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12 03:0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惠玲
研究生(外文):Wang, Hui-Ling
論文名稱:奧立佛.克倫威爾(OliverCromwell)的宗教觀與政治觀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igious and Politic Thought of Oliver Cromwell
指導教授:江金太江金太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iang, Jin-T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6
畢業學年度:8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8
中文關鍵詞:奧立佛.克倫威爾歷史地理
外文關鍵詞:HISTORYGEOGRAPH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1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十七世紀的英格蘭內戰雖非首次反抗國王的權威,卻是第一個將國王
以叛國罪斬首的戰爭.無論是稱之為"大叛亂"或"清教徒革命"的論者,都不
可否認克倫威爾的介入使得戰事大致抵定.接下來十年他統治的時期,對外
提高了英格蘭在國際間的聲望,對內則努力達成虔誠者治國的理想,可是終
究因為種種阻礙而無法實現,也沒有留下任何足以傳世的政治制度. 顯
赫的軍功與揮之不去的攻詰批評,構成了克倫威爾爭議不斷的一生.他將戰
場上的勝利歸功於上帝的意志,也以神意為藉口不斷解散國會,他對宗教的
看法支配了他的行為,因此欲研究克倫威爾不能不先了解其宗教觀.第一章
第一節首先開宗明義點出克倫威爾重虔誠,從神意,卻從未曾表明自己屬於
某一教派或支持其中之一的主張,他認為宗教的內在本質高於其外在形式,
推行寬容,堅信基督教的一致和統一.第二節闡述克倫威爾自不信神,轉變
成深信自己被神選中的可能因素,第三節則檢視克倫威爾努力實現的成效.
克倫威爾欲改變整個大環境以實現其信仰自由和寬容的宗教理想,首要之
務必須穩定政權,前者是目的,後者是達成目的之手段.其政治態度基本上
趨向於保守,又因為將政治視為達成宗教目的之手段,並不十分在意政治運
作,他以宗教家的熱忱面對政治,在他眼中,那些來來去去的國會都無足輕
重,如果它們不能完成使命就應該被取代,直到正確的方式出現為止.第三
章彙整克倫威爾生前及死後世人對他的評價,他生前多被指責過河拆橋,專
權獨裁,一心想成為國王,死後直到復辟前的十八個月中,令人驚訝地不曾
出現大肆抨擊.很明顯地,自從西元1660年王權復辟之後,兩個世紀裡幾乎
一面倒地全是負面的評價,直到本世紀漸多不同的論點,最近更出現較為中
肯的論述.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