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08)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2 06: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鐘春英
研究生(外文):ZHONG,CHUN-YING
論文名稱:資訊系統主管與高階主管的互動模式-在策略資訊系統規劃背景下
指導教授:楊孟晉楊孟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NG,MENG-J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科學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0
畢業學年度:7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0
中文關鍵詞:資訊系統主管高階主管互動模式策略資訊系統規劃資訊科技競爭策略組織學理論
外文關鍵詞:(STRATEGIC-IS-PLANNING-SISP)(INFORMATION-TECHNOLOGYI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22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隨著資訊科技 (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 的成本/能力比不斷降低。且IT
的種類不斷推陳出新,IT對企業組織造成巨大的衝擊。尤其是繼Porter「競爭策略」
提出之後,如何將IT與企業策略結合以創造競爭優勢,是近年來實務界與學術界所面
臨的重要課題。
策略連用IT新觀念的出現,使得IT在企業組織中所扮演的角色越趨重要,IT連用成功
與否,攸關企業在產業中的競爭地位。唯運用IT的能力須透有效的規劃過程而建立。
在策略連用IT的前提下。資訊系統主管和高階主管共同參與策略資訊系統規劃(stra-
tegic IS planning ,簡稱SISP) 過程是必要的。兩者之間互動的品質更是影響成敗
的關鍵,但許多研究指出,資訊系統主管和高階主管之間存在有溝通問題。對個別組
織而言,SISP的效度主要乃決定於資訊系統主管和高階主管實際的互動過程。故參與
者的為、以及參與者互動所呈現的組織行為乃成為問題的焦點。本研究認為有必要就
組織行為觀點看此互動過程。以瞭解資訊系統主管與高階主管在SISP過程中實際呈現
的互動行為可能為何? 理想上的互動行為應如何?
為了構建本研究的最終產產出--「互動模式」,首先就特定文獻予以探討,以作為
模式之理論基礎,並澄清問題的本質。由Schwaninger 的策略規劃觀點、Mao 的「工
作小組決策理論」--資訊交換觀點、以及溝通的理論得知:在SISP過程中,欲有效
發現策略運用IT的機會,前提的條件是組織策略運用IT的知識必須建立。資訊系統主
管和高階主管互動的意義在於過雙方構思的交換“迴饋與自我修正,期望雙方對組織
策略運用IT的努力能取得共識,如此組織策略運用IT的知識得以建立。
其次,以Argyris 的「組織學習理論」為依據,得到模式的「基本構建」,整合各個
「基本構建」,得到實然和應然的互動模式。實然模式與應然模式根本的差異在於互
動前提假設的不同。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