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8 14: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鍾瑞杏
研究生(外文):ZHONG, RUI-XING
論文名稱:膠體懸浮液之穩定性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stabilization of colloidal dispersions
指導教授:葛煥彰
指導教授(外文):GE, HUAN-Z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化學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化學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9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0
中文關鍵詞:懸浮液穩定性聚乙烯醇二氧化鈦粒子分子量水解度吸附效應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0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實驗及於二氧化鈦粒子懸浮液中加入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探討此高分子對懸
浮液穩定性之影響。吾人以懸浮液之酸鹼度,及聚乙烯醇的分子量與水解度等為變因
,觀察它們對聚乙烯醇於二氧化鈦表面之吸附曲線的效應。實驗結果顯示:降低懸浮
液之pH值可使吸附曲線於原點處的斜率變大,即粒子與高分子間的親合性可因懸浮液
之酸性變強而加大。由改變高分子分子量對飽和吸附量的影響,推測出聚乙烯醇應是
以多點吸附的形態吸著於粒子表面。由三種聚乙烯醇對懸浮液之穩定性的效應得知:
高分子與粒子間的交互作用與高分子吸附層的厚度乃影響懸浮粒子穩定性的主要因素
。若將分子量較低的高分子溶液與懸浮液混合,粒子間因布朗運動相互碰撞將導致部
份高分子離開粒子表面使粒子凝聚而沉降。此時,若降低懸浮液之pH值以提升高分子
與粒子間的吸引力,懸浮粒子之穩定性將得以提高;但若於懸浮液中加入少量與粒子
親和性較高之高分子,此高分子會在粒子間形成架橋使之凝聚。觀察聚乙烯醇(分子
量78000,水解度98%)對於二氧化鈦之吸附曲線與聚乙烯醇對粒子表面zeta
電位和懸浮液c.f.c.的效應,發現粒子間電斥力對懸浮液穩定性的影響並不重要;而
於酸性環境中,水相中的高分子對粒子穩定性的效應則應予以重視。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