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與文獻
一、研究文本
1.林沈默,《夭壽靜的春天─台詩十九首》(台北:前衛出版社,2013年)。
2.林沈默,《白烏鴉》(台北:蘭亭書局,1983年)。
3.林沈默,《火山年代》《紅塵野渡》雙手抄詩集(高雄:宏文館,2012年)。
4.林沈默,《林沈默台語詩選》(台南:真平出版社,2002年)。
5.林沈默,《沈默之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
6.林沈默,《霞落大地─林沈默鄉土小說選》(台北:慧明出版社,2002年7月10日)。
7.林沈默,《唐突小鴨的故事》,(台北:金文出版社,1985年4月)。
8.林沈默,《新編台中縣地方唸謠》(台中:台中縣文化局,1999年)。
二、專書
1.余光中總編輯,《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台灣,1970─1989》(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
2.林央敏編,《台語詩一甲子》(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3.向陽編著,《青少年台灣文庫──新詩讀本4:航向福爾摩沙》(臺北:五南書局,2006年)。
4.張信吉,《斗六市志》,第九篇「文化篇」(雲林縣:斗六市公所,2006年9月)。
5.李勤岸,《語言政策與語言政治》(台南:真平出版社,2003年7月)。
6.林央敏,〈從土地長出來的台灣文學〉─『台語文學運動史論》』(初版)自序〉,《台語文
學運動史論》(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11月修訂版)。
7. 李勤岸,《一等國民三字經》,(台北:前衛出版社,1987年)。
三、期刊論文
1. 宋澤萊,〈試介李勤岸、胡民祥、莊柏林、路寒袖、林沈默、謝安通、陳金順、藍淑貞的台語詩──九O年代台語詩的一般現象〉,《台灣新文學》第12期(1999年7月)。
2. 李霆威,〈亂世‧夜讀《沈默之聲》〉,《鹽分地帶文學》第8期(台南:財團法人台南縣文化基金會,2007年2月)。3. 李長青,〈詩人的大愛─以林沈默詩集《沈默之聲》為例〉,《台灣現代詩》第9期(台中:台灣現代詩人協會,2007年3月)。
4. 康原,〈風雨之聲說沉默──兼談林沈默及其詩歌〉,《文學台灣》第62期(高雄:文學台灣雜誌社,2007年4月)。
5. 李長青,〈一個鑼,十九響,(小談林沈默與《夭壽靜的春天》),海星詩刊第12期(台北:2014年夏季號)四、研討會論文
1. 柯彥瑩,〈林沈默的臺語詩書寫〉(中山醫學大學,第八屆「臺灣語文暨文化」研討會)(2013)。
五、學位論文
1.洪國隆,《林沈默與台灣囡仔詩》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6年。
2.賴美燕,《斗六地區文學發展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2007年。
3.李長青,《林沈默現代詩研究》,台中:中興大學台文所,2009年。
六、報章及網路資料
1.楊瑞泰,〈論林沈默《夭壽靜的春天,台詩十九首》裡的語言情感與空間意象〉(博客來會員評鑑),2013年。網址: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7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