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8 07: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慧音
研究生(外文):Lin, HuiYin
論文名稱:地上權及抵押權之並存與調和
指導教授:陳榮隆陳榮隆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財經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抵押權地上權併付拍賣除權拍賣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物權效力優先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54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基於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間之相容性,擔保物權與用益物權係可並存於一物或權利之上,惟於擔保物權所擔保之債務屆期未獲債務人清償,致擔保物權人實行擔保物權時,此時兩權利之保護即發生衝突,應優先保護用益物權或是擔保物權,即成為重要課題。
我國民法對於不動產之擔保物權設有抵押權(第860~883條),用益物權部分,則有地上權(第832~841條)、永佃權(第842~850條)、地役權(第851~859條)及典權(第911~927條),其中地上權為最常使用之用益物權。基於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間之相容性,地上權與抵押權得並存於同一土地之上,惟於抵押權所擔保之債務屆期未獲債務人清償,經抵押權人對於抵押物實行抵押權時,此時兩權利之保護即發生衝突。我國修正前民法對此,僅於第866條及第877條規定。修正前之我國民法第866條規定,目的即在解決抵押權和地上權、租賃關係或其他用益物權間之衝突,惟就法律效果及適用範圍,仍有規範不足之處,實務上對此曾有司法院院字第1446號,釋字第119號及第304號解釋為進一步解釋,新法第866條爰依上開見解,增訂第二項,並於第三項增訂準用之規定,俾令使用借貸等亦有本條規定之適用,以避免輕重失衡。修正後之民法第877條對此亦增訂第二項,另藉由併付拍賣之方式,以調和抵押權與用益物權或租賃關係間之衝突。
惟上開之修正,是否已完全解決目前實務上關於地上權與抵押權並存之效力及衝突之調和所遭遇之問題?是否在價值判斷之選擇上,依舊有未盡周延之處?仍有探討之空間。
是以,本文以下擬先就我國民法關於地上權之現行規定及修正草案之內容予以概述,以瞭解修正草案對於地上權保護之重視及方式,再自抵押權之特性出發,探討與地上權間之並存情形。並就擔保物權新制實行後,抵押權與地上權之並存及調和規定加以探討,復以日本法及相關實務問題為佐,凸顯法制面之需求,最後再提出關於地上權及抵押權並存及調和之立法建議。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1

第二章 地上權之制度及內容 4
第一節 概說 4
第二節 地上權之沿革、意義及性質 4
第三節 地上權之取得 7
第四節 地上權之目的物及標的物 16
第五節 地上權之存續期間 23
第六節 地上權人之權利義務 26
第七節 地上權之消滅 33
第八節 區分地上權 37
第九節 修正草案之簡述 41

第三章 地上權與抵押權之並存 43
第一節 抵押權之性質 43
第一項 從屬性 43
第二項 可分性 44
第三項 物上代位性 47
第四項 相容性 48
第二節 抵押權與地上權之並存 51
第一項 地上權之設定與抵押權人之價值保全請求權 51
第二項 抵押權人得否再於抵押物上設定地上權? 55
第一款 我國學說及實務見解 55
第二款 日本民法規定、實務及學說見解 58
第三款 本文意見 61
第三項 切結書之效力 63

第四章 地上權與抵押權之調和—除權拍賣與併付拍賣 64
第一節 除權拍賣 64
第一項 我國實務見解及相關規定之演變 64
第二項 小結 69
第二節 併付拍賣 70
第一項 我國現行規定之內容及妥適性 70
第一款 我國併付拍賣規定之修正及實務見解之演變 70
第二款 修正規定之評析 75
第二項 日本立法例 75
第一款 併付拍賣規定之修正 75
第二款 併付拍賣與法定地上權之成立是否絕對相斥? 77
第三款 併付拍賣究為「權益」或「義務」? 77
第四款 地上權人以所興建之建築物設定抵押權者 78
第三節 物權效力優先原則涉及之問題 79
第一項 地上權期限之更新或延長 80
第二項 後次序之抵押權 82
第四節 除權拍賣與併付拍賣之選擇或並用 83

第五章 結論 87
第一節 物權效力優先原則是否適於解決抵押權與地上權衝突? 87
第二節 修法建議 91
第三節 未來課題 96
參考文獻 99
參考文獻
一、中文專書

王文宇,<從財產權之保障論論釋字第三四九號解釋>,收錄於劉孔中/李建良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8年。
王澤鑑,「民法總則」作者自刊,,2000年。
王澤鑑,「民法物權(第二冊)」,作者自刊,2001年,2版。
史尚寬,「物權法論」,作者自刊,1987年。
吳光陸,「不動產抵押權之理論與實務」,作者自刊,1985年,2版。
吳光明,「物權法新論」,新學林,2006年。
姚瑞光,「民法物權論」,作者自版,1990年。
施啟揚,「民法總則」,2007年,作者自版,7版。
許士宦,<拍賣抵押物上租賃權之除去與點交>,收錄於楊與齡編,「強制執行法爭議問題研究」,五南出版,1999年。
張企泰編,「民法物權論」,作者自刊,1970年。
張登科,「強制執行法」,三民,2001年。
陳計男,「強制執行法釋論」,元照,2002年。
陳榮隆,<物權之一般效力>,收錄於「法治現代化之回顧與前瞻(楊建華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月旦,1997年8月。
黃右昌,「民法物權詮解」,黃宏建出版,1965年,再版。
楊與齡,「強制執行法論」,作者自刊,1996年。
楊與齡,「民法物權」,五南出版,1996年,二版。
劉春堂,「契約法總論」,三民,2001年。
鄭玉波,「民法物權」,三民,2002年,二版。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新學林,修訂四版,2007年6月。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中)」,新學林,修訂四版,2007年6月。
謝哲勝,時效取得地上權,收錄於蘇永欽主編,「民法物權實例問題研究」,五南出版,2001年。
謝哲勝,「物權的公示—兼評台灣民法物權編相關修正條文」,財產法專題研究(五),臺灣財產法曁經濟法硏究協會,2006年5月。
法務部編印,「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物權編研究修正小組彙編(五)」,1992年。
法務部編印,「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物權編研究修正小組彙編(七)」,1992年。
蔡勝雄,「地上權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6月。

二、中文期刊:

吳光陸,<空地抵押建築物之併付拍賣>,月旦法學教室,第29期,2005年3月。
陳榮傳,<物權編修正後併付拍賣的要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7期,2007年8月。
陳榮隆,<新民法擔保物權修正草案總覽>,月旦法學雜誌,第141期,2007年2月。
黃淳鈺,<民法第八六六條與第八七七條併付拍賣之問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5期,2005年10月。
盧江陽,<併付拍賣第三人建築物之適當性>,司法周刊,第1339期,2007年5月。
鄭冠宇,<意思表示瑕疵與善意受讓>,東吳法律學報,第16期第1卷,2004年8月。

三、日文書籍:

小川保弘,「物権法」,法律文化社,1985年12月。
川井健,「物権法」,日本評論社,1995年4月。
川井健、鎌田薰,「物権法‧担保物権法」,青林書院,2000年1月。
川井健,民法概論2物權,有斐閣,2006年,2版。
水本浩,玉田弘毅,丸山英気,滝沢聿代,内田勝一,「民法 (2)物権・借地・借家〔改訂版〕﹞」,有斐閣,1991年。
田井義信、岡本詔治、松岡久和、磯野英德合著,「新物權.担保物權法」,法律文化社,2005年12月,第2版。
田山輝明,「物権法」,弘文堂,昭和62年(1987年)11月。
田中整爾編,「物権法」,法律文化社,1992年3月。
末川博,「物權法」,日本評論社,1988年。
吉井直昭、高木多喜男編,「担保‧保証の基礎」,青林書院新社,昭和52年(1987年)2月。
舟橋諄一,「物權法」,有斐閣,1960年。
近江幸治,「担保物権法」,新版補正版,弘文堂,1998年3月。
近江幸治,「民法講義III擔保物權」,成文堂,2005年。
加藤一郎,<抵当権と利用權>,「新版民法演習2」
我妻栄著、有泉亨補訂,「新訂 物權法(民法講義II)」,岩波書店,1983年,新訂第二刷。
我妻栄著,「新訂担保物権法」,岩波書店,1989年,新訂第18刷。
我妻榮、有泉亨著,清水誠補訂,「コンメンタ-ル物権法」,日本評論社,1997年3月。
林 良平,「物権法」,青林書院,1986年4月。
松井宏興,「扺当制度の基礎理論」,法律文化社,1997年8月。
松井宏興等,「擔保物權法」,2版,2004年。
松坂佐一,「民法提要.物権法」,1980年,4版。
高木多喜男,「担保物權法」,有斐閣,2002年,第3版。
鈴木禄弥,「物權法講義」,創文社,修正4版。
鈴木禄弥,「抵当制度の研究」,一粒社,1974年,初版二刷。
森泉章,「物権法」,日本評論社,1996年1月。
槙悌次,「担保物権法」,有斐閣,昭和56年(1981年),初版。
四、日文期刊
荒木新五,<一括競売と建物賃借人の処遇>,判例タイムズ,第1234期,2007年5月。
鈴木禄弥,<抵当権劣後する用益権の処遇>,收錄於氏著,「物権法の研究」,創文社,2003年9月,
椿寿夫,<抵当権にもとづく妨害排除請求への道>,ジュリスト,第963期。
五、網路資料
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index.php
日本裁判所判例檢索系統:http://www.courts.go.jp/search/jhsp0010?action_id=first&hanreiSrchKbn=0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