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2 13: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伯威
研究生(外文):Po-Wei Chou
論文名稱:可轉債發行公司操縱轉換價格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The offering Company Control on Conversion Price of Convertible Bonds
指導教授:陳振遠陳振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Yuan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財務管理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1
中文關鍵詞:股價事件研究轉換價格可轉換公司債
外文關鍵詞:conversion priceevent studyconvertible bondsstock pri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9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經由分析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公司之股價變化,探討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前,公司之內部人是否會刻意壓低股價,以達到操縱轉換價格之目的,並且探討公司股價之累積異常報酬,與可轉換公司債之相對發行規模,以及內部人持股比率之關聯性。
1.本研究發現,送件前90日至送件前1日之股價累積異常報酬,為不顯著負向異常報酬。
2.本研究發現,可轉換公司債之相對發行規模與送件日前90日至前1日之累積異常報酬呈顯著正相關,與假設之結果不同,顯示相對發行規模之大小並不會成為內部人操縱轉換價格之考慮因素。
3.本研究發現,內部人之持股比率與送件日前90日至前1日之累積異常報酬呈不顯著正相關,與假設之結果不同。
4.本研究發現,發行日後180日之股價累積異常報酬,為顯著負向異常報酬,與假說不符。
5.本研究發現,實證結果支持上市、上櫃公司於發行日後180日之股價異常報酬將與其相對發行規模呈正相關之假設。


關鍵字:轉換價格,事件研究,股價,可轉換公司債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insiders beat down the stock price before issuing a convertible bond as a strategy to manipulate the conversion price. Through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 (CAR) of the stock prices, the comparative offering sizes, and the holding ratios of the insiders, this study details the behavior of the conversion price. Against the above-mentioned assumption, the paper found the CAR of the stock prices for 90 days prior to the filing date is not significantly negative to the conversion prices, and is not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holding ratios of the insiders either. Additional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R of the stock prices for 90days prior to the filing date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comparative offering sizes. Finally, the empirical results do support the hypotheses that the CAR of the stock prices for 180 days after the issuing dat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mparative offering size.

Keywords : conversion price, event study, stock price, convertible bond
目 錄
中文提要 i
英文提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3
 第三節、章節架構 5
第二章、文獻探討及回顧 6
 第一節、台灣目前發行可轉換公司債承銷配售制度之沿革 6
 第二節、IPOs新上市櫃公司之股價異常報酬 7
 第三節、辦理現金增資公司之股價異常報酬 8
 第四節、可轉債的宣告效果 9
 第五節、董監事與內部人持股比率高低所發生之代理問題 11
第三章、研究方法 14
 第一節、事件研究法 14
   一、異常報酬之衡量 14
   二、事件日及事件窗口之決定 17
 第二節、研究假說 18
 第三節、統計檢定 23
 第四節、研究對象及期間 24
第四章、實證結果分析 26
 第一節、樣本資料整理 26
 第二節、研究結果分析 29
   一、假說一之統計檢驗 29
   二、假說二之統計檢驗 35
   三、假說三之統計檢驗 37
   四、假說四之統計檢驗 39
   五、假說五之統計檢驗 41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42
 第一節、研究結論 42
 第二節、研究限制 43
 第三節、後續研究建議 43
參考文獻 44
附表一  所有樣本公司列表 46
附表二  全體上市樣本公司於事件期(2)之AR檢定與CAR 50
附錄一  可轉換公司債詢價圈購配銷制度之簡介及相關法規 56
附錄二  證期會對內部人定義之相關規定 70
參考文獻

1.朱立倫,民86,臺灣股市新上市股票蜜月現象之研究,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33期,P1-29。
2.李培棟,民87,不同承銷配售方式下新上市與上櫃公司股票承銷價合理性之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林上人,民91,台灣地區上市公司現金增資後之股價行為,國文化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4.林玲羽,民82,新上市公司異常報酬決定因素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5.林佳鴻,民89,強制性財務預測準確度分析及其與董事會組成結構之關聯性研究,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6.林靜容,民80,我國可轉換公司債發行之決定因素及其影響公司價值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周賓凰,蔡坤芳,民86,台灣股市日資料特性與事件研究法,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9期,p1-27。
8.吳正芳,民85,新上市股票超額報酬及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9.陳靜宜,民84,上市公司不同融資方式對其股價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張素錦,民85,臺灣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之股價行為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1.張淑婉,民82,上市公司發行轉換公司債之考慮因素及與公司價值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12.黃琪鈴,民92,新上市公司上市前後訊息管理與長短期績效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13.郭峰邑,民90,不同產業與市場趨勢下現金增資宣告對股價的影響,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4.潘慈暉,民83,新上市股票異常報酬及其影響因素之實証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碩士論文。
15.謝冠冕,,民84,新上市公司短期超額報酬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顏燕萍,民91,臺灣上市公司現金增資宣告財富效果之再檢驗,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7.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九十年度專題研究報告,我國集中交易市場股價操縱案例研究及查核業務之改進。
18.Ball, R. and P. Brown, (1968),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6, pp.159-178.
19.Dyckman, Philbrick, T. D. & Stephan J. (1984). A Comparison of Event Study Methodologies Using Daily Stock Setur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47(3), pp.1-33
20.E. F. Fama, Fisher, M. C. Jenson and R. Roll, The Adjustment of Stock Prices to New Informati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 Oct. 1969, pp. 1-21.
21.Jensen, M. and W. Meckling,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 pp. 305-360.
22.Karpoff, Jonathan M. and Daniel Lee, 1991, Insider Trading Before New Issue Announcements, Financial Management 20, pp.18-24.
23.La Porta, R., F. Lopez-de-Silanes, A. Shleifer and R. Vishny, 1998, Law and Fin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6: pp.1113-1155.
24.Morck, R., A. Shleifer, and R. Vishny, 1988,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 pp.293-315.
25.Mikkleson, Wayne, and Megan Partch, 1986 , “Valuation Effects of Security offerings and the issuance proces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5, pp.31-60.
26.Shleifer, A. and R. Vishny, 1997,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Journal of Finance 52: pp.117-14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