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92年《美少女戰士(以下稱「本作品」)》動漫畫在日本電視與雜誌媒體同步推出以來,所引發的熱潮甚至衝破日本國界。當時不光是在臺灣的筆者沉浸其中,『「かわいい」論』作者四方田犬彦更曾於許多國家發現戰士們的芳蹤,見證這股席捲世界的風暴。為此,本作品原先訂定為1年1期的播映、連載內容也隨之延長擴充,最後成為一部由5個系列所組成、動畫版總計200集、漫畫版總計18集的長篇大作。儘管本作品在商業市場上獲得了足以在動漫史上留名的亮眼成績,就筆者所蒐集到的文獻中來看,本作品相關研究不旦量少,研究方向多半侷限於性差或宅文化,且這當中論及漫畫版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數。然而,無論是角色或服裝,種種動畫版吸引人的要素在漫畫版不僅同樣具備,其中更有獨特的魅力與價值。漫畫版絕非動畫版的附屬品。以是本論文以漫畫版為研究文本,從先行研究中未曾所見的──結合了神話學與心理學的坎伯「英雄的冒險」單一神話理論──觀點出發,藉由對本作品故事架構之分析,探討主角精神層面上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