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2 02: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莉燕
研究生(外文):Li-yeh Liu
論文名稱:九天玄女信仰與傳說研究
指導教授:陳兆南陳兆南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8
中文關鍵詞:九天玄女行業神職能女神信仰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37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我國的神話傳說浩如煙海,其中仙怪神妖的形象更是豐富多彩,九天玄女就是其中的一個。九天玄女的信仰非但融合了西王母、女媧、女魃等上古女神傳說,更受到儒、釋、道的思想影響,而擁有諸多特色。九天玄女含括了許多民間女神常有的治病、求子職能,還有異於其他多數女神的特殊職能-精通兵法、房中術和術數等具區隔性之職能,並在民間信仰的擴張中,職能隨之被擴張、轉化為風水業、香燭業、麵線業及陶瓷業的行業神。九天玄女曾經在眾多的道家典籍、小說中出現過,其主要任務為贈人兵書、教授戰法。有關九天玄女的神話記載較為零散,過去學者的研究偏重於古代典籍中起源與職能的整理,本研究除了彙整前人在九天玄女起源與職能的研究外,還廣泛收集現代宗教資料,實地考察相關廟宇,並以各時期的文學作品為範疇,討論九天玄女的傳說故事與信仰的來源、演變及發展,繼而分析九天玄女在民間傳說中所呈現出的女神形象,以瞭解九天玄女在傳說、文學與信仰三者之間相互影響的關係。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九天玄女的名稱、信仰來源試探,主要從九天玄女的名稱釋義和信仰起源作一介紹,並嘗試分析九天玄女受原始崇拜、神話傳說、道教女仙崇拜、民間女巫活動、民間信仰與宗教等影響的情形。第三章九天玄女的形貌與職能變遷,主要從道教古籍和古代文獻探討九天玄女的多樣職能。第四章九天玄女的現代信仰與活動考察,著重介紹台灣地區之相關九天玄女廟宇、扶鸞著作,並探討民間崇拜九天玄女的行業。第五章文學中的九天玄女,分別從古代詩、明清小說和現代網路小說來探討九天玄女的角色和個性。第六章結論,將前五章之研究作一回顧與歸納。
上述討論可看出九天玄女從宗教信仰面到文學面的形象異動,並可比較出九天玄女在外貌、職能等方面之古今差異,從而發掘其在現代民間信仰中的發展特色。
中文摘要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材料……………………………………………… 5
一、道教古籍資料……………………………………………… 5
二、現代宗教資料及九天玄女寺廟考察………………………… 6
三、文學作品……………………………………………………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一、研究方法…………………………………………………… 8
二、研究步驟…………………………………………………… 11

第二章 九天玄女名稱、信仰來源試探………………………… 13
第一節 九天玄女名稱釋義…………………………………… 13
一、「九」的釋義………………………………………… 13
二、「九天」的釋義……………………………………… 13
三、「玄」的釋義………………………………………… 15
四、「九天玄女」的釋義………………………………… 15
第二節 九天玄女的信仰起源…………………………………… 16
一、原始崇拜……………………………………………… 16
二、神話傳說……………………………………………… 20
三、道教女仙崇拜………………………………………… 30
四、民間女巫活動………………………………………… 35
五、民間信仰與民間宗教………………………………… 39

第三章 九天玄女的形貌與職能變遷…………………………… 43
第一節 九天玄女外貌形象……………………………………… 43
一、人首鳥形……………………………………………… 43
二、后妃形象……………………………………………… 43
第二節 九天玄女的職能變遷…………………………………… 45
一、戰爭與兵法…………………………………………… 45
二、生育與房中術………………………………………… 48
三、術數與風水…………………………………………………… 50
四、醫藥與煉丹………………………………………………… 54

第四章 九天玄女的近代信仰與活動考察……………………… 57
第一節 九天玄女民間廟宇考察………………………………… 57
一、中國地區九天玄女廟宇分佈………………………… 57
二、台灣地區九天玄女廟宇介紹………………………… 59
三、民間九天玄女扶鸞著作……………………………… 82
第二節 民間崇拜九天玄女的行業…………………………… 92
一、行業神的來源與特性………………………………… 92
二、崇拜九天玄女的民間行業…………………………… 94

第五章 文學中的九天玄女……………………………………… 101
第一節 古代詩中的九天玄女角色……………………………… 102
一、黃帝的作戰導師…………………………………………… 102
二、兵法家典範…………………………………………………… 103
三、道法界權威…………………………………………………… 105
四、廟宇描述……………………………………………………… 106
第二節 明清小說中的九天玄女個性…………………………… 109
一、嚴肅的九天玄女……………………………………………… 110
二、盛怒的九天玄女…………………………………………… 112
三、狡黠的九天玄女……………………………………………… 114
四、親切的玄女…………………………………………………… 115
第三節 現代網路小說中的九天玄女個性……………………… 119
一、九天玄女網路小說簡介…………………………………… 120
二、九天玄女個性描述………………………………………… 122
(一)疾惡如仇…………………………………………………… 122
(二)俠義扶弱…………………………………………………… 123
(三)重情慾……………………………………………………… 12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7
一、九天玄女的傳說起源可分成延續與融合兩大類型………… 127
二、九天玄女的外貌形象演變…………………………… 128
三、九天玄女信仰地位與職能演變……………………… 128
四、與上古傳說中相關女神的差異……………………… 130
五、文學作品中展現的個性變化……………………… 131
六、民間信仰中的職能轉化與擴張…………………… 131
第二節 後續研究與建議……………………………………… 134

參考文獻…………………………………………………… 136

附錄……………………………………………………………… 145
附錄一 九天玄女職能歸納表…………………………………… 145
附錄二 台灣地區九天玄女廟分佈……………………………… 153
附錄三 金香格製香工廠………………………………………… 155
附錄四 苗栗協靈宮田野調查…………………………………… 157
附錄五 台中朝奉宮田野調查…………………………………… 162
附錄六 高雄真天巖田野調查…………………………………… 164
附錄七 宜蘭補天宮田野調查…………………………………… 166
附錄八 宜蘭久天宮田野調查…………………………………… 168
附錄九 台北護國九天宮田野調查……………………………… 171
附錄十 苗栗協靈宮科儀活動報導……………………………… 177
參考文獻
以下書目、期刊,依時代先後排列
一、古籍
(一)古人論著
(秦)呂不韋撰;朱永嘉、蕭木注譯:《新譯呂氏春秋》,臺北:三民,1995年
(漢)班固撰、(唐)?帑v古集注:《漢書 一百卷》,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年
(漢)班固:《白虎通義》,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八五○冊(子部十,
雜家類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86年
(漢)司馬遷原著;郝志達、楊鍾賢譯注:《史記》,臺北:建宏,1995年
(漢)許?鷁菕B(清)段玉裁注:《圈點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2000年
(漢)應劭:《風俗通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漢)劉安撰、高誘注:《淮南子》,臺北:臺灣中華,1993年
(漢)揚雄:《太玄集註》,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漢)王充原著;袁華忠、方家常譯注:《論衡》,臺北:臺灣古籍,1997年
(晉)王嘉:《拾遺記》,臺北:黎明文化,1996年初版
(晉)葛洪:《抱朴子內篇》,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晉)郭璞:《?~囊海角經》,收於《民俗叢書》2,臺北:東方文化,1977年
(晉)題郭璞撰:《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經》,舊鈔本,微卷
(南北朝)範曄:《後漢書》,百衲本景宋紹熙刻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南北朝)太清?人述:《神仙九丹經》,明正統道藏本,《中國基本古庫》
(南北朝)張道陵:《金液神丹經》,明正統道藏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南朝梁)陶弘景:《養性延命?驉n,明正統道藏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南朝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明正統道藏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隋)杜臺卿:《玉燭?癡憛n卷二,古逸叢書景日本鈔卷子本,《中國基本古
籍庫》
(唐)于逖:《聞奇錄一卷》,臺北:新興,1979年
(唐)王冰注《素問》,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唐)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2000年,第二版
(唐)李朝威:《柳毅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唐)杜光庭:《墉城集仙錄》,收於《正統道藏》第30冊,臺北:新文豐,1985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宋)李昉:《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1978年
(宋)洪邁:《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羅泌:《路史》,臺北 :中華,1970年
(宋)陸佃:《埤雅》,明成化刻嘉靖重修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宋)王道註疏、周?一應證:《古文龍虎經註疏》,收於《正統道藏》第34冊
,臺北:新文豐,1985年
(元)趙道一:《仙鑒後集》,收於《正統道藏》洞真部記傳,臺北:新文豐,
1985年
(明)朱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收於《正統道藏》第60冊,臺北:新文豐,
1985年
(明)孫?纂G《古微書》收於《緯書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謝肇制,《五雜俎》,臺北:偉文圖書公司,1977年
(明)徐【火勃】:《榕陰新檢》,台南:莊嚴文化,1996年
佚名:《靈?瓣革顫g》,明正統道
藏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佚名:《黃帝授三子玄女經》收於《正統道藏》洞真部眾術類第8冊,臺北:
新文豐,1977年
佚名:《黃帝九鼎神丹經訣》,收於(明)《正統道藏》第31冊,臺北:新文豐,
1985年
(清)薛大訓輯:《古今列仙通紀》,濟南:齊魯書社,1955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
1958年初版
(清)馬驌:《繹史》,臺北:廣文,1969年
(清)黃奭:《龍魚河圖》,臺北:成文,1976年
(清)黃宗羲編:《明文海》,清鈔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吳任臣注:《山海經廣注》,文淵閣四庫全書,《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清康熙水天閣刻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葉德輝:《漢書補注》,清光?刻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沈欽韓:《漢書疏證》,清光?二十六年浙江官書局刻本,《中國基本
古籍庫》
(?g)張璐:《張氏醫通》,?g康熙寶翰樓刻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沈青峰:《(雍正)陝西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中國方志庫》
撰人不詳、嚴一萍選輯:《黃帝龍首經》,板橋:藝文印書館,1966年

(二)詩集
(唐)羅隱:《甲乙集》,四部叢刊景宋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宋)劉攽撰《彭城集》,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宋)范成大:《石湖詩集》,上海:中華書局,1962年
(宋)王洋:《東牟集》,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徐倬編:《全唐詩?驉n,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聖祖禦製:《全唐詩》,臺北:宏業書局,1977年
(清)吳之振編:《宋詩鈔》,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顧嗣立編:《元詩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王嗣槐撰:《桂山堂詩文選》,清康熙青筠閣刻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蔣楛撰:《天涯詩鈔》,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屈大均撰:《屈翁山詩集》,清康熙李肇元等刻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蔣?[:《留素堂詩刪》,清康熙刻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清)吳雯撰:《蓮洋詩鈔》,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中國基本古籍庫》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第十七冊)
(三)明清小說
(明)施耐庵、羅貫中原著,李泉、張永鑫校著:《水滸全傳》,臺北:里仁,
2001年
(明)羅貫中著、馮夢龍增補:《三遂平妖傳》(四十回本) ,微卷,日本內閣文
庫藏本攝製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尚友堂原刊本,善本
(清)呂熊:《女仙外史》,收於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
本小說叢刊初編》,第十一輯講史小說,臺北:天一書局,1985年
(清)佚名;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平閩全傳》,上海巿:上海古籍,出版
年不詳
(清)青蓮室主人:《後水滸傳》收於侯忠義主編:《明代小說輯刊》第二輯,
四川:巴蜀書社,1993年
(清)雪樵主人梓定:《雙鳳奇緣》,臺北:雙笛國際出版,1995年
(清)清徐道、程毓奇:《歷代神仙通鑑》,收於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
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臺北巿: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清)如蓮居士:《異說反唐演義全傳》,臺北:天一出版社,1990年
(清)坑餘生初稿:《續濟公傳》,杭州:浙江古籍,1988年
(清)袁枚:《子不語》,收於歷代名家撰:《筆記小說大觀》第二編,臺北巿:
新興書局,1988年

(四)碑文
(唐)〈康摩伽墓誌銘〉出於《芒洛塚墓遺文續編》(二編),《中國歷代石刻史料匯編資料庫》
(唐)〈龍瑞觀禹穴陽明洞天經圖〉碑文收於山陰杜春生編錄《越中金石記》卷
一,《中國歷代石刻?P編》資料庫




二、專書
郭若愚、曾毅公、李學勤:《殷虛文字綴合》,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年
方詩銘、壬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徐宗元:《帝王世紀輯存》,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林衡道:《台灣寺廟大全》,臺北:青文出版社,1974年
王秋桂編:《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劉守宜:《梅堯臣詩之研究及其年譜》,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李喬:《中國行業神崇拜》,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0年
陳國強:《媽祖信仰與祖廟》,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
郭生玉:《心理與教育研究法》,中和市:精華書局,1990年
詹石窗:《道教與女性》,臺北:世界文物,1992年初版
袁珂:《山海經校注》,四川:巴蜀書社,1993年
蕭玉寒:《九天玄女傳奇:風水聖姑》,臺北:泉源,1993年
袁珂:《中國神話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高羅佩(R.H.van GULIK)著;李零、郭曉惠等譯《中國古代房內考─中國古代的性與社會》,臺北:桂冠圖書,1994年
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初版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書局,1996年
董芳苑:《臺北:探討台灣民間信仰》,常民文化,1996年
馬書田:《中國民間諸神》,北京:團結出版社,1997年
張金滿註釋:《新譯列仙傳》,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埃利希.諾伊曼:《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韓生魁等編:《昆侖神話與西王聖母》,青海:黃山書社,1998年
郭忠民:《林半仙秘受地理法》,台中:如意堂,1988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曉潔:《八閩文化經典故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馬書田:《全像中國三百神》,臺北:林鬱文化,2004年
田玉堂:《中國名食掌故》,北京:中國商業,2005年
黃靈庚:《楚辭章句疏證》第一、二、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作揖:《中國行業祖師爺》,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
魯瑞菁:《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子羔》收於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編輯
委員會編:《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1 輯,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黃鼎松編纂:《重修苗栗縣誌》,苗栗市:苗縣府,2007)
于君方著;陳懷宇、林佩瑩、姚崇新譯:《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臺北:
法鼓文化出版社,2009
陳曉倩:《風水圖文大百科︰中國傳統風水智慧一本通》,北京:中國畫報,
2009年

三、扶鸞著作
護國九重宮忠孝堂著:《九天玄女聖傳》,臺北:修緣雜誌,2001年
撰人不詳:《九天玄女救世真經》(苗栗仙山靈洞宮編印版),出版地不詳:出版
者不詳,出版年不詳
撰人不詳:《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經》(苗栗仙山靈洞宮編印版),出版地不詳:
出版者不詳,出版年不詳
澎湖聖真殿化善堂:《響醒晨鐘》(澎湖:澎湖聖真殿化善堂,1971年)
林道玄請著:《午運救劫經懺和冊》,基隆:青虛堂,1987年
無極九天玄女大天尊宣筆扶鸞:《修道心法衍譯》,台中:懿敕拱衡堂,2000年
南天直轄武廟明正堂:《開迷易俗》,台中:鸞友雜誌社,2007年4月4版
九天玄女娘娘:《神話「修行篇」首部曲》,台北:無極上妙宮 妙蓮殿,2008年




四、期刊論文
顧頡剛:〈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讀書雜誌》第9期,1923年5月
瞿兌之:〈釋巫〉,《燕京學報》,第7 期,1959 年。
吳碧貞:〈從《說文解字》「女」部之字看中國文化中的女性觀〉,《哲學與文
化》,第29卷第4期,2002年4月
胡萬川:〈玄女、白猿、天書〉,《中外文學》,第12卷第6期,1983年11 月
孫紹先:《上古女性神族》,《民間文學論壇》,第3期,1992年
邢東田:〈玄女的起源、職能及演變〉,《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1997年
汪海清:〈各行各業祖師〉,《浙江工藝美術》,第2期,1997年
戴春申:〈論女仙形象及其文化意義〉,《淮陰師專學報》第19卷第3期,1997

李永平:〈西王母流變史的文化闡釋〉,《西安石油學院學報》,第4期,2000年
何怡儒:〈「九天玄女」研究初探〉,《問學集》,第11期,2002年6月
李景梅:〈古代小說中的九天玄女考論〉,《民清小說研究》,第2期,2006年
傅嘉明、默娟娟:〈中國古代名人與行業〉,《閱讀與寫作》,第6期,2006年
康詩瑀:〈臨水夫人信仰研究─以地方誌書、史料記載及傳說故事發展為例〉,
《史匯》第10期,2006年9月
倪文敏:〈中國原始宗教及其演變〉,《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4期,2007 年

五、學位論文
李雪:〈九天玄女管窺〉,四川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1月。
吳宜臻:〈牽紅線儀式-以宜蘭久天宮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5年6月
王曉玲:〈試論女巫與唐代社會生活〉,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
2004年


六、網路資料(2010年6月檢索)
(一)宗教民俗資料
昵圖網 http://www.nipic.com/show/2/48/b77aafef8eb2571d.html

九天聖母廟
http://tw.myblog.yahoo.com/jw!d0GiVJ6BBAAQKGZHarobbSTMY6Cp9Q--/article?mid=6544
宮觀簡介http://tw.myblog.yahoo.com/jw!MrrJddCfEQXVOby.0IIKr4hHcg--/article?mid=115 0
2007年9月15日自由時報電子報「九天玄女誕辰 協靈宮科儀祈福」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sep/15/today-north12.htm
翔龍堂網站http://web.my8d.net/djpm06/luck/
邱萬吉製香工廠網站http://www.chiou-wann-jyi.com.tw/page3.htm
新順福食品網站:http://www.sunshunfuk.com.hk/chi/history.html 2010年6月檢

2006年9月15日TVBS新聞「發現新大陸」〈潔白德化瓷 晶瑩剔透「中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suncomedy20060914172842
2006年9月18 日TVBS新聞「發現新大陸」〈仙女指點造圓窯 德化燒成白玉
瓷〉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lili20060918083808
九天玄女歷史文化研究http://www.taconet.com.tw/rwvs

(二)網路小說
chengxi:《九天玄女傳》 http://b.faloo.com/f/94370.html
王少少:《玄女經》 http://b.faloo.com/f/27976.html
刀口耳:《蚩尤轉世之現代傳說》
http://www.123lk.cn/files/article/fulltext/7/7835.html
一無:《極道修真》http://b.faloo.com/f/26471.html
?祕貝w:《星辰妖皇傳》
http://www.mfxhxs.com/modules/article/articleinfo.php?id=15413&charset=big5

七、報紙雜誌及其他
《旺報》2010年6月10日,B5版
修緣雜誌社:《修緣雜誌》,第95期(台北:護國九天宮忠孝堂修緣雜誌社,2005
年3月25日)
修緣雜誌社:《修緣雜誌》,第100期(台北:護國九天宮忠孝堂修緣雜誌社,
2006年6月1日)
修緣雜誌社:《修緣雜誌》,第101期(台北:護國九天宮忠孝堂修緣雜誌社,
2006年9月25日)
《竹坑朝奉宮九天玄女娘娘簡介》
《宜蘭縣大福補天宮簡介》

八、電子資料庫運用
《中國歷代石刻史料匯編》
《中國基本古籍庫》
《中國方志庫》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