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8 04: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明信
研究生(外文):WANG,MING-XIN
論文名稱:二氧化鈦電極光電化學性質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the phot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iO2 electrode
指導教授:彭宗平彭宗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ENG,ZONG-P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材料科學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材料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1
畢業學年度:78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二氧化鈦光電化學性質半導體電極光電流飽和電流值
外文關鍵詞:ERERGY-GA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早在1839年Becquerel 就發現了半導體電極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會產生光電流,很可惜
一直到廿世紀中葉以后,才有許多人繼續投入這方面的研究。Fujishima 和Honda 在
1972的報告中指出,利用半導性的二氧化鈦電極,可以在光的照射下把水分解成氫及
氧;這個震撼性的報告吸引許多科學家投入研究的行列,但時至今日其應用仍受到限
制。這其中牽涉到許多問題,尤其是效率及穩定性無法同時提升,則為最主要的症結
所在,二氧化鈦雖有極佳的穩定性但效率極低。本篇論文主要是探討摻雜氧化鈮之半
導性二氧化鈦電極的光電化學特性,并嘗試利用硫來取代部分氧以降低其能隙(ener-
gy gap)。
從二氧化鈦的極化曲盄,可清楚地看到動態掃描速率對極化行為的影響。當掃描速率
愈大時,其腐蝕電位會往負的方向移動,且其飽和電流值有增大之趨勢。當二氧化鈦
電極照光之后,可明顯地觀察到光電流之增加,且摻雜濃度對光電流有相當之影響,
當摻雜濃度愈高時,光電流反而下降。一般相信,此乃能隙又變大之故;因此摻雜濃
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二氧化鈦與硫在1000℃反應之后,外觀顏色有明顯之改變,且電陰降低甚多,但并沒
有觀察到任何明顯的光電流增益。本研究亦嘗試直接用二氧化鈦及二硫化鈦混合后燒
結,但試片強度不佳,燒結條件仍有待進一步改進。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