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王孟傑(2015)。儲能設備成為太陽光電永續發展之關鍵?。台北市: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2.代倩、段善旭、蔡濤、陳天錦、黃羚(2014)。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的成本效益模型及敏感性分析。電力系統自動化期刊,第38卷第24期,41G47。
3.林明村(2013)。建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結合銀行融資之投資效益研究。中華大學營建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4.金虹、衣進(2012)。當前儲能市場和儲能經濟性分析。儲能科學與技術期刊,第1 卷第2 期。
5.周旭輝、徐柏喬、楊帥(2015)。儲能系列報告。大陸:海通證券。
6.韋光華(2010)。綠色能源—發電與儲能。科學發展期刊,451期,26~31。
7.施華(2009)。社區發展太陽能發電系統之成本效益評估。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產業安全與防災學碩士論文,新竹市。8.郭乃頊(2012)。熱泵熱水系統生命週期評估與淨能源分析之整合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9.陳冠妏(2013)。台灣小型風力發電之成本效益分析。中原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碩士論文,桃園市。10.張金、焦東昇、王小君、朱潔、和敬涵、與鞏超(2014年)。基於梯級利用電池的儲能系統經濟運行分析。電網技術,第38卷第9期,2551-2555。
11.黃智賢(2011)。太陽相關能源的機會與挑戰--從地震海嘯引發福島核電事故談起。光學工程,第114期,1~8。12.傑里米.里夫金(2013)。第三次工業革命:世界經濟即將被顛覆,新能源與商務、政治、教育的全面革命。台北市:經濟新潮社。
13.婁素華、易林、吳耀武、侯婷婷、楊育豐(2015)。基於可變壽命模型的電池儲能容量優化配置。電工技術學報,第30卷第4期,265-271。
14.楊顯整(2010)。太陽光電系統與設置條件評估簡介。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
15.鄭婉真(2012)。家用儲能市場發展趨勢分析。台北市: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16.廖桓暉(2013) 。台灣住宅部門需量反應方案與散式供電系統之整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17.蔡玫亭(2013)。再生能源躉購政策下台灣離岸風力發電投資效益評估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台中市。
18.劉玉章、曾育貞、呂永方、沈錦昌、鍾人傑(2015)。電網級儲能技術未來發展趨勢與應用。化工期刊,第62卷第3期。
19.劉玉章、曾育貞、呂永方、沈錦昌、鍾人傑(2015)。電網級儲能技術研發現況與進展。臺灣能源期刊,第2卷第2期,169~190。20.戴德炫(2010)。綠色能源之風力發電機成本效益評估研究: 以春風發電機示範系統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專班永續環境科技專班碩士論文,新竹市。21.簡惠貞(2014)。巴黎氣候公約會議進展暨因應氣候變遷後續規畫作為。台北市:行政院環保署溫室氣體減量管理辦公室
二、英文部分
1.Hamby, D. M. (1995). A comparison of sensitivity analysis techniques. Health physics, 68(2), 195-204.
2.Ilja Pawel(2014). The cost of storage - how to calculate the levelized cost of stored energy (LCOE) and applications to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ScienceDirect Energy Procedia, Volume 46, 68–77.
3.Johannes Weniger, Tjarko Tjaden, Volker Quaschning(2014). Sizing of residential PV battery systems. ScienceDirect Energy Procedia, Volume 46, 78–87.
4.Johannes Weniger, Tjarko Tjaden, Volker Quaschning(2013). Sizing and grid integration of residential PV battery systems.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Wilhelminenhofstr. 75a, 12459 Berlin, Germany.
5.Maik Naumann, Ralph Ch. Karl, Cong Nam Truong, Andreas Jossen, Holger C. Hesse(2015). Lithium-ion battery cost analysis in PV-household application. ScienceDirect Energy Procedia, Volume 73, 37–47.
6.Shuchun Li, Hongwen He , Yong Chen, Min Huang, Chunhua Hu(2015). Optimization Between the PV and the Retired EV Battery for the Residential Microgrid Application. ScienceDirect Energy Procedia, Volume 75, 1138 – 1146.
7.The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2015). BATTERY STORAGE FOR RENEWABLES: MARKET STATUS AND TECHNOLOGY OUTLOOK. Abu Dhabi United Arab Emirates: IRENA
三、網頁部分
1.三星SDI(2016)。Energy Storage System。 Samsung SDI。 2016.02.10,取自: http://www.samsungsdi.com/ess/index.html
2.拓墣產業研究所(2013)。鋰電池市場扶搖直上 儲能系統整合智慧型電網為主流。拓墣產業研究所。2016.01.18,取自: http://www.topology.com.tw/DataContent/release
3.能源局(2015)。智慧電網好哥們─「儲能技術」。經濟部能源局。2016.03.30,取自: http://energymonthly.tier.org.tw/outdateorder.asp?ReportIssue=201501
4.台灣電力公司(2016)。各國電價比較。台灣電力公司網站。2016.03.25,取自: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d16.aspx?LinkID=14
5.Emily(2015)。澳洲政府推動住宅能源儲存,儲能產業如虎添翼。Energytrend。2016.02.25,取自: http://pv.energytrend.com.tw/news/20151019-12382.html
6.Anne Fischer(2015).Trends in Residential Solar Energy Storage.SOLAR NOVES TODAY. 2016.01.20,取自: http://www.solarnovus.com/trends-in-residential-solar-energy-storage_N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