itemid=000000000153092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2/72/72-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