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7 08: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秀綢
研究生(外文):CHEN, HSIU-CHOU
論文名稱:本益比、股價淨值比與股價報酬率之研究-以台灣50與中型100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Price-Earnings Ratio, Price-Book Ratio and Stock Market Returns – A Case of the Constituents of Taiwan 50 Index and Taiwan Mid-Cap 100 Index
指導教授:陳建宏陳建宏引用關係林鳴琴
指導教授(外文):CHEN, CHIEN-HUNGLIN, MING-CHIN
口試委員:戴錦周朱香蕙
口試委員(外文):DAI, JIN-JOUCHU, HSIANG-HUI
口試日期:2017-06-1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朝陽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財務金融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1
中文關鍵詞:台灣50台灣中型100本益比股價淨值比
外文關鍵詞:Constituents of Taiwan 50 IndexConstituents of Taiwan Mid-Cap 100 IndexPrice-Earnings RatioPrice-Book Ratio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127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利用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10年期間,包含7個多空時期資料,研究對象為台灣50與台灣中型100成分股公司,先分類電子、非電子與非金融族群,再區分高(低)本益比與高(低)股價淨值比公司,依據多空時期進行投資組合,以檢視是否存在本益比效應與股價淨值比效應。
研究結果顯示:(一)以台灣中型100成分股而言,多頭時期存在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效應,空頭時期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效應皆不存在。(二) 以台灣50與中型100成分股而言,多空時期皆存在本益比效應,多頭時期存在股價淨值比效應,空頭時期並不存在此效應。(三)以台灣50與中型100電子成分股而言,多空時期皆存在本益比效應,但多頭時期存在股價淨值比效應,空頭時期並不存在此效應。(四)以台灣50與中型100非電子成分股而言,本研究顯示多空時期皆存在本益比效應,但多頭時期存在股價淨值比效應,空頭時期並不存在此效應。(五)以台灣50與中型100非金融成分股而言,本研究顯示多頭時期存在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效應,空頭時期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效應皆不存在。
從以上實證結果可知,台灣50與中型100成分股在多頭時期具有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效應,在空頭時期並不呈現股價淨值比效應。建議投資者應著力於基本面與產業趨勢分析,在多頭時期可選擇低本益比與低股價淨值比之價值股進行投資,空頭時期亦可選擇低本益比股票投資,此乃投資獲利之王道。

The research period is from January 2007 through December 2016. The research subjects are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Taiwan 50 Index and the Taiwan Mid-Cap 100 Index. The sampled companies are divided into sub-groups: high/low price-earnings ratio and high/low price-book ratios before they are constructed into portfolios. The purpose is to examine the presence of P/E ratio and P/B ratio effect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There are both P/E ratio and P/B ratio effect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Taiwan Mid-Cap 100 Index in bull markets but not in bear markets.
2.For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Taiwan 50 Index and the Taiwan Mid-Cap 100 Index, the P/E ratio effects exist in both bull and bear markets. The P/B ratio effects are only observed in bull markets but not in bear markets.
3.For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Taiwan 50 Index and the Taiwan Mid-Cap 100 Index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the P/E ratio effects exist in both bull and bear markets. The P/B ratio effects are only observed in bull markets but not in bear markets.
4.For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Taiwan 50 Index and the Taiwan Mid-Cap 100 Index not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the P/E ratio effects exist in both bull and bear markets. The P/B ratio effects are only observed in bull markets but not in bear markets.
5.For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Taiwan 50 Index and the Taiwan Mid-Cap 100 Index not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both the P/E ratio and the P/B ratio effects exist in bull markets, but neither in bear markets.

目 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 II
致謝.......….………………………………………………………………………III
目錄…………….…………………………………………………………………IV
表目錄………..…………………………………………………………….……V
圖目錄….…………………………………………………………………VI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本益比效應 ……………………………………………………….….… 5
第二節 股價淨值比效應…………………………………………………………7
第三節 景氣循環效應……………………………………………………………9
第四節 規模效應………………………………………….…………………… 11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3
第一節 研究範圍 ………………………………………………………….……13
第二節 研究假說與研究方法 …………………………………………………16
第三節 變數定義與投資策略………….……….………………………………17
第肆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 20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20
第二節 實證結果……………………………………………………………… 23
第三節 小結…………………………………………………………………… 36
第伍章 結論………………………………..…………………………………… 38
參考文獻 …………………………………………………………………………39


表目錄
表3-1 台灣50指數成分股 …………………………………………………14
表3-2 台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 ………………………………………… 15
表3-3 本研究多頭及空頭市場時期劃分法 ……………………………… 18
表4-1 敘述統計表-台灣50成分股 ……………………………………… 21
表4-2 敘述統計表-台灣中型100成分股 …………………………………22
表4-3 台灣50成分股高低本益比投資組合報酬率之t檢定結果 ……… 24
表4-4 台灣50成分股高低股價淨值比投資組合報酬率之t檢定結果 …25
表4-5 台灣中型100成分股高低本益比投資組合報酬率之t檢定結果 …26
表4-6 台灣中型100成分股高低股價淨值比投資組合報酬率之t檢定 結果 …………………………………………………………………27
表4-7 台灣50與中型100成分股高低本益比投資組合報酬率之t檢定結果……………………………………………………………………… 28
表4-8 台灣50與中型100成分股高低股價淨值比投資組合報酬率之t檢定結果…………………………………………………………………… 29
表4-9 台灣50與中型100之電子成分股高低本益比投資組合報酬率之t檢定結果……………………………………………………………………30
表4-10 台灣50與中型100之電子成分股高低股價淨值比投資組合報酬率之t檢定結果……………………………………………………… 31
表4-11 台灣50與中型100之非電子成分股高低本益比投資組合報酬率之t檢定結果………………………………………………………… 32
表4-12 台灣50與中型100之非電子成分股高低股價淨值比投資組合報酬率t檢定結果…………………………………………………………… 33
表4-13 台灣50與中型100之非金融成分股高低本益比投資組合報酬率之t檢定結果…………………………………………………………………34
表4-14 多空時期台灣50與中型100之非金融成分股高低股價淨值比投資組 合報酬率之t檢定結果…………………………………………………35
表4-15 台灣50與中型100成分股檢定結果顯著性次數……………………36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4
圖3-1 台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日線圖 ………………………19




中文部分
1.方誠弘,2016,景氣循環與台灣股票市場投資策略分析,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吳采真,2008,多空市場下價值股與成長股之投資策略分析,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3.林天中,1998,台灣股票市場三因子:系統風險、公司規模及淨值市價比實證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林秀紀,2009,股價淨值比、宣告庫藏股買回比率與股價報酬之關聯性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財務金融技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5.林孟樟,2016,產業特性與股價淨值比領導者持續性之關係,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6.林昭芃,2007,股市之價值溢酬及多因子模型之探討-以台灣股票市場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7.林慈輝,2009,台灣電子類股股價淨值比投資策略之研究,世新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8.姜樹宇,2002,以本益比法為指標之交易策略在臺灣股票市場之實證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9.翁敏松,2006,探討影響本益比之各項變數-IC設計產業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0.張翀,2013,台灣股票市場流動性與景氣循環之相關性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1.連冠傑,2016,外國企業來台上市之股價淨值比、本益比與資訊揭露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2.陳水生,2007,台灣股市本益比投資策略深入探討,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3.陳宏政,2010,本益比順勢策略投資組合與景氣分數選股實證研究,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4.陳育良,2016,庫藏股買回與股價淨值比對企業股價影響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財務金融學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5.陳佩韋,2013,台灣景氣循環轉折點之認定及預測,國立東華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6.陳盈君,2003,台灣上櫃公司規模與股票報酬波動之關聯性研究,南華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陳飛龍,2014,不同本益比投資績效之研究─台灣50與中型100為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8.黃立欣,2010,應用分析師盈餘預測於本益比套利交易,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9.黃明哲,2011,以本益比為停扣準則之定期定額投資策略之研究,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0.黃秉承,2010,台灣股票市場本益比與報酬率反轉關係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21.黃國彰,2007,各項選股指標於台灣股票市場的實用性探討--應用對象與應用時機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2.黃惠蓉,2016,股價淨值比率應用於投資策略之研究:以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例,南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3.蔡伯福,2012,景氣循環與投資組合關係之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4.謝福昇,2016,以股價淨值比、本益比及公司市值為指標之投資組合報酬實證分析,南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5.謝蘋蘋,2014,未來本益比與營收成長交互關係對股價報酬率之研究,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6.鍾妙青,2010,產業月營收宣告資訊移轉效果之研究,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7.蘇郁升,2013,低本益比投資策略於台股之應用,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1. Graham, B.(1973),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A Book of Practical Counsel, Harper & Row, Pubishers, Inc.
2. Fama, E. F. and French, K. R.(1992),“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 47, 427-466.
3. Kwag, S. W. and Lee, S. W. (2006), “Value Investing and the Business Cycle” Journal of Financial Planning, 3(2), 64-71.
4. Malin, Mirela and Veeraraghavan, Madhu, (2004),“On the Robustness of the Fama and French Multifactor Model Evidence from France, Germany and the United Kingd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3(2),155-176.

網站部分
1.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Taiwan New Business Information Directory, TEJ),http://120.96.119.10/download/index.html,2016。
2.台灣證券交易所,http://www.twse.com.tw/ch/,2016。
3.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mops.twse.com.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